佛山市禪城區啟智學校馬善波:用愛幫助「折翼天使」回歸社會

2020-12-27 佛山在線


「讓每個『折翼天使』能夠自食其力,被社會接納,學會做人,就是我們最大的成就。」從事特殊教育17年來,一直擔任智障學生的生活語文教學和德育工作,馬善波憑著一顆愛心、一份耐心、一雙專業「慧眼」守護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為他們回歸社會而努力。

在為這些「折翼天使」插上了起飛翅膀的同時,馬善波也實現了一個特教教師自身的人生價值,先後榮獲全國特教園丁、廣東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廣東省百名優秀德育教師、佛山市名班主任、佛山好人等榮譽稱號,目前為廣東省中小學新一輪「百千萬人才培養工程」名教師培養對象,並成功入選全國模範教師表彰名單。

堅守信念

讓每個生命煥發光彩

熱情、陽光是馬善波給人的第一印象。也許是常年面對特殊兒童的緣故,她的臉上從不缺笑容。2002年,馬善波從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畢業,輾轉來到佛山,從佛山市啟聰學校到佛山市禪城區啟智學校,17年來把青春獻給了特殊孩子。「一開始就是憑著滿腔熱血找一份工作,但投入越多,越發現專業的重要性。」

 馬善波善於與孩子們做朋友。

上課第一天,馬善波認真備課,第一次走上三尺講臺。然而她面對的是一群拿過課本就撕,在課堂上隨意走動的孩子,顯得措手不及。此外,由於年紀較輕且不會講粵語,馬善波還一度被班裡的家長要求更換老師。不過,樂觀向上的她並沒有放棄,始終以最大的熱情和努力對待每一位學生及家長,一年過去,這個班級在馬善波的帶領下一躍成為學校優秀班集體,馬善波也首次感受到獲認可的喜悅,對特教老師這個職業有了更多願景。

在隨後十多年間,馬善波先後帶過輕度、中度、重度智障等不同班級,在教學過程中,她總是悉心觀察每一個孩子的行為舉止,因材施教,並與孩子們做朋友,得到孩子喜愛與信任。教育是人影響人的過程,親其師,信其道。患有自閉症的孩子淇淇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課間在操場張開雙臂不知疲倦地轉圈,馬善波便陪他一起玩轉圈,引起他的注意,最後,淇淇慢慢接受了這位同樣愛「轉圈」的馬老師,課堂專注力也越來越好。

「大家談起特殊教育,常常覺得我們需要付出更多的愛心、耐心和恆心。但其實更需要我們有一雙專業的慧眼,發現每個孩子的不同需求、因類施教。」一次次循環教學,馬善波不但橫向了解了各類智力殘疾孩子的身心特點,還縱向掌握了智力殘疾孩子的身心發展規律,觀其言行,讀其內心,助其成長,激發出每個學生的潛能,培養了一個個優秀班集體。她用愛和責任點亮了孩子們的人生,同時,這些孩子也讓她的人生有了意義。

愛的力量

靜候每一朵花開

馬卡連柯曾說過:「愛是一種偉大的感情,它總在創造奇蹟,創造新的人。」執著的信念要靠愛的支撐。特殊兒童的成長,更需要愛的力量來激勵和喚醒。

面對愛拿別人東西、愛用鉛筆扎人的婷婷,馬善波通過家訪了解到婷婷有個不完美的家庭——媽媽因吸毒離家出走,爸爸再婚,自己在家時常被姐姐欺負。馬善波意識到,愛拿別人東西也許是婷婷的需求沒有得到滿足,而愛攻擊則是為了吸引別人的關注。於是,馬善波更加關注婷婷的一言一行,並及時提出表揚,還挖掘了婷婷的運動特長讓其擔任體育委員,鼓勵家長一同激勵孩子成長。慢慢的,婷婷逐漸改變,課間熱情幫助同學,課堂上認真學習,攻擊等異常行為逐漸減少。

 馬善波在上課。

面對學習和行為有困難的孩子,她更是想方設法讓其掌握基本技能。自閉症兒童陽陽每當上課時總會走來走去並時常嘔吐,看了許多醫生都看不好,馬善波知道自閉症的孩子往往會通過行為表達訴求。經過幾次實踐探索後,她和同事們意識到陽陽是缺少咀嚼方面的訓練,吃東西時總是一口吞下,引起腸胃不適。1、2、3……10,老師們用數數來幫助陽陽拉長咀嚼的時間,放慢進食速度。幾周後,陽陽的嘔吐次數明顯減少。

「要用專業知識助力孩子成長。」抱著這種想法,馬善波上好每一堂課,抓住每一次比賽機會,自編智障生活語文校本教材,課堂教學多次獲國家、省、市獎項。作為資深班主任,她帶領團隊開發入學常規教育和體驗式德育校本教材,在國家核心期刊發表論文4篇; 她採用正向行為支持理論,帶領班主任團隊進行個案研究,完成佛山市德育專項課題。在擔任禪城區啟智學校德育主任的7年間,她探索了智力障礙學生的養成教育方法與途徑,總結出培智學校德育管理的有效模式,獲得廣東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名師引領

幫扶青年教師專業成長

2012年,馬善波獲認定為佛山市首位特殊教育的名班主任,2018年成為省名教師工作室主持人,她帶著團隊朝著更專業化的方向努力。今年6月,馬善波出版了她的個人專著《特殊學校班級管理——給班主任的37封信》。在書中,她以書信形式向年輕教師分享自己的班級管理和教學經驗。上個月,教育部公示了全國模範教師等擬表彰對象名單,馬善波是佛山唯一一位上榜的特教老師。

「我希望年輕的老師不再是單打獨鬥。」一次次的評選和研討讓馬善波更深刻體會到名師的內涵是:提升自我、影響學生、引領同行。為此,她積極創建「善播省名師工作室」,學員涵蓋佛山、江門、雲浮等地區的特殊教育學校,幫扶一大批年輕老師成長,先後指導學校多名教師在市級以上課堂教學及班主任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在學校裡,除了積極組織德育活動引領學生成人,馬善波每半個月還會組織班主任開一次會議,一起交流討論,想對策。「這也像是一個抱團取暖的過程,班主任間互相傾訴,也有助於緩解心理壓力。」馬善波表示,雖然在特殊教育學校做班主任有時需要充當父母甚至保姆的角色,但作為老師來說,要保持冷靜,不能因為不順心而遷怒學生,也要通過及時的心理疏導調節自己的心理狀態,用樂觀的情緒去面對工作。

今年來,馬善波相繼被聘為佛山市教育學會特殊教育專委會理事、東莞市鄧良利名班主任工作室指導專家,繼續用她的專業能力輻射更多群體,讓生命與使命同行。提及未來心願,她說:「身兼妻子、媽媽、老師、兒女等多重角色,希望自己能夠一直堅持走下去,讓每個殘缺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讓更多的人來關心、支持特殊教育。」

原標題:佛山市禪城區啟智學校馬善波:用愛幫助「折翼天使」回歸社會

來源|佛山日報

文|記者鄒婷婷 

圖|受訪者供圖

編輯|何欣鴻


相關焦點

  • 南明區啟智學校教師彭瓊:「折翼天使」的守護神
    為弘揚人民教師高尚品德,進一步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使命感和榮譽感,激勵教師、樹立典型,充分展示全區教師隊伍良好的社會形象,引導廣大教師成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好老師,南明區開展了2020年「南明好老師」評選活動,有10名老師榮膺「南明好老師」稱號。
  • 致敬:折翼天使的守護者——特教老師
    致敬:折翼天使的守護者——特教老師她(他)是語訓班老師她(他)是啟智班老師她(他)是啟音班老師他們教孩子們生活、學習他們教孩子們唱遊律動他們撫慰孩子們心理健康他們教孩子們融入社會……他們是特教人他們是一群在特校工作的普通人
  • 【致敬南明好老師】南明區啟智學校教師彭瓊:「折翼天使」的守護神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些孩子,您會用什麼詞?」「『天使',折翼的天使!」這是來自南明區啟智學校特殊教育老師彭瓊對學生的評價。2011年,彭瓊她以招考分數第一的成績考入了貴陽市南明區啟智學校任教,任教期間,她從一名普通教育專業的教師開始接觸了一門自己並不「專業」的工作——培智教育。她所帶的班級中,中重度的弱智學生佔了一大部分,自理和自控能力普遍較差。
  • 宿遷啟智學校教師高聞翼:讓折翼"天使"飛起來
    在宿遷市宿城區啟智學校,正在給孩子們上課的高聞翼老師面帶微笑。每次課上,她都得使盡渾身解數,時而指著黑板中間粉筆寫的大大的「1」,時而舉起教具「1」和玩具「1」。  班級孩子不多,在別人眼中,這些孩子一個個很不正常,都屬於智障孩子,但在高聞翼眼中,他們卻有一個特別的稱呼:折翼的「天使」。
  • 無聲世界默默耕耘28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她用愛心和耐心守護著一群折翼的天使,把自己的青春歲月奉獻給了這些孩子,為他們帶去一生的幸福和快樂。她用辛勤和汗水澆灌著這些遲開的花朵,雖然耕耘艱難,卻使得晚開的花兒同樣芬芳滿園。她就是山東省濰坊市昌樂聾啞學校教科室主任、「中國好人」逄赧赧。 1.
  • 【紅燭照丹心】覃小梅:為「折翼天使」插上「夢想的翅膀」
    【紅燭照丹心】覃小梅:為「折翼天使」插上「夢想的翅膀」 2020-09-07 11: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佛山市禪城區小學名單排名
    7禪城區東鄱小學禪城區8佛山市禪城區東升小學禪城區9佛山市元甲學校禪城區10佛山市第六小學禪城區11佛山市第二十五小學禪城區12禪城區邦耀學校禪城區13禪城區石灣第三小學禪城區14禪城區石灣第二小學禪城區15禪城區海口小學禪城區16禪城區東方河宕學校禪城區17禪城區人民路小學禪城區18佛山市禪城區怡東小學禪城區
  • 用愛喚醒折翼天使「沉睡的心靈」
    他們由於智力殘疾和精神殘疾等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無法正常到學校上課。為了保障這些特殊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全面落實教育扶貧政策,市特教中心繼續開展「送教上門」活動。    家住埇橋區的大慶,本該到了上學的年紀,可是由於他有精神殘疾,情緒不穩定,又不願與人交流,無法正常到學校上課。第十二送教組的老師們第一次來到大慶家的時候,他有些羞怯和害怕,對於老師們的到來,有一種抗拒心理。
  • 折翼「天使」守護者 用愛點亮迷途孩子的回家路
    法雖無情,人卻有愛。楊萍就是這樣,對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位失足少年,都不厭棄、不拋棄、不放棄,以法律的、道德的和心理疏導的措施,來喚醒他們迷失的心靈,用拳拳母愛來溫暖他們冰冷的心。為了實現對涉罪未成年人幫教效果的最大化,楊萍除了以傳統的說教形式進行教育外,還變換幫教方式,組織涉罪未成年人到殘疾人家裡進行義務勞動、到寧河原種場進行農田勞作,使他們認識到只有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才能收穫成功的喜悅。在她的幫助下,許多孩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表示一定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早日回歸家庭,回歸社會。4.
  • 孫秀蘭:打造「星空家園」,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這些常人眼中的智障孩子,在濱城區市西街道星空家園的孫秀蘭看來,卻是一種甜蜜的牽掛,時刻用愛溫暖著這些「折翼」的天使。  「星空家園」,是孩子們快樂成長的家園。  從一句話也不會說,到現在能彈奏好幾首曲子,三年來,明明(化名)進步明顯。  孩子們沒有紀律觀念,一看不住就跑的沒影。孫思渺拉著1米8多的學生,很是費勁。
  • 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送教上門 情暖「折翼天使」
    9月10日,項城市千佛閣街道辦事處郭莊社區一名學生家長握著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徐震的手感激地說。中明患有先天性身體殘缺,到了入學年齡卻無法像正常孩子一樣入校就讀,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針對中明的情況,安排專人上門對其進行教育、康復訓練。
  • 王琪:深耕特殊教育25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特教人物
    點擊「特教觀察」關注更多內容 王琪是四川省綿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一位特教老師。她深耕特殊教育25年,用愛守護著每一位「折翼天使」,並與同事們一起力求「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 25年的特教工作 王琪1994年畢業於樂山師範學校聾教專業,1996年調入綿陽市特殊教育學校工作,從事特殊教育工作至今已經有25年。
  • 王琪:深耕特殊教育25載 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在四川省綿陽市特殊教育學校任教的王琪老師說。在這樣的學校,雖然沒有桃李滿天下的成就感,但有一群可愛的人一直在堅守,用實際行動踐行著新時代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責任和擔當,為特殊兒童撐起一片愛的天空。王琪老師就是其中一員,她深耕特殊教育25年,用愛守護著每一位「折翼天使」,實現了該校辦學宗旨「讓每一朵花兒都開放」。
  • 龍歸動態 | 用愛為「折翼天使」插上翅膀
    她們就是雲翔學校的特殊教育教師。她們用樸實、無私和蔓延不盡的愛,肩負起老師、朋友、家長、保姆的諸多責任,只希望用愛為「折翼」的孩子們插上翅膀,讓他們日後能過上有尊嚴有品質的生活。她們用摯愛和專業換來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家長們的讚不絕口,也榮獲了「廣州市巾幗文明崗」等榮譽稱號。
  • 【優秀教師先進事跡展播】靖娟:用愛守護「折翼天使」
    2009年3月,靖娟選擇成為了我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十餘年來,她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守護著這些「折翼天使」。她深知,特殊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對象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需要特教工作者以等待的姿態傾情投入,耐心關注教育對象,用慢節奏促進生命的進步和成長。
  • 夏津特教學校的別樣六一:1000個蛋糕溫潤「折翼天使」
    28日上午,夏津愛心企業為夏津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送去一千個暖心的蛋糕,並現場與家長孩子一起DIY蛋糕,陪伴「天使的孩子」度過一個特殊的六一兒童節。1000個暖心的蛋糕送給特殊孩子「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 項城市:送教上門情暖「折翼天使」
    9月10日,項城市千佛閣街道辦事處郭莊社區一名學生家長握著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副校長徐震的手感激地說。 在項城市,還有100多名像中明一樣的「折翼天使」,為全面落實好教育扶貧政策,切實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項城市特殊教育學校建立殘疾兒童教育保障制度,完善適齡殘疾兒童「一生一案」,壓實責任,細化措施,定期為特殊孩子開展送教上門活動,用愛去溫暖這些折翼天使。
  •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
    職業教育為折翼天使打開一扇窗——安徽亳州特教學校助力特殊群體孩子終身發展本報記者 王志鵬 通訊員 孫雨瑞這是一群折翼的「天使」。有的看不見「雪化後的那片鵝黃、新鮮初放芽的綠」,有的聽不到「燕在梁間呢喃」,有的不知何謂「人間四月天」。
  • 富裕特教學校:「折翼天使」送別樣教師節禮物
    教師節到了,富裕縣特殊教育學校的老師們收到了一群「折翼天使」送給他們的特別的禮物,使得今年的教師節格外有儀式感。富裕縣特殊教育學校的教師在學校不僅教孩子們學習文化課,還要對學生進行康復訓練以及生活上的指導與輔助,教學生學知識、學做人,培養學生自理、自立的能力,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辛苦。雖然學生在聽力、智力等方面有欠缺,但是特教老師的一言一行學生看在見眼裡,感恩在心上,教師節來臨,富裕縣特教學校的學生們秘密策劃,為老師們送上了別有深意的節日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