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娟,女,1981年8月出生。五歲那年,她患上了股骨頭壞死,由於手術失敗,留下了後遺症,從此只要走路稍微多些,腿就會疼的站不起來。面對生活的磨難,她沒有悲觀,沒有消沉。2009年3月,靖娟選擇成為了我市特殊教育學校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十餘年來,她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守護著這些「折翼天使」。
她深知,特殊教育是「慢」的藝術,教育對象的變化是極其緩慢、細微的,需要特教工作者以等待的姿態傾情投入,耐心關注教育對象,用慢節奏促進生命的進步和成長。她堅持以生為本,通過醫教結合的教學模式,採用小步子多循環的方法,全方位對學生進行康復訓練,幫助學生過好生活關、語言關、學習關。
剛入學的殘障學生,在生活、學習技能培養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一個詞語的掌握,一個動作的把控,一個習慣的養成,通常需要幾十、甚至上百遍的反覆練習。學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她就手把手地教他們洗臉刷牙、穿衣戴帽、整理床鋪;學生腿腳不靈便,她就攙扶他們上廁所,帶他們做康復訓練;孩子生病,她第一時間帶孩子看病求醫,端水餵藥。班上有多名學生不會掃地,她親自示範,手把手教學,從如何握笤帚,笤帚如何運用,掃一米、兩米、三米……直到掃完衛生區,孩子們才學會了如何掃地。孩子們看她累得走不動主動搬椅子,讓她坐下休息,她卻說:「坐下就沒法教了,謝謝大家」。在她的教導下,孩子們學會使用飲水機取水、洗臉刷牙、梳頭髮……這些點滴的成長,她都感到由衷的高興。她說,當看到經過漫長的訓練後,聾學生從啞口無言到能說簡單的字句,能用手語與人進行交流;智障生從不會洗臉、不會穿衣到生活自理,從抓人打人、自我傷害到能適應社會、自食其力,就是我們特教人最大的教育成就感!
她始終堅持用「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班裡有位同學患有多動症,打老師、打同學、上課隨意走動,無法坐下安靜聽課。面對這個孩子,她困惑過,無助過,但她從未想過放棄。當孩子上課隨意走動時,她結合遊戲教學,讓孩子在玩的樂趣中學知識;當看到孩子要把自己弄傷時,她衝過去抱住孩子,防止孩子受到更嚴重的傷害,儘管自己身上留下了傷疤。
她堅信,「每位殘障兒童都是折翼的天使,他們善良、可愛、陽光,需要人們傾注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需要教師用特殊的教育方式,傾注更多的心血去教育他們、訓練他們,讓他們能夠自食其力、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