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寂慧
一所佛學院的小息中,數位同學圍在一處 。
男同學:
在社會或學業中,我們總要有一番作 為,或某一項事業,不管能夠賺錢與 否,總得有一個交代,對自己、對親 人、甚至對社會;亦是一種自我的尋 求,自我的安立。很多學科我完全沒 有興趣或是不屑一顧,世間潮流的學 問、專業,我也不願去競爭,同流合 汙。可這佛學我卻孜孜不倦,愈鑽愈 深,沒法停止,如上了癮,我的存在 ,仿似為了深入佛法,其他一無是處 ,如果沒有佛學,我只是一個廢人。 究竟是什麼因緣,引我至此,我也說 不上,只能說是夙願吧!
女同學:
我自小很感性,愛好和平,美好的事 物,別讓我處於俗世的明爭暗鬥,爭 權奪利,我肯定會死掉的。我只愛上 學,與同學一起,經過那麼多年,已 上無可上,家裡人不時施以壓力,幸 而有這所佛學院,可以讓我暫避。數 年後畢業,我再避無可避,怎麼辦呢 ?這裡對我來說,是人間淨土,無憂 無慮,無仇無怨,活在佛法的光輝之 下,真是死而無憾。所以我不會缺課 ,更不希望放假。在這裡,我像回到 自己的家,度過我要過的生活,一切 皆順著因緣而去,一股強大的力量吸 引著我過每一天,每一刻,我只能說 那是夙願吧!
出家同學:我對佛教環境很失望!講經說法的地方已不多,我已很努力到處開講,無奈總是人數不多,甚至只有一個聽 眾,叫我多氣餒,我決定不再開講了。 他們告訴我,只有大法師、名法師、老 法師才有聽眾,否則沒人來聽法啊!像 你這樣,只有取得高等學歷如碩士、博 士等名銜,還要名校才有機會出位。因 此,我決定努力考取高等學位,藉以講 經弘法,希望在這裡待他數年,再轉到 名校去,考取博士學位。否則不會出來 ,令自己失望。這裡雖然是跳板,但我 有一種很親切的感覺,更可得到一種力 量,使自己度過很多困難。如果不是夙 願會是什麼呢?
導師剛剛走過,聽到後忍不住回應。 導師:佛法已是高等的學歷,法師已是尊貴的 身份,何須外求呢!只要講得好,切合 聽眾根機,縱使在深山,自會很多人到 來聽講。否則,就是多大的名氣,聽眾 也會離棄。佛法是關乎生死、修持、人 生,是很實在的,不是名氣、虛偽,外 在豪華的世俗。是從內在出發,自己受益,自我負責的。
不管怎樣各同學能在此相聚,皆是不可 思議的因緣,該珍惜。更應互相扶持, 自利利他。數年後,各人需互奔前程, 未必有暇相聚,趁此機會打好基礎,這 裡的人,這個地方,這裡發生的事情, 都是你們的善知識,未來的資糧。 有緣相聚,究是那些夙願,亦是我深感 興趣啊!
#佛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