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觀景臺,離我們有點「遠」?

2020-12-20 百家號

2015年3月1日,一次突如其來的車禍將人們的目光引向機場和航站樓。從報導中了解到事故中受害者主要是看飛機的人群。同情之餘,來自網絡評論在問,機場建設是否考慮到看飛機人的需要,是否能給看飛機的人或者看機場的人一個良好的環境去觀景?這裡從機場設計者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機場在問世之初就是一個吸引眼球的地方,特別是飛機投入民航運輸之後,機場作為科技和未來的象徵,往往成了一個城市的地標。民用機場建設歷史上曾經存在許多我們目前不關注的功能。例如,演講集會場所、交際場所、觀看室外表演的場所等。而觀景曾經是存在很長時間的一個重要功能,乘坐飛機的達官貴人們在接來送往的過程中,坐在機場屋頂的咖啡座,或者是在停機坪邊的陽傘下聊天看報。慕名來看飛機的人們則會趴在欄杆旁滿眼驚奇,或者同出遊的家人一起坐在停機坪邊的草地上朝天上盤旋的飛機揮舞著帽子。

從1937年建設的利物浦機場航站樓就可以看出,這個航站樓類似於一個多層觀景臺的設計,這在二戰之前是一種很流行的設計。

這種設計出於兩個原因,第一是滿足公眾對於飛機和機場的好奇,第二就是航空運輸的經營者(包括城市的管理者)希望藉此擴大宣傳和影響力,當時很多人還不敢坐飛機。

隨著戰後的經濟復甦,飛機使用頻率和範圍的增加,人們好奇心的降低,觀景對於機場來說逐漸從一個重要的功能退化為次要的功能。當然起決定性的原因就是建設觀景平臺對機場的經濟效益的影響。

曾經看到一個對國外機場免費觀景平臺的報導,處於個人條件沒法了解到每個事例的具體條件。但是個人認為免費會產生歧義,我想一般免費都主要處於以下幾個條件,政府提供、企業宣傳、慈善捐助。

這個免費讓我想起多年前麗江旅遊的情景(不知道這兩年怎麼樣)。當初麗江的酒吧,你坐在任何一家觀景都是免費的,而且你可以不要酒水。許多機場的免費觀景平臺實際上是商業的一部分,或者說是商業為了吸引潛在客戶宣傳的一部分,例如洛杉磯機場的的餐廳觀景平臺實際上是餐廳的屋頂平臺,雖說是免費的,如果經常有成規模的人流以觀景為目的使用肯定也會收費的。類似的例子有香港某著名的山頂餐廳,還有一些酒店的觀景餐廳觀景也是不收費的,其觀景的目的是帶動商業,以商業為主觀景為輔。

法蘭克福機場也一樣,與觀景平臺相接的就是餐廳,在等餐或者是等人的時候就可以到平臺上觀景,相比洛杉磯的平臺,法蘭克福大很多,功能上應當是餐廳依附於平臺,通過平臺的人流聚集餐廳的人數(機場商業運營的內容)。還要提醒的是,類似與法蘭克福機場的景觀平臺建設,在航站樓結構方面有先天的經濟性優勢,因為航站樓平臺部分是鋼筋混凝土結構平屋頂。許多人買房送屋頂平臺就是這個道理,這個平臺不是開發商有意給你建的。

反觀國內,中國民航的突飛猛進是20年左右的事,由於發展時間太快導致部分過程缺失。儘管許多機場建設的內容我們沒有經歷過,是不是我們的機場就沒有景觀平臺?

老的白雲機場跑道端是一條城市主幹道,許多市民在馬路邊隔著圍界看飛機從頭頂降落。貴陽機場在擴建前,位於航管樓一側的地方是站坪圍界,飛機很近,平時有許多周邊的村民來看飛機,特別是春秋季節天氣好的時段,來看飛機的人絡繹不絕,這時候小販們看到商機,有賣冷飲零食的,也有靠照相掙錢的。這實際上是一種無組織或者說自發形成的觀景平臺。這種景觀平臺需要比較特殊的條件,就是易到達性和良好的飛行區視角。最值得一提的是首都機場T3的西湖公園,這是一個蓄水池工程,挖池蓄水、堆土造丘,最後形成了一個良好的景觀平臺。

在設計中,我們的機場或航站樓都有許多景觀平臺,只不過我們沒有具體劃定區域。目前我國航站樓的旅客出發層基本都是一個能看到飛行區的觀景平臺,如果你去麗江機場,在等候行李的時會發現這個行李提取廳也是一個觀景平臺,你不用看著對面一雙雙期盼行李的眼神,你可以看到站坪和跑道上的飛機,可以看到對面的青山白雲。只要你是乘客,這些都是免費的。

如果你不是乘客,除了小型機場自髮型的觀景點外,中大型機場的免費觀景點確實不多。為什麼會這樣?

第一個原因是需求量小,從經濟性的觀點來說,只要有一定的人流聚集,就會產生消費,當然也會帶來管理和服務成本,當人流量達到一定的消費能力時,機場必然會建設這一項目。

第二個原因是許多機場的具體條件不允許,因為大型機場的功能繁多,所有功能都是圍繞飛行區和航站樓進行,機場的空陸側界面已經被各種建築佔滿,特別是目前的航站樓都比較高大上,什麼都被擋住了。所以不宜找到一個合適的觀景點。深圳機場高架橋上的那個觀景點在設計之初是沒有考慮到的,因為機場設計一般只做塔臺的視線遮擋分析,對於其他點沒有考慮過其視角,公眾發現那裡能看飛機也是一個偶然行為。

第三個原因是航站樓的建設方案問題,我們的大型航站樓目前基本都是大跨鋼結構金屬屋面,如果在屋頂建設觀景平臺,造價高、經濟性差。在航站樓內部建免費景觀平臺,眾所周知,航站樓是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如果是酒店,景觀最好的往往都是房價最貴的,在航站樓中如果有這樣的地方能否免費可想而知。

對於一個社會來說,公眾需求是多種多樣的,有些相同有些獨立。對於相同的需求達到一定程度就會有回應,對於獨立或少數的需求往往會有缺失。對於機場,是否設置公眾免費的觀景臺是由社會經濟條件和發展階段決定的。

雖然說,我國的機場是國家的公共基礎設施,機場建設往往也是國家投資,建設免費的觀景平臺實際上是消耗公眾資源服務公眾,從道理上說似乎是應當的。但是這裡有一個問題需要在建設前評估,那就是公共資源配置的效率問題。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機場設置戶外觀景臺 航空迷可近距離拍攝飛機
    航空圈訊臺灣最大機場——桃園國際機場新設置一個戶外觀景臺,並在2019年12月14日開始開放,旅客和航空迷可以近距離觀看、拍攝各種民航飛機起降。桃園機場發布消息稱,廣大旅客及航空迷們引頸期盼的桃園機場第二航廈南側5樓戶外觀景臺於12月14日下午3時開放試體驗;在此面積825平方米、臺灣最大的開放式觀景臺上,航空迷們可近距離目不睱給的觀賞全球最大的A380及A350、波音777、787、747……等各式客、貨機川流不息的滑行、起降,拍攝最精彩的航機照片,還可飽覽機場遼闊空間與遠方景緻,成為觀賞飛機及航空教學的全新最佳景點
  • 松山機場觀景臺明起開放 免費看飛機
    本報資料照片/記者林錫銘攝影 暌違四十年,臺北松山機場觀景臺明天將精採再現;不需門票、不用付費搭機,就能近距離觀賞飛機凌空起降,預計將成臺北新興觀光亮點。 包括臺東、金門、臺中、高雄小港等機場都可供民眾觀賞飛機起降,臺「民航局」臺北國際航空站指出,松山機場四十年前設有付費的觀景臺,民眾可進入觀景臺目送親人搭機。後來隨著國際線搬至桃園機場,當年的觀景臺也走入歷史。
  • 外媒:機場設置觀景臺能大大提升旅客體驗
    據外媒CNET報導,可以添加到機場的最好東西不是電影院、有著大量蝴蝶飛舞的花園或精緻的餐廳,而可能是一個觀景臺。CNET記者Kent German認為,為了讓機場真正偉大,可能需要為「航空極客」提供可以觀看飛機的地方。
  • 西南「最大」高鐵站,離市區30公裡,比機場還遠
    當我們想要放鬆心情的時候,旅遊似乎已經逐漸成為了我們的首選,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吧!去走過這世間的所有美好,除了這一生,我們也沒有別的時間,能走多遠,就走多遠吧。飛機和高鐵已經成為中國人長途旅行最具競爭力的交通工具,由於其特殊性,機場一般離市區較遠,而火車站則沒有這種硬性要求,近年來,由於高鐵的興起,當地政府為了拓寬城市框架,故意在遠離主城的地方修建高鐵站。
  • 觀景平臺,「零距離」看飛機(寶島紀行)
    不坐飛機,到機場是為了在離跑道僅100米的地方看飛機、喝咖啡……這種聽起來有點奇怪的休閒方式,在臺北市民看來很尋常,因為在臺北松山機場,有一個觀景平臺,專門提供這樣的服務。站在觀景臺玻璃後,可以清晰地看見機場內停放的飛機和穿梭往來的各種機場車輛,有的正在加油,有的正在裝卸行李。有的飛機像大鳥一樣從遠處飛來,緩緩降落;有的飛機在跑道上慢慢滑行、加速,最後騰空而起,觀景臺上發出一陣喝彩聲。觀景臺上的玻璃都是隔音的,噪音並不大。
  • 姚明結束訪問搭機離臺 桃園機場再度引起騷動
    中新社臺北九月九日電 (記者陳立宇 崔煜芳)大陸著名籃球運動員、NBA球星姚明,結束了在臺灣為期三天的「旋風式」參訪,今天下午自桃園機場搭機離臺。  下午二時姚明現身桃園機場出境大廳時,立即引起一陣騷動,不少旅客和工作人員都爭相目睹這位比常人高一大截的世界知名籃球明星。
  • 寶島紀行 | 臺北松山觀景平臺,「零距離」看飛機
    不坐飛機,到機場是為了在離跑道僅100米的地方看飛機、喝咖啡……這種聽起來有點奇怪的休閒方式,在臺北市民看來很尋常,因為在臺北松山機場,有一個觀景平臺,專門提供這樣的服務。
  • 西南最大高鐵站,離市區30公裡,比機場還遠
    飛機和高鐵如今成為國人中遠程出行最有競爭力的交通工具,機場由於其特殊性,一般距離市區較遠,而火車站卻沒有這樣的硬性要求。近些年由於高鐵的興起,當地政府為了拉大城市框架,故意把高鐵站建在遠離主城區的地方。
  • 日本東京的澀谷高空展望臺成為新年熱門觀景地
    日本東京的澀谷高空展望臺成為新年熱門觀景地(圖片來源:朝日新聞網站)人民網東京1月2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去年11月開業的大型綜合商業設施「澀谷 scramble square」今年元旦成為了熱門觀景地。
  • 四川不僅只有牛背山 細數環貢嘎雪山13大最美觀景平臺
    貢嘎山是世界上相對高度最高的山峰,從山腳到山頂,水平距離29公裡的範圍內,相對高度提升了6200多米,遠超珠穆朗瑪峰等諸峰,是世界上短距離落差最大的地區,極為罕見。貢嘎山是世界上跨越植被帶、氣候帶最多的山,是世界上出現旗雲奇觀最頻繁的雪峰,是世界上極高山群、現代冰川群和特大峽谷最密集的地方,是世界上最難攀登的名山之一。
  • 歐洲最遠的五大城市機場
    雖然絕大多數的長途汽車站位於市中心,但是機場往往位於城市的郊區,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機場會在離城市數十英裡以外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Busbud(全球旅遊大巴預訂平臺)能為遊客提供最方便最快捷的服務。
  • 九溪十八澗深處的野奢民宿,離城市不遠,離自然很近
    於是,我們在這裡深入九溪,避世而居。夢溪山莊,是城市裡的隱居,西湖以西,九溪十八澗,離城市不遠,離自然很近,在獨屬於自己的空間裡,肆意生活。深山溪澗中,依山而建的三座江南樓臺,取於自然,又歸於自然。入住後,私人管家拉著行李箱,爬著臺階,帶我們尋找自己的房間,講解山莊的概況,示範房間設施的使用。衣食住行,周邊攻略,在山莊的每一刻,都能夠感受到私人管家全方位的服務。愛極了房間的樣子,中式韻味,精緻素雅,有著生活的溫度。
  • 花箐,一個離昆明長水國際機場不遠的村莊,如今成了有名的酒店村
    長水國際機場是昆明的航空門戶,2012年6月28日投入運營,如今已是7年有餘。機場距離昆明市區近30公裡,習慣了城市邊上巫家壩機場的昆明人來說,長水機場就是一個很遙遠的地方。伴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已慢慢習慣了這樣的距離。
  • 沿海綠島邊的360°網紅觀景臺,我們在這裡安靜的期待海風拂面
    沿海綠島邊的360°網紅觀景臺,我們在這裡安靜的期待海風拂面。乘船前往一片藍色的小眾海島「大陳島」,約2h的船程到達下大陳島。稍作休息後可以打卡地標甲午巖、思歸亭、飛虎崖等地。
  • 西半球最高的戶外觀景臺即將開放
    與位於這些歷史建築屋頂上的洛克菲勒中心30號和帝國大廈的室外觀景臺不同,Edge是一個三角形的楔形物,從建築物的側面伸出80英尺,使其看起來像是被懸掛了在半空中。由15個部分組成的765,000磅重的觀景臺用螺栓固定在一起,並固定在摩天大樓的南側和東側。
  • 機場觀光設施,中日差別100年?
    而圖片中遠處的「大肚子」飛機,正是從名古屋往美國運送787部件的「擺渡車」,不時可以看見它在這個機場起降。換句話說,中國為數眾多的波音787飛機,有大量部件是在日本生產的。圖:東京羽田機場觀景臺 攝影:拉上窗簾在東京,展望臺面積更大。
  • 臺北101大樓開戶外觀景臺 中秋賞月新去處(圖)
    中國臺灣網9月6日消息 據臺媒報導,今年的中秋節,世界最高樓臺北101大樓將首度開放91樓戶外觀景臺,到時,民眾就可以將臺北夜景、月亮美景一覽無餘了。  據報導,中秋節快到了,為了讓民眾有一個賞月的最佳景點,臺北101大樓仗著地利優勢,特別在中秋節舉辦「再靠近一點--101中秋賞月趣」活動,將於9月16日至18日每晚7點至10點,首度開放夜間91樓戶外觀景臺,提供給賞月民眾更接近月姑娘一點兒的機會。
  • 美國情報高官離臺,臺當局涉外部門重申「四不」
    低調來訪的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曼少將,昨晚搭專機離臺。臺當局涉外部門發言人歐江安昨天重申「四不原則」,不證實、不進一步說明、不公開相關行程、也不加以評論。歐江安宣稱,臺美交流非常頻繁友好,對於美國官員來臺,臺方向來是表達歡迎,對於這起個案因基於臺美深厚互信,涉外部門不證實、不進一步說明、不公開相關行程、也不加以評論。至於會做出這樣的處置,是斟酌於臺美深厚互信以及著眼臺美友好關係。
  • 暌違32年 臺北松山機場觀景臺今天正式對外開放
    華夏經緯網11月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暌違32年後,臺北松山機場觀景臺8日再度啟用,今日正式對外開放。這座斥資1千多萬元(新臺幣,下同)重新打造的觀景臺不收門票,民眾將可以在觀景臺上一邊喝咖啡一邊近距離的欣賞飛機起降。
  • 冬日華山:山頂擴建觀景臺 華山湖冰封成超級「溜冰場」
    華山山頂擴建觀景臺 總面積達218平方米12月19日,在齊煙九點之一的華山山頂,山頂棧道和觀景平臺改造已經開工建設。華山山頂原來只有一處不足20平方米的平臺,東、南、西三面是峭壁,北面是突起的巖石,此次在山頂新建棧道和觀景平臺採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在突起的巖石上澆築混凝土,搭建錯落有致的四處觀景平臺和棧道。工程建築面積249.2平方米,其中平臺面積218平方米,花崗石欄杆135米,臺階62步,預計明年4月中旬將全部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