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幾千年來,中國人大多數吃的都是黑豬肉。」
為什麼是黑豬呢?這是我們要談的第一個話題。
這是因為很久以來,大部分人特別是一線城市的消費者,對黑豬已經遺忘了。
有本叫《中國地方豬種》的書很有趣耐讀。它告訴我們,我大吃貨帝國,是世界上豬種資源最豐富的國度,有地方豬種48個,佔全球豬種的30%以上。中華民族漫長的食物發展史,就是一部對豬反覆馴化和優化的歷史。我們今天所講述的黑豬,都凝聚了吃貨帝國人民千百年來的智慧。
然而,不得不說,在宋朝的時候,豬肉的地位還遠遠不如羊肉高貴。被貶官在湖北黃州的蘇軾,正是因為無法從官方的配給系統中為家中孕婦獲得足夠的羊肉,才不得不自行研發「富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的豬肉作法,從而誕生了偉大的東坡肉這一系品類。
然而,到了明朝,豬肉就開始成為上至朝堂、下至市井中必備的食材,《金瓶梅》中對於用一根柴火熬爛一隻豬頭的描述,更是精彩逼真的再現了民間對於豬肉的喜愛。
問題是,祖宗們吃的都是黑豬麼?
沒錯,就是黑豬。如果你翻翻這本帶圖的冊子,就會發現90%以上的中國地方豬種,都是黑豬。也就是說,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吃黑豬肉過來的。
很長一段時間,隨著食品工業化進程的加速,大部分地方黑豬由於經濟性不如進口的白豬(以及配套的養殖技術)曾經一度淡出市場。
但隨著我大吃貨帝國的太平盛世、經濟發達,人們對於豬肉出現了「更少,更貴、更好」的消費升級需求,那些已經黯淡的傳統養殖方式和豬種重新大放異彩,黑豬肉再度回歸市場,而且毫無例外的佔據了高端市場。
黑豬肉就一定比白豬肉好吃麼?沒錯,那些廣告會告訴你,因為我們黑豬品種好、活動量大、養殖時間長、喝山泉、吃堅果……所以一定更好吃。
我們也很(ˇˇ) 想~簡單粗暴的把這個答案推給讀者。然而,經過我們的仔細研究——發現目前並沒有支持這個結論的金證據。好吧,你可以上知乎看一看,諸多的資深養豬者進行了激烈的爭論,他們最後的結論是:
1. 豬種對肉質有影響,佔40%,這點黑豬是佔了血統的便宜的;
2. 絕大多數規模化的養殖場中,黑豬和白豬的養殖條件沒有人們想像中差別的那麼大,而且,也沒哪一個大型養豬場可以不給黑豬吃飼料而完全依賴所謂的「天然食品」,最多是飼料的比例不同;
3. 部分人認為:黑豬由於單位面積內的肌纖維多且風味物質密度高,肌纖維相對細膩,在肌纖維內、外還有沉澱的(IMF)游離脂肪酸,增加嫩度,黑豬的品質感覺可會更好一些;
4. 有相當多的養殖者認為:心理作用也是消費者認為黑豬更好吃的一環;
所以,為了客觀,瘋胃決定就不要把黑豬和白豬相比好了……雖然,從瘋胃君自己的感覺來說,黑豬肉是香一些,但這可能只是個人感覺。故此,我們的本次品測,就是在黑豬和黑豬之間PK的。
黑豬五花肉橫評 7大生鮮電商9款五花肉
我們選擇了8款凍鮮的豬肉,因為這是目前大部分的生鮮電商售賣黑豬肉的方式,但為了有個對比,我們也選了1款冷鮮的黑豬作為對照。
在很多家生鮮電商都用相似或相同的黑豬品牌來看,要PK的不僅僅是豬肉的品質,而且還有廠商的態度和對貨品的保鮮和配送等等,都會影響到風味。
① 順豐優選:精氣神黑豬
價格適中,表現最佳
官方介紹重點:自有豬種;散養;喝長白山泉水;吃東北優質玉米、大豆;林間散養。
生肉解凍後,從視覺上看,切法比較奇怪,不利於觀察層次。瘦肉的顏色相當鮮明潤澤,給人以有張力、有質感的感覺,在視覺上有較強的感召力。按壓時彈性很好,聞起來沒有任何異味。
烹調後,白煮後切片的五花肉入口酥軟,瘦肉口感有勁,屬於均好性較強的一款。幹煎之後,香味被強化,非常突出、明顯,有非常好的口味
② 天貓生鮮:精氣神黑豬
不同平臺 同樣優質
官方介紹重點:自有豬種;散養;喝長白山泉水;吃東北優質玉米、大豆;林間散養。
生肉解凍後,視覺上看肥瘦肉的顏色都是比較自然的,分為三層,膘體飽滿豐盈,但還是有一抹凍肉的黯淡讓人無法釋懷。按壓彈性佳,無異味。
烹調後,白煮香味鮮濃飽滿,口感緻密細膩,屬於第一陣營,幹煎則有淡淡的甜味和肉香。
③ 春播:嘉興黑豬
小品牌,大味道
官方介紹重點:嘉興黑豬,因原產於嘉興市得名,是我國著名優良地方品種,產區養豬歷史約有7000年左右;科學五穀飼養十個月;屠宰時只有150斤的重量。
生肉解凍後,瘦肉的顏色略顯黯淡,但肥肉的顏色則很自然,分層很多,極為均勻,看上去宛如工藝品;給人感覺肥肉太多,瘦肉太少。按壓時彈性正常,沒有任何異味。
烹調後,白煮五花肉片入口鮮甜源源不斷,令人印象深刻,但幹煎後較之水煮,味道較單薄。
④ 春播:幸福豬
價格最高,表現不俗
官方介紹重點:千年豬種;平谷區散養;300天;吃中草藥;歐盟屠宰。
生肉解凍後,視覺上顏色鮮明度一般,但是仔細看去,瘦肉的肌理紋路非常鮮明,肥肉則微微帶黃,瘦肉和肥肉比例相對來說比較合理。觸感厚實,而且有彈性,無異味。
烹調後,白煮肉片入口時鮮甜味飽滿且源源不斷,幹煎後豬油味特別濃特別香。
⑤ 盒馬:直隸黑豬(冷鮮對比品)
不過不失不首選
官方介紹重點:吃純糧果蔬、12個月出欄、跑步、跳水、遊泳,有1000畝的大空間撒歡著玩……
作為本次唯一一款非凍鮮的肉,在視覺表現上欠佳,黯淡並且缺乏吸引力。觸感表現正常,無異味。
烹調後,白煮肉香飽滿豐厚,迅速充滿整個口腔,給人強烈的印象,但幹煎時的表現並不突出。
⑥ 網易味央:黑豬
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官方介紹重點:自行培育豬種(豬種不明);300天周期;穀物飼養。
作為最知名的豬,網易味央的黑豬五花肉解凍後的瘦肉顏色非常美麗,可以用「瑰麗」來形容;肥肉潔白細膩,分層自然,膘體非常厚,觸感厚實、緻密、有彈性,且沒有任何味道。
烹調後,白煮肉片的味道中正醇和,規規矩矩,但不是所有參評的豬肉中最香的,但鮮美度比較高,另外,脂肪層太厚,吃起來略有肥膩之感。幹煎後肉質緊密,味道很正很平和。
但和未央豬的盛名以及高端的宣傳相比,此款肉品在本次品測中僅排名中等靠下,未免讓人預期打折。
⑦ 京東:直隸黑豬
品質中等,宣傳上等
官方介紹重點:吃純糧果蔬、12個月出欄、跑步、跳水、遊泳,有1000畝的大空間撒歡著玩……
生肉解凍後看上去就跟普通的豬肉差不多,不過不失,缺乏特點,觸感有彈性但偏鬆軟,聞起來並無異味。
烹調後,白煮肉片有自然的肉類香氣,肥肉和瘦肉質感和諧豐潤,有一點小小的腥臊,但不突出。幹煎時香氣不夠突出,但口感鮮美。
⑧ 每日優鮮:在家吃飯
難道家常便飯就必須如此寡淡?
官方介紹重點:花白豬的錢吃黑豬的肉;300天;供港;大理石紋。
從解凍後視覺上色澤來分辨,每日優鮮的在家吃飯黑豬五花應該是冷凍時間較短的,也較新鮮的。相對來說,瘦肉的顏色自然,肥肉則相對較少,微黃。是整體瘦肉最多的。觸覺上有較好的彈性,無異味。
烹調後,白煮肉皮柔韌,但肉香味明顯單薄許多,較之其它,鮮美度不夠。幹煎時味道也比較單薄寡淡。
⑨ 京東:歐得萊黑山豬
腥臊並御,老油哈喇味兒
官方介紹重點:屬於萊蕪豬;聽音樂、愛運動、洗溫泉浴(你確信這是在說豬?)。
京東歐德萊黑山豬,視覺上給人感覺就非常不好。
這體現在,豬肉的顏色是非常黯沉的,讓人很不信賴;幾乎沒有分層;包裝袋還帶著一些血水,真空膜裡面套保鮮袋的做法令人不解。觸覺上彈性一般,聞起來有一股非常明顯的陳豬油的腥膩味,可能是某個加工環節有瑕疵?
最可怕的是白煮後,有明顯的異味,簡單說就是有一股放過期的豬油的「哈喇」味,以至於數位試吃者直接吐掉,幹煎後也同樣存在該問題。
外包裝標註生產日期為2018年1月8日的這款京東超市歐德萊黑豬五花肉,在各個維度的表現都遠低於同行。
對於大平臺的貨品,為何烹調後的口感口味甚至有「變質肉」的感覺,我們也進行了分析。
有的資料顯示,如果豬肉中脂肪比例較高,就容易因為脂肪變質而產生所謂的「哈喇」味道。但是,本次各品種的黑豬看起來脂肪比例都非常高,故此無法從目視中得出結論。
同時,雖然嗅覺和味覺都支持我們認為此款豬肉「有問題」,但畢竟沒有送交專業的食品機構進行定性定量分析。所以我們才使用了「疑似」的說法,對消費者進行提示的同時,不擅自定性。
對此,我們也聯繫了京東相關人士,但沒有得到進一步回應。
另外,我們也在第一時間封存冷凍了本款貨品,有待京東或專業機構進行更深入的分析。
寫在最後 不是所有黑豬肉都好吃
最後,我們得出的結論是,順豐優選、天貓生鮮等售賣的老牌黑豬品牌如精氣神等,質量穩定、品質優越。雖然價格相對高昂,但確有貴的道理。
一些定位較高端的平臺如春播,則提供了小眾但是美味的黑豬,也同樣值得期待。
傳的神乎其神的如網易味央豬,被陳曉卿盛讚過的未央豬,真的沒有那麼神奇。
而在我們以為此次對比不可能有落敗者的時候,沒想到京東銷售的得利斯牌「歐得萊」黑豬肉意外的擊穿了我們的底線,誕生了本次評測唯一一個落榜產品。
結合以前京東生鮮的評測,我們也發現了它的特點——大部分產品在及格到略好之間,很少有特別好,時不時還來個不及格。
從這個角度來說,似乎證明京東在生鮮品類上還有很大很大的提升空間。
最後給大家一個提示,黑豬的特點是肉厚膘肥,這一點上超過白豬。如果你是對脂肪敏感的群體,黑豬的肥肉之厚,可能讓你有點難以接受。不如試試脊骨或者腿肉,也會很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