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源於印度的數字為什麼會被稱為阿拉伯數字?
阿拉伯數字是現今國際通用的數字,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生活中我們總會或多或少地用到阿拉伯數字,尤其是會計人員對這些數字的使用更加頻繁。但事實上,阿拉伯數字並不是阿拉伯人發明的,而是印度人發明的
在大多數人的認識中,一項研究或發明常常會以研發者的名字或相關事物來命名,如牛頓定理、瓦特蒸汽機等。也正是因為這樣,人們在見到一些名詞,尤其是發明項目和研究課題的時候,往往會望文生義,認為這是某某的發明項目或研究課題。但是阿拉伯數字的命名方式卻與之不同。
雖然從0到10的阿拉伯數字最初是印度人發明的,但是這一發明並沒有得到推廣。後來,阿拉伯人徵服了印度的旁遮普地區,發現了印度的數字成就,便強迫當地人傳授其數字符號、體系和計算方法。就這樣,阿拉伯學者掌握了這些先進的數字知識,商人們也非常樂於採用這種計數方式來做生意,久而久之便得到廣泛應用。後來,阿拉伯人把這種數字傳到了西班牙,後又由西班牙傳到歐洲的其他國家。就這樣,這套數字體系被歐洲人普遍接受和使用。當然,它發展成為我們目前熟知的阿拉伯數字,又花費了眾多數學家的不少心血。
由此不難看出,阿拉伯數字雖然起源於印度,卻是在阿拉伯人的推動下才逐漸得到推廣,被人們普遍接受和使用,繼而成為國際通用數字的。也正是因為阿拉伯人對這套數字體系做出的巨大貢獻,我們才把起源於印度的數字稱為阿拉伯數字。當然,這其中也不排除有誤解的成分,阿拉伯人廣為傳播的功績使得更多的人以為這是阿拉伯人的貢獻,而不知是印度人的努力。
2、為什麼早晨看到露水就表示會有好天氣?
生活中,我們常會聽到有人說,如果早晨的時候露水很重,就表明白天會是個好天氣,而且民諺中也有「露水見晴天」的說法。那麼,露水和睛天到底有什麼關聯呢?露水真的能夠作為我們判斷天氣狀況的依據嗎?是不是晴天的早晨都會看到露水呢?
實際上,「露水見晴天」的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在物體的表面要形成露水,就要使溫度降低到露點,只有達到露點,空氣中的水蒸氣才能夠達到飽和從而在物體表面凝結。而且,形成露水也就意味著物體散熱的速度要遠遠高於吸熱的速度。這一情況一般會發生在晴朗無雲的夜間。這時,地面熱量散失得很快,地面氣溫會迅速下降。隨著地面溫度的下降,空氣含有水汽的能力會降低,大氣低層的水汽就會凝結在草葉、樹葉等物體的表面,形成圓圓的露珠。
相反,如果天空多雲(多雲多半會有雨,在雲層的遮蔽下,雖然溫度升高的不多,但是地面物體向周圍散失的熱量會迅速被雲層遮擋,一部分熱量會重新返回地面,如此一來溫度就無法達到露點,水汽也就無法在物體的表面凝結成露水。所以,要形成露水,就需要大氣狀況穩定、風小、天空晴朗少雲,地面熱量散失快的天氣條件。也正是因為這樣,早晨露水很重往往能夠說明這天會是一個睛天一般秋天晴朗少雲的夜晚比較多見。
但是,我們也不能簡單地依靠露水來判定天氣狀況。這種方法只能用來粗略預測未來12小時的天氣狀況,再往後的天氣變化狀況就很難準確預測了。尤其是夏天,天氣狀況變化較快,即使早晨有露水,上午長時間晴朗無雲,但是在午後卻有可能來一場疾風驟雨。所以,這時露水就不代表晴天,而是意味著高空中有充沛的水汽,在午後會有一場雷陣雨。當然,空氣乾冷的時候,露水也很難形成因此也無法據此來判定天氣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