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寶法王:上師和弟子間不用客氣!

2021-02-18 藏傳佛教論壇

噶當派口訣當中,非常重要的兩句話,一句是:「最殊勝的善知識,是挑戰自己弱點。」 最好的善知識就是能夠指出、挑戰你的弱點。

所謂「弱點」就是指自己的不足、過失,最好的善知識,能夠挑戰和指出自己的弱點,這樣才對修持有幫助。

 

另一句是:「最殊勝口訣,就是擊破自己過失。」 噶當派的口訣非常多,而且都對我們很有裨益,但其中最殊勝的口訣,是指能夠擊破自己的過失、弱點的口訣。

同樣最好的善知識,就是能一語道破自己的弱點者。尤其我們常說,一個行者要看自己的過失,看他人的功德。

所謂「看自己的過失」不是說自己沒有任何過失,而要特別去做出缺點,而是每個人都有缺點,但若沒人指出來,自己也就不會知道問題所在,因而無法進步。

 

西藏有一種傳統的想法,若一位上師、善知識時常責罵弟子的話,大家都會稱讚這位上師真好,真的是以大悲心在攝受弟子。

若一位上師什麼都說好而不責罵的話,好像就不真正關心弟子。我想這段話想要表達的意思,跟這裡所說的教言一樣,指出過失很重要。

但並非代表需要天天罵人,尤其每位上師的性格不同,例如都是具德上師,有些上師比較調柔,有些就比較喜歡責罵弟子。

若真的在一位天天罵人的上師旁,可能日子也不會太好過。

 

師徒相處的要點,是「直接真誠、不客氣」,總之,師徒之間的相處要點,以中文而言,就是「不客氣」,上師和弟子間不用客氣,坦承而直接,沒有隱藏。

 

若師徒之間總是客氣來、客氣去,你會發現,這樣的關係是不穩固的,師徒關係的功德也很難生起。

 

什麼是「互相真誠、不客氣」呢?上師會直接說出弟子的功德和過失,而弟子也將自己所有的過失和功德,沒有任何隱藏地、坦承地向上師報告。

例如有哪些煩惱、過患等等,這樣師徒關係就會日益深刻,不會輕易被其他狀況所破壞。


長   按   二   維   碼   識   別   關   注

大德教言 | 佛學問答 | 正知正見 

- བོད་བརྒྱུད་ནང་བསྟན་ཆོས་ལུགས་ཀྱིས་འཛམ་གླིང་བདེ་ལ་འགོད་པར་སྨོན། -

願所有眾生都能離苦得樂

相關焦點

  • 黑帽系大寶法王的傳承世系
    #認知 大寶法王戴德金剛上師 編寫黑帽系大寶法王的傳承世系(一)黑帽系大寶法王「活佛轉世」的由來西藏的「活佛轉世」制度,最先是由密宗噶瑪派的大喇嘛攘迥多吉創立的1147 年,都松欽巴在西康,興建了噶瑪丹薩寺和楚布寺。從此,以噶瑪丹薩寺和楚布寺為上下兩主寺,形成了西藏噶瑪噶舉派。由於都松欽巴曾戴黑帽傳法,後人因此將這一派又稱為黑帽派。1193年,都松欽巴去世。1204年,噶瑪拔希在西康出生,年長後隨都松欽巴的弟子崩札巴學習密法。
  • 法王如意寶對自己依止的每一位上師都是恭恭敬敬、謹遵師教
    法王如意寶對上師全知麥彭仁波切極其恭敬,每當提到上師時,都敬稱「喇嘛仁波切」。法王如意寶曾說過:「凡是我的傳承弟子,乃至得到點滴之成就,如於三寶生起剎那信心,皆來自於全知上師麥彭尊者的加持與恩賜。」法王如意寶說:「我自己相續中乃至剎那頃的慈悲心與信心,皆是由全知麥彭仁波切的加持入於心間的結果,我們這些弟子,即使以尊者開個玩笑,亦會對獲得意傳加持產生障礙。」所以下至開玩笑也不能對全知麥彭仁波切有任何不恭敬,否則會成為獲得加持的障礙,這一點大家一定要注意。
  • 上師近期開示:法王留給我們的,一個無比珍貴的如意寶
    但弟子修行密法的條件要非常具足,上師才可能給你傳大圓滿的竅訣,一般情況下,不可能隨隨便便就傳給你。同時,對傳大圓滿上師的條件也非常嚴格,法王在世時候說,真正能為弟子傳講大圓滿法的人,就像白天的星星一樣稀少。法王在世時是這樣,現在就更少了,所以真正講大圓滿竅訣的人我們很難遇到。
  • 【上師也喝酒】04:前言(史黛西以及上師的加持…消滅先入為主的假設)
    類似地,密乘上師會有效而權威地引領弟子,但這隻有在弟子確定要追隨他之後才會如此,好的密乘上師會讓尋道者完全自由地去分析他,甚至還提供必要的工具來讓他們好好地檢視他。只有在上師知道弟子已經全心全意選擇了他之後,他才會跳過規範、道德以及一般社會認可的行為。為了你的利益,上師開始發號施令。這就是大悲心。我們獨立思考的方式經常既淺薄又可悲。
  • 敬問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弟子選擇上師很難,戒律嚴格的,形象比較保守...
    祈禱至尊法王如意寶:無畏自在講辯著之藏 ,圓滿具足三學之功德,無量利樂之源如意寶,祈禱具德上師勝引尊祈禱至尊索達吉堪布仁波切:具德上師加持入心間,不偏眾生普降大法雨,三學之藏索朗達吉尊,祈請身壽不變久住世,願以發心皓月之光明,五濁黑暗消於法界中
  • 有些上師是用這段文章來引導弟子開悟的
    諸位傳承的祖師祈請偈文之後,總結如下:如是眼境之中所顯現,內外情器物質諸一切,縱見置於離卻我執性,執取清淨明空天尊身,向貪自解脫上師祈請,謹向烏金蓮花生祈請。如是耳境之中所響起,悅耳與否所執諸音聲,置於音空離卻思維性,音空無有生滅勝尊語,向音空勝尊之語祈請,謹向烏金蓮花生祈請。
  • 上師行儀二三事:這樣的恭敬不是裝出來的
    相信很多道友都有體會,在見到自己的上師時,都會不自覺地展露出虔敬和謙卑,這並不是裝的,也不是看到別人彎腰行禮就模仿一下而已,這應當就是恭敬心的一種表現吧。下文整理了一些早年皈依並親近上師希阿榮博堪布的道友們的文章,願能讓大家從不同側面了解我們敬愛的上師。
  • 喇榮五明佛學院的上師們——也許您等待的師父就在這裡
    在有限的暇滿人生裡,願還沒有夢回菩提路的您,早日找到那個已經等你生生世世的師父!色達喇榮五明佛學院(當今世界最大的佛學院,匯集著明星般璀璨耀眼的上師們)【晉美彭措法王】晉美彭措法王精通五明,乃三大依怙主(文殊、觀音、金剛手)之一的聖妙吉祥之化身。於1980年在色達縣創建喇榮五明佛學院。
  • 堪布羅卓丹傑眼中的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年)報導:何潤霞本期受訪者:中文翻譯堪布羅卓丹傑(陳宇全)第17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可謂是眾多佛教徒夢想要親近的善知識之一。相信,不論是觀看過大寶法王的弘法光碟,或是每年年底親自前往印度菩提迦耶參加噶舉大祈願法的華裔信眾,都會默默讚嘆大寶法王背後的中文翻譯之一,也就是臺灣前監察院長陳履安之出家么子堪布羅卓丹傑。「我非常相信,今生能與大寶法王相遇,以及有幸成為法王的中文翻譯,都是過去宿世因緣所成就的。」
  • 騙子與上師:到底誰利用了誰?
    事實上,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相同的問題也不止困擾著一兩個密乘佛子,如末學的大恩瘋行掘藏上師特尼仁波切也曾遭遇過「認證門」事件(詳見《特尼上師遭遇「認證門」事件始末》見下面附註),一位仁波切的東北受法弟子專程攜弟子前往特尼仁波切的藏區家中,經過一系列的精心操作,終於獲得了「特尼上師對其轉世活佛和金剛上師的認證」依據。
  • 法王如意寶:經常對上師恭敬和依教奉行的人,最終肯定會取得成就
    ,那所有的本尊和空行、護法神就會像母親對自己的兒子那樣慈愛保護的,自己的修證也不會唐捐,功德和驗相會越來越增上。無論我們修任何一個法,首先要對上師祈禱,然後再繼續修持,這是我們寧瑪巴普遍的傳統。因此千萬不能忘記自己的上師,若能經常這樣行持,那將來的將來也就會越來越吉祥和圓滿。比如像有些密宗論典當中講,在將來的七世會越來越增上吉祥,經常對上師恭敬和依教奉行的這種人,最終肯定會取得成就。
  • 我的上師久美昂江仁波切-圓寂周年
    我在「佛子行」當中看到很多文章,很多弟子見上師一面需要幾年,幾十年,而我隨時可以打電話和您聊天,和您見面感到特別特別幸福。2016年我和朋友合夥開店,您說不要去,他們不信因果,我很後悔沒有聽您的,因果真的避不開,僅僅幾個月就被坑了錢。
  • 大寶法王:先了解什麼叫「上師」,再去找上師!
    如果都不知何謂「上師」、及上師的「條件」和「依止之法」,就冒然地依止某個人的話,是很危險的。
  • 切勿草率依止上師,要依止具有法相的上師!
    如果他是出家人,至少要具備出家人的別解脫戒;若是在家人,法王如意寶講過,也要具有圓滿的居士戒。假如連一條戒都不具足,那所有功德、所有境界就失去了所依。當今末法時代,即使他無法一一護持極細微的菩薩戒、密乘戒,但最基本的、與解脫不相違的戒條也一定要守護。
  • 薩迦教言 | 上師達瓦電珠堪布:直巴貢列與大寶法王的故事
    小五明(韻律學、修辭學、辭藻學、戲劇學和歷算學)。他寫了一些字,上面是班智達,下面也是班智達,有點狂躁的那個意思,後來呢?直巴貢列,他是一個修行人,他後來寫了一個(文字),上面是班智達哭,下面也是班智達哭;後來薩迦班智達說:我真正的上師,就是直巴貢列,為什麼呢?因為直巴貢列提醒了他。所以我們現在呢?
  • 上師的事業就是我們成就之源!
    ——法王如意寶——弟子都不能放過,不管是以人力還是財力,都應跟上師結上緣。所以在做事業的能力上,凡夫和聖者有天壤之別。我們應當心懷最遠大的志向,不應以做一些世間事業為滿足,應當發願追隨聖者菩薩,成就與他們同等的事業。有些人認為依止上師不一定重要,自己單獨搞個佛教企業,事業就會超過上師。有這種想法的話,最終不但不能如願以償,反而容易讓自己陷入絕境,連基本的衣食溫飽也無法維持。
  • 能以大悲憫而不舍弟子
    能以大悲憫而不舍弟子             法王開示:  能夠不貪著此生  這裡首先提到,上師他要能不貪著此生
  • 藏傳佛教:有很多法王,這些法王是哪邊來的呢?如何辨別真假?
    因此呢,歷經了明朝一代,唯一三位,就是他得到法王頭銜之後,沒有被廢掉,沒有被取消的,最主要三位呢,分別叫做大寶法王、大慈法王跟大乘法王。那麼大寶法王,元朝封的是薩迦派的祖師,某一位祖師叫八思巴。到了明朝呢,就封給了噶舉派的領袖噶瑪巴。這個我們知道。
  • 見證生命的神奇 | 虹身成就者(玉陀寺圓寂法王噶瑪索朗仁波切)
    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要說的,這就是我的教誨,也就是我最後的遺教。」然後讓侍者吹海螺,侍者吹完後又親自拿著海螺放在自己的嘴邊吹響了,吹完海螺後仁波切站了起來,又再緩緩盤腿座下,安然入定,隨後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但這時並非圓寂,而是安住在甚深大手印的禪定境界中,連續七天七夜,仁波切就一直安住在這種甚深的禪定中,剎那也不曾動搖,身體也一直保持著金剛跏跌坐的方式,紋絲不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