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財政學專業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早期由全國著名財政學專家羅毅教授、劉醒亞教授等擔任學科帶頭人,歷經發展積澱,具備了堅實基礎。90年代以來,財政學專業取得迅速發展,成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遼寧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財政學專業擁有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招收本科生,設有碩士點、博士點和博士後流動站。本科專業於1990年批准設立並開始招生,碩士學位授權點於1995年批准設立招生,博士學位授權點於2001年申報成功。本專業成立至今,已經向社會輸送了本科畢業生千餘名,碩士畢業生300餘人,博士、博士後近50人,有力地支持了遼寧和其他兄弟省份的經濟社會發展。目前,財政學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生源充足、社會需求旺盛。2000年以來,財政學專業教學改革取得了可喜的進展,先後五次獲得遼寧省教學成果一等獎,被教育部、財政部授予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是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榮獲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遼寧省示範專業等多項榮譽。
財政學專業旨在培養能夠系統掌握財政分配理論、稅收稅制理論與實務及財務會計等專業知識和相關技能的高級專門人才。畢業生具備創造性思維、科研與管理能力及相關實務技能,主要從事各級財政、稅務和企事業部門的財政、稅務、財務管理等相關工作。本專業以四年制為基礎,實行三至七年的彈性學制。畢業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近年來,財政學專業實施教學團隊建設計劃,擁有學歷層次較高、結構比較合理的師資隊伍,為本學科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國際化人才培養奠定了紮實的人才基礎。現已形成了包括國家高層次特殊人才支持計劃領軍人才、教育部財政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教育部精品視頻公開課主講人、教育部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合格評估專家、遼寧省財政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遼寧省優秀教師、遼寧省教學名師在內的遼寧省優秀教學團隊、遼寧省示範專業團隊、遼寧省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團隊。該專業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到國內外著名大學進修學習,現有多人在國內外著名大學做訪問學者,中青年教師在國內財政領域中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增強。
專業負責人楊志安教授在進行《財政學》課堂教學
一是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在國家特色專業、國家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過程中,著力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制定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具有前瞻性、適用性及特色突出的財政學專業課程體系。
二是改革教學內容,加強新教材建設。充分反映當代經濟學科的最新發展成果,緊密結合中國改革與發展實際,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
三是改革教師培養和使用機制。完善校內專任教師到相關部門和領域一線學習交流,以及相關部門和領域的人員到學校兼職授課的制度;建立教師培訓、交流和深造的常規機制;建立促進教師愛崗敬業、努力提高專業素質和教學質量的激勵機制。
四是改革實踐教學模式。建立與完善教學實踐基地,探索形成集中實習與分散實習相結合的實習模式,制定和完善相應的實習基地管理和評估辦法,在保證基地集中實習效果和質量的前提下,不斷擴充實習基地數量。做好學生實習的指導工作,保證實習時間,提高實習績效;建立學校、用人單位和行業部門共同參與的學生考評機制。
五是創新專業的實驗室平臺。通過建設專業實驗室,為學生提供實驗動手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具體的教學實踐為課題研究提供了生動案例。
在一流本科專業建設中,財政學專業系統優化課程內容體系,不斷深化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改革,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符合時代要求,適應國內外市場競爭需要,服務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具有鮮明特色的財政學人才培養模式和培養方案。
二是建立了一套具有先進教育思想和理念的科學課程體系;能夠反映時代要求和特徵、理論聯繫實際的教學內容體系;能夠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和國內外前沿理論的教材體系;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教學方法體系;能夠體現科學化管理和現代要求的教學管理體制。
三是建立了一支教學水平高,科研究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學風嚴謹、師德高尚,以經濟學博士為主體、高職稱教師佔相當比重的,矢志於財政學教學和教學改革的高素質師資隊伍。
四是具有設備比較齊全、水平比較先進、功能比較完善,適應培養財政學優秀人才需要的教學、科研設施和其他辦學條件。
五是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經濟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輸送高質量的生源,為經濟建設輸送高水平人才,在特色專業建設上對財政學教學改革提供經驗借鑑。
滴,今天打卡崇山校區
圖文來源:遼大高教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