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建莉:金庸為什麼是孩子長篇閱讀的起點?

2021-02-10 尹建莉父母學堂

平日裡課業繁重,很少有時間做一些精華的、有底蘊的深度閱讀,放假期間正是好機會。

①中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如何培養閱讀興趣呢?

②有什麼書,適合給年齡稍大些的孩子,進行閱讀興趣啟蒙和長久的引導呢?

尹建莉老師的著作《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重點提到過:

劃重點①:重點讀優秀的長篇小說。

無論從故事對孩子的吸引力、閱讀習慣的養成還是閱讀量的積累等方面看,長篇小說都應是中小學孩子的更好選擇。

劃重點②:「讓孩子去讀金庸吧!

尹老師並非金庸鐵粉,但也十分認可金庸作品趣味性強、文字規範、符合兒童審美;即使是愛情的描寫,都有著不食人間煙火的純潔和乾淨。所以尹老師強力推薦給女兒圓圓讀。

(ps.圓圓高考語文取得了140分的高分哦。愛讀金庸的孩子都有尖子生的潛質!)

金庸想必無人不識——海內外公認的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武俠小說泰鬥!他劃時代的武俠小說被譽為「世界華人的共同語言」。

金庸先生的武俠小說歷史背景突出,場景紛繁,氣勢宏偉,具有鮮明的「英雄史詩」風格

代表作《射鵰英雄傳》《笑傲江湖》《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已經成為華語文學經典,半個多世紀久盛不衰,對當代中國文學發展貢獻卓著。

其中,頗受讀者追捧的「射鵰三部曲」首部:《射鵰英雄傳》(青少版),就是今天學堂要著重推薦給大家的。

青少版《射鵰英雄傳》內文採用宋體、5號字。全套4本書,一共1383頁(每本書約350頁),共有115萬字。

封面插圖選自香港著名畫家李志清的漫畫版「射鵰」人物。

內文含有多張精美插圖,與文字巧妙呼應,給孩子更好的閱讀體驗。

金庸先生最終修訂部分詞句,內容與原版無異,無刪減。

全新裝幀設計。本書封面、插圖選自香港著名畫家李志清創作的《射鵰英雄傳》漫畫版人物。青春活潑的裝幀設計,更適合青少年閱讀。

去年學堂就開團了這套青少版的《射鵰英雄傳》,當時評論區的家長們都紛紛留言表達對自己和孩子對金庸作品的喜愛,大家的購買熱情超級高呢!

很多讀者都是聽了尹老師的推薦給孩子接觸金庸,後來孩子真的就愛上了金庸的故事,從此也成了名副其實的小書蟲。

•入選《中國百年文學經典》《改革開放四十年四十本好書》

•多次入選全國多地中小學閱讀推薦書目、中小學圖書館推薦書目

香港科技大學校長陳繁昌於「世界讀書日」鄭重向社會推薦金庸作品:

「……對我來說,金庸先生的作品,實非普通小說,而是經典文學,對提升中文造詣、認識中國歷史,探討人性、傳統社會價值觀,以至於了解中國文化的內涵,帶來啟示。」

《射鵰英雄傳》還入選了新加坡中學的華文教材!新加坡教育部課程規劃負責人認為:

「金庸小說的文學性強,也具有俠義精神,且內容通俗,學生一般會看得懂而且喜歡。」

這些觀點也得到了國內外越來越多的教育學者和機構的認同,紛紛將金庸作品選入教材或中小學圖書館指定目錄當中。

據報導,香港康文署統計的香港公共圖書館各類別外借書籍中,包括《射鵰英雄傳》在內的多部金庸作品,長期佔據榜首位置。


史丹福大學東亞圖書館曾購進多個版本的金庸小說,借閱率十分高,書都被翻得破爛陳舊仍不斷被借出。

金庸作品是受到多位專家認可的閱讀經典。

在不止一次國民閱讀調查中,金庸都以國民票選第一名的成績,當選「讀者最愛的作家」;

而《射鵰英雄傳》上榜國民最喜愛的10本書:

此外,《射鵰英雄傳》還於2015年入選廣州市教育局公布的「廣州市中小學校園經典閱讀推薦書目」和廣東省中小學生最喜愛閱讀的十大圖書。

一般的武俠小說往往容易落入俗套,但金庸將自己的文化素養融匯在刀光劍影的故事中,讓小說極具審美情趣,讀起來不至於全部都是睚眥必報的忿恨,也多了幾分詩情畫意。

孩子們在讀這樣的文字時,會不知不覺被深深感染,久而久之便會把它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提升作文的格調與境界

在《射鵰英雄傳》中,丘處機寫給江南七怪的信裡這樣寫道:

「二載之後,江南花盛草長之日,當與諸公置酒高會醉仙樓頭也。人生如露,大夢一十八年,天下豪傑豈不笑我輩痴絕耶?」

這封信寫得何其典雅大方!讀來朗朗上口,真是「一手好文章,滿紙江湖情」

黃蓉和師兄陸乘風在漁舟上嘆詞論詩,何等風雅,惹人羨慕。

黃蓉被裘千仞鐵掌打傷,郭靖背負黃蓉求醫一燈大師,面對「漁樵耕讀」的刁難,蓉兒愣是用自己深厚的文化知識給大家上了一課,讀來又是何等暢快。

小時候,語文老師說:「讀小說,讀的就是細節!」

語文課堂上教孩子環境描寫要結合人物的心理,而金庸小說的細節描寫正好可以作為教學的案例。

《射鵰英雄傳》第二十一回時,黃蓉等人流落到孤島,初見海島時是這樣描寫的:

——那時候他們是有些絕望的,儘管孤島有鬱鬱蔥蔥的樹林,在他們眼中卻也只是一片狼藉。

一個「罩」字一下子便寫出了當時的瑰麗,逃脫後的心情暢快舒達,明媚彩霞也不偏不倚地「罩」在小島上,好一幅海島美景圖。

孩子如果真的在閱讀中讀進去了,這些帶有溫度的文字便會化作「才情」,滲透到他自己的思想中、血液中。

世人讀射鵰,都能讀出愛國情懷、俠肝義膽、愛情純美……但你知道嗎?金庸筆下的人生百態,亦能體現家庭教育對孩子人生的決定作用!

比如,郭靖的善良敦厚,楊康的虛偽驕縱,以及他們走上的截然相反的人生道路,都和各自母親的教導脫不開干係。

書中的郭靖善良仗義,初遇哲別時便幫他躲避追殺,自己引開追兵。被打得鼻青臉腫,對方甚至把刀架在郭靖脖子上,然而他都咬緊牙關不透露哲別的下落。

可見這孩子骨子裡的勇敢和義氣,這份義氣還是不圖回報的!

後來哲別為了表達對郭靖的感激,想贈送大量的財物給他。

憨厚可愛的郭靖連連拒絕,並說道:「媽媽說的,須得幫助客人,不可要客人的東西。」

足見郭靖的母親李萍對他教導有方!

孩子在童年期對他影響最大的,便是父母。

郭靖雖自小失去了父親的保護,母親卻始終沒有缺過他生活的照料和精神的引導

從郭靖與人交流的寥寥數語、處事之時的善良果敢就能看出,郭母在奠定孩子正確價值觀方面,做得到位!

郭靖忠勇俠義的一生都離不開母親的告誡和提點。

鐵木真指派郭靖攻宋時,也多虧李萍的忠言教誨,才有了後來保家衛國、抵禦外敵的郭靖。

書中有言,李萍是個普通的鄉間婦人,沒有顯赫家世、嬌美容顏。

但她是個頑強、堅韌又善良的女人,頭腦清晰、明辨是非,兒子郭靖身上布滿了母親的影子。

人如其名:「惜弱」——楊母其人和她在教育孩子上的作為都弱!爆!了!

不可否認的是,包惜弱是個善良仁慈的人,書中有寫她「見了受了傷的小鳥、麻雀都要悉心照料」。

但是,不是光善良就是個好母親了!

頑劣的楊康不理道義,砸了人家比武招親的場子,包惜弱卻只顧心疼兒子受傷與否;如何不讓楊康師父知道了才好……

楊康強行把穆家父女關在家中,包惜弱也只能不痛不癢地勸說幾句,並沒直截了當地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糾正孩子(ps.「用銀子賠罪」也是個錯誤的價值引導!)

身為母親的她,在孩子尚小的時候沒有很好地引導和影響他。兒子長大後「禍害四方」,她也只有「弱弱地」聽之任之的份兒……

包惜弱的大半人生都沉浸在對過去的懷念和感傷中,完全放棄了對兒子的教導和愛護。

連楊康自己都忍不住問:「我是您親兒子嗎?為什麼很多事都瞞著我?」

世人皆云:楊康狠毒!但他何嘗不可悲、可憐呢?

父親和他見的第一面就死在了他手中;母親只管生了他,卻沒有教過他人世的是非如何判斷選擇,更沒有給過他發自真心的愛和陪伴

李萍和包惜弱這兩個截然不同的母親,也早就了兩個走上不同道路的孩子:一個被譽為英雄,備受敬仰;一個是悲涼慘死,受萬人唾罵。

讀經典的巨著,也有助於我們一起在做父母的這條路上,潛心修行,陪伴孩子成長!

《射鵰英雄傳》(青少版)的封面插圖選自香港著名畫家李志清創作的《射鵰英雄傳》漫畫版人物。

書中插畫的畫風十分傳神,無論是整體構圖還是線條細節處,都透著武俠飄逸的「仙氣」!

人情戲理,都融入到了細膩的線條和色彩的明暗變化中,人物被刻畫得入木三分

結合金庸老先生的華美文字閱讀,真是莫大的享受!

隨書附贈江湖本「色」筆記本。大紅為底色,繪有精美的金色暗紋,美得不要不要的了!

內頁是網格紙,比起一般的橫線筆記本,顯得格外「超凡脫俗」有木有!

發貨方式:廣州發貨,全國包郵,默認韻達或者圓通快遞,港澳臺不發貨

發貨時間:下單48小時後發貨(周末及節假日不發貨)

團購方式:直接掃描圖片中二維碼或者點擊閱讀原文進入尹建莉父母學堂優選商城

相關焦點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談經驗:小學階段的教育要狠抓
    尹建莉雖然有很多教育類書籍,但還是有很多家長想知道尹建莉的教育秘訣。在一次接受採訪,談及教育女兒的經驗時,尹建莉表示女兒只是一個普通人,只不過是狠抓了小學階段的教育,打好了底子而已。為什麼小學階段的教育要狠抓?
  • 尹建莉:課外閱讀是一根神奇的魔杖,被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都不差
    詹青雲父親喜歡讀金庸,會經常利用旅遊出行的時間給她講武俠故事,這讓詹青雲也喜歡讀金庸。寒暑假的時候,她經常廢寢忘食地看武俠小說。有一句話叫:閱讀是門檻最低的高貴。其實,閱讀也是一根具有神奇魔力的「魔杖」。
  • 尹建莉:「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學霸都愛閱讀
    尹建莉表示:孩子在小學,甚至初中低年級時,僅僅依靠聰明是可以取得好成績的,但如果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會力不從心。尹建莉的女兒圓圓從小就是一個學霸,曾經跳級兩次,被評為市級三好學生,在16歲參加高考,以高出清華錄取線22分的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最終選擇了清華。並且其中的語文成績更是取得了140分高分。
  • 尹建莉:我成功「套路」女兒愛上閱讀,僅16歲就考上清華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把閱讀比作「魔杖」,她說「被魔棒點中的孩子學習能力強」。為什麼這麼說呢?01 四個小學生的故事尹老師曾和某小學五年級的4個學生有過長時間的接觸。在我的教育生涯也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大量閱讀的孩子,學習能力強。教學10多年,我也遇到過形形色色的學生。有些學生看上去「靈性十足」,深入一了解,的確都是愛讀書的孩子。03 閱讀為什麼會影響孩子的智力和學習?
  • 最適合學生閱讀的金庸小說,我認為是這三部
    孩子接觸小說,一般是從十二三歲開始,也就是初一的樣子。我自己就是初一開始看《射鵰英雄傳》,雖然之前偶爾也看到過電視劇,但小說給人的感覺卻更加波瀾壯闊。南宋末年的背景,靖哥哥的笨拙仁義,蓉兒的聰明可愛,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部小說為什麼適合剛接觸武俠小說的少年人看?我認為有這幾個原因。
  • 尹建莉:孩子寫作文無話可說怎麼辦?
    尹老師您好: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學三年級了,他數學、英語什麼的都挺好的,語文其實也學的不錯,認字挺快的,拼寫很少錯,就是一寫作文就沒話說,我輔導了多次也不得法,這學期老師對學生的作文要求越來越高了,既要求字數達到一定量,又要會編故事,我挺著急的,想請教您如何讓孩子寫作文有話說?
  • 尹建莉:推薦給孩子的閱讀書單(外國文學類)|優質書單
    我們發過「尹建莉:推薦給孩子的閱讀書單(繪本類)」,今天繼續分享尹建莉老師為稍大孩子推薦的外國文學名著,共27種。《芒果街上的小屋》一本優美純淨的小書,一本「詩小說」。《先知·沙與沫》關於婚戀、生死、魂靈、家庭、勞作、孩子等26個人生難題,紀伯倫在此一一解答。紀伯倫說 「這是我思考了一千年的書」,關於人類精神的*終走向,你將在這裡找到答案。
  • 女兒16歲上清華,教育專家尹建莉強調:狠抓孩子小學階段的教育
    所以要想培養出一個像圓圓一樣優秀的孩子,一定要狠抓小學教育,不要偏離正常軌道。尹建莉教授直言,要想抓好孩子的小學教育,改變孩子的未來,就要狠抓三方面。所以尹建莉教授建議家長要狠抓孩子的學習主動性,當孩子面臨問題時,及時的給予一些指導與提醒,其他的讓孩子自由發揮。
  • 尹建莉推薦圖書:《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音樂老師》
    ,是家長和老師指導孩子學音樂的良師益友。無論是認識樂器,如前所述的手鼓,或是教唱一首兒歌,它都融合了孩子的觸覺(孩子可親手操作、觸摸)、視覺(孩子可觀察老師或同學的表現)、聽覺(孩子可製造並聆聽各種聲響的效果)、動覺(以身體的動作,諸如跑、跳、移位以及手、腳等身體各個部位的舞動,來表達所感應到的音樂情緒。)雖然這種教學法無法在短期內看到成效,也無法滿足家長們立竿見影的學習要求。
  • 尹建莉:孩子學外語用不用上培訓班?
    許多人對這則新聞感到驚訝,我卻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從研究上很早就已經知道閱讀是提升語言能力的不二法則。在實例中,「中研院」曾有位同仁在家中用同樣的方式帶她的女兒,如今這個曾在臺北市得過英語演講冠軍的孩子已到美國念大學了,很多人都不相信她是臺灣土生土長的中國孩子。
  • 【年度精選】尹建莉:酷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更有爆發力
    如果您尚未關注,請點擊標題下方的「中國教育報」關注我們。 閱讀提示█人是用語言進行思維的動物,思維的清晰度和語言的清晰度成正比,語言越清晰,思維就越清晰,而閱讀恰好可以幫助語言增速發育。曾有一位家長表示,他對閱讀有很好的認識,並且屢次給孩子的學校提建議,學校方面也對此有所感覺,可在一次家長會上,班主任卻告訴家長說:讀課外書可以,但是跟語文無關的課外書不許讀。試問,哪一本書跟語文無關?正是這種對閱讀的錯誤認識,使得教育產生了很多問題。 很多家長納悶:我的孩子小學學習特別好,越往後越不愛學習,這是為什麼呢?我怎麼做才能讓他喜歡學習呢?其實,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不會閱讀。
  • 如何讓引導孩子徜徉長篇閱讀中
    這些都是養正孩子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閱讀的重要性大家都已明曉,也分享了如何營造家庭的書香氛圍。上節課我們分享了我家兄弟倆五、六歲時迷上了《恰同學少年》,在每天的【故事會】中,兄弟倆都希望我多講一些。由於我們的故事會是安排在睡前開展的,而我們家的作息又是非常有規律的,所以熄燈時間到了,聽媽媽講故事的環節也就要結束了。
  • 尹建莉:學習不要「刻苦努力」
    上一周,我回答一個關於尹建莉家庭教育方法有沒有效果的問題,回答完之後想起很久沒有拜讀她的文章了,於是在搜索框輸入尹建莉三個字搜索,沒想到輸入三個字之後,搜索框下面便出現幾個詞條,其中一個居然是「尹建莉害了很多人」。
  • 尹建莉:不要以愛的名義虐待孩子
    不要以愛的名義虐待孩子問=小苗答=尹建莉尹老師:您好!我是看了您的書,慕名向您求教的。我兒子今年11歲,五年級。你從根本上把孩子放到自己的對立面,當作對手來對待的,你沒有把他當作一個孩子和一個親人來對待——這就是問題的根本,是全部的癥結。你如果意識不到這個問題,你就不可能改變,那麼你孩子的問題就不可能解決。
  • 女兒藤校碩士畢業,尹建莉用親身經歷告訴你,閱讀對孩子有多重要
    為什麼?因為尹建莉老師品學兼優的女兒圓圓。圓圓在念書期間,曾跳級兩次,被評為北京市市級三好學生;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現在,圓圓已經於美國常春藤盟校碩士生畢業。
  •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補課不如補閱讀|5個方式,培養孩子閱讀力
    01 閱讀能力強的孩子,成績往往更好經常有家長和我說:「我家孩子小學成績特別好,成績排名也不錯,可為什麼一到初中(高中)成績就掉下來了?」這種現象其實並不罕見。他們上小學時可能成績平平,但博覽群書時培養的閱讀能力、快速接受複雜知識的能力等,往往能讓他們在上初中時,成績一鳴驚人、後發制人,潛力無窮。正如著名教育家、作家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中說的:酷愛閱讀的孩子,學習更有爆發力。
  • 教育專家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尹建莉:3件事不要做,2點著重培養
    3件事不要做一、不補沒必要的課從家長的角度考慮,很多家長可能會在孩子成績差時補課,但尹建莉則更多地從孩子的角度考慮。尹建莉認為孩子只是普普通通的人,學習多了會累、會厭煩、會抗拒學習,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儘量「順毛捋」,沒必要的可千萬不要補,過分強調學習時間而損傷了孩子的學習意願反而得不償失。
  • 尹建莉:李玫瑾雖火,但不建議你聽了,網友:「掐」起來了?
    全文長達近2萬字,對李玫瑾教授的育兒觀點進行了非常全面的描述和分析,其主要觀點是:李玫瑾教授育兒觀的出發點,是訓練和控制孩子,是「父母有病孩子吃藥」,是「要把孩子培養成工具」。「尹建莉父母學堂」官方,也發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免遭『馴獸』式精神虐待」的觀點。這篇文章立即引發了無數爭議,在評論區,網友們吵成了一片。有支持尹建莉的,有跟著一起批李玫瑾的,還有說這篇文章對李玫瑾教授的觀點斷章取義的,不一而足。
  • 尹建莉女兒16歲上清華,語文成績140分,她是如何做到的?
    尹建莉:沒有閱讀墊底,年級越高越力不從心家長對尹建莉這個名字毫不陌生,她就是《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作者,曾入選噹噹年度影響力作家的育兒和家教兩個作家榜,現在從事家庭教育與寫作。圓圓的成績是完完全全的學霸,我們普通人眼中的「別人家孩子」,在談及育兒「秘籍」的時候女兒圓圓並非「神童」,而是正確的教育理念的體現。尹建莉說:有一根「魔杖」,它確實是有魔力的,哪個孩子一旦被它點中,就會變得更為聰明,在學習和才能上更有潛力。這個「魔杖」就是課外閱讀。
  • 尹建莉對話黑幼龍:嚴養?放養?焦慮時代,孩子到底應該怎麼養?
    ▲黑幼龍夫婦與三子一女當下社會生活節奏很快,您為什麼反而提出「慢養」的教育理念呢?黑幼龍:一次,我的一個親戚對我說:「表姐夫,我一點也不羨慕你的金錢、名望、學識,我就羨慕你有這4個孩子」。尹建莉:我覺得現在的問題是,大家在選擇的時候都要選第二種,但是一到現實生活當中就是另外一套操作了,就是一切都指向孩子的成績,指向他未來的市場價值,而不顧及孩子的快樂、幸福。這真的考驗父母是否有發展性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