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現代人罵人,有著現代的詞語,但是如今罵人的詞彙一聽你就知道這不是什麼好話,粗俗易懂。但是古人可不一樣,要知道古人也不是像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裡見到的那樣,一個個都是君子閨秀,彬彬有禮的。實際上古人也會和別人撕逼罵架,只是他們說的那些文言文「髒話」,不帶髒字,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在誇他呢。
小編今天,就來說幾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罵人的語句,這樣今後我們在和朋友們喝酒聊天的時候,時不時來上一句,朋友還會以為咱們學問深厚,熟不知這其實是在罵他。
首先要說的,就是《南唐書》記載的「幹卿底事」的故事,故事內容大概可以概括為馮延巳做出了「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這樣看似美好的句子,但是呢,南唐元宗李璟聽說了此句之後,評價道:「吹皺一池春水,幹卿底事?」
根據清代史學家趙翼 《陔餘叢考》的解釋:「江南俗語,問何物曰底物,何事曰底事。唐以來已入詩詞中。」也就是說,這個「幹卿底事」得「底」,其實就是「何」的意思。那麼翻譯過來,李璟的意思也就是說:吹皺一池春水是人家風乾的,你在這跟著叫什麼叫?
前段時間,網上有一句話很火,叫做吾有故友吊似卿,如今墳頭綠草盈。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我以前有個朋友跟你一樣厲害,現在他的墳頭草已經長得很茂盛了。很多人都以為,這句詩明顯就是現在人胡亂創作的,其實不然,早在2700多年以前,我們的老祖宗就做過類似的詩句。
在《左傳·僖公三十二年》中,有這樣一句話:「爾何知!中壽,爾墓之木拱矣。」這句話,說的是秦伯罵蹇叔的句子。那麼此句是什麼意思呢?翻譯過來就是:你知道什麼!你要是死得早,你墳頭上的樹早就碗口粗了!
聽聽,現在人說的還只是墳頭草茂盛呢,這古人直接就碗口粗的樹都長出來了。
在宋朝時期,朝廷出兵北伐,讓郭倪擔任京洛招撫使。但是郭倪這個人,生性驕傲自大,而且性格輕躁,他甚至能自稱是諸葛亮再世。但是實際上呢,此人毫無作為,完全廢物一個,在他帶兵屢吃敗仗後,直接就哭了出來。見此,法曹彭法直接就當面諷刺他說:「此帶汁諸葛亮也!」
其實在歷史上,還有許多非常出名的罵人語句。比如大文豪蘇軾的「狗啃河上骨,水流東坡詩。」這是當時蘇軾與好友佛印對罵時說的。
還有膾炙人口的「豎子不足與謀」,這是在項羽鴻門宴上放走劉邦之後,項羽的謀士範增所說。
以及孔子說過得「老而不死是為賊」,這是在孔子見原壤的時候,發現原壤竟然岔開雙腿等待自己,於是孔子氣不打一處來,直接罵道「老而不死的害蟲!」
中華文化五千年時間,源遠流長。在這其中僅僅是文字這一方面,就遠不是其他文明可以比擬的。一些句子中隨意兩個漢字的順序變化,就能改變句子原本的意思。而古人在生氣罵人的時候,因為所處的環境以及文學積澱不同,所以即使是罵人的「髒話」,我們現在人聽起來也好像是在誇人一般,這也不得不感嘆古人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