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狀皰疹後神經痛難以忍受怎麼辦?看看神經內科醫生如何有效止痛

2020-12-20 小方聊健康

帶狀皰疹民間俗稱串腰龍,纏腰蛇,過腰蛇,火丹,在頸部叫鎖頸蛇,中醫叫生蛇。帶狀皰疹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病毒經上呼吸道或瞼結膜侵入人體引起全身感染,初次感染在幼兒表現為水痘,在成人可為隱性感染。病毒沿感覺神經侵入脊神經節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內並潛伏,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病毒再活化,大量複製並沿感覺神經纖維向所支配的皮節擴散,發生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皮疹癒合後持續1個月及以上的疼痛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約9%~34%的帶狀皰疹患者發生PHN。疼痛表現為為燒灼樣、電擊樣、刀割樣、針刺樣或撕裂樣。可以一種疼痛為主, 也可以多樣疼痛並存。發作起來患者往往痛不欲生,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當前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微創介入治療。

1.藥物治療

1)鈣通道調節劑如普瑞巴林、加巴噴丁,除減輕疼痛外也可改善患者情緒和睡眠,但這兩種藥物均有頭暈和嗜睡的不良反應,使用應遵循「夜間起始、逐漸加量、緩慢減量」的原則;

2)三環類抗抑鬱藥如阿米替林,首劑應睡前服用,根據患者反應可逐漸增加劑量,應注意其心臟毒性,有缺血性心臟病或心源性猝死風險的患者避免使用;

3)鈉通道調節劑如利多卡因,常用的劑型有利多卡因凝膠劑及貼劑,該藥起效快(≤4h),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皮膚紅斑或皮疹。

4)曲馬多為弱阿片類藥物,可同時作用於μ-阿片受體和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受體以達到鎮痛效果。不良反應有出汗,眩暈,噁心,嘔吐,食慾減退及排尿困難、心悸、口乾,疲勞、瘙癢、皮疹等。應遵循低劑量開始,緩慢逐漸加量的原則,同時避免與5-羥色胺藥物(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同時使用,以避免5-羥色胺症候群風險。

5)阿片類鎮痛藥

常用藥物有嗎啡、羥考酮和芬太尼等。從小劑量開始治療,定期評估療效和安全性,一旦治療無效,應立即停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噁心嘔吐和便秘,其中便秘終身不耐受,需要加以防治。

上述藥物中前3類為一線藥物,後面兩類是二線藥物。其他藥物:除上述藥物外,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牛痘疫苗接種家兔皮膚炎症提取物、局部辣椒素、拉莫三嗪也用於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2. 微創介入治療

臨床用於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微創介入治療主要包括神經介入技術和神經調控技術。其中脈衝射頻和神經電刺激在臨床中較為常見。脈衝射頻對神經纖維結構無破壞作用,能改善疼痛,提高生活質量;脊髓電刺激是將電極置入硬膜外腔,由刺激電極產生的電流直接作用於脊髓後柱的傳導束和背角感覺神經元以及脊髓側角的交感神經中樞,從而有效緩解疼痛,減少鎮痛藥物用量。

總之,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治療應規範化,其原則是:儘早、足量、足療程及聯合治療,藥物聯合微創介入治療可有效緩解疼痛並減少藥物用量及不良反應。許多患者的治療可能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其中藥物治療是基礎,應使用有效劑量的推薦藥物,疼痛有效緩解後避免立即停藥,仍要維持治療至少2周,切莫放鬆大意。

相關焦點

  • 如何應對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約 5%~30% 的帶狀皰疹患者會並髮帶狀皰疹後神經痛(PHN),我國約有 400 萬 PHN 患者。30%~50% 的患者疼痛持續超過 1 年,部分病程可達 10 年或更長。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和預後。
  • 出現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應去疼痛科或神經內科就診
    帶狀皰疹在一般人的傳統概念中,只是一種皮膚病而已,民間俗稱「纏腰龍」。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許多患者在急性帶狀皰疹皮損癒合後3個月仍然承受著持續或發作性的劇烈疼痛,即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近日在濟南舉行的中國神經病理性疼痛學院第三次工作會議上,專家呼籲公眾要直面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接受正確規範診療。
  • 帶狀皰疹痊癒後仍疼痛 應儘快到神經內科診治
    在生活中,有些人曾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出現自發疼痛,或受輕微刺激出現反應劇烈而持久的疼痛,此種病症就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然而,很多人對於這種疼痛往往不以為然,並貽誤了治療時機。對此,鄭大一附院神經內科日前特舉辦「卓越疼痛教育傳播項目第二期院內知識講座」,給患者和家屬普及相關科普知識。
  • 治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中醫有好辦法
    60歲以後患病、長皰疹時間長,更易患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靳翔愚主任說:「帶狀皰疹本身是個很好治的病,這種病可以在四個科室治療,皮膚科、神經內科、疼痛科還有針灸科,治療方法不同,因為看待疾病的角度不同,但治療的效果都很好,所以,急性發作期在自己所在區域附近的醫院就可以治療,但難治的是皰疹結痂後持續的疼痛。」
  • 疼痛之王: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二.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和三叉神經痛並列稱為「疼痛之王」,臨床表現為原發皮疹區或包括稍大一些的周邊區自發性刀割樣或閃電樣發作痛伴隨持續性燒灼痛,也可為僅有發作性痛。持續時間短則12年,長者10年以上。 三.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莫驚慌 聽聽醫生怎麼說
    帶狀皰疹又名「纏腰火丹」或者「腰纏龍」,是一種常見的疾病。患者都知道,皰疹可以通過治療很快消失,但是皰疹消失後,有些患者還會長時間感覺到身上疼。如果你有這種症狀,不要驚慌,這有可能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什麼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可以通過哪些症狀做出判斷呢?
  • 正確認識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及時就診儘早鎮痛
    vid=547581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在帶狀皰疹皮疹癒合後,持續1個月及以上的神經病理性疼痛,同時也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併發症,許多PHN患者的皮膚在輕微觸碰衣物或床單時會產生難以忍受的疼痛。近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第一臨床中心疼痛科副主任醫師路桂軍做客新華會客廳時表示,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出現疼痛症狀時,不要忍痛,應儘快就醫。
  • 當心患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在生活中,有些人會得帶狀皰疹,在沒有外界刺激的情況下出現自發疼痛,或受輕微刺激出現反應劇烈而持久的疼痛,感覺像刀割、針刺、燒灼或者是電擊,常常伴隨失眠、焦慮、抑鬱等,令人痛苦不堪。這種病症就是「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知識講座上,姚鵬教授為大家普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相關知識。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綜述)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一種複合性神經病理性疼痛,這種疼痛是帶狀皰疹侵襲期外周神經持續損傷的直接結果。在帶狀皰疹急性期可觀察到從皮膚至脊髓的神經組織都會發生病理性損傷。按照慣例,將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定義為「至少在急性帶狀皰疹出疹後90天內持續發生額累及皮區的疼痛」。
  • 帶狀皰疹治療不及時 擔心遺留後遺神經痛
    那麼什麼是帶狀皰疹呢?帶狀皰疹為何會導致劇烈疼痛呢?帶狀皰疹其實是水痘的「兄弟」。都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生」。對此病毒沒有免疫的兒童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後,發生水痘。部分患者被感染後無臨床表現,皰疹病毒隱藏在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人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病毒伺機大量生長繁殖,沿神經纖維侵犯、破壞神經和皮膚,導致皮膚和神經炎症,帶狀皰疹由此「誕生」,單側皮膚出現沿神經分布的紅斑、簇集性水泡,並伴有神經痛,是帶狀皰疹的典型症狀。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到底有多痛? 你想像不到!
    是的,原來許伯得的病是「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多數老年患者遭受神經痛提起民間俗稱為「纏腰龍」的帶狀皰疹,很多人都以為只是一種皮膚病,「治好就完事了」,可沒想到,帶狀皰疹皮膚的損傷痊癒後竟然還會給一部分患者留下神經痛,像許伯就中招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帶狀皰疹治癒了 當心患上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近日,三亞的張大爺光著膀子走進三亞市人民醫院的疼痛科,向醫生說出了自己8年來的痛苦。「這可能是患上了帶狀皰疹後神經痛,帶狀皰疹是一種非常煩人的疼痛性疾病。」三亞市人民醫院疼痛科主任楊茂林稱,它是由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春秋換季時多發。  南國都市報記者 譚琦  得了帶狀皰疹  好像一直有人在用針扎你  「疼得我都不敢穿衣服。」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是什麼原因?該如何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的最常表現為帶狀皰疹急性發作後,從未緩解的持續性疼痛。疼痛能造成巨大的痛苦,尤其對於老年人。症狀可嚴重到幹擾睡眠、食慾或性功能。急性皰疹性神經痛是指疼痛開始於皮疹出現前或伴隨皮疹出現且從發作起持續多達30天。亞急性皰疹性神經痛是指疼痛在皮疹治癒後仍持續發作,但在發作後4個月內消退。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指疼痛從皮疹發作開始起持續超過4個月。
  • 帶狀皰疹後神經痛治療的新方法尤其適用於藥物療效較差的老年人!
    帶狀皰疹病毒具有嗜神經性,感染後可侵入感覺神經末梢,或侵犯後根神經節,因此除局部皮疹外,患者往往出現神經痛的臨床症狀。帶狀皰疹的神經痛為自發性、深在性疼痛,可表現為針刺樣、刀割樣、灼燒樣或者電擊樣的疼痛,其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年齡越大,發生率越高,且疼痛的程度亦往往隨著年齡增大而加劇。大約有半數的中老年患者在皮疹消退後,可遺留頑固性的神經痛,常持續數月或者更久,一般疼痛超過2個月以上則稱之為帶狀皰疹的後遺神經痛。
  • 15年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 一朝去除
    考慮到患者長期重度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病史,疼痛科醫生擬定擇期行右側星狀神經節脈衝射頻治療方案。2015年12月21日在局麻下行右側星狀神經節脈衝射頻治療。患者取仰臥位,頭稍後仰,C形臂置於患側,影像增強器向患側旋轉45°,在斜位相上找到C6-7鉤椎關節,靶點位於鉤椎關節略下方(圖1)。局麻後,採用「射線引導法」,用5cm長射頻針沿射線方向刺入,直至骨質。
  • 患帶狀皰疹要及早治療 否則易得永久性神經痛
    原標題:患帶狀皰疹要及早治療 否則易得永久性神經痛   近期天氣變化大,到醫院治療帶狀皰疹的患者也有所增加。據了解,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一般分布在神經分布走形的部位,會引發神經痛。而帶狀皰疹病毒更是具有親神經性的特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在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等待著人體抵抗力下降時發起攻擊。
  • 帶狀皰疹不及時治 當心遺留神經痛
    帶狀皰疹俗稱「生蛇」。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中醫科專家介紹,引起帶狀皰疹的和引起水痘的是同一種病毒,可以深度潛伏几年到幾十年,當身體免疫系統鬆懈時就容易發病。得了帶狀皰疹不及時治療,容易後遺神經痛,影響日後生活質量。
  •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到底有哪些症狀和治療方法?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皮膚病,其病自愈性高,少部分會出現後遺神經痛。而且隨著年齡越高,其後遺神經痛的機率也越大。其典型表現為:沿既往皮疹神經方向疼痛,尤以肋間神經痛及三叉神經痛多見,呈現嗜神經性特徵,有或無皮疹。 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是由於免疫力低下或體內末梢神經病毒未清除體外導致。其疼痛可持續超過一年以上,有的病例甚至能遷延數年或者數十年。發作時呈現燒灼樣疼痛,呈陣發性。其併發症很少,少數會出現皮疹伴隨發熱的症狀。
  • 神經痛作怪 帶狀皰疹後又疼3個月
    第十個「中國鎮痛周」悄然而過,令人苦不堪言的帶狀皰疹值得關注
  • 秋季帶狀皰疹高發 警惕後遺神經痛
    免疫力低便會找上門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病。不過,大多數人都以為這是皮膚病,治好了就可以了,卻不知道,帶狀皰疹還有後遺症——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今年70多歲的陳伯前段時間就深受其苦,陳伯身上起皰後長了疤,但針扎般的痛還是從背後一直輻射到肚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