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為何更容易落枕?或與3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或能避免
落枕或稱「失枕」,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壯年,以冬季最為多見。經常是入睡前沒有任何症狀,晨起後卻感到項背部明顯酸痛,頸部活動受限,甚至僵硬、不敢亂動,非常難受。一般在三天內並可自行恢復正常。
冬季為何更容易落枕?或與3因素有關,不妨了解一下,或能避免
原因一、不良的睡覺姿勢
夜間睡眠姿勢不良,頭頸部位長時間處於過度偏轉的位置;或因睡眠時枕頭不合適,如:枕頭過高、過低或過硬,使頭頸處於過伸或過屈狀態,時間較長均可引起頸部一側肌肉緊張,使頸椎小關節扭錯,從而導致早上起床時發生落枕,動作明顯受限。
原因二、感受風寒
身體虛弱,氣血運行不暢,睡眠時頸部受寒,使頸背部氣血凝滯,筋絡痺阻,以致僵硬疼痛,動作不利。
冬天天氣寒冷,如果睡覺習慣不好,習慣踢被子,等便容易導致落枕的現象。
原因三、身體缺鈣
由於現在肉類和蔬菜中,有很大部分是用飼料和化肥催生的,生長周期短,鈣的含量少。冬天人們的活動量減少,而且陽光不夠充分,加上飲食結構不合理,所以人體更加容易出現缺鈣的現象,從而容易引起落枕。
由於冬季夜裡時間長,長時間睡眠或更加容易導致落枕的現象。再者就是,冬天天氣寒冷,而我們在睡覺的時候通常脖子又是裸露在外,與身體在被窩裡的暖氣形成較大反差,當我們入睡之後,處於無意識狀態中,當我們醒來之後卻發現以及落枕。
落枕初期或非常難受,甚至稍微一動就非常疼,但是一般不需要用藥物來治療,可自行恢復正常。
在生活中如果有遇到落枕的現象,可以適當地揉捏頸部,放鬆局部的肌肉組織,慢慢的活動,同時可以用熱敷來緩解疼痛;還可以用些生薑來刮痧,逐步恢復頸部的活動,但是不要太急。睡覺的時候要用比較鬆軟的枕頭,同時要注意防風保暖措施。平時飲食中可以適當補充些鈣質,多沐浴冬日的陽穀,增加些運動或可積極的預防落枕的情況。
此外,落枕後頸部的疼痛可向肩背部或一側上肢放射,嚴重者還可出現眩暈、耳鳴的現象。但是一般3天左右便可自行恢復,如果3天後依然不見好轉,甚至有加重之勢應到醫院拍片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
不管這麼說,落枕不是病,疼起來可以不一般,不懼怕,但是不代表不需要預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良好的睡眠姿勢或可避免這方面的煩惱。不知道您落枕是否還有更好的經驗?來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