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中文彈幕,卻少有英文彈幕?這得從表音、表意文字說起

2021-02-08 少年派智能教育


中國彈幕近幾年發展熱乎,彈幕視頻網B站(bilibili)上市股價飆升。



國外不是說沒有彈幕網站,但是以英語為代表的西方語系彈幕網站都沒火起來,像一個魔咒一樣。


這是為何呢?


如果從語言學角度看,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等語言屬於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語言書寫符號直接表示發音,字形服從於字音,不直接表示意義。


中文屬於具有一定表音功能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語言書寫符號表達的是意義,雖然在文字結構上也有表音成分,但字音服從於字形,文字符號不直接表示語音。


同樣的,日語彈幕也發展良好。



漢字傳入日本為日本先民所用,在最初用漢字表達漢語中沒有的事物或概念時,日本人想到了一個方法——取其字音和字形,拋去含義。從而發明了漢字的假借用法,從《古事記》到《萬葉集》文獻中出現了萬葉假名。後來出現了純粹的表音文字——平假名片假名。和漢字混合使用。


中日彈幕火熱,英文彈幕卻沒能發展起來的主要原因是: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閱讀理解過程是有區別的


我們在閱讀中文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字一個字逐個掃描的,而是成區域的掃視。人眼盯著一個漢字看的時候,餘光可以看到這個漢字左邊的1-2個漢字,右邊2-3個漢字,加起來,人眼一次最多能看5-6個漢字。




所以調換相鄰或者隔了一個字的兩個漢字,實際並不會對讀取造成多大影響。但假如調換的漢字超出了這個距離,閱讀起來就有些困難了,即便一小段話只換一對漢字的位置。


另一方面,表音文字的字母構成詞綴,詞綴構成單詞,單詞構成語句。西方人在閱讀表音文字的時候,熟練者同樣能夠一目十行。


但如果對英文語句做單詞置換測試,再進行掃讀,就會發現掃讀難度更大。

如果只調換語句中一個單詞的字母順序,譬如「Do you undrestnad?通常也能快速理解原意。


接下來嘗試交換多個單詞的順序。


先找個例句 「You make millions of decisions that mean nothing.」

調換單個單詞字母順序:「You meka miollins of desicions htat maen nohting .」


單詞字母調換是沒問題的,快速掃讀一樣能憑藉閱讀慣性看懂。


調換多個單詞位置:「You make of decisions millions nothing that mean.」

快速掃讀這句話的時候,你同樣能夠快速提取出關鍵字,You,make,decisions,nothing,mean,但是出現了麻煩,你無法通過直覺瞬間反應make後面應該接哪個詞,直覺告訴你make of是一種可能,make decisions是一種可能,make nothing也是一種可能。所以掃讀受到幹擾,出現了不順暢。

英語中除了容易混淆的動詞介詞詞組,還有俚語,簡化口語等固定搭配的語序,一旦調整順序,語句意義會直接發生改變。


譬如說 「I have to hit the books."

其中「hit the books」是俚語用功的意思,但稍微調整一下順序,

「I have books to the hit ." 俚語語意就會直接消失,整句含義也差了十萬八千裡。

雖然中文語句也有關部鍵分不能置換,但關部鍵比分英少文些一。中文和英文的詞性句式大類體同,是但句結式構附的屬部和分修部飾分這方英面文中比文復得雜多。動詞不定式,介短賓語,主關從系,時態,很都多是中文沒有的,但這都些是英文裡的重要部分。


所以基本上可以這麼說,在句式結構和複雜度差不多的條件下,英文語句中的關鍵部分比中文多,所以在文字互換掃讀測試中,掃讀英文語句的難度會高於中文語句。這能說明什麼呢?


我們看彈幕網站的彈幕不是一條一條看,而是一片一片掃讀的,提取出關鍵字就能直覺反應出這一片彈幕是在說什麼。當我們掃讀一片一片的英文彈幕時,雖然也能提取出關鍵字,但是關鍵字關聯複雜,不能瞬間明白這一堆英文彈幕在說什麼。


一個可以找到的佐證是,2018年11月,油管上出現了一個自製插件,叫做Dmooji彈幕君。chrome瀏覽器安裝了這個插件後,就可以通過插件發彈幕,在屏幕實時顯示。




但就實際效果而言,大家可以感受感受。看一下掃讀彈幕是否容易,我身邊英語母語朋友表示掃讀困難,更別提我們了。



事實上,海外媒體很早就有關於彈幕網站為何流行不起來的討論了。

KrASIA上有一篇長文,裡面就提到了關於彈幕網站為啥在美國不流行的原因。

Despite the popularity of bullet comments in China, major video websi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did not make any significant moves to change their video-viewing cultures. Neither Facebook nor Youtube adapted the bullet comment feature to their website. Language barriers may be an obvious obstacle. Although Youtube and Facebook services are offered in different languages, the bullet comments are hard to distinguish and put apart. Unlike Bilibili and AcFun, whose users are predominantly Chinese, Youtube and Facebook users may see their comments in various languages, making the potential bullet comments hard to understand and separate.

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Language barriers,the bullet comments are hard to distinguish and put apart. 但這個論點是針對用戶語種繁雜難以辨識而言的,至於為什麼不針對彈幕做語言區分和屏蔽,可能有更深層次的原因,這個話題有點大,期待大家討論。


人對表音文字的解析過程是從文字到發音,再從發音解讀含義的過程。因為這套語言體系最初就是按照音讀釋義的方法發明出來的。




但表意文字的解析過程是從文字直接解讀含義的過程。漢字最早是以圖像作為釋義載體的。


在相同文本長度,相同閱讀者視力、智力,相同熟練度的條件下,表意文字的視讀效率就比表音文字的視讀效率高出很多。


所以對於西方人而言,聽視頻裡的語言(發音→含義)比閱讀視頻裡面的文字(文字→發音→含義)更容易更輕鬆,因為語言天生就是表音的。


當然彈幕表意不一定需要通過語言,也可以通過符號,顏文字,emoji這些表意,但在彈幕網站上總用這些也不是辦法呀,打出語言字符交流溝通才是最有用的。


所以西方表音語言的彈幕網站本質上是受到了語言本身的禁錮而一直不溫不火。


作者:Sithferia

編輯:小小少年派


少年派智能教育

用AI+網際網路,把精英教育帶到每個家庭。孩子英語啟蒙從這裡開始,每天1小時,60天輕鬆對話世界。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


相關焦點

  • 為什麼美國不流行視頻彈幕?四個字道破天機!
    不熟悉彈幕文化的朋友們可能還看不懂,這樣,詞典醬把他們翻譯成英語,大家用英語去理解中文吧:1.爺青回:My youth comes back!2.武漢加油:Wuhan: Stay Strong!我們都知道脫胎於象形文字的漢語是基於「形」的,語言學家稱之為「表意文字」(ideograph),而基於「音」的英語是「表音文字」(phonography)。甲骨文漢字最早是以圖像作為釋義載體的,所以表意文字的解析過程是從文字直接解讀含義,即直接從「形」到「義」。
  • 彈幕文化註定只適合東方,西方人看彈幕很痛苦?英文彈幕很難用
    但在我的認知中彈幕文化來源於國外在中國網絡還不是很發達的時候外國的N站和油管就已經發展得很好,為什麼在別人先起步的情況下我們國內的網站反而發展得最後導致後來居上?其實這並不以外,除了我國民眾基數多、用戶屬性沙雕助長彈幕環境成長以外更重要的是跟我們本身的文化也有一定關係。
  • 申小龍: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文字?
    除漢字外許多文字都出現了從表意到表音的轉變,請問這與文字表意表音的不同特點有關係嗎?使用什麼樣的文字形式,這和社會發展環境有關。我們先談談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字。地理決定了一個民族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由此形成了一種文化基本的思維方式,成為文化的根基。這個根基不會因諸如「西方文化」這樣的異文化的影響而改變。
  • 【80】表意文字?形意文字
    不表音怎麼朗讀;又有哪一種文字不「表意」?不表意怎麼閱覽。可見,任何一種文字既能夠『表意』、也能夠『表音』,如此看來,它們都是「表音表意文字」。這就說明用「表音」「表意」是無法區分不同文字的不同屬性的。那麼,應當怎麼稱謂才會科學地區分兩種不同性質的文字呢?我們知道,人們認識事物都是在比較中起步的,要『比較』就需要有『參照』,這個「參照」就是認識的邏輯起點。
  • 表意文字國際化
    表意文字國際化文字是來表達意思的,看懂就行,現在不能說英語是表音文字,而漢語是表意文字,只是英語的表音強一些,而漢語的表音弱一些,就是說,英語也有表形,漢語也有表音。現在英文的新詞是按一種「字」的方式組詞,也就是說,英文中也有「字」的屬性。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
  • 為什麼全世界只有中國人和日本人刷彈幕?
    YouTube也是同樣,不僅不會出現彈幕,連字幕都少得可憐。在某些歐美視頻播主眼中,唯一能接受的彈幕,只有星戰開頭。對於這種情況,國外網友沒有任何不適,只有中國和日本網友感到接受不能。目前尚還能用的,有日本網友開發的TUBETUBE、支持Crunchyroll& Hulu & Funimation的DanMage,以及中國網友開發的Dmooji彈幕君。相比於不過四五百用戶的前兩者,擁有一萬加用戶的Dmooji彈幕君已經算業界一哥。不過從YouTube《甄嬛傳》的彈幕體驗來看,它的主要用戶群體仍然是中文用戶。
  • 英語流行語:「彈幕」、「追劇」等熱詞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流行語:「彈幕」、「追劇」等熱詞英文怎麼說? 2017-10-12 17:10 來源:網際網路 作者:   最近「那時花開正圓」正在熱播,看劇的時候不開彈幕總覺得少點什麼,還有個鹿姓「小鮮肉」剛剛宣布戀情,這些新鮮的詞彙,英文怎麼說呢?
  • 英語熱詞:「彈幕」英文怎麼說?
    新東方網>英語>英語學習>語法詞彙>流行語>正文英語熱詞:「彈幕」英文怎麼說? 2019-05-08 14:46 來源:中國日報網 作者:   看劇時,你喜歡看彈幕嗎?近年來,「彈幕文化」在中國越來越流行。打開一部電視劇的「彈幕」,觀眾的神評論甚至比劇情還要精彩。
  • No2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世界之最及語言文字的兩標準
    這裡我們再回顧一下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持點表音文字的主要持點是: ①易讀,書寫容易;②羅輯思維強;③詞彙量極大;④古今相同語意詞彙的讀音岐義極大,不相關;⑤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表意文字的主要特徵是:①字難讀,書寫難;②容易識別,現代和古代的文獻和名箸一脈相承(在中國小學三四年級的學生,就能讀懂中國的四大名著。這是西方一些語言學家不可想想的事);③漢字可以同音異讀(在中國全國各地對同一個字的讀音可謂「十裡不同音」。
  • 彈幕系列談——彈幕文化的起源和定義
    電影在中國幾乎是最主流的大眾流行文化,憑藉這個事件,彈幕很快進入媒體和學術界的視野,普通觀眾也開始關注它。當時,我和林品都有一種非常直觀的感受,就是彈幕其實早已在二次元文化的小圈子裡面流行了許多年,卻忽然在一夜之間成了熱門話題,好像所有人都開始關心彈幕,這應該是彈幕大電影帶來的影響。正式進入對彈幕的介紹之前,有必要解釋一下二次元和ACG這兩個概念。
  • [學子論文]彈幕網站受眾的參與度及「彈幕」信息傳播的特點
    同時,在播放器右側的微博欄裡會不斷呈現同愛好者發布的關於此視頻的微博,這是傳播內容的渠道的多樣化呈現。這些多樣化呈現形式促進了信息的多維走向和信息流通速度,使彈幕網站的信息範圍更加廣泛,信息量也隨之擴大,進而吸引更多的受眾使用此網絡平臺。 二、彈幕傳播中受眾的參與度 彈幕網站為什麼會風靡網絡呢?
  • 王希明 |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
    人類的文字系統可以分為表音和表意兩種。
  • 中文和英文,誰會成為未來引領國際社會的語言文字?
    除了人口比中文略少,其他方面,英語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語言。那麼,這兩種世界上影響最大的語言,哪一種更有生命力呢?哪一種在未來更有可能成為世界通用的第一大語言呢?一、新文化運動時期,知識分子對中西文的認識新文化運動時期,有一些中國知識分子認為,中國在近代落後於西方,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中文是表意的,英文是表音的,中國人在學中文中,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這才導致中國在近代落後於西方。典型的例子,就是魯迅這句話:「漢字不滅,中國必亡!」。
  • No20;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之比較(下)
    語音是語意的一件外衣在No18(上)及No19(中)兩篇文章中分別介紹了表音文字(英文)的和表意文字(漢字)的造字之法及現狀;這篇文章將介紹《w世界運用語》這一的「形意文字」的造字之法和現狀阿拉伯數字是表意的,世界通用,人人都會識別。儘管阿拉伯數字世界各國各個民族的讀音不同,但表意是相同的。阿拉伯數字字符形態各異(見本人在本發布的「數字形意學是一門新的邊緣學」中:阿拉伯數字字字符形意歌)。
  • 所有古老的表意文字中,為什麼只有漢字,能夠強勢流傳下來
    表意文字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也是人類文字產生時最初的形態。人類最早產生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表意為主。但是,很多以表意的文字,都先後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沒有流傳下來。也因此,後來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變成了以表音為主的文字。不過,卻有一種以表意為主的文字強勢留了下來,這就是漢字。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表音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語音,從而記錄語言的文字。如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等等。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
  • 彈幕、詞雲、面積圖,最全文字可視化教程來啦!
    在課代表以前的這篇《盤點:2019年最好看的數據可視化作品都在這》盤點中,就有一個單元主題叫「字太多還是可以很美」,呈現了一些優秀的文字可視化作品:課代表接下來就根據文字的多少來介紹一些可視化方法。另外,帶來的這款美數課新做的小玩具也和文字可視化有關,好奇的同學可以直接拖到文章最後。準備好了嗎?今天提到的工具有點多喲~
  • 彈幕時代:文字遊戲背後的流量爭奪戰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講師董晨宇對《財經》記者表示,彈幕是青年亞文化參與甚至顛覆主流文化非常重要的工具,而彈幕亞文化的壯大也是彈幕網站獲得流量的關鍵:「相比愛奇藝或優酷的彈幕,為什麼A站或B站這類專業彈幕網站的彈幕更能夠被大家所喜歡?因為本身它的用戶基礎就比較特殊,都是年輕人。」
  • 語音彈幕、在線K歌、聊天交友……這App都能做到
    可現在約個唱歌局實在是太難了,為什麼嘞?先不說這些塑料友情的朋友,逢約必鴿。即使讓我約成了,這朋友們一個個都是麥霸, 搶麥搶到眼睛都綠了,所以很難唱得爽。為了讓你們體驗到這在家也能自High的樂趣,小雷把自己收藏已久的大寶貝掏出來。就是這款寶藏App——「鯨鳴」。它滿足了我對唱歌App的所有幻想,因為裡面不僅有唱K功能,還能在上面通過唱K認識到好看的小姐姐小哥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