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希明 |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

2021-02-18 夢觀園

人類的文字系統可以分為表音和表意兩種。

簡單點說,表音文字是記錄音的,表意文字是記錄意義的。我們大多數人都學過英語,比如「山」這個意思,英語用「mountain」來表示,這個單詞是記錄發音的。而我們的漢字「山」,一看就能猜出是什麼意思,這個字形是表示意義的,和shan這個讀音沒有必然的關聯。

這樣一來,你也許會發現,只要你會說英語,簡單地學了基本的字母,幾乎就能讀書了。而你會說漢語,你想讀懂中文書,那還差得遠,你得再學一套複雜的文字符號。所以漢語是出了名的——難學。

大概正是基於這樣的原因,從「五四」新文化運動起,一直到建國後,學術界不斷有人主張放棄方塊字,想要推行漢字拼音化。當然,這個最終沒有實行。

自然不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在語言的演變中,變化最快最大的就是語音。而在地域分布上,不同的地方差別最大的往往也是語音。所以,如果你去看看中古的英語,和現在的英語已經非常不同。因為理論上,對表音文字來說,語音改變了,文字就要隨著變化。假如英語中表示「山」這個意義的發音已經變成[ˈwɔtɚ],那麼單詞恐怕也要變成water。

而漢語呢?那怕有一天「山」的意思我們用shui來發音了,寫下來的字,還是「山」。所以我們今天哪怕已經不知道古人怎麼讀漢字了,但是古人寫的東西,意思還是大致能看懂。

另外,中國各地方言差異極大。可以想像,假如漢字是表音文字,那麼北京人寫下的是記錄北京人發音的,上海人寫下的是記錄上海人發音的,廣東人寫下的是記錄廣東人發音的,互相之間能看得懂嗎?如果用表音文字,我們漢語早就分裂了。正因為漢字是表意文字,這才使得不管各地方言讀得多麼不一樣,寫出來大家都能夠明白。

甚至連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日本,文字裡面的漢字也是這樣。日語中拼「山」為yama,這個也許中國人聽不懂,但是一旦寫出「山」字,我們馬上就能知道意思。所以說,漢字雖然難學,但在文化的保存以及文化的交流方面是非常有優勢的。


用術語來說,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書寫符號系統,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

 (文章系作者原創,歡迎朋友圈分享,轉載請按菜單「轉載要求」標註出處。) 

相關焦點

  • ...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徐義華:漢字作為表意文字...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先秦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徐義華通過對表意文字系統與記音文字系統比較,闡釋了漢字作為唯一還在使用的官方表意文字系統,具有獨立性,以及漢字在文化傳承和傳播方面的獨特優勢,而這種優勢是記音文字所難以具備的。徐義華介紹,表意文字是對事物本身的把握,根據事物形象創造出基本文字。
  • 【80】表意文字?形意文字
    戴汝潛 語言學界和語文教育界幾乎一致稱漢字為「表意文字」。顯然,這是相對於西方「表音文字」而言的。其作用是區分兩種不同文字的屬性。不過,儘管這兩個概念約定俗成百餘年,但是,卻經不住推敲、稱謂並不科學。何出此言?你想想,哪一種文字不「表音」?
  • 讓我們走近漢字—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
    全書按照神話、詛咒、戰爭、宗教、歌舞等主題,系統 解讀漢字的文化意涵。作者以其深厚的文字學功力,深度追蹤古人的思想觀念,生動描繪漢字的誕生過程,揭示其背後真正的文化價值。世界上的文字是多種多樣的,但總的說來可以分為表意和表音兩大文字體系,而漢字則屬於表意文字,是現存世上唯一仍在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體系。所謂表意文字,就是文字與語言的語音方面不發生直接聯繫,每一個字只是表示一個章節,不能明確表示讀音,但一個字的本身就能表示一個意思。
  •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
    中文國際化(表意文字國際化,漢字漢語華語國際化)漢語由核心詞語,再組成百萬級的短詞,來表達意思,英語也是如此一樣,如果按詞語學習對方的語言,雙方的學習難道強度都較大,這是可想而知的,好在,如果走向國際化,漢語的核心字在3000字左右,掌握了,
  • 所有古老的表意文字中,為什麼只有漢字,能夠強勢流傳下來
    表意文字是一種古老的文字,也是人類文字產生時最初的形態。人類最早產生的文字,基本上都是以表意為主。但是,很多以表意的文字,都先後湮沒在歷史的煙塵之中,沒有流傳下來。也因此,後來世界上的很多文字,都變成了以表音為主的文字。不過,卻有一種以表意為主的文字強勢留了下來,這就是漢字。
  • 表意文字國際化
    表意文字國際化文字是來表達意思的,看懂就行,現在不能說英語是表音文字,而漢語是表意文字,只是英語的表音強一些,而漢語的表音弱一些,就是說,英語也有表形,漢語也有表音。現在英文的新詞是按一種「字」的方式組詞,也就是說,英文中也有「字」的屬性。
  • 申小龍: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文字?
    除漢字外許多文字都出現了從表意到表音的轉變,請問這與文字表意表音的不同特點有關係嗎?當我們在說地理決定的時候,我們說的是作為一種文化根基的思維方式。它的直接表現就是語言文字。無論是句法的駢散二重性,還是方塊漢字的結構平衡,都是如此。中國遠古用刻符和圖畫表達意思。後來發現用符號寫口語詞是最便捷的書面表意方法,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還是用表意符號來記錄語詞。在表意符號不夠用時,中文用已有的表意符號諧音。這是不得已的,只是對表意字的一種工具性的使用。因為諧音會引起表意的混亂,從根本上動搖漢字的文化理據——自源文明的文化傳承。
  • 漢字,廣泛使用的一種「表意」文字!雖然難!但它卻是一種信仰
    文字是人類的智慧結晶,文字的出現也可以說標誌著人開始有了智慧,開始變得聰明。哪個國家的文字最難,你們知道嗎?是中國的漢字,漢字文化有這數千年的歷史,早在遠古時期,倉頡就創造了文字,他用木枝在泥土上的隨意勾畫,就有了中國漢字的雛形,之後他的字被後世後代模仿並不斷發展才有了現在的簡體文字。漢字,可以說是世界上唯一的廣泛使用的一種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雖然很難,但是他對我們來說卻是一種信仰下面小編就來和大家嘮一嘮漢字的發展史,帶大家領略領略中國的漢字。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表音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語音,從而記錄語言的文字。如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等等。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
  •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
    漢字是表意文字,一字多義且以文學語言為主導,是一種詩性語言。通過字的辨析上升為審美的思考,通過語言內涵的延伸上升為哲理的思考。盆景的題名,是製作者言情明志的心理訴求是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盆景的題名,藉助典籍、典故的內涵刻意而為地闡明作品的立意。
  • No2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世界之最及語言文字的兩標準
    「表意」「表音」日月同輝照乾坤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能很好的記憶它 。這裡我們再回顧一下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持點表音文字的主要持點是: ①易讀,書寫容易;②羅輯思維強;③詞彙量極大;④古今相同語意詞彙的讀音岐義極大,不相關;⑤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語言。
  • No19: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意文字之比較(中)
    漢字是當今唯一尚存的表意文字。是人類起源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早在三千五百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就已經是成熟的文字了。這說明漢字產生的時代遠比這個時間更早。漢字進化演變過程漢字的造字之法,謂之「六書」作為表意的漢字,最初是先有象形文字的,後來隨著文化的進步,思維的深化、語義的複雜和應達傳遞的內容的需求,原有的象形文字窮於應付,這樣指事
  • 西學植根於漢語:「漢字表意」是一切知識的基因與基礎(中)
    17、18世紀的歐洲精英從「漢字表意」中獲得普遍性、抽象性和通用性的概念系統,被稱之為「哲學語言」,再由它來構建西方文學、哲學、科學和其他「西學」(包括偽希臘);這就是說,「漢字表意」是西方知識體系的基本元素。西方科學是怎樣形成的?
  • No20;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之比較(下)
    語音是語意的一件外衣在No18(上)及No19(中)兩篇文章中分別介紹了表音文字(英文)的和表意文字(漢字)的造字之法及現狀;這篇文章將介紹《w世界運用語》這一的「形意文字」的造字之法和現狀《w世界通用語》的代碼符號《w世界通用語碼》 (以下簡稱《w碼》)是用阿拉伯數字字符作為代碼的。
  • 說說針對漢語是表意文字進行識字教學
    這種方法確實生動活潑有利於引起學生注意力,比如摘果子、抓動物等等,但只能算是死記硬背的範疇,對英語那種表音文字來說,效果可能會好些。而漢語是象徵性書寫符號的表意文字,字的結構和意義有緊密的聯繫,那麼在漢語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這點來教學,就有助於學好漢字。小學低年級學習的漢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這些字是從實物簡化而來的,用圖畫識字法是最好不過的了。
  • 現代漢字的表意性
    漢字是表意文字的代表,表意性是它區別於英文等表音文字的本質特點,這一點在諸多語言學、文字學的論著中都得到承認。近些年來有觀點認為,簡化字損害了漢字的表意性。有人主張借《通用規範漢字表》研製發布的機會,恢復使用繁體字。這樣看來確實有必要探討一下如何理解漢字的表意性,特別是現代漢字的表意性,來幫助我們理解《通用規範漢字表》對簡繁問題的處理。
  • 這得從表音、表意文字說起
    如果從語言學角度看,英語、法語、德語、俄語、西班牙語等語言屬於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語言書寫符號直接表示發音,字形服從於字音,不直接表示意義。中文屬於具有一定表音功能的表意文字,表意文字的語言書寫符號表達的是意義,雖然在文字結構上也有表音成分,但字音服從於字形,文字符號不直接表示語音。
  • 細解漢字與字母文字的優劣,漢字的優勢到底在哪裡
    在人類文明的初期,人類通過對於萬物的描繪來記錄發生的一些事情,這就是一些巖畫,而隨著記錄事情的需要,圖畫慢慢象文字轉變,這就是最早的文字象形文字,象形文字也是文字的第一個階段。而在其之後,出現了形意文字,它是隨著象形文字逐步演化而來的,它是一種由象形文字逐步簡化而來的表意文字,漢字就屬於這一階段。
  • No17: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及語言文字優劣的標準(上)
    表音文字與表意文字共創完美「家園」人類大約在四萬年前就能用不同聲調的聲音交流信息了。文字的形成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當具備了寫條件:刀、山石、竹片、筆、墨、帛、紙之後才出現的,人類文明是以文字的出現為標誌的。而文字的多少又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思想的深化,語義的複雜和適應傳達的內容不斷擴大而逐漸增多的。
  • 漢字:原生文明文字的碩果僅存
    西方往往把文字作為文明的一個基本要素,所以既然沒有自己獨立發展出的文字,那肯定就不是原生文明。雅典和斯巴達一開始就是用的即使拼音文字,而拼音文字恰恰是次生文明為了承接原生文明的影響而發展出的一種手段,因為用原生文明的表意文字來記錄次生文明的語言是件很麻煩且沒有效率的事——這種事日本就幹過。但是只要把複雜的表意文字加以簡化,發展出一套表音的字母系統就完美的解決了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