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F老師(Stefan Feld)的2018年似乎並是不那麼出色的一年,艾森上《圖拉真廣場》並沒有像《圖拉真》那樣給人驚喜,而《及時行樂》也因為配色暗淡等關係泯然眾人。直到今年SDJ評委將《及時行樂》列為黑標候選,它才重新進入大家的視線,而嘗試之後,大多數人立即覺得我們的確欠了SF老師一個公允的評價。
《及時行樂》是一款古羅馬題材的遊戲,講述的古羅馬的貴族在各自的領地建築商鋪和各種田地,繁榮商業。
遊戲結束時的分數主要來自:1.版圖建築得分;2.任務得分;3順位條得分;4.房屋上的煙囪得分;遊戲主要的機制是卡牌輪抽和板塊放置(其實可以看作是拼圖)。流程則是玩家從公共版圖上的區域位置出發,到該區域連接的兩個區域之一獲取該區域尚存的N個板塊之一,然後按照拼圖的規則放置在自己的版圖上。
雖然公共版圖上有七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玩家人數的板塊,但是由於玩家行動時基本只存在兩個區域可以去,在四人局的情況下最多只有8個板塊可以拿,主要行動的思考量不是很大。第二由於玩家輪流行動後,往往會把你規劃好下一步要拿的板塊提前拿走。SF老師在這裡第一次點題:小兄弟,及時行樂就好,可別上來就把本回合七次怎麼動怎麼拿全部規劃好。
《及時行樂》的任務模塊非常的具有創新意義。任務模塊中會按玩家人數翻出若干張不同難度的任務組成一個任務拼圖。每個任務可以與十字相鄰的其他任務組成一個兩個任務共同構成的任務組。玩家在每一回合拿完七個板塊拼好圖以後,必須用拼圖完成後獲得的資源(魚、葡萄、蔬菜、雞和金幣)以及不同的建築物完成一個任務組,否則會扣除8分。如果只完成一個任務組中的一個任務,玩家仍然可以放置自己的圓餅放在兩張任務之間,視作完成這個任務組,但是會扣除4分。這裡有一個特別之處在於玩家可以一次性完成一個任務多次,但是別想得太美狂囤資源賺一波大分,其他玩家可能同時完成了任務先搶走了你的任務組,也可能犧牲掉一半的任務得分來卡你一手,SF老師在這裡再次點題:小兄弟,及時行樂就好,能得分時且得分,不要望著人家的圓餅空流淚啊。
遊戲大多數板塊都是由半個建築或田地或兩個一半的建築或者田地組成的。單獨一個板塊放在地圖上幾乎沒有什麼用,只有兩個版塊互相結合湊成了一塊完整的田地或者建築才能獲得好處。這是拼圖遊戲的第一精髓——拼接性和合理性,玩家因為不停地完成自己的建築和地圖,再獲得實際的好處(資源、任務、萬能資源金錢、順位、遊戲中最大的打破規則物——麵包等)能夠獲得非常高的滿足感,以至於拼圖遊戲輸了,很多玩家還是非常自豪的——我造的東西你們可搞不出來咧;
遊戲中既代表分數又代表順位關係還能決定交任務順序,有如SF經典遊戲裡勃艮第城堡裡航海一樣重要,而它主要的來源除了建造官員宅邸可以獲得2點、某些任務牌完成後的獎勵以外,就是來自於你自己版圖上某些方格裡的小token。他們代表著當地居民翹首以盼等待著你去擴建,一旦你完成了允諾,他們歡呼雀躍,將給你增加一點順位(代表順位的旗幟條移動一格)。千萬不能小看這一格,也許就是它讓你早於競爭對手交了任務,爽了自己,卡了別人。
而獲得順位的過程就體現了拼圖遊戲的第二精髓——完成度。你一定還記得烏老師拼圖N部曲裡,總有一些如同拼布裡打補丁或者暖秋物語裡故意露出版圖的某個位置這樣的設定。因為這樣會滿足絕大部分玩家的拼圖強迫症,他們通常不允許自己完成的拼圖裡有太多的漏洞。《及時行樂》裡市場、麵包店、噴泉這種單板塊就能生效的組件,補了缺口的同時,還能經常取走原本已基本無可能的順位token,簡直一舉兩得。
當然SF老師並不想就這麼終止對拼圖精髓的挖掘,他又給玩家帶來了新的任務:玩家的版圖四周都標上了每一行不同的建築或者田園任務,在這些關鍵位置能夠建造對應的建築和田園就會獲得較高的分數。這就是拼圖遊戲的第三精髓——困難度。我們幾乎難以想像一個隨便完成所有拼圖就能獲得勝利的遊戲出自大師之手,所以難度要麼來自七巧板或者俄羅斯方塊類型的自己卡自己,(拼布、奧丁的盛宴都屬於如此)要不就在拼圖的合理性和得分的高低上再下功夫。由於SF老師採取的是板塊放置,自然就採用了後一種的做法,玩家看到自己的版圖以後,經過仔細分析各行各列的得分建築,都會有各自的規劃,怎樣配合任務組合能夠走上人生巔峰,贏得遊戲。
結果SF老師當頭棒喝:小兄弟,及時行樂就好,各種板塊有限,如果你想湊很多煙囪的大房子,造各種奇形怪狀、U型、S型、L型的葡萄田、魚塘、菜地來賺大分,可別怪我沒提醒你很可能就完不成哈。
所以這個遊戲不但用到了拼圖遊戲的各個精髓,同時又罕見的符合了遊戲的名字,要知道德式桌遊能夠如此「切題」、如此「代入」的可實屬罕見,也難怪SDJ各位評委慧眼識珠,讓這個好遊戲重見天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