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絡上很火的一個人鄭強教授,我記得他是因為無意間刷抖音,他在抖音平臺說的一次科學有國界的講話。非常經典,所以當時記住了他。
鄭強教授認為:「英語學習已經耗盡了太多孩子的時間,這是不正常的,是錯誤的,英語作為一門語言交流工具,今天已經變味了。」 鄭強老師其實是強調一個觀點,你學英語可以 但是不要忘記你的祖國是誰,很多人學習英語就是想著出國 ,出國以後就投靠別的國家 然後反手來對付自己的祖國。
我自認為自己沒有資格來評價整個中國青年的群體,自認為沒有資格說是不是英語教育過分過重,耗時太多,自認為沒有資格來評判這麼大的事情,但是作為一個過來人,我們可以聊聊當今社會的現狀,成效和代價。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社會現狀:
每年每個家庭在學習英語的培訓費用是多少?根據我們以往所知,在實體培訓結構一節課是要200多元,或者是300多元的,所以價格上是很昂貴的,一年下來收費要好幾萬,所以對於一般的家庭來說,可能負擔不起。線下的價格會比線上的價格要高很多,主要是因為線下的成本要高很多。無論線上線下的費用如何,依然阻擋不了很多家長還是一門心思地讓自己的孩子從小要接觸英語的決心。
現在的生活條件優越了,很多小孩一生下來就開始接觸這門課程,因為很多家長都是從小抓起,孩子從牙牙學語就開始長時間的接觸他人生中很陌生的一門語言,看似家長在別人的誇張中經得起煎熬,我不清楚小孩子能不能堅持的住。現在很多焦慮的小學家長不光給孩子報了線上1對1的英語教學課程,還報了線下的一周2節課的學習課程。基本上一周的課外培訓課程中,學習英語的時間佔據一大半。
我深深的記得別人問過我為什麼想讓自己的小孩學英語,我記得我當時的回答是:一是中國的體制教育,英語在高考中佔據了150分的份額,二是英語作為國際上的一門通用語言,以後出國、工作等各方面都是必備的。
現在回想起來,確實很矛盾,我們如果讓孩子一出生就學習英語有什麼用?我們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目前更沒有出國留學的計劃,我們沒有生活在這樣的語言環境,從小花費大把的時間和金錢去學習英語值得嗎?說得不好聽點,現在是可以流利的說了,但是跟誰說,在大家都說漢語的環境中說英語就是一個另類,時間久了,沒有鞭策,最終還是會忘記的,除非一直學下去。堅持了三四年後,我開始思考我的方法到底對不對,開始擔憂他以後會和拼音分不清楚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看到了,英語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一輩子都沒有什麼用處,就算他們沒有學習英語,但是也不耽誤他們走出國門去看大千世界,因為現在太多的翻譯軟體了,中國每年都有好幾千的人口去旅遊,還包括了大媽大爺,你會覺得他們都是帶著一口流利的英語去的嗎?
那我們的下一代青少年需要學英語嗎?答案是肯定的。
幾乎90%有價值的學術信息,超過60%的全球top1000的優質網站都是英文,
和外國人做生意要賺他們的錢要用英語
去追蹤外國的技術發展狀況要用英語
如果我們以後想要輸出中國的意識形態和文化,更是要會英語。
在中國要當top的醫生,需要學習好音樂,因為追蹤最新的醫療技術、核心的前沿內容都需要用到英語。
我們最容易接近的碼農也需要用到音樂,所有的程式語言都是用英語作為符號語言
做金融的要會英語,第一手的最新全球動態信息,都是英語發布的。
……
由此可見學習英語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外來文化學習要為自己文化服務,立足根本,才能不迷失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