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展」這場沉浸式展覽,試圖讓人暫時抽離並思考萬物

2020-12-14 好奇心日報

展覽信息

名稱:每當星辰變換時

時間:2018 年 12 月23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園香山村6 棟燕晗高地二層

藝術家團隊:GeeksArt

目前在深圳的華僑城創意園正在進行一場沉浸式展覽,名為「每當星辰變換時」。它討論的是萬物變化、以及未知的未來。

有十件藝術裝置被展出,它們的亮點是運用了科技元素,讓觀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作品進行互動。在這個過程裡,人們逐漸融入展覽營造的環境中,來思考創作者提出的問題。

十個裝置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中,每個都有一個主題,例如「無相之象」、「流動的城市」,還有「浮遊生物」。它們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地球上的奇景以及其他生物有關係,並且都提出一個抽象甚至宏大的問題,希望你能在這過程中暫時逃離瑣碎生活,思考一下自己和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走遍整個藝術空間大概需要一小時,在這過程中你會經過上面說到的這些場景。燈光環繞、聲波的變化、還有觸覺感應的設置,都嘗試讓人暫時抽離,逐漸適應周圍的一切。

近年來,我們對沉浸式的藝術展覽越來越熟悉。它讓觀者跳出了「瀏覽式」的觀展方式、成了展覽的參與者甚至主角。這也是它們在社交網絡上流行的原因之一。

真人體驗會給藝術品帶來更多被接觸的機會。不過,也有時候因為這些場景太好拍照了,觀者不見得能完全領會創作者的用意。

科技元素和藝術的結合讓「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這類展覽的常見話題。3 年前上海的「雨屋」展覽風靡一時,人們走進美術館體驗一場不被淋溼的大雨。但實際上它們營造的是介於自然與非自然的場景,這讓參與者擁有了「逃離現實」的機會。

部分作品

在作品「無相之象」所在的空間裡,除了布滿燈光之外,還設置了鏡面。燈光營造的迷幻場景被不斷重複和反射,讓人覺得被它們包圍、或感到迷失。

「無相之象」

《流》的靈感來自水流——它們往往沒有固定形狀,在受到幹預後會即刻反應。這個裝置就試圖重現人與水的互動,它由 1300 個水滴形狀的感光燈組成。觀者需要佩戴發光手環,來觸碰「水滴」。它們感光之後會被依次點亮,像水上漣漪一樣逐漸蔓延。

創作者想用這個作品來展示人的微小舉動對環境的影響。

「流」

除此以外:

「夜光叢林」

「宇宙之瞳」

「浮遊生物」

題圖為「無相之象」的現場照片。題圖和文中圖片均由GeeksArt 和千核科技提供。

相關焦點

  • 專訪GLA「瑰麗·猶在境」|沉浸式藝術展覽的商業化造夢
    NeXT SCENE關注本土沉浸式產業的發展,並認為「瑰麗·猶在境」的成功對於國內沉浸式產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意義。我們採訪到了GLA格蘭莫頤文化藝術集團(下文簡稱「GLA」)的兩位創始人沈曉峰先生和王雨馨女士,與他們聊了聊「瑰麗·猶在境」的靈感理念、以及沉浸式展覽的技術化與商業化路線。
  • 沉浸式藝術展,「打卡」之後呢?
    點此處「中國文化報·美術文化周刊」快速關注 這其中,名家大師展和沉浸式藝術體驗展在當下無疑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而6月2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的「心靈的暢想——梵·高藝術沉浸式體驗」(以下簡稱「梵·高展」)則將這兩類展覽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也正因此,在國博一樓大廳等待進入展廳的觀眾隊伍排成了長長的好幾列。
  • 開啟奇妙旅程,蘭蔻第二代「小黑瓶」沉浸體驗展
    正值「小黑瓶」十周年,展覽由「小黑瓶」貫穿始終,通過十個奇妙空間,讓每位參觀者在多重感官結合下中感受蘭蔻「小黑瓶」的非凡魅力! 8月12日-9月1日,10:00-21:00,上海世博創意秀場,正式對外開放,歡迎所有人的到來!展覽現場更是群星雲集,星光閃耀。
  • 2020國慶藝術展覽參觀最強攻略
    不打算出遠門的話不妨去逛逛展每年國慶周都有很多不同的展覽攝影展、潮流藝術展、書畫展……你想看的展應該都有!正如此次展覽策展人閆士傑所說:「2020已成為我們面前的時間界碑,有形、無形的語言,逐漸沉澱為集體記憶。」展覽「2020+」試圖通過15位藝術家獨到的思考與行動,打開更加多維的認知空間。
  • 沉浸式奇幻空間「太空秘境Space Exploration」,全球啟幕!
    邂逅未知,探秘極境1月18日,沉浸式奇幻空間「太空秘境Space Exploration」亮相上海外灘觀光隧道浦東段開啟全球首秀。「太空秘境」以宇宙奇幻空間為主線,邂逅未知探秘極境,以新奇的下沉式場景與東方明珠形成陸家嘴立體式地標景點。
  • 百度聯手UCCA Lab打造沉浸式藝術體驗展 既能看展還能當「藝術家」
    (「喚醒萬物——百度AI沉浸式互動藝術體驗展」展覽現場,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 Lab)在幾個月的籌備過程中,來自全球頂尖的人工智慧專家和藝術家們一起去探索「AI+藝術」的無限可能,開啟了一場譜寫計算機藝術歷史新篇章的展覽。
  • 「抽離與掙脫」線上展,且看9位藝術家如何抽離日常,描述時代
    抽離與掙脫「抽離與掙脫--2020藝術家日常的觀看」已於5月20日在線上開幕,本次展覽由廣州疊石文化主辦,鄧渭亮博士策展,展出韓建宇、黃偉鴻、黃一山、劉聲、孟濱、沈瑞筠、謝莉斯、許東生、喻旭東九位藝術家作品約40件(套),作品以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推出的視頻是藝術家在疫情期間的生活和工作狀態呈現,
  • 定位「東方美學」,「GLA格蘭莫頤」的中國式原創沉浸體驗探索
    作者 | 張一童這是「新商業情報NBT」報導的第586家創業公司在因疫情停展3個多月後,新媒體藝術展《瑰麗·猶在境》終於在5月1日再次開展。王雨馨表示,「瑰麗·移動美術館」是GLA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疫情的發生更多是加速了這件事情的推進。GLA也將嘗試通過更多樣的方式提供不同的用戶體驗,完成藝術的破圈,也探索更多商業可能。01|東方原創teamLab在中國的巡展讓沉浸式新媒體藝術展逐漸在中國建立起市場認知。
  • 九月魔都去哪玩?80+份活動展覽帶你嗨翻這個初秋!
    快拿著這一份小怪給你們整理的List一個一個去打卡吧~  1  展覽活動  Discover Meet  「公主力·不定義」迪士尼閃耀公主限時展  時間:8.22~11.11  「千年綺華」從敦煌到高昌·  寶石壁畫沉浸式展覽  時間:2020.6.29-10.10  地點:中海環宇薈  票價:58元起
  • 上海十月展訊 | 約上舒服的朋友一起去看展吧
    黃金周期間疫情防控仍不可大意,觀展請做好個人健康安全保護措施。本期共收錄28場展覽資訊。作為疫情發生以來昊美術館的首次群展,本次展覽試圖在這個「被打斷」的時刻再次審視人類與我們所置身的自然之間的關係,反思既有生產體系和連結方式的危機。
  • 沉浸式體驗×旅遊|科技、文化、藝術、創意的交融
    沉浸式體驗與旅遊的結合,拓展了旅遊的內涵與表現形式邊界,在有形或無形的場域內探索、沉浸,賦予旅遊者不可複製的旅遊體驗。 「沉浸式體驗」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概念。這種沉浸式體驗類似於心理學概念中的「心流」,即將個體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動上的感覺。心流產生的同時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 臺灣「Magic Studio魔法練習生影視科技互動特展」
    交流/合作 請加WX:18121118653「Magic Studio魔法練習生影視科技互動特展」2019暑假唯一影城式原創主題展,以10個新奇有趣的互動數位科技,打造探索電視電影科技的主題式片場;囊括12組史上最受歡迎的原創IP童話明星群,豪華演出專屬劇組角色的沈浸式互動遊戲;熱烈招募練習生加入,在寓教於樂的各職業場景中
  • ...與南寧萬象城即將打造2021最值得觀看的藝術科技展《遺忘的星辰》
    日月之行  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  若出其裡關於遙望的星辰、關於內心的理想我們可能有無數種想像一直以為這只是種漫無目的的想像直到走進「遺忘的星辰」才切身感受到想像的限制值得看嗎?當然值得!南寧首個沉浸式光影藝術展,「遺忘的星辰」沉浸式光影藝術展是由LeafStar葉子星辰主辦,晟鈥科技、雲影視覺、南寧萬象城聯合出品的沉浸式藝術展覽。展覽於2021年1月31日在南寧萬象城開展。
  • ETERNAL NATURE:韓國沉浸式新媒體藝術作品展
    恐龍園集團致力於「文化、科技、創意」的相互融合,從最初的中華恐龍館,到中華恐龍園,到國家5A級旅遊度假區,再到創想未來的恐龍人模塊娛樂全新篇章,歷經二十年的發展,依託「恐龍」這一文化母題,形成了新穎獨特、生機盎然的龐大恐龍娛樂帝國。集團旗下擁有中華恐龍園、侏羅紀水世界、恐龍人俱樂部、恐龍人俱樂部酒店等形式多樣、業態豐富的產品。從最初的恐龍博物館到集合旅遊全要素、沉浸式體驗恐龍文化的中華恐龍園。
  • 抽離與掙脫——2020藝術家觀看日常網絡群展 | 展訊
    「抽離與掙脫--2020藝術家日常的觀看」將於5月20日在線上開幕,本次展覽由廣州疊石文化主辦,鄧渭亮博士策展,展出韓建宇、黃偉鴻、黃一山、劉聲、孟濱、沈瑞筠、謝莉斯、許東生、喻旭東九位藝術家作品約40件(套),作品以繪畫為主要創作媒介
  • 12月《聲音的建築展》將在臺北華山登場
    繼「 單位展 」後,INCEPTION 啟藝和東京 21_21 DESIGN SIGHT 再度攜手,將結合音樂、影像與空間的設計大作《AUDIO ARCHITECTURE:聲音的建築展 》帶來臺灣,而臺北場展期也確定於2020年12月25日至2021年4月6日在臺北華山1914 文創園區登場
  • 在上海,成為一場網紅展
    這場展覽雖然利用電腦程式,但觀眾可以人為進行互動,即觀眾參與創作當下看到的一切。比如花因人而生,因人而枯萎,人還可以阻擋水流。很快這場展覽成為「網紅展」,刷爆了不少人的朋友圈。回顧自春季開展的一波展覽,除了teamLab之外,草間彌生、慕夏、雷貝格的《如果你的眼睛不用來看,就會用來哭》都是朋友圈的高頻詞。
  • 專訪北京8分鐘幕後團隊「黑弓」,科技、藝術讓實景娛樂走向沉浸式...
    這場名為《2022 相約北京》的 8 分鐘表演,由張藝謀擔任總導演、沙曉嵐擔任總製作人,鋒尚文化承擔總製作。數字藝術整合提供商「黑弓 Blackbow」作為主創團隊成員,全程參與多媒體視覺效果方面的創作。
  • The MPI Media 藝術線上展 | 「ERROR!」
    在線展覽沒有身臨現場的空間感,沒有面對面的對視這是現下新形式的Way of Seeing,觀看之道。張偉宸,「相音」,視頻這個短視頻作品記錄的其實就是我和像我一樣的大多數人的生活。視頻中包含了自然的聲音,加速滑動的信息畫面,和暗含的人的身體動作與生活狀態。面對瀑流一樣的信息,我們的選擇是主動還是被動很難說清,其中情緒也許就像張信哲那首歌所唱,「緊緊跟隨,愛如潮水它將你我包圍。」。
  • 沉浸式展覽,未來感科技——ICON光影科技空間展 石家莊
    ICON光影科技空間展 · 石家莊,把星空和未來裝進空間,先享未來科技。權威認證,更是被稱作車界"莫蘭迪",這都是ICON灰科技感的體現。當然,ICON的色彩不止是ICON灰獨領風騷,還有其他六種顏色同樣迷人,ICON本次活動也是安排了7色車隊進行巡遊,再一次從色彩方面,將ICON設計與石家莊緊密結合,通過場景的融合,更加的體現出ICON的色彩方面的美感。ICON光影空間展內部設置了不同區域,供在場人員品鑑試乘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