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信息
名稱:每當星辰變換時
時間:2018 年 12 月23 日- 2019 年 3 月 10 日
地點: 深圳市南山區華僑城創意園香山村6 棟燕晗高地二層
藝術家團隊:GeeksArt
目前在深圳的華僑城創意園正在進行一場沉浸式展覽,名為「每當星辰變換時」。它討論的是萬物變化、以及未知的未來。
有十件藝術裝置被展出,它們的亮點是運用了科技元素,讓觀者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與作品進行互動。在這個過程裡,人們逐漸融入展覽營造的環境中,來思考創作者提出的問題。
十個裝置分布在不同的空間中,每個都有一個主題,例如「無相之象」、「流動的城市」,還有「浮遊生物」。它們與人的生活方式和環境、地球上的奇景以及其他生物有關係,並且都提出一個抽象甚至宏大的問題,希望你能在這過程中暫時逃離瑣碎生活,思考一下自己和人類的過去、現在和將來。
走遍整個藝術空間大概需要一小時,在這過程中你會經過上面說到的這些場景。燈光環繞、聲波的變化、還有觸覺感應的設置,都嘗試讓人暫時抽離,逐漸適應周圍的一切。
近年來,我們對沉浸式的藝術展覽越來越熟悉。它讓觀者跳出了「瀏覽式」的觀展方式、成了展覽的參與者甚至主角。這也是它們在社交網絡上流行的原因之一。
真人體驗會給藝術品帶來更多被接觸的機會。不過,也有時候因為這些場景太好拍照了,觀者不見得能完全領會創作者的用意。
科技元素和藝術的結合讓「人與自然」的關係成為這類展覽的常見話題。3 年前上海的「雨屋」展覽風靡一時,人們走進美術館體驗一場不被淋溼的大雨。但實際上它們營造的是介於自然與非自然的場景,這讓參與者擁有了「逃離現實」的機會。
部分作品
在作品「無相之象」所在的空間裡,除了布滿燈光之外,還設置了鏡面。燈光營造的迷幻場景被不斷重複和反射,讓人覺得被它們包圍、或感到迷失。
「無相之象」
《流》的靈感來自水流——它們往往沒有固定形狀,在受到幹預後會即刻反應。這個裝置就試圖重現人與水的互動,它由 1300 個水滴形狀的感光燈組成。觀者需要佩戴發光手環,來觸碰「水滴」。它們感光之後會被依次點亮,像水上漣漪一樣逐漸蔓延。
創作者想用這個作品來展示人的微小舉動對環境的影響。
「流」
除此以外:
「夜光叢林」
「宇宙之瞳」
「浮遊生物」
題圖為「無相之象」的現場照片。題圖和文中圖片均由GeeksArt 和千核科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