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時吃飯居然不付銀子?來聽上博講壇挖掘西漢貨幣的趣味故事吧

2020-12-15 新民晚報

圖說:小小古錢幣中藏有不少乾坤

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說起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自然也繞不開「孔方兄」。

昨晚,由上海博物館與新民晚報社共同推出的公益性文博知識普及講座年末最後一期「上博講壇」《談談西漢貨幣的發展》,由上博研究館員周祥擔任主講。他沿著時間線以西漢為起點,挖掘出中國古錢幣的歷史文化價值背後不為人知的趣味故事。

皇帝不窮 但會沒錢

貨幣鑄造經歷了「任民鑄錢」(即任由民間鑄造貨幣)逐漸走向中央集中鑄錢(即貨幣鑄行權收歸中央政府)的過程,這個過程也是漢代不斷尋求貨幣名目價值和實際價值相統一的歷程。

圖說:古代錢幣

早期鑄幣權旁落時,周祥提到了皇室如何解決財政問題。特別是漢武帝時為了解決尷尬的財政問題,而發行皮幣、白金三品。所謂的「皮幣」,是用白鹿鹿皮裁剪成一個單位方尺,使之變成一種類似紙幣的硬通貨,僅僅在皇室諸侯之間通用。當時,皮幣的價值遠遠高於銅錢。漢武帝早期通過這種辦法來充實國庫。

無奸不利 偷工減料

從上海博物館的藏品中可發現,秦代錢幣越鑄越小。在漢代初期,中央將鑄幣權下放到平民,只有一個結果:錢幣越做越輕,尺寸越做越小,因為使用青銅耗材可以「偷空減料」。甚至比今天襯衫紐扣還要小,但面值不變,照樣使用。

周祥透露,上海博物館的錢幣收藏,有一個指標就是:分量,每一枚收藏錢幣必須「錙銖必較」。因為重量不同,專家便可以由此推測出樣式相同的兩枚錢幣鑄造時間的先後。

圖說:銅錢是最常見的古代貨幣

中國古代銅錢鑄造的結果證明,錢幣生產也是經濟利益先導,古今中外沒有例外。在皮幣之後,鑄幣「白金三品」,朝廷三令五申「盜鑄金錢罪皆死」,然而吏民之犯者數不勝數。研究發現,一種新型錢幣發布初始階段,鑄造的銅錢大且重,後來減輕分量,身材縮小。在古代鑄幣行業是無奸不利,趨利是不斷重複的。這在公元前113年,漢武帝將鑄幣權收回中央之前,是普遍存在現象。

秦漢時期 不付銀子

在大量古裝歷史劇裡,經常看到大俠吃飯後,隨手打賞店小二幾兩銀子,在古代這是真實存在的嗎?周祥表示,秦漢背景的電視劇裡,流通貨幣以青銅錢幣為主,白銀是作為戰略儲備,為賦稅供國庫收存時進行折算的。因而,百姓吃飯用白銀結帳,這不符合現實。白銀加入貨幣流通領域至少要到明代中期。金銀始終不是流通貨幣,這遠遠不及古希臘古羅馬在商貿領域的流通率。

圖說:古代貨幣

周祥解釋,從西漢起,地方政府被中央授權後可以進行鑄造「五銖」為單位的青銅銅錢。這一習慣沿用了將近700年。

在紙幣流通前,漢王朝一共使用了多少青銅錢幣?根據漢書記載,目前統計下來一共約流通了280億萬枚。這些天圓地方、大小各異的青銅錢幣,見證了商貿的興盛、文明的崛起、朝代的更替……唐代詩聖杜甫詩文「江間波浪兼天湧」也正是漢代貨幣發展的真實寫照。(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相關焦點

  • 書法篆刻家劉一聞昨晚現身上博講壇:「大家」教大家識幾個書法字
    著名書法篆刻家劉一聞昨晚在上博講壇上,暢談新書《上海博物館典藏叢刊·楹聯卷》之餘,「教大家認得幾個書法字」。暫別觀眾5個月有餘,由新民晚報社和上海博物館聯合主辦的上博講壇第五期的100個名額預約一空。圖說:劉一聞現身上博講壇 新民晚報記者 陶磊 攝劉一聞將「楹聯卷」濃縮成「四王」之長王時敏至海派大家吳昌碩,點兵點將,綱目並舉。針對一些名聲勝過成就的所謂名家,他的批評不留情面,鞭辟入裡,讓在座的書法愛好者感到過癮。興至濃時,他邀請在座的聽眾答題。
  •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卻不阻攔?
    如果影視作品或者小說如實描寫交易過程,對於故事情節發展用處不大,你想啊,如果有人直接寫,喬峰在客棧叫了一壇上好的女兒紅,五斤熟牛肉,假如他只是付了一百文銅板,是不是觀眾那就覺得這大俠忒小氣了呢?
  • 古代人吃飯扔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不數錢,為何笑著送客
    在很多的影視劇中,經常有一個好爽付帳的片段,古代有很多的酒樓,很多的客官在吃過飯之後,直接在酒桌上放點銀子就走人了,不像我們現在這樣還得到吧檯去結帳,每次店小二根本不核對帳目,還笑嘻嘻的將客官送走,態度很是恭敬,回頭拿起銀子就算結束了,讓人很好奇為何這店小二就不數數銀子呢?
  •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人民幣是多少錢呢?你還不知到吧!
    古代一錠銀子折算成現代人民幣是多少錢呢?科技熱 | 2019.4.7一說到錢大家都抱有萬分激情的,而我國古代初始之時用來代替錢幣作用的是扇貝等,而後因其數量有限又用銅幣代替,而銅幣的數值面額有限一碰到大量高額貿易時又及其不便了,於是其後黃金白銀又相應而生。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今天多少人民幣?
    特別以當代電視劇為極端,居然出現兩個饅頭一碗湯5兩銀子,一個少奶奶一次賭博輸掉一千萬兩銀子等等荒唐透頂的情節,顯示當前中國的創作人無知和不認真到了何等程度,要知道萬曆年間國庫年收入才達到200萬兩,而且還是經過張居正改革後國庫收入豐富才有的數字。 甚至包括了金庸這樣的大師似乎也對銀兩的貨幣價值沒有進行深入研究。
  • 古代皇上經常「揮金如土」,真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
    真的有數不清的金子和白花花的大銀子嗎?而且真的就賞賜黃金百兩甚至萬兩嗎?就算皇帝真的大手大腳,國庫裡是否有這麼多的黃金儲存來供皇帝賞賜呢?今天我們就聊聊古裝劇裡的"金"到底是什麼。一、古籍中的"金"是什麼我們先來看看在古籍中熟悉的"金"。
  • 一塊碎銀子就能吃上一頓大餐?古代人下一次館子需要多少錢
    還是說他們拿出的碎銀子,剛好可以付一頓飯錢?很顯然這種做法根本不符合邏輯。如果想要找到一個合理的答案,只能是吃飯的客人將剩餘的錢,當做小費打賞給了店小二。事實上這種情況也只能存在於影視劇中。因為英雄豪傑們怎麼可能,為了這種小事而斤斤計較呢!
  • 古代銀子相當於現代多少人民幣?
    從古至今,改朝換代那麼多朝代,每個朝代在當時都有自己同意的貨幣標準,貨幣也是不算的進化,古代那個時候沒有紙錢,那個時候銀票勉強算是紙質的錢了吧,在貨幣還沒有出來的時候都是用其他來代替,用物物交換進行貨幣交易,但是最基本的還是離不開金錢,但是這種物物交換畢竟不方便,人們也覺得非常笨重
  • 古代的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多少錢?算算你一個月薪水有幾兩銀子
    銀很久以前便已經是一種硬通貨,那麼一兩銀子究竟等於多少人民幣?你現在月收入又值得多少銀子呢?首先我們按照單純的價格來看,國際上的銀價是按金衡制,也就按照每盎司(33.10克)來計算的。2019年12月30日,一克白銀等同於3.65元人民幣的價格。而如今一兩等同於一斤的十分之一,也就等於50克。那麼一兩白銀也就抵值182.5元。
  • 古代的一兩銀子,究竟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呢?看完漲知識了
    在我們日常看的電視古裝劇中,古代的人們經常用銀子來作為貨幣交易,吃飯算帳也都是用銀子的。銀子在古代就是作為當時社會流通的一種貨幣,但是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時代的變化,現如今的銀子已經不能稱之為貨幣了。隨之問題就來了,現在有很多人都會產生疑問,古代人用的一兩銀子到底相當於多少人民幣?
  • 古時候的一兩銀子,等於現在的多少錢?數學家還你一個真相
    原創|云云眾生880,圖片|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看歷史劇的小夥伴們一定都看到過主角在客店吃飯隨手摸出三兩銀子就付了餐費的鏡頭,有的甚至還掏出銀票付款,這種編劇可以說是愚蠢至極,我們可不能跟著這種無知的人學歷史,銀子這種東西在古代也是種稀缺的東西
  • 古人下完館子,放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不攔?如果不夠數咋辦?
    很多人在第一次聽到「二八芳齡」時以為女子28歲,在聽到「半斤八兩」時滿頭問號,還有人曾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古人在酒樓小店吃完飯後,隨手掏出一錠銀子,轉身就走,小二不數便笑嘻嘻地送客人離開,局中人完全不考慮夠不夠數,而作為局外人的我們卻將目光放置於此。關於銀子在古代的價值,現代人心中幾乎沒有概念,就連某些文學大家都會犯下錯誤,寫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段落。
  •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古時的一兩銀子到底能換多少人民幣?看一下你的月薪是幾兩銀子吧 如今科技迅猛發展,百姓的生活今非昔比,古代人的生活和現代相比大不相同,很多情況下,人們多數從古裝影視劇中才能對於古代人生活習慣、衣食住行略知一二。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下自己月收入有幾兩銀子
    在遠古時期,人們的衣食住行都是自給自足的,在那個時候沒有錢,沒有貨幣,人們的買賣基本上都是物物交換的。但是人類終究是進步的,這種物物交換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他們的需求,所以就出現了貨幣。而秦統一了天下之後,首先解決的就是貨幣問題,統一了貨幣,減少了人們的貿易麻煩,大大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我國的貨幣有著很長的發展歷史,從開始用的貝殼然後變金元寶銅錢,到了現在的攜帶方便的紙閉。每個時期貨幣的流通都在發生著重大的變化。現代的我們只知道使用貨幣,卻不知道它是如何一步步發展的。今天小編就帶著大家了解一下古代的貨幣。
  • 古時的一兩銀子大概多少錢?你的工資在古代換幾兩銀子
    然而後來由於社會的不斷發展,漸漸的貨幣出現了,有了貨幣你就可以交易到你想要的東西。大家都知道,在古時候,作為貨幣的銀子是硬通貨,古代人們在購買商品的時候使用的都是銀子。
  • 故事:銀子偷不走
    給中年女人不一樣的感覺其實追求女人有時候很簡單。所以實際上有很多女人在使用這套工具。吃飯後往往脹氣的感覺會更加明顯。腦梗患者要少吃。男人在落魄失意時會感受到來自妻子的照顧和溫暖。更讓道縣人人自危的就是陳家寡婦的遭遇了。兒子在外拼命地偷,娘老子就在家裡拼命地炫。金絲的袍子,銀絲的鞋,連褻衣的下擺都是鑲珍珠的——也不怕硌得慌。陳寡婦常愛在打麻將時抖出來顯擺,刺激那幾個相熟的婆娘們。
  • 打響上海文化品牌丨鼎立世界再創輝煌 上海博物館挖掘建設文化品牌...
    《手冊》規範了上博的整體視覺形象設計,更好地傳播博物館理念,進一步增強上海博物館品牌的標識度和影響力。郎窯紅走紅 輻射力增強在2020年國慶中秋期間,上海博物館形象海報現身紐約時代廣場大屏,進行為期一周的公益推廣。
  • 古代一兩銀子等於多少人民幣?看一看你現在月收入是幾兩銀子?
    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我們在古裝劇中,會看到一個出手闊綽的大俠,在酒足飯飽後會放下一錠銀子,並且告訴小二不用找零錢了,此時店小二不但不擔心給的錢不夠,還點頭哈腰的說:」好嘞,客官您慢點走!"這是為什麼呢?難道武林高手比較有錢?
  • 為什麼古人吃完飯不問多少錢,放下銀子就走,店小二也從不阻攔?
    在電視劇中,那些大俠們丟下一大塊銀子就走、小二們看都不看就收起來的劇情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現實的,在現實歷史中,很少會有大俠吃一頓飯就丟下一大塊銀子、很少會有小二不確認銀子就讓大俠們走。
  • 古人吃完飯放下一錠銀子就走,店家為何從不清點,怎知飯錢夠了?
    《水滸傳》當中經常有梁山好漢前去酒店吃飯,然後也不問價錢,吃完飯只將一錠銀子放下,店小二從來都不去清點銀子,直接就讓梁山好漢就走了,這是為什麼呢?難道店小二不怕客人少給了錢,不夠吃這一頓的飯錢? 要說起這個問題,就得稍微介紹一下中國古代的貨幣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