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谷地「筷子作家」:十年著書百萬字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9月9日電 題:河湟谷地「筷子作家」:十年著書百萬字

  作者 胡貴龍 潘雨潔

  秋日,河湟谷地的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共和鎮河灣村晴空朗朗,金黃的麥子平鋪在地上,河水譁譁流淌,風聲穿過一旁的小樹林。

  都海成感冒了,父母不敢再推他出門,他成日蓋著棉被躺在床上,看不到外面的生機景象。

  而這樣的生活,算起來已有二十一年。

圖為都海成的父親為他洗臉。 潘雨潔 攝

  1999年,都海成19歲,一場意外導致的高位截癱造成他頸部以下喪失知覺和行動力,從此只能躺在病榻上。

  最初幾年,都海成心中的痛苦難以承受。漸漸地,他在母親的陪伴下愛上閱讀,用「餘光」讀完了《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書裡的話啟發我,不想再渾渾噩噩地活著,應該有個夢想。」

  於是,都海成決心嘗試寫小說,但那時他「連落在額頭上的小飛蟲都趕不走」。為鍛鍊雙臂,父親用皮筋把他的胳膊綁在床頭,每天來回運動。他試著用嘴咬住鉛筆,脖子緩緩發力「遞」夾在兩肘中間,從點、橫、撇、捺開始練習…「心中有寄託,再大的困難都會想辦法克服。」他說。

  然而,即使每天寫七八個小時,也只能寫出幾百字。「後來妹妹給我買了筆記本電腦,」都海成邊說邊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攥著一根筷子,在臉側的鍵盤上敲出文字,「這樣速度快多了,我一天最多能寫三四千字。」

  2017年,歷經七年打磨,都海成60萬字的長篇小說《追夢》付梓。聽深圳打工回來的朋友講城市建築、聽鄰居講從前摸黑起床下地幹活的日子、看村裡年久失修的土坯房「變身」成溫暖寬敞的庭院…這些輪椅上、太陽地裡的故事全部化為素材,不斷在他腦海中加工、成形,「書中的人物,大都可以在身邊找到原型。」他說。

  他隨即開始創作第二部長篇小說,講述了懷揣夢想的主人公遭遇不幸身患殘疾,重新學習和成長後,帶著鄉親們創業致富的故事。

  「小說最初的名字是『天地間』,後來改為『醒』,」他說,「醒悟就是自強,我雖然躺在床上,但總想儘可能實現夢想,也希望鼓勵大家,遇事不要輕言放棄。」

  目前,都海成已經完成了三部長篇小說。他自己最喜歡的並不是頗受外界好評的《醒》,而是關注鄉村留守兒童成長的《紙飛機》。「小時候調皮,夏天跟小夥伴一起去山上掏鳥蛋、在河裡遊泳、拿棍子去偷打鄰居家紅透的櫻桃…」漫長的臥床時光,這些兒時的童真畫面常常浮現在眼前。

  「飛機有預先設定的航線,正如我們也要尋找人生的航向,但孩子手中的紙飛機卻是自由自在的。」他說。

  「這十年,有了寫作,我很充實,」在他眼中,這些文字就像自己的孩子,「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又愉悅、又欣慰,也有傷心懊惱的時候,今後還想堅持寫下去。」(完)

相關焦點

  • 日本作家:為啥大多數中國人寫得一手好字
    常說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即便在電子設備取代了大多數手寫場景的今天,中國人對字的要求仍未減退。這在我們看來的習以為常,通過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細膩敏銳的觀察得以放大。中日兩國文學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近十年來,我多次參加「中日韓東亞文學論壇」,籍此與中日韓各國作家加深了友好關係。
  • 我市作家著的長篇小說《衛城之愛》出版
    茂名網訊 我市作家胡光焱著的長篇小說《衛城之愛》,由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該書50章,約25萬字。附中篇小說《情燈紅綠》和短篇小說《籠中人》5萬多字。 《衛城之愛》長篇小說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
  • 日本作家觀察:為什麼大多數中國人能寫得一手好字?
    常說字如其人,字是人的第二張臉。即便在電子設備取代了大多數手寫場景的今天,中國人對字的要求仍未減退。這在我們看來的習以為常,通過日本作家平野啟一郎細膩敏銳的觀察得以放大。 中日兩國文學交流的歷史源遠流長。近十年來,我多次參加「中日韓東亞文學論壇」,籍此與中日韓各國作家加深了友好關係。
  • 實現青海河湟谷地綠色發展
    9月19日,記者就實現青海河湟谷地綠色發展這一內容專訪了參加「三江源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專題研討會的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研究員餘向勇。記者:請談談您提出河湟谷地綠色發展的意圖。餘向勇:從長遠來看,綠色發展是發展倫理的終極尺度。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建立一種把二者內在統一起來的生態經濟模式。
  • 馬鞍山市作家丁守衛新著《大漢天下》出版
    馬鞍山市作家丁守衛新著《大漢天下》出版 2019-05-05 15:39:01   來源:皖江在線
  • 農民學書法33年,用筷子寫字,改用電磨後年入百萬,網友:磨得絕
    陳洪標|文農民學書法33年,用筷子寫字,改用電磨後年入百萬,網友:磨得絕!誰會用筷子寫書法?安徽滁州的農村小夥子蘇寶安就這麼幹過,先不要笑!很多生活在農村的人都用樹枝在地上寫過字,劃拉劃拉還很有趣。這位20歲小夥子之所以用筷子來寫書法,一是好奇心太重,二是太想成功了,張愛玲說出名要趁早。如果能通過寫書法走出農村,也算是鯉魚跳龍門了。他就通過與眾不同的技法找到功成名就的渠道。用馬雲的話說,這可以算他人生的一個夢想。功夫不負心人,蘇寶安的筷子書法在滁州書法比賽中得了一等獎。但是後來無論他再怎麼努力,就是無法再有突破。
  • 十年起點作家月票排行榜:我吃西紅柿第五,耳根第三,誰是第一?
    小S最近有些閒,就去盤點了下起點的月票榜單,看看到底哪位作家獲得的月票數最多。當然本次盤點就不盤點太久遠的了,只盤點從2010年至2019年這十年的數據。說明:因為有很多作者的書已經404了,所以這個數據肯定不是完全正確的,目前的數據是在起點還能看到的書月票匯總。
  • 兒童文學作家常怡: 寫好讀後感,先要選對書
    作家常怡  為了推動全民閱讀、推進書香南京、推廣優秀文化,南京市全民閱讀促進會、南京晨報與金陵圖書館日前推出了「那書與我」少兒徵文活動,該活動還得到了中國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營業部的特別支持獲獎作品還將結集成書。交匯點南京晨報記者 仲敏  《小王子》、幾米漫畫,都讓孩子有了共鳴  活動推出之後,孩子們投來了他們真摯動人的文章。喜歡一本書,心裡就會產生共鳴,如將軍山小學的趙行建,在閱讀了作家趙麗宏的《童年河》之後寫道:「趙麗宏寫的是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上海的童年,我也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
  • 名人薦書泛濫 作家陳村稱名人推薦就是狗皮膏藥
    ,其中語言不乏肉麻者,據記者統計,有的名家甚至在一個月內推薦了10多種書,令人不禁生疑:這些名家真的看了這些書了嗎?他們知道他們推薦的書的內容嗎?在這些「推薦」中,還經常會出現互相吹捧、循環推薦的現象。更神奇的是,隨著名人推薦越來越泛濫,讀者反響的邊際效應日趨凸顯,如今,一本書靠一個名家已經不夠了,往往要幾個名家「聯合推薦」,乃至「腰封」越做越大,有的甚至接近了封面。然而,在採訪中,記者發現,絕大多數名人對自己「推薦」並不知情,作家陳村甚至曾公開批評「名人推薦都是狗皮膏藥」。
  • 網絡小說的流行密碼:唐家三少寫情書超過百萬字
    「唐家三少」、「血紅」等寫手均擁有多部長達數百萬字的作品和上千萬的讀者。   單以粉絲數量而論,這些被「封神」的網絡寫手絲毫不遜色於超女快男捧紅的明星。   在追捧的背後,是網絡小說的大面積流行。起點網目前擁有註冊用戶3600多萬,每日網頁瀏覽量在4億左右。相對於傳統的實體書,網絡小說正成為人們閱讀的首選。
  • 百萬作家齊喑,卻有方方長鳴
    百萬作家齊無語,更無一人是方方原創 王開東 疫情以來,每日必看的除了騰訊疫情更新,再就是方方日記。前者是一個個冷冰冰的數字,是整體,是趨勢;後者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是個體,是活著,也是死亡。我想讓你四肢不全,或割掉你的鼻子,為自己出一口惡氣,更重要的是為湖北文壇除去惡魔,那樣做我就是坐牢也值得……」是可忍,孰不可忍,方方憤怒了,開始了雷霆還擊,她在微博公開發布6000多字的「我的一份質疑書」,實名舉報T詩人職稱晉升過程中涉嫌違規操作。
  • 十年後的我作文400字(精選四篇)
    十年後的我作文400字(二)  十年,一個不長不短的時間。十年後的我,剛好二十五歲。  二十五歲的我,已經開始了獨立的生活。我會有一個不算太大,但很溫馨的房子。我還會養一隻小貓,因為這是我一直的簡單的願望,我想要實現它。二十五歲的我,已經開始工作了。
  • 十年砍柴:內幕作家不甘於幫閒的悲劇
    十年砍柴 媒體從業者號稱「高層內幕作家」的師東兵栽了。北京市二中院日前一審認定:師東兵在2004年至2006年間,虛構自己認識國家或者地方領導,以辦理職務升遷、項目審批、購買便宜汽車等為名騙取8人344.5萬元,一審以詐騙罪判處師東兵有期徒刑15年。
  • 端午節錠子藥不能成為《紅樓夢》乾隆著書的物證
    《紅樓夢乾隆朝物證批評》一書出版發行後,由於動了主流紅學苦心經營多年的奶酪,不可避免會有曹學死硬分子跳出來,重彈《紅樓夢》「乾隆著書說」的陳詞濫調。浙江紹興某紅學家兼作家便是其中最急不可耐的一位。故宮文物專家研究的是館藏文物,與中醫藥學本沒有多大關係,更與《紅樓夢》的著書年代無關。紅學專家們見到後卻如獲至寶,斷章取義用於自己的紅學論文中,希圖用這個「錠子藥斷掉康熙說」,以維護乾隆年間那個曹雪芹的著作權,實在是有點飢不擇食了!
  • 寧波杭州灣新區市民文化月邂逅兩位重量級作家
    他上臺和觀眾們就《青春的詩意與哲思》這個主題和觀眾盡心了分享交流;另一位則是披著機械工程師的外衣,內心柔暖的百萬暢銷書作家午歌,他帶來的分享主題是《追夢的人生最幸福》。他們為在場的聽眾帶來兩場精彩的讀書分享會,將文字化作冬日裡一縷暖陽。
  • 起點混得最慘的白金大神,小說寫了幾百萬字,卻沒幾個人看!
    起點混得最慘的白金大神,小說寫了幾百萬字,卻沒幾個人看!喜歡看網絡小說的讀者,大多比較清楚,起點的白金大神,往往是對一個網絡作家的最大肯定,它代表著一種榮譽,代表著這位網絡作家的影響力。像辰東、耳根、忘語、唐家三少、番茄等人,哪一位不是白金大神?他們這些人,都不知道火了多少年了,自從成名以來,就一直備受讀者的關注與肯定!
  • 每年銷售百萬冊,這套童書如何做到緊張懸疑而陽光滿滿以及它的啟示——本土作家應積極佔領通俗兒童文學市場
    【百道編按】《墨多多謎境冒險》(陽光版)是國內知名作家雷歐幻像與漫畫家聯手打造的偵探冒險小說,由三環童書策劃、中國和平出版社推出,目前年銷量達到200萬冊,是國內最熱銷的原創暢銷兒童文學之一。《墨多多謎境冒險》(陽光版)這套書講了什麼內容?通過講故事,它又能給孩子帶來什麼?為此,百道網專訪了三環童書總編輯胡獻忠。
  • 書業觀察|臺灣試行圖書公共出借權,愛書人書寫香港書店十年
    以2018年為例:圖書館借出最多的書是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圖書,而書店暢銷榜上名列前茅的則是美國作家丹·布朗的《起源》及中國大陸作者Susan Kuang的《斜槓青年》。如果有臺灣讀者現在仍然要在上述兩個圖書館借閱這三本書,它們的作者、譯者及出版社並不會得到補貼。這是怎麼回事呢?
  • 十年|中國創意寫作十年:作家從這裡走出來
    「十年」很短,而我們的文化生活已改變。「倘命運不肯眷顧,不僅做不成作家,也許從此望而生畏,因是知道個中深淺,所以,說是教寫作又其實只是告訴對寫作的認識,並不敢負責誕生作家。好在,天才是可在任何境遇中成就事業,但天才總是極少數人,大多數人都是鋪路,我們就是培育鋪路的石子。」2007年,復旦大學創意寫作學科帶頭人、作家王安憶曾在《我們教他們什麼》一文中如是說。
  • 10位大牌作家學者推薦的105本童書
    書展上的童書多到看不過來,不知道怎麼選擇,為此主辦方邀請了眾多作家、學者開列了推薦書單。澎湃新聞選出其中十位著名作家、學者的書單,看看他們都推薦了什麼童書。劉慈欣(著名科幻作家)1.《從外星球來的孩子》,楊紅櫻/著,明天出版社2014年1月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