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職教【你關心的】——
合作聯繫QQ:1317976402或加微信號qinggeerNo1
黨的十八大以來,按照努力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要求,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為了全面反映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及時回應社會的關切與期待,在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的指導下,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王揚南所長、劉寶民副所長牽頭主編,依據20多個省、市、自治區、計劃單列市公布的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報,從第三方評價角度,由教育行政部門、教育科研機構、行業企業、有關院校等多方面的專家學者、管理人員等共同編寫的《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
該報告也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首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發展年度報告。報告從總體情況、學生發展、教育教學、產教融合、服務貢獻、政府履責和挑戰及對策等七個方面綜合呈現了黨的十八大以來特別是2017 年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的整體質量情況。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總量超過1 萬所
2017 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共有學校1.07 萬所。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3346 所,職業高中3617 所,技工學校2490 所,成人中等專業學校1218 所。從行政區域來看,全國各地區中等職業學校數差距較大。如圖1-2所示,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數最多的省份為河南,有640 所,其次是河北609 所,中等職業學校數較少的省份有西藏、寧夏、青海、天津、海南、北京等地區,都在100 所之內。
1500 餘萬人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
2017 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582.43 萬人,在校生1592.50 萬人,畢業生496.88 萬人。如圖1-3 所示,在高中階段教育生源下降的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總體規模較為穩定,中等職業教育發揮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主渠道的作用。如圖1-4 所示,全國各地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差異較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較大的地區集中在河南、廣東、四川、山東、安徽等地區。
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均規模1533 人
近年來,各地根據產業結構和人口變化趨勢對中等職業學校布局進行調整,注重提高辦學效益。如圖1-5 所示,2017 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校均1533 人,保持比較穩定的狀態。
四成以上高中階段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
2017 年,全國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為42.7 ∶ 58.3, 在校生職普比為40.2 ∶ 59.8,四成以上的高中階段學生在中等職業學校學習。中等職業教育在加快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全國各地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情況有較大差異。以2016 年數據為例,如圖1-6 所示,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量的50%;廣西、安徽、海南、浙江、四川、天津、廣東等地區均在45% 之上;雲南、青海、山東、福建等11 個省份在40%~45% 之間;遼寧、寧夏、新疆、山西、湖北等10 個省份在30%~40% 之間。
近八成學生畢業時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2017 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數4063981 人 ,其中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者3218321 人,佔79%。
服務中國製造重點領域專業的畢業生最多
近年來,各地中等職業學校圍繞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優化專業結構。2017 年中職畢業生專業分布如圖1-7 所示,信息技術類、加工製造類等服務於中國製造重點領域的專業畢業生最多,分別達到了16% 和13.8%。
民辦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活力增強
2017 年,全國有民辦中等職業學校2069 所,比上年減少46 所,下降2.17%,佔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總數的25.29%;招生78.68 萬人,比上年增加5.04 萬人,增長6.84%,佔全國中等職業學校招生總數的17.43%;在校生197.33 萬人,比上年增加13.19 萬人,增長7.16%,佔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總數的15.73%(不含技工學校)。
2017 年,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共有教職工107.62 萬人,專任教師83.68 萬人。中等職業學校的生師比為19.59 ∶ 1,與2015 年的20.47 ∶ 1、2016 年的19.84 ∶ 1 相比較,呈現明顯改善趨勢。
2017 年,在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中,本科以上學歷586513 人,佔比91.59%;碩士以上學歷48955 人,佔比7.64%;高級職稱162415 人,佔比25.36%。教師隊伍整體素質提升較大。見表1-2。
全國已經建成1000 所國家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範學校,2000 所中等職業學校達到省級重點學校建設標準,覆蓋了中職學校2/3 的在讀學生。
2017 年,中等職業學校教學儀器設備值為779.74 億元。見圖1-8。近3 年,生均佔地面積、生均建築面積、生均教學儀器設備值、生均紙質圖書、教學用計算機等5 項基本辦學指標均有提升,其中3 項超過國家規定標準。見表1-3。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進頭腦,在學生發展上發揮統領作用。樹立正確人生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得到進一步落實,中職學生表現出蓬勃向上的良好精神風貌。2017 年,學生文化課平均合格率為90.85%,學生基本技能合格率、體質合格率保持在90% 以上,均呈上升趨勢;一大批中職生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和世界技能大賽獲獎,成為技能新星;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人數為354.34 萬(不含技工學校),就業人數為341.52 萬,就業率為96.38%;有122.10 萬中職畢業生升入各類高一級學校就讀,佔就業人數的35.75%,比2016 年增加10.64 個百分點。
組織開展了新一輪《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修訂工作,引導中職專業主動對接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位造業、現代服務業等。經過不懈努力,基本形成中職國家教學標準體系框架。學校積極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探索出一批特色鮮明的教學模式。確定15 個國家級開放式公共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新進展,一批優秀教師入選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中職網際網路接入率近90%,建成一批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數字校園的基礎能力進一步提升。
截至2017 年底,全國共成立56 個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匯聚各方面3000 餘名專家,覆蓋了95% 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近60 個行業發布了行業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指導報告,13 個行業發布了職業教育年度報告。各地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推動職業學校廣泛開展訂單培養、校中廠、廠中校、現代學徒制等探索。國家持續推動現代學徒制改革試點,參與企業1878 家、院校370 所、專業535 個,一批行業組織出臺了現代學徒制實施行業標準。繼續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全國成立了1400 多個職教集團,超過50%的中等職業學校成為牽頭單位。
2017年,中等職業學校培養具備職業資格證書的畢業生321.83萬人,承擔各類社會培訓463.99萬人,有效促進了一線產業工人整體素質提升。中等職業學校主動承接國家百萬新型職業農民培養任務,採用多種形式開展面向農村的實用技術培訓,一批學校被評為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示範基地;主動對接「中國製造2025」需要,培養輸送加工製造類畢業生51萬人;主動適應現代服務業發展需求,培養輸送畢業生246萬人。中等職業學校在技術服務、民族文化傳承、東西部地區協作、精準扶貧等活動中都有出色作為。
2017 年,在國家層面出臺了《關於深化產教融合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7]95 號)等文件,進一步加強職業教育發展頂層設計。各地方政府不斷加強對區域內職業教育統籌規劃和協調,促進中等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有關行政部門繼續強化職業教育的制度標準建設,推動中等職業學校自主開展診斷與改進工作。中等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1949 億元,佔職業教育財政性教育經費的62.93%。各地均建立了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中等職業教育基本辦學條件進一步改善。全年共資助中等職業學校學生1509.92 萬人次,資助金額365.29 億元,比上年增加33.16 億元,增幅9.98%。
一些地方政府對中等職業教育的支持政策出現搖擺,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有出現動搖傾向。由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造成的對中等職業教育投入保障能力不平衡問題仍然突出,一些地區的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條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的社會環境不理想、適齡人口持續下降、優質中職教育資源不足等因素疊加,使一些地區和學校招生持續面臨困難。中等職業學校教育教學改革仍不深入,內涵發展動力不足,急需新理念新思想新經驗的引領和激發。
來源:職業技術教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