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教動態】中職規模連年萎縮 在校生人數佔比僅42%

2021-02-18 中國美發美容協會

2014年起,中國職業教育改革打出「組合拳」,成為中國教育改革中的重頭戲。但官方數據卻顯示,中國中等職業教育(下稱「中職」)的規模連年萎縮,距離官方關於「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政策目標仍有差距。

7月30日,教育部發布了《2014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4年,全國中職招生人數為619.76萬人,同比減少55.00萬人,佔高中階段教育招生總數的43.76%;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為1755.28萬人,同比減少167.69萬人,佔高中階段就學總人數的42.09%。

無論是招生人數的佔比還是在校生人數的規模,中職教育萎縮的趨勢,都與政府制定的發展目標存在一定差距。

自2008年之後,教育部每年下發的《關於做好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2012年後改為《關於做好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都有「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的表述,依據2011年的文件定義,「大體相當」的底線為中職佔招生總人數的45%。

而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等兩份重要文件中,更將2015年中職的在校生人數目標具體設定為2250萬人;至2020年,中職的在校生人數則要達到2350萬人。

《建設規劃》還指出,「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重點,今後一個時期總體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職業學校招生規模大體相當。」

但據財新記者比較歷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現,自2009年起,全國中職招生人數佔全體招生人數的佔比,已連續5年下滑,由51.12%下滑至43.76%;中職在校生人數則在2010年達到頂峰,為2238.5萬人,此後連續4年下降,到2014年僅為1755.28萬人,距離2015年的預定在學人數目標值,差距達22%。

雖然近期以來,高層頻頻表態,強調中國要繼續加強職業教育。今年6月,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貴州調研時就表示,職業教育是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進一步辦好職業教育。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教育部部長袁貴仁,近來也都在不同場合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

但中職萎縮的趨勢和家長、學長對職業教育並不「買帳」的現實,卻使職業教育發展藍圖中,關於「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的政策目標能否實現未盡樂觀。

中國教育科學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吳霓告訴財新記者,當下職業教育難具吸引力的原因,主要是目前的職業教育是一種「淘汰教育」,而非「分流教育」——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多數是因為上不了理想的大學或者高中才進了職校,而並非出於個人的興趣和自由選擇。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則指出,在目前的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本身的實幹和技術創新特點被忽視,價值也因此受到質疑。

吳霓認為,建立和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才能讓職校學生「有出路」。例如,目前正在推行的促進普通本科高校轉型為「應用技術型大學」,就是對職業教育體系的一種完善。

程方平則對財新記者強調,職業教育體系的關鍵在於「上下融通」:在義務教育階段,要注重動手能力等「生存技能」的培養;在進入中職、高職階段後,則應與工科為主的學術性教育接軌。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撰文認為,目前的人才評價機制,使得中職教育社會上的認可度低,部分中職學校在學程的第三年,甚至假實習知名、以輸出「學生工」的方式牟利;學生不但無法在不健全的實習環境裡學到專業技術,還做著與學歷不符的工作。因此,儘管就讀中職免費且就業率較高,仍難以吸引學生報考。

2015年,國務院首次進行了《職業教育法》執法檢查活動,並醞釀修法,以法律形式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的改革。教育部還出臺了《教育部關於深入推進職業教育集團化辦學的意見》,意欲建設一批由中央企業、行業龍頭企業牽頭組建的職業教育集團,促進產教融合;到2020年,建成300個具有示範引領作用的骨幹職業教育集團。

但熊丙奇仍建議,應該取消中等職業教育學校和普通高中之間的劃分,設置融兩者為一體的綜合高中,建立中等職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間的互認機制。整合兩者間的教育資源,為學生提供多元選擇,避免對初中畢業生過早加以分流。

回復關鍵詞了解更多內容:

回復「報名」:2015全國大賽在線報名



相關焦點

  • 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2018發布,四川中職學校在校生規模排名第三
    如圖1-3 所示,在高中階段教育生源下降的背景下,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總體規模較為穩定,中等職業教育發揮著技術技能人才培養主渠道的作用。如圖1-4 所示,全國各地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規模差異較大。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較大的地區集中在河南、廣東、四川、山東、安徽等地區。
  • 廣東高職在校生達44.7萬人 佔大學生數一半
    南方網訊 28日,廣東省社會科學院和廣東省省情調查研究中心聯合發布廣東職業教育學校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2005年,廣東高職高專院校65所,在校生44.7萬人,佔本專科在校生總數的52%.高職教育在數量上已佔據廣東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
  • 電風扇市場規模連年萎縮 智能化成行業救命良方?
    電風扇市場規模連年萎縮 智能化成行業救命良方? 2016-06-08 21:50:32 來自奧維雲網(AVC)的統計數據顯示,近幾年來電風扇行業規模連年萎縮
  • 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義務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已佔全國的1/10
    廣東省統計局:廣東義務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已佔全國的1/10金羊網  作者:馬漢青 劉建民 嚴潔  2019-10-12 新中國成立70年來
  • 職教高考來了!生源爆滿 濰坊各中職學校迎新生入學高潮
    從2022年起,山東春季高考將改名為「職教高考」,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不能再報考,職教高考的本科招生人數將由今年的1萬人增加到7萬人左右,這一政策直接影響到今年參加中考的部分考生,他們三年後參加高考時,將面臨新的職教高考政策。
  • 中職生升本科,職教本科比例應當再提高
    全國政協委員、民建中央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蘇華說,國家對職業教育財政投入逐年加大,每年職教高考和普通高考本科招生計劃的佔比,應按當年職業教育畢業生和普通高中畢業生的數量之比確定。隨著《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等文件的頒布,職業教育頂層設計上繪就了建立「中職—高職—本科—研究生」序列的系統完整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而《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更是明確提出:「高等職業教育規模佔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本科層次職業教育達到一定規模。
  • 2019年中國角膜接觸鏡行業規模增速30%以上 OK鏡市場潛力較大
    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角膜塑形鏡市場的出廠規模為11.4億元人民幣,而2014年該市場規模僅為3.42億元,2014-2018年CAGR高達36%。參考終端銷售價約為出廠價的4.5倍,則角膜塑形鏡2018年國內終端規模約為51億元。我們估算2018年中國角膜塑形鏡驗配量約為64萬副。
  • 廣東開放大學在校生規模佔全省高校在校生1/10
    廣東開放大學累計培養畢業生126萬,在校生約44.8萬,佔全省高校在校生規模10%;2019年招生量與全省高職擴招規模相當。廣東開放大學校長劉文清介紹,該校暢通人才成長通道,面向全省中職、高職和普通本科高校,開展中職與高職一體化人才培養改革:中職和開放教育專科銜接;開展高職與本科銜接開放式人才培養改革:高職和開放教育本科銜接。打造了支撐終身教育體系的學分銀行。
  • 中職《學生公約》關鍵是增強學生自我認同
    而要讓中職學生從「要我做」到「我要做」,有良好的行為規範,最重要的還是要增強學生對職業教育的認同、歸屬感。這是更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公約》看,對中職學生比較具有針對性的內容有「勤學苦練,精益求精」「不會就學,不懂就問」「知錯就改,見賢思齊」「珍惜青春,不怕挫折」。
  • 廣東中職畢業生就業率98.12%
    去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數、在校生數較2018年均略有增加,其中,中等職業學校招生人數有所增加,在校生規模略有下降。全省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數為31.48萬人,在校生數為85.97萬人。與2018年相比,招生增加 5.9%,在校生減少0.9%。2019 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招生職普比為 45.2∶54.8,繼續保持大體相當。
  • @綿陽家長,四川將擴大中職招生規模!45%初中生將無緣普高
    //2019年四川省初中畢業生80.37萬人,其中就讀中職學校(含技工學校)31.98萬人,佔比40.94%。對於家長來講,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中職學校就尤為重要了。// 擴大中職教育招生規模 //以改革調整中職招生任務考核辦法為突破口,按照市州戶籍初中畢業生就讀中職學校的比例,分區分類精準下達中職招生任務。
  • 中職學校師生比為26∶1 誰來執教另一半講臺?
    官方數字顯示,普通高中的學生與老師之比為16∶1,中職學校的生師比平均為26∶1  在這間小會客室的窗臺上,6幅畢業照依次排開。  照片的長度,形成了一個等差數列。2004年的合影最短,上面有200多人,此後逐年遞增,到了2009年,人數超過了800。
  • 解讀2017教育公報:中職教育技工院校放光芒,高職教育仍面臨實現高水平建設的巨大挑戰
    今天,聚焦職教(ID:zjteachers)與您一同解讀《2017年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透過數據,揭秘職業教育發展現狀。從數據來看,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似乎身陷瓶頸,學校數量、在校生人數、畢業生數量、教職工數量及專任教師人數已連續四年下滑,持續走低。
  • 粵義務教育在校生佔全國1/10
    新中國成立70年來,廣東各級各類教育蓬勃發展,教育種類逐漸齊全,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目前,廣東義務階段教育在校生規模已經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教育大省。2018年,全省有學校34798所,在校生人數2435.48萬人。其中,全省普通高校、成人高校、中職學校、技工學校、普通中學、小學、幼兒園、特教學校分別達到153所、14所、444所、162所、4627所、10308所、18953所、135所,在校生分別為196.3萬人、74.9萬人、86.7萬人、54.3萬人、556.2萬人、988.4萬人、449.1萬人、4.8萬人。
  • 2025年我市將擁有22所高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 聚焦
    清遠+到2021年,省職教城進駐高校達到10所,包括清遠首所本科院校——廣東金融學院清遠校區,在校生規模約12萬人,預計每年為珠三角地區和全省培養輸送約4萬名高技能人才,提供20萬個培訓崗位。按省教育廳初步規劃,省職教城三期工程將繼續安排12所高校進駐,爭取在2021年下半年動工,2025年底全面完成。未來,省職教城將從原來的33平方公裡擴大到50平方公裡,在校生人數達到25萬人。
  • 【要聞】中職學校數量減一半, 招生人數卻連年增長——自貢市職業教育何以「要得」?
    該校機械加工技術專業教師劉洋興奮地告訴記者,今年學校的招生人數比去年翻了一倍!據自貢市教育和體育局統計,「十三五」以來,全市中職學校招生人數年均增長11%,今年招生12564人,創「十三五」以來新高。「職業教育越來越得到家長的認可,口碑越來越好!」記者在自貢走訪期間,不少校長、教師對當前職業教育的質量和未來的發展都滿懷信心、幹勁十足。
  • 明年秋季起 河南全日制中職正式生全部免學費
    宣布明年秋季,全日制中職正式生全部免學費現狀:我省平均每年增加4所半職教學校聲音:從2015年秋季學期起,全省中職全日制正式學籍在校生免費上學一家網站的調查顯示,在我省初中、高中畢業生中,「願意接受職業教育、成為技能型人才」的比例已達57.5%。
  • 堅持職普比大體相當 築牢中職基礎地位
    據統計,2012—2018年間,全國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招生數、在校生數持續下降,2018年全國中職學校招生數佔高中階段招生數的比重降至41.27%,在校生數佔高中階段在校生數的比重降至39.53%。2019年全國中職學校招生出現回暖,中職學校招生數佔高中階段招生數的比重為41.7%,在校生數佔高中階段的比重則繼續下降至39.46%,連續兩年跌至40%以下,大體相當有不保之勢。
  • 東莞民辦中職學校增至7所
    以培養高級藍領人才為目標,職業教育開始得到重視並迅速發展,據教育局統計,2006年東莞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共13724人(不含省屬、跨市中專學校招生人數),在校生人數達到了35824人(不含外市中職學校就讀人學生數),這一連串數據意味著,東莞每萬戶籍人口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 中職學校的師生比應當予以改革
    其中,學校學歷教育在校生數應在1200人以上,專任教師一般不少於60人,師生比達到1:20,專任教師學歷應達到國家有關規定。按照這一規定,部分中職學校的師生比已達標或高於這一比例,但在現實中,不少中職學校仍普遍感到力不從心,缺教師。中職學校師資緊缺,缺的是專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