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老虎為啥不吃人?當地人:怎麼成的保護動物,心裡沒點數嗎?

2020-12-23 樂觀寰宇

現代的社會,狩獵對於我們來說已經是非常遙遠的一件事情了,很多人能夠接觸到的野生動物並不多,像老虎獅子這種異常兇猛的野獸,早已經遠離了人類的城市生態環境,很多人只在動物園裡見過獅子老虎。

而很多人都對於這些猛獸有著各種各樣的想像,到底作為百獸之王的老虎有多少戰鬥力呢?相信很多人對此都比較好奇。而最近網絡上也是掀起了一陣討論,人類不使用槍枝火藥,到底是不是老虎的對手呢?

其實,老虎和獅子這樣的大型猛獸,很少是有吃人的習性的,很多時候襲擊人類都是在尋找不到獵物或者因為人類踏入了他們的領地,激怒了這些猛獸。野生老虎為啥不吃人?其實,人類不在獅子老虎的食物鏈裡,是因為將人類為主要獵物的獅子老虎,無一例外都被人類捕殺乾淨了。

畢竟人與人的體質不能一概而論,這位非洲老哥就在極度憤怒(被偷吃了一頭羊)的情況下,拿起長矛單挑殺死了一整群獅子,最後獨自用長矛殺死了六頭獅子。

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一旦看見有當地馬賽族的勇士提著長矛標槍出現,就會自覺的躲開。而在中國、歐洲的獅子老虎同樣如此,對於成群的人類有天然的趨避本能,就是因為被人類「打怕了」。只有印度那一塊比較例外,出現了食人虎這樣的奇葩。

那麼,在出現火槍火炮以前,人類是怎麼對付老虎這種猛獸的呢?難道是用滑鏟嗎?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古代有著很多家傳的獵戶,他們世世代代都傳承著對付猛獸的技藝。

這把大長弓是苗族獵人的獵虎裝備,示範的時候是用木條,而實際上在獵虎時則會撞上鐵製的箭頭,只要射中非死即殘。而除了這樣的重型裝備以外,主流的獵虎方式還是讓獵戶們帶上火把和鋼叉,利用距離優勢防守,老虎看到火把和鋼叉,本能的不敢上前,因為害怕受傷,野生動物沒有醫生,嚴重的外傷基本就等於無法狩獵,也就約等於死亡。

而人類就是利用老虎不敢靠近成群的獵戶,再進行不斷的追擊。獵戶們狩獵老虎是非常有耐心的,往往會在山林中追蹤數日,而獵戶餓了渴了有乾糧補充體力,老虎卻沒辦法在被人尾隨的情況下狩獵。所以往往是到精疲力盡,沒有體力的時候才會做「困獸之鬥」,但這時往往對獵戶沒有什麼威脅了。

講個簡單一點的道理,中國古代有哪些肥沃平坦的土地,是因為有猛獸出沒,就沒人去住的?老虎往往都出現在山林深處,是因為人類的城市擴張到哪裡,這些猛獸就得從哪裡逃走。所以,看到一些人類不可能用冷兵器對付老虎的說法,苗族當地一些獵人,只是看著笑笑:獅子老虎怎麼成的保護動物,心裡沒點數嗎?

相關焦點

  • 中國連續兩起熊咬死人事故!吃人的野生動物還需要被保護嗎
    日本也將此事件改編成漫畫、小說、電影等,成為了日本人盡皆知的故事。現在的苫前町,從近郊公路上便可看到慘案現場的位置提示牌,當年的慘案現場,今天已經成了苫前町的重要觀光景點,當地人後來為了紀念三毛別羆事件發明了個熊獅子舞,現在已成了苫前町無形文化財產。
  • 闢謠:野生動物襲擊人畜,自衛將其殺死犯法嗎?能事後報仇嗎?
    如果野生動物要吃人,自衛將其打死要負刑事責任嗎?對此應該這樣理解,我國立法的本意是要求飼主絕對照看、管理好飼養動物,不能對社會、他人產生任何損害。有愛心固然是好的,但愛心更意味著責任,單純投餵並非愛心的正確表達方式。人對動物不成立正當防衛,那動物對動物呢?比如,豹子襲擊我的牛,被我的牛踢死了,這怎麼算?
  • 老虎身首異處——泰國私人動物園被曝走私瀕危野生動物
    近日,在一次野生動物非法貿易突擊檢查中,泰國東北部莫達漢府的一家私人動物園被爆發現大量野生動物屍體,其中包括被斬首的老虎,以及5頭活體老虎幼崽。(圖片源於網絡)泰國官方已將倖存的老虎幼崽運送到Chulaphorn野生動物中心進行安置。
  • 馬戲團聯名聲討動物保護組織:老虎因病掉牙也是虐待?
    不過近年來,質疑動物表演的聲音越來越響亮,這種聲音認為,諸如讓老虎跳火圈、狗熊騎自行車之類的動物表演,完全違背了動物天性,這樣的「動物表演」都應該被廢止。堅持這種觀點並不斷向有關部門投訴舉報的,就包括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下的「拯救表演動物項目」。最近,一封多家馬戲團聯名控訴和質疑「拯救表演動物項目」的聲討書在網上引發熱議。
  • 評論: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來源:新京報網原標題: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下怎麼有「野生機構」 如果涉事機構沒有發出「野味是人類剛需」這樣的出格言論,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濫設分支機構的問題,又會否快速揭開蓋子?3月12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了警告的行政處罰。經調查,該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大鯢專業委員會」「鱘魚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民政部已責令其撤銷了違規設立的分支機構。
  • 老虎和獅子真的不吃大熊貓嗎?為什麼?
    在自然界中,一種動物想吃另一種動物,必須具備以下幾個要素:第一,知道這種動物的存在;第二,實力允許;第三;分布重合;所以,獅子和老虎要吃大熊貓的話也必須要同時滿足以上三個要素才可以。那麼,獅虎和大熊貓之間具備這三個要素嗎?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有意思的問題。
  • 飼養員公園遛老虎被林業局沒收 稱傷心得吃不下飯
    昨日上午,陪老虎鍛鍊身體的飼養員呼先生給大河報記者打電話說:你們的新聞「惹禍」了,新聞見報當天上午,小老虎就被焦作市林業局給帶走了,「我傷心得都吃不下飯了」。  昨日上午,接到呼先生的電話後,大河報記者立即趕到焦作人民公園,見到了一臉傷心的呼先生。他說:小老虎從出生就和我形影不離,「昨天上午11點左右被帶走了,我傷心得都吃不下飯了……」說著說著,老呼的眼圈就紅了。
  • 貓科動物戰鬥力排名,野生老虎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
    貓科動物絕對是陸地上最兇猛,最強大的存在,它們能夠快速找尋獵物的弱點進行攻擊,無論是單獨作戰能力,還是群體作戰能力都能將自己的實力最大化展現出來,敏捷的行動能力,鋒利的爪子和牙齒能夠讓大多數獵物不敢靠近,那麼你知道貓科動物中哪種動物的戰鬥力更強嗎?
  • 致敬老虎圖騰、保護野生虎群,KENZO 攜手世界自然基金會
    隨著消費者對動物保護意識的提高,品牌紛紛加入「零皮草」大軍,保護動物棲息地和種群繁衍也一度成為時尚環保人士們的重點工作。 人們每天都能從流行文化中看到老虎的身影,而野生老虎種群卻正在面臨滅絕的風險。老虎這個物種不僅是自然遺產的一部分,更是整個地球生物多樣性的象徵。
  • 保護野生動物,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保護野生動物,才能讓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年5至7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赴廣西、江西、福建、雲南、廣東、貴州等地開展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和野生動物保護法執法檢查。這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實際行動,也是全國人大常委會今年開展的首個執法檢查。
  •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致歉
    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18日發布聲明,對《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一文致歉。該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 青田小山村「猛獸」咬死幾十隻雞鴨狗 浙江到底有沒有野生老虎?
    東源村的「神秘猛獸」,人們首先想到的是老虎。一開始在網上就是這麼傳的。快報記者進村探訪的直播,吸引了100多萬想一探究竟的網友圍觀。  但可能是「周老虎事件」的後遺症,不少網友一聽老虎傳言,就覺得是騙子。「又是周老虎!」「老虎怎麼可能吃雞?」「腳印也太假了!」留言裡滿是質疑。  百山祖國家自然保護區的護林員葉從美是浙江最後一個看到華南虎的人,他深有感觸。
  • 馬戲團表演時老虎逃跑:如果禁止動物表演,那動物園應該關門嗎?
    而直到社會已經高度文明的今天,動物表演依然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之中,鬥牛、鬥雞、海豚表演以及上文中提到了老虎、獅子、狗熊等表演品類豐富,應有盡有。不少人覺得困惑,老虎是國家保護動物,為什麼馬戲團可以大張旗鼓地馴服老虎進而以此牟利呢?這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17條規定,國家鼓勵馴養繁殖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持有許可證。
  • 「一鍵識別」對野生動物和人都是很好保護
    珠 江瞭望 11月,是全國一年一度的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2020年廣東省暨廣州市保護野生動物宣傳月活動啟動儀式11月1日在中山紀念堂舉行,廣州禁食野生動物識別微信小程序在活動現場正式上線。
  • 野生動物又上熱搜!動物園「釣老虎」到底行不行?
    「我們推出這個項目,主要是為了讓遊客在遊覽中與動物有此互動,這是在安全的情況下展開的,也不違背動物的自然習性。現在既然有部分遊客對該項目有看法,我們就叫停這個遊客給老虎投餵的項目……」4月8日,雲南野生動物園回應「雲南野生動物園出現了「釣老虎」的消息,表示該項目已叫停取消了,該回應剛發出不久,就上了微博熱搜。
  • 大姐,自己多重心裡沒點數嗎?
    大姐,自己多重心裡沒點數嗎?2.這是來求佛來了3.妹子,你還沒找到開關嗎?要不直接關掉電源吧4.小黑:小白,今晚上出去嗨呀!5.妹子,你這個表情是幾個意思?能不能解釋一下?8.秀恩愛死得快,說的可不就是你們了9.教練,我今天練得不錯吧,是不是可以過了10.為了賺點錢,這個大媽也是拼了,這車的維修不少錢吧11.堅決不打針的鎮樓12.有這樣的起床鬧鐘
  • 與野生動物保持距離也是旅遊文明
    當這組遊客和小熊貓親密接觸的照片在網絡上走紅以後,有網友能夠發出「遊客這樣接觸合法、安全嗎」的疑問,本身就是值得肯定的。因為這正是網友具備動物保護意識、生態保護意識的體現,如果大多數人都覺得好玩,恨不得自己和也小熊貓親密接觸一次,那才是令人擔憂的。   那麼,遊客和野生動物如此親密接觸,安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 野生動物電影紀錄片製作者:保護野生動物 就是保護人類
    央廣網北京5月23日消息(記者馮會玲)5月22日是世界野生動物保護日,5月23日播出的《楊瀾訪談錄》特別專訪了野生動物的電影紀錄片的製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貝弗利·朱伯特夫婦。他們已經在波札那的野生環境中定居長達30年的時間,前後一共拍攝了25部野生動物的紀錄片,獲得8次艾美獎。他們用自己傳奇般的經歷告訴我們: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 兩隻熊貓秀恩愛,爬最高的樹看最美的景,自己多重心裡沒點數嗎?
    兩隻熊貓秀恩愛,爬最高的樹看最美的景,自己多重心裡沒點數嗎?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歡迎大家觀看本期視頻,熊貓作為我們國家的國寶,不僅有著讓人無法抵抗的軟萌可愛的外表,而且熊貓秀起恩愛來,一般人也是比不上的,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兩隻熊貓秀恩愛,爬最高的樹看最美的景,自己多重心裡沒點數嗎?
  • 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怎能保護「野生機構」
    3月12日,民政部對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違規設立分支機構的行為,作出警告的行政處罰,並責令其撤銷相關機構。經調查,該協會在分支機構「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和「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之下,違規設立「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蛇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等三級分支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