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男九痔「,老師剛說完,女生笑的前翻後仰。「十女十痔」,輪到男生笑翻。這是當年課堂的真實寫照。「學好這門科,以後你拎個藥箱走街串巷,也可保你衣食無憂」。
痔的病因主要有兩種學說。首先是靜脈曲張學說,認為痔是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張和屈曲所形成的靜脈團。而目前廣為接受的理論是肛墊下移學說,認為痔原本是肛管部位正常的解剖結構,即血管墊,是齒狀線及以上1.5cm的環狀海綿樣組織帶。只有肛墊組織發生異常並合併有症狀時,稱為痔,治療目的也僅僅是解除症狀,而非消除痔體。
歸根結底就是地球引力作用,人老有皺紋,鋼筋永久也會軟。
痔的誘發因素很多,主要就是便秘、長期飲酒、進食大量刺激性食物和久坐久立。
痔按發生不同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在齒狀線以上的為內痔,在齒狀線以下為外痔,跨越齒狀線的為混合痔。
痔瘡症狀:
1.便血,便血可分為無痛性便血、間歇性便血、便後鮮血,便時滴血或手紙上帶血,便秘或幹硬便、飲酒或進食刺激性食物後最易出現。
2.單純內痔常無疼痛,僅肛門墜脹感,可能會便血。逐步會發展至腫塊脫垂於肛門外,當合併血栓形成、痔瘡嵌頓、感染才出現疼痛。
3.內痔分為4度:①Ⅰ度:排便時出鮮紅血,便後出血既停止,肛門外無異常。②Ⅱ度:常有便血;排便時有腫塊脫出肛門,排便後即自行還納。③Ⅲ度:脫出後需手推方可還納。④Ⅳ度:長期脫垂於肛門外,不能還納。其中,Ⅱ度及以上的即可診斷混合痔,表現為內痔和外痔的症狀同時存在,可出現疼痛不適、瘙癢,其中瘙癢常由於痔脫出時有黏性分泌物流出。
4.外痔平時無症狀,僅僅表現肛門外皮贅組織,當發生血栓及炎症時可有腫脹疼痛。
但是當出現便血時,不能單側認定就是痔瘡,仍應該做個肛門指檢,以排查排除直腸癌。直腸癌主要症狀為排便習慣的改變及大便性狀的改變,指診可觸及直腸腔菜花樣腫物。
今天不講治療,就講講如何預防:1.預防便秘:飲食清淡避幹硬,多吃蔬菜多飲水;2.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沒事也要蹲一蹲,養成生物節律。每天喝點芝麻油潤潤腸。3.保持肛周清潔,蓮蓬峰花灑對著衝。4.注意保暖,避免盆底肌肉受涼。5.避免久坐久立,避血液瘀滯血管擴張。6.常做提肛運動,加強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