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非洲志工自許成為證嚴上人的眼耳手腳、為上人行遍苦難大地,傳播大愛種子、將法帶入黑暗角落。細心呵護一念心、耕耘推動善的循環。立願接引更多人間菩薩,以清淨心供養佛陀及上人,以報佛恩。(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朱恆民)
在非洲,戰亂與饑荒頻繁而密集,百萬眾生受難,加上貧富依舊懸殊,無數貧困人民需要他人伸出援手。因此,慈濟人在非洲大地上,開拓人間菩薩大道、本土化的使命也越來越急迫。
為加緊跟隨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的腳步,2013年9月21日至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舉辦「南部非洲本土幹部研習營」,希望由此增強、凝聚大家虔誠的善念,為我們所居住的大地及普天下的萬物蒼生共同祈福。更期許大家一同精進,化慈悲為行動,化動力為智慧;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簡陋場地克服萬難辦營隊
位於南非約堡貝德福(Bedfordview)區的慈濟南非分會會所,第一次舉辦如此眾多人數的營隊。會所建築物現有的教室最多容納五十人,並無足夠容納兩百人的空間,志工們合和互協,發揮創意及克難的精神,一步步克服了營隊期間的行、住、坐、臥事宜。
有別以往百來人的營隊,帳棚租借6x12公尺長,小而精的帳棚。這次租借的是46x15米公尺長的白帳篷,在藍天綠地的襯託下,格外莊嚴。這頂非洲式的大講堂,潔白純淨地佇立在會所,似乎與志工們在非洲各地為苦難眾生奔波,付出無所求、清靜無染的心願相呼應著。
講堂安排妥當了,但住宿的問題仍有待解決,現有的寮房無法安置近一百五十名志工。志工們以現有的空間盡最大努力使用,以大通鋪概念將會所室內可用空間清出,以毛毯鋪地作為床位,儘可能在有限空間及不影響睡眠質量的前提下,將容納一百五十人的臨時寮房安排妥當。
淨房及衛浴設備不足,則租借流動式淨房及淋浴間將問題解決。不過流動式淋浴間沒有配置水源,盥洗用的熱水土法煉鋼,志工們自製熱水桶,盥洗水以燒廢木材方式加溫,再用水桶提入淋浴間盥洗。會所水龍頭不夠大眾同時洗手、洗碗,慈誠師兄則自製的水塔,用兩個鐵桶相迭,上層水桶裝水,必要時以軟的塑料水管注水,並在底部鑽洞安置水龍頭,這才克服水龍頭不夠洗碗、洗手的問題。
華人志工們為了成就此次本土營隊,讓本土菩薩們能有舒適的環境,從開營前一個月,就開始構思、整頓,整理打掃營隊所需空間。營隊期間香積及生活組全由華人志工承擔,期望參與本土志工們能吃飽、睡好、充滿歡喜地參與這次營隊。
開營的前一天約堡氣溫還有二十度,但營隊期間三天寒流來襲,平均溫度只剩下十度左右。本土志工們不畏寒冷在帳棚裡裹著毛毯精進共修的同時,華人志工群力的護持,讓各國菩薩們有「家」的感覺。男眾志工們,從布置、交通接送、善後,無一不精心安排與執行,提供給大家最舒適安全的場地和服務。香積志工日夜餐餐都在戶外準備美味的菜餚點心與善後。
十二小時的車程,也無阻蔡岱霖及本土莫三比克志工們求法的心念。(圖片來源:慈濟南非分會)
四國志工分享撼動人心
因緣殊勝,除南非本地的志工們有緣共聚一堂,南部非洲三國──辛巴威、莫三比克及賴索托的志工們也不畏路途遙遠前來共同精進。辛巴威志工們,在邊界通關順利的狀況下,搭乘約十八小時、近一千二百公裡的長途巴士來到約堡,清晨一抵達營區,立即自動自發打掃營區環境。舟車勞頓的他們甘之如飴,表示能與大家相見極為歡喜。
莫三比克志工們,也有將近六百公裡,十二小時的車程,也無法阻他們取法的心念。其中一位師姊,因天生體質以及不常乘車緣故,只要一上車就會嚴重暈車,但她知道因緣難得,就算知道乘車身體會不適,也以堅定的心參與此次營隊。
由於四國使用語言各有不同,為了讓課程內容能完全被學員所吸收了解,營隊採用英語、祖魯語及莫三比克紹納語進行。南非本土慈青們在此營隊發揮極大功能,將課程實時翻譯。不論是英語翻祖魯語,或祖魯語翻英語,都難不倒他們,同時讓不熟英文的本土志工,及不懂祖魯語的華人志工都能分享到實時的課程內容。莫三比克志工們則使用翻譯器材,由懂英語的志工同步翻譯成紹納語,確保課程內容不因語言不同而錯過。
知心相契及個案分享時間裡,第一天的內容就讓許多志工為之動容,其中由南非新堡(Newcastle)志工布帖奇(Buthelezi)分享的個案尤其讓人心慟。個案在丈夫施暴後用熱水潑及全身,她為保命,全身赤裸的逃往醫院,但因當時是午夜,醫院警衛見到遍體是傷且赤裸的女子時以為是鬼魂,趕緊把門關上不讓她進去,所幸當時有位護士懷著慈悲的心,接近查看後趕緊協助就醫急救。
由於這名個案身心受到創傷,以致於精神方面出現異常,經過約一個月的治療與調養後終於可以出院回家,當時為保命匆忙逃離家中,現在可以離院,自然是迫不及待想與三名幼子相見。沒想到回到家後,看到的卻是一片火燒後的灰燼。打聽之下才得知,在她就醫期間,其中一名子女玩耍時,拿鐵釘誤觸插座而導致走火,孩童們不知逃命,就這樣命喪火窟。
孩子們往生了,家被燒了,丈夫在施暴後不知去向,她頓時一無所有,就連幫孩子們辦葬禮的費用都無從籌起,喪失親人的打擊讓她不知何去何從。所幸慈濟志工在接到消息後,馬上關懷陪伴,不僅籌錢辦葬禮,也協助重建房屋。志工至今仍時常前往關懷,希望個案能儘早走出悲痛。
約堡志工林笛琶(Lyndipa)則是分享自己如何從照顧戶轉變為慈濟志工的親身經歷,讓現場許多志工流下感動與疼惜的淚水。
林笛琶因長期雙腳不能站立走動,時常窩在家中不出門,在接觸慈濟前,她根本不奢望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甚至當慈濟志工邀請她至復健室復健時,她還半信半疑自己是否還有站起來的可能。不過在經過一年的努力後,她從不能站立,到現在可以推著輪椅行走五百公尺,她體悟到人不可小看自己,只要有恆心毅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現在的她,除了持續的復健、現身說法向新進復健者鼓勵打氣之外,更把握機會開始當起志工,幫照顧戶們按摩。她發願要做慈濟至她不能動的那天為止,緊緊凝聚了現場志工們的心。
為讓課程內容能完全表達,此營隊採用英語、祖魯語及莫三比克紹納語進行。(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朱恆民)
發心立願跨國傳法不畏難
今年啟動的南非跨國志工團隊,趁此因緣描述分享跨國志工行的種種艱辛及克難狀況。雖然跨國傳法不容易,但志工菩薩們不怕辛苦,因為他們與上人有約,要代替上人在非洲大地,承擔傳法的使命,同時將愛送到苦難眾生的心中。
這份跨國的愛,在史瓦帝尼及莫三比克逐漸萌芽、茁壯。莫三比克由照顧戶轉為志工的維多利亞(Victoria)感恩慈濟志工愛的陪伴,讓她走出悲傷的生活。曾被丈夫拋棄、重病中躺在床上無力起身時,眼見孩子在地上爬著找垃圾果腹的經歷,讓她一度對生命絕望。所幸在第二任丈夫及慈濟志工的愛護陪伴下,讓她重拾對生命的信心,如今只要一天不做志工,她就覺得是空過生命。
營隊尾聲,跨國團隊勉勵全體營隊學員,要難行能行,讓非洲能點亮盞盞燈塔,照亮黑暗的角落。圓緣典禮時,所有與會志工誠心祈禱自心能更勇猛精進,走入小區、服務人群;不管膚色、國籍、種族,此刻只有清淨無染的心、和為天下眾生付出的願。
南部非洲志工大眾在營隊中發心立願,自許成為證嚴上人的眼、耳、手、腳,為上人行遍苦難大地、傳播大愛種子、將法帶入黑暗角落、細心呵護自身的一念清淨心、耕耘推動善的循環,接引更多人加入人間菩薩的行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