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慈濟:非洲四國土著志工共研佛法

2020-12-20 手機鳳凰網

南部非洲志工自許成為證嚴上人的眼耳手腳、為上人行遍苦難大地,傳播大愛種子、將法帶入黑暗角落。細心呵護一念心、耕耘推動善的循環。立願接引更多人間菩薩,以清淨心供養佛陀及上人,以報佛恩。(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朱恆民)

在非洲,戰亂與饑荒頻繁而密集,百萬眾生受難,加上貧富依舊懸殊,無數貧困人民需要他人伸出援手。因此,慈濟人在非洲大地上,開拓人間菩薩大道、本土化的使命也越來越急迫。

為加緊跟隨證嚴上人及全球慈濟人的腳步,2013年9月21日至23日在南非約翰尼斯堡(Johannesbur)舉辦「南部非洲本土幹部研習營」,希望由此增強、凝聚大家虔誠的善念,為我們所居住的大地及普天下的萬物蒼生共同祈福。更期許大家一同精進,化慈悲為行動,化動力為智慧;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簡陋場地克服萬難辦營隊

位於南非約堡貝德福(Bedfordview)區的慈濟南非分會會所,第一次舉辦如此眾多人數的營隊。會所建築物現有的教室最多容納五十人,並無足夠容納兩百人的空間,志工們合和互協,發揮創意及克難的精神,一步步克服了營隊期間的行、住、坐、臥事宜。 

有別以往百來人的營隊,帳棚租借6x12公尺長,小而精的帳棚。這次租借的是46x15米公尺長的白帳篷,在藍天綠地的襯託下,格外莊嚴。這頂非洲式的大講堂,潔白純淨地佇立在會所,似乎與志工們在非洲各地為苦難眾生奔波,付出無所求、清靜無染的心願相呼應著。 

講堂安排妥當了,但住宿的問題仍有待解決,現有的寮房無法安置近一百五十名志工。志工們以現有的空間盡最大努力使用,以大通鋪概念將會所室內可用空間清出,以毛毯鋪地作為床位,儘可能在有限空間及不影響睡眠質量的前提下,將容納一百五十人的臨時寮房安排妥當。

淨房及衛浴設備不足,則租借流動式淨房及淋浴間將問題解決。不過流動式淋浴間沒有配置水源,盥洗用的熱水土法煉鋼,志工們自製熱水桶,盥洗水以燒廢木材方式加溫,再用水桶提入淋浴間盥洗。會所水龍頭不夠大眾同時洗手、洗碗,慈誠師兄則自製的水塔,用兩個鐵桶相迭,上層水桶裝水,必要時以軟的塑料水管注水,並在底部鑽洞安置水龍頭,這才克服水龍頭不夠洗碗、洗手的問題。

華人志工們為了成就此次本土營隊,讓本土菩薩們能有舒適的環境,從開營前一個月,就開始構思、整頓,整理打掃營隊所需空間。營隊期間香積及生活組全由華人志工承擔,期望參與本土志工們能吃飽、睡好、充滿歡喜地參與這次營隊。

開營的前一天約堡氣溫還有二十度,但營隊期間三天寒流來襲,平均溫度只剩下十度左右。本土志工們不畏寒冷在帳棚裡裹著毛毯精進共修的同時,華人志工群力的護持,讓各國菩薩們有「家」的感覺。男眾志工們,從布置、交通接送、善後,無一不精心安排與執行,提供給大家最舒適安全的場地和服務。香積志工日夜餐餐都在戶外準備美味的菜餚點心與善後。

十二小時的車程,也無阻蔡岱霖及本土莫三比克志工們求法的心念。(圖片來源:慈濟南非分會)

四國志工分享撼動人心

因緣殊勝,除南非本地的志工們有緣共聚一堂,南部非洲三國──辛巴威、莫三比克及賴索托的志工們也不畏路途遙遠前來共同精進。辛巴威志工們,在邊界通關順利的狀況下,搭乘約十八小時、近一千二百公裡的長途巴士來到約堡,清晨一抵達營區,立即自動自發打掃營區環境。舟車勞頓的他們甘之如飴,表示能與大家相見極為歡喜。

莫三比克志工們,也有將近六百公裡,十二小時的車程,也無法阻他們取法的心念。其中一位師姊,因天生體質以及不常乘車緣故,只要一上車就會嚴重暈車,但她知道因緣難得,就算知道乘車身體會不適,也以堅定的心參與此次營隊。

由於四國使用語言各有不同,為了讓課程內容能完全被學員所吸收了解,營隊採用英語、祖魯語及莫三比克紹納語進行。南非本土慈青們在此營隊發揮極大功能,將課程實時翻譯。不論是英語翻祖魯語,或祖魯語翻英語,都難不倒他們,同時讓不熟英文的本土志工,及不懂祖魯語的華人志工都能分享到實時的課程內容。莫三比克志工們則使用翻譯器材,由懂英語的志工同步翻譯成紹納語,確保課程內容不因語言不同而錯過。

知心相契及個案分享時間裡,第一天的內容就讓許多志工為之動容,其中由南非新堡(Newcastle)志工布帖奇(Buthelezi)分享的個案尤其讓人心慟。個案在丈夫施暴後用熱水潑及全身,她為保命,全身赤裸的逃往醫院,但因當時是午夜,醫院警衛見到遍體是傷且赤裸的女子時以為是鬼魂,趕緊把門關上不讓她進去,所幸當時有位護士懷著慈悲的心,接近查看後趕緊協助就醫急救。

由於這名個案身心受到創傷,以致於精神方面出現異常,經過約一個月的治療與調養後終於可以出院回家,當時為保命匆忙逃離家中,現在可以離院,自然是迫不及待想與三名幼子相見。沒想到回到家後,看到的卻是一片火燒後的灰燼。打聽之下才得知,在她就醫期間,其中一名子女玩耍時,拿鐵釘誤觸插座而導致走火,孩童們不知逃命,就這樣命喪火窟。

孩子們往生了,家被燒了,丈夫在施暴後不知去向,她頓時一無所有,就連幫孩子們辦葬禮的費用都無從籌起,喪失親人的打擊讓她不知何去何從。所幸慈濟志工在接到消息後,馬上關懷陪伴,不僅籌錢辦葬禮,也協助重建房屋。志工至今仍時常前往關懷,希望個案能儘早走出悲痛。

約堡志工林笛琶(Lyndipa)則是分享自己如何從照顧戶轉變為慈濟志工的親身經歷,讓現場許多志工流下感動與疼惜的淚水。

林笛琶因長期雙腳不能站立走動,時常窩在家中不出門,在接觸慈濟前,她根本不奢望自己有幫助別人的能力,甚至當慈濟志工邀請她至復健室復健時,她還半信半疑自己是否還有站起來的可能。不過在經過一年的努力後,她從不能站立,到現在可以推著輪椅行走五百公尺,她體悟到人不可小看自己,只要有恆心毅力,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現在的她,除了持續的復健、現身說法向新進復健者鼓勵打氣之外,更把握機會開始當起志工,幫照顧戶們按摩。她發願要做慈濟至她不能動的那天為止,緊緊凝聚了現場志工們的心。

為讓課程內容能完全表達,此營隊採用英語、祖魯語及莫三比克紹納語進行。(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朱恆民)

發心立願跨國傳法不畏難

今年啟動的南非跨國志工團隊,趁此因緣描述分享跨國志工行的種種艱辛及克難狀況。雖然跨國傳法不容易,但志工菩薩們不怕辛苦,因為他們與上人有約,要代替上人在非洲大地,承擔傳法的使命,同時將愛送到苦難眾生的心中。

這份跨國的愛,在史瓦帝尼及莫三比克逐漸萌芽、茁壯。莫三比克由照顧戶轉為志工的維多利亞(Victoria)感恩慈濟志工愛的陪伴,讓她走出悲傷的生活。曾被丈夫拋棄、重病中躺在床上無力起身時,眼見孩子在地上爬著找垃圾果腹的經歷,讓她一度對生命絕望。所幸在第二任丈夫及慈濟志工的愛護陪伴下,讓她重拾對生命的信心,如今只要一天不做志工,她就覺得是空過生命。

營隊尾聲,跨國團隊勉勵全體營隊學員,要難行能行,讓非洲能點亮盞盞燈塔,照亮黑暗的角落。圓緣典禮時,所有與會志工誠心祈禱自心能更勇猛精進,走入小區、服務人群;不管膚色、國籍、種族,此刻只有清淨無染的心、和為天下眾生付出的願。 

南部非洲志工大眾在營隊中發心立願,自許成為證嚴上人的眼、耳、手、腳,為上人行遍苦難大地、傳播大愛種子、將法帶入黑暗角落、細心呵護自身的一念清淨心、耕耘推動善的循環,接引更多人加入人間菩薩的行列。

相關焦點

  • 認識慈濟:正信佛法 心誠則靈
    黃思賢提醒大家,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明師難遇今已遇,慈濟因緣要珍惜。(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 攝影:王綏喜)一組古色古香的木製桌椅,側放在慈濟新加坡分會佛堂舞臺上。黃思賢10月6日從汶萊前來新加坡,參與慈濟新加坡分會二十周年慶精進共修,並與六百二十六人溫馨座談,傳承法脈。正信佛法心誠則靈黃思賢分享,他與臺灣慈濟志工洪志誠曾到慈濟印度尼西亞分會關懷會務,請示上人在繁忙的公務中,他們該如何安排臨時加插的行程。
  • 慈濟志工的「善因緣」: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
    慈濟是可以實踐佛法的平臺(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曾經是收入優渥的計算機信息老師,因為2004年南亞海嘯重創斯裡蘭卡,看到家鄉漢班託塔受災,放棄在繁華城市優渥的工作,想要回到家鄉為鄉親盡心力在舉目儘是災情的災區,在不知如何投入協助鄉親賑災之際,看到一群藍天白雲的慈濟志工,遠從國外來斯裡蘭卡救援的身影,斯裡蘭卡籍的蒂露旭(Kottage Shamali Dilrukshi),在看見「一方有災、慈濟就在」的安心身影,也促成她發願成為助人的慈濟志工的「善因緣」。
  • 【慈濟月刊648期】​佛法智慧,世代傳續
    佛法智慧,世代傳續九月三日,大愛臺主管同仁返回精舍,上人聆聽報告後對眾開示,慈濟人文志業要承擔傳揚靜思法脈、延續佛教慧命的重任。「人間需要佛法,佛法是一股清流,可以調和人心,而且佛法的智慧可以讓人在生活中運用,對人間有很大的貢獻。」
  • 靜思書院:慈濟宗門的精髓
    7月23日晚間,靜思書軒小志工集合在慈濟臺北關渡園區的小精舍,十一歲的楊凱丞受邀與小志工分享聞法心得。 楊凱丞輕柔細語的點出慈濟宗門的精髓。講到「靜寂清澄」,楊凱丞先問小志工,進入靜思書軒快樂嗎?小志工齊聲回答:「快樂!」楊凱丞接著說,因為人人的心都是很清淨的,沒有惡念在裡面,而且有很多上人的法在心裏面。
  • 摩洛哥皇家航空加入寰宇一家 將成首個非洲成員
    這是四年來首次有新航司宣布加入寰宇一家聯盟,同時摩洛哥皇家航空也是寰宇一家第一個來自非洲的正式成員 。此前,摩洛哥皇家航空已經和寰宇一家成員中的西班牙國家航空、卡達航空以及S7航空實現了代碼共享。寰宇一家是全球三大航空聯盟之一,目前有包括美國航空、英國航空、國泰航空、卡達航空、皇家約旦航空、日本航空、芬蘭航空、西班牙國家航空、LATAM航空、馬來西亞航空、澳門航空、S7航空以及斯裡蘭卡航空共13家航司成員,是三大航空聯盟中成員數量最少的聯盟。
  • 慈濟的慈善理念
    慈濟人本著慈悲喜舍之心,予樂拔苦,在人間締造了清新潔淨的慈濟世界。三十多年以來,慈濟共籌集了上百億臺幣的善款,並有四百多萬人或多或少地參與了慈濟的活動。這裡,我們轉載了證嚴上人關於慈善理念的幾篇短文,正是這些對佛法的樸素詮釋和慈濟人的真履實踐,喚起了社會民眾的熱忱。
  • 慈濟論壇之佛教菩薩道與慈濟宗門壇專題研討論文發表
    我寫這篇文章有兩個目的,一是要論述中國現代佛教的宗派特點及慈濟宗的特色;二是要駁斥那些死守傳統宗派觀念、惡意中傷慈濟立宗的人,既違背佛法真諦,更脫離了時代的發展要求,確立慈濟宗在現代佛教宗派中的重要地位。
  • 第四屆「慈濟論壇」「佛教普世性與慈濟宗門的開展」 全球頂尖學者...
    第四屆「慈濟論壇」「佛教普世性與慈濟宗門的開展」 全球頂尖學者一同探究菩薩道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6年10月1日,慈濟五十周年第四屆「慈濟論壇」「佛教普世性與慈濟宗門的開展」在早上的開幕式後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何建明教授發表何建明教授:證嚴法師強調救濟眾生苦難證嚴法師更強調的是救濟眾生苦難的佛法菩薩道
  • 寰宇慈濟:紐約低溫募善款 賭徒捐款悟善緣
    慈濟美國總會號召全美慈濟人於11月10日及11日同步走上街頭募款,以「馳援桑迪,聚愛救災」為名,募集小區愛心及善款迅速送往紐約。由於拉斯韋加斯亞裔人口集中在西南地區,志工除了往常的超市定點募款之外,今年又增加了韓國城的「綠地超市」作為新的募款站,總共動員三十四位志工(四十五志工人次)於上午十點至下午四點走上街頭募心募款。
  • 寰宇慈濟:慈濟援建海地一天主教會三所學校落成
    慈濟協助海地天主教聖恩修女會援建的瑪莉安中小學(圖片來源:慈濟美國總會)慈濟援建海地天主教聖恩修女會(Congregation of Sisters of Saint Anne)三所學校的興建工程慈濟為聖恩修女會重建聖馬莉安女子中小學以及秘書學校,從去年開始動工,身為設計師的曾永福每個月都來監工,進行階段性驗收,尤其工程進行到鋼構和焊接部分,他特別小心,如發現些微差異,每個階段都會進行調整,因此今天的總驗收,其實是歡喜收成的日子。代表慈濟監造此學校工程的美國慈濟志工陳健欣慰地說:「就像自己的baby(寶貝孩子)終於養大成人,可以發揮全部的功能了。」
  • 慈濟全球浴佛大典臺灣政要悉數到場禮佛
    共同演繹「千手鼓動、同心舞動」鐘鼓齊鳴,引領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慈濟三節合一「佛誕節、母親節、全球慈濟日」。14日清晨7點起,慈濟在花蓮靜思堂舉行首場浴佛典禮後,隨即從全臺各地接力浴佛至全球。慈濟基金會在全球五大洲共38個國家和地區,舉辦逾472場浴佛典禮,超過26萬人參加。
  • 慈濟志工施哲富:告別帶殺業的工作,是有福報的
    慈濟志工施哲富(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慈濟志工施哲富參加慈善志業活動(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能夠脫離帶殺業的工作場所,是很有福報的」,慈濟嘉義志工施哲富在2019年1月5日慈濟基金會嘉義歲末祝福,分享了自己早年經歷
  • 蘇州慈濟關懷外來工子女身心健康 收88封感謝信
    蘇州慈濟關懷外來工子女身心健康 收88封感謝信 2016年04月15日 10:37:00  來源:中國臺灣網
  • 「書與茶的對話」 :《行願半世紀: 證嚴法師與慈濟》在杭閱讀推廣
    此次活動以「書與茶的對話」為主題,邀請臺灣慈濟志工鍾素珠和李秀麗兩位茶道老師通過「靜思茶會」表達對《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一書的閱讀體驗。出版社的編輯和北京、蘇州等靜思書院的代表一起分享了這本新書的出版過程。《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字版於2018年10月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首度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
  • 慈濟福慧紅包新款亮相:與38萬民眾結善緣
    慈濟緣福慧紅包製作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慈濟基金會)2018年9月28日,慈濟舉辦「歡喜有緣福慧紅包」製作教學說明會,新版福慧紅包以「花蓮靜思精舍大殿」為主圖,以「勤修福慧得平安「歡喜有緣福慧紅包」設計理念蘊含佛法,今年以《法華經》當中的〈法師品〉經文:「大慈悲為室,柔和忍辱衣,諸法空為座,處此為說法」為主題,傳達人人本具佛性,要時時以大慈悲心,與佛心相契合,並以柔和忍辱調伏剛強眾生,教導眾生防非止惡、修善業,更期待用清淨心度化眾生,付出無所求,最後期勉佛弟子要以身作則,用身形說法,希望人人心中有法,行在法中。
  • 大陸慈濟:靜思茶道的飲茶學問
    靜思茶緣來相助 慈濟福田共襄舉在靜思茶展上,幾位清新飄逸的茶師特別引人注目,他們是專程從北京「晚香茶書院」趕來為靜思茶展助緣的茶師。茶師廉愛花激動地分享道:「我們是李曙韻老師的學生。雖然是第一次來到廈門,卻如同故地重遊般親切。這次隨著老師為靜思茶展助緣,眾弟子都感到不虛此行。
  • 慈濟訊息:音符伴書畫 說唱話美善
    (圖片來源:慈濟基金會,攝影:劉曉強)「我今天的重點是『說唱慈濟』,說說唱唱,我們來唱慈濟。所以今天晚上的音樂會要請大家幫我一個忙: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本次室內音樂,一共舉辦兩場,由音樂人國家一級作曲、中國電影音樂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王立平老師;臺灣頗具影響力的音樂人,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藝術學院教授郭孟雍;賽芃納國際音樂藝術中心首席執行長、波蘭國立亞當史密茲大學博士生邱芳嫻女士等,共襄盛舉。
  • 當政治與宗教撞在了一起:是什麼剿滅了慈濟?
    慈濟「內湖開發案」的爭議捲土重來,引發戰火。因為關注,新聞媒體界把慈濟整個重新起底一遍,一切先「豺狼化」再說,北市府廉政委員方儉甚至po文,「是有災難的地方就有慈濟?還是有慈濟的地方就有災難?」水激則悍,玄奘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釋昭慧領銜反擊為慈濟發聲,話題立刻星火燎原。這一開戰,原議題不見了,鋪天蓋地的剿滅慈濟行動成為新議題,我想素來低調的慈濟人只能嘆著「人何寥落鬼何多」吧。
  • 《行願半世紀:證嚴法師與慈濟》中文簡體版在京首發
    樓宇烈講述了他所認識的證嚴法師和慈濟「教富濟貧、濟貧教富」的人間佛教精神,他在講座中說:「證嚴法師行願半世紀,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根本精神:一個是人文精神、一個是實踐精神。『行』就是實踐的精神,『願』就是證嚴法師的大願,體現了我們文化的人文精神,所以我想用這樣一個主題來祝賀這本書的出版發行。」
  • 人間菩提:20140923 傳承工法庇災黎
    核心提示: 常懷感恩祈世安 傳承工法庇災黎 賑濟米糧導向善 以法度人弘孝道 新加坡慈青9/20、21公演《父母恩重難報經》音樂手語劇。同樣看見善的循環,慈濟在越南平陽省發放助學金,學生帶著竹筒回饋,還有曾經受助的學生一起投入志工。證嚴上人在今天(9/23)的志工早會開示,看見孩子懂得如何回饋,培養出感恩的心,人人本具本覺,佛法也讓孩子懂得自我反省懺悔,讓心靈淨化。  慈濟在越南平陽省發放助學金,邁入第六年,幫助經濟困頓的學生,上學路不中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