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報訊 晚飯後,家住諸暨店口鎮振興路的蔣迪英忙完家務活,就來到鎮上銘仕廣場的歐美健健身中心鍛鍊。這是蔣迪英和鎮上其餘近千名農民的新習慣。
白天賣菜,晚上出汗
44歲的蔣迪英在店口鎮湄池菜場開迪英副食品店,15年來經營糖果、茶葉,生意不錯。生活好了,體型也日漸發福。今年夏天,健身中心一開業,蔣迪英就成了第一批會員,跑步、瑜伽、踏板操、有氧單車……蔣迪英都要嘗試。
「這是一種健康生活方式。」忙著包糖果的蔣迪英站起身,自信地展示身上的黑色長裙,「穿上跳舞裙走在大街上,感覺特別輕快」。
在湄池菜場裡,已有13名健身中心的會員,大家白天賣菜做生意,晚上一起上健身中心。
「農民會花錢出汗嗎?」7月28日,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歐美健健身中心開業,回鄉創業的投資人田建波還有些許疑慮,讓他始料不及的是:開業僅兩個月,已有近千名農民上門成為年卡會員,年齡從20歲到60歲,聘請私人教練的會員佔10%。這一健身熱情,使田建波一開業就計劃擴大營業面積。
農家生活,流光溢彩
到咖啡館吃西餐、進超市買菜、上影院看大片……兜裡有錢,店口農民的選擇很多,最近流行的莫過於去健身房舒活筋骨。
每晚7時多,他們開著各式轎車駛進銘仕廣場,湧進健身中心,開始玩器械,學跳舞,練瑜伽……動作略帶點生疏和僵硬,表情多了點羞澀。「別看,跳得不好。」見有人推門看她們跳肚皮舞,一名身穿白衣的婦女滿臉通紅地跑過來合上門。
「最近店口人見面,不是問你吃了嗎,而問你鍛鍊了嗎。」33歲的三江口村村民曹巨江說。16年前,他就搬進了鎮上的晶美公寓,坐在三室一廳的套房裡,他用玩笑的口語說著這個鎮的新變化。
曹巨江白天經營一家規模不大的印刷廠,以前晚上無事就打牌、打麻將、喝啤酒,現在,10多個牌友成了健身房裡鍛鍊的夥伴,電話一響,準是來約上健身房的,累了就在旁邊的休息區聊天談生意。
城市生活,並不遙遠
店口農民的生活方式正在快速改寫。
「賺錢,就是要享受。」45歲的店口人張冬英在當地一家企業工具機車間上班,月薪1500元,聽說健身中心開張,利落地掏出1680元辦了張年卡。她說,花錢健身,當汗水溼透全身衣服時,也是開心的享受。
個體戶王仲偉今年60歲了,每天開著別克轎車光顧健身房。7月份,他花4000多元辦了健身年卡,請浙江大學體育系畢業的章少偉當私人教練,練起了高溫瑜伽。有年輕人笑他,他一本正經地說:「就興你們後生健身呀,老來俏有啥不好?」
「前一代人奮鬥,就是讓下一代更好地生活。」王仲偉說,他經常帶著8歲的孫女去鎮上的舞蹈培訓班學舞蹈。現在,鎮上新開的鋼琴、舞蹈、跆拳道等培訓機構已有20多家。
除了這些,鎮裡還先後投資1000餘萬元,建了健身房、3個門球場、87個籃球場及23個村級圖書室,總投資3000萬元的店口文化體育公園也已動工,當地農民休閒、健身會有更多新去處。
店口鎮名片:
位於諸暨市北部,區域面積105.7平方公裡,其中建成區面積12.1平方公裡,轄17個行政村和6個社區,常住人口6.1萬,新店口人近6萬。2009年,全鎮實現GDP70億元,工業總產值409億元,財政收入8.7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5880元,全國千強鎮前二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