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男女之道,人之大欲存於其中。慾火動時,勃然難以控制。即使刀鋸在前,油鍋隨後,也不管了。如果僅僅借過去聖人的勸誡就使人一片淫心冰消雪解,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何況以理勸導世人,使國家長治久安,莫如因果之說。但等到淫心初發,雖目擊現在因果,也不能斷除愛根。
唯有「不淨」二字可以斷絕。所謂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
論戒淫的根本辦法,一定是以「不淨觀」為宗要。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為什麼會這樣呢?
色使人迷路,佛使人覺悟,好像黑暗中的燈光,這是定理。
孔子也說:如果有志於求仁,他就沒有惡了。不是這樣嗎?
夫妻之間是因為宿世有緣,故為夫婦,夫婦之間是了緣的。至於後世,他們累世以來的因果不同,兩人後世不能保證都得人身,即使都得人身,能保證他們年齡相當,福報相當,出生相近,互為男女嗎?
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鳥,緣至則合,緣盡則散。所以說,世間一切都不長久,都不究竟,如水中月,鏡中花,色慾也是如此,不過我們看不透罷了。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離欲
修行人常觀想佛菩薩法相莊嚴,阿彌陀佛,坐大寶蓮花座上,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無量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
觀世音菩薩在佛左邊蓮花寶座之上,結跏趺坐。身紫金色,頭頂上摩尼寶為天冠。微妙光明,以為瓔珞。
而我們身體汙穢,膿血筋脈,腥臭骯髒,所謂的嬌姿媚態,只不過是眼前的假相罷了。
天台大師說:不淨入佛之門,能成就大事,如落海之人,依從就能得度,從此獲得清淨智慧,從此生淨妙佛國,『常觀不淨,就是修淨業』。
過去世尊預言七種法滅情狀,其中第四條說:末世弟子不喜歡修『不淨觀』。由此可見,深通佛學,才能修此法門。
《大學》中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我們能夠保持至誠的心,至純的意,至善的行,那麼就能勘破「風花雪月」,就能看到一切的實質不過就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
人身有敗壞,而人性無敗壞。譬如五穀根莖雖枯,其籽落地,來春復生。
修福人生天,造業歸惡道。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的道理。《漢書》中賈誼說:「千變萬化,無始無終,忽然為人。」
《魏書》中張子厚說:「知死後不亡,才可以與他說心性的事。」人的所謂死亡其實就是形體的消亡,而人的精神不會滅亡。
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守禮節,伏羲通媒妁,合二姓之好,就是為了控制天下之淫業。沒有婚禮,沒有媒人,讓天下男女自由泛濫,必然走向動物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區別了。
因此,開一方便之門,定為婚姻之道。使男子各各獨守自己的妻與子,使女子各各獨守自己的丈夫,父母各各撫養好自己的孩子。感情專一,就不會淫亂。
六道輪迴,色為根本,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愛欲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佛成道時,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草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色身不淨,臭穢不堪。如果放不下這具臭皮囊,還要修飾打扮,則永無解脫之日。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常在纏縛。這就是眾生迷於聲色,以貪愛為本的原因。
世尊出現於世,何曾不是作夢中佛事,恍如演戲。世尊八相成道也是示範,他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無數次出世於我娑婆世界,所度眾生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他生而未生,滅而未滅。
那麼如來如何出現於世呢?世界本空,一切如幻,何有可度?因有幻景,來醫眼病,何能無度?如眼有翳,見空生花,花非實有,因翳而在。
佛為醫王,來醫眼翳,翳病清除,故為度生。
魔從心造,妖由人興,遇難是真,求證是假。心被物轉,即是眾生,心能轉物,即同如來。迴光返照,即在當下一念,眾生如來,如掌翻覆。
我們眾生與觀世音菩薩最為有緣,觀世音菩薩應願、應聲而度,所以說我們眾生色慾心重,常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度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