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門品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

2020-12-18 尚思修善學佛

世間男女之道,人之大欲存於其中。慾火動時,勃然難以控制。即使刀鋸在前,油鍋隨後,也不管了。如果僅僅借過去聖人的勸誡就使人一片淫心冰消雪解,這是萬萬不可能的事。

何況以理勸導世人,使國家長治久安,莫如因果之說。但等到淫心初發,雖目擊現在因果,也不能斷除愛根。

唯有「不淨」二字可以斷絕。所謂禁得十分,不如淡得一分。

論戒淫的根本辦法,一定是以「不淨觀」為宗要。

自身不淨,常作觀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說:『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為什麼會這樣呢?

色使人迷路,佛使人覺悟,好像黑暗中的燈光,這是定理。

孔子也說:如果有志於求仁,他就沒有惡了。不是這樣嗎?

夫妻之間是因為宿世有緣,故為夫婦,夫婦之間是了緣的。至於後世,他們累世以來的因果不同,兩人後世不能保證都得人身,即使都得人身,能保證他們年齡相當,福報相當,出生相近,互為男女嗎?

色使人迷路,佛使人覺悟

譬如水上浮萍,林中宿鳥,緣至則合,緣盡則散。所以說,世間一切都不長久,都不究竟,如水中月,鏡中花,色慾也是如此,不過我們看不透罷了。

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就能離欲

修行人常觀想佛菩薩法相莊嚴,阿彌陀佛,坐大寶蓮花座上,佛身如百千萬億夜摩天閻浮檀金色,高無量由旬,眉間白毫,右旋婉轉,如五須彌山。

觀世音菩薩在佛左邊蓮花寶座之上,結跏趺坐。身紫金色,頭頂上摩尼寶為天冠。微妙光明,以為瓔珞。

而我們身體汙穢,膿血筋脈,腥臭骯髒,所謂的嬌姿媚態,只不過是眼前的假相罷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天台大師說:不淨入佛之門,能成就大事,如落海之人,依從就能得度,從此獲得清淨智慧,從此生淨妙佛國,『常觀不淨,就是修淨業』。

過去世尊預言七種法滅情狀,其中第四條說:末世弟子不喜歡修『不淨觀』。由此可見,深通佛學,才能修此法門。

《大學》中說:富潤屋,德潤身。心寬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我們能夠保持至誠的心,至純的意,至善的行,那麼就能勘破「風花雪月」,就能看到一切的實質不過就是「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了。

世間一切不過夢幻泡影

人身有敗壞,而人性無敗壞。譬如五穀根莖雖枯,其籽落地,來春復生。

修福人生天,造業歸惡道。道理本來就是這樣的道理。《漢書》中賈誼說:「千變萬化,無始無終,忽然為人。」

《魏書》中張子厚說:「知死後不亡,才可以與他說心性的事。」人的所謂死亡其實就是形體的消亡,而人的精神不會滅亡。

人與動物的區別之一就是守禮節,伏羲通媒妁,合二姓之好,就是為了控制天下之淫業。沒有婚禮,沒有媒人,讓天下男女自由泛濫,必然走向動物化。人和動物就沒有區別了。

人生關鍵在悟

因此,開一方便之門,定為婚姻之道。使男子各各獨守自己的妻與子,使女子各各獨守自己的丈夫,父母各各撫養好自己的孩子。感情專一,就不會淫亂。

六道輪迴,色為根本,生因識有,滅從色除。

《佛說四十二章經》中說:「愛欲甚於色,色之為欲,其大無外。」佛成道時,天神獻玉女於佛,欲壞佛意。佛言:「革囊草穢,爾來何為?去。吾不用!」色身不淨,臭穢不堪。如果放不下這具臭皮囊,還要修飾打扮,則永無解脫之日。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常在纏縛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常在纏縛。這就是眾生迷於聲色,以貪愛為本的原因。

世尊出現於世,何曾不是作夢中佛事,恍如演戲。世尊八相成道也是示範,他已於無量阿僧祇劫無數次出世於我娑婆世界,所度眾生無量無邊阿僧祇劫,他生而未生,滅而未滅。

那麼如來如何出現於世呢?世界本空,一切如幻,何有可度?因有幻景,來醫眼病,何能無度?如眼有翳,見空生花,花非實有,因翳而在。

世界本空,一切如幻

佛為醫王,來醫眼翳,翳病清除,故為度生。

魔從心造,妖由人興,遇難是真,求證是假。心被物轉,即是眾生,心能轉物,即同如來。迴光返照,即在當下一念,眾生如來,如掌翻覆。

我們眾生與觀世音菩薩最為有緣,觀世音菩薩應願、應聲而度,所以說我們眾生色慾心重,常念觀世音菩薩就能得度離欲。

相關焦點

  • 戒除淫慾心的功德,要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且獲福報無量
    戒除淫慾心的功德,要常念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且獲福報無量。淫慾心,我們這裡講的主要是,五戒中的「不邪淫」。在家正常的夫妻之間雖屬「正淫」,但也要適度適時,也要分場合。所以,這一切的惡因都是邪淫引起來的,《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饒益,是故眾生常應心念。
  • 究竟怎樣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才能得到利益
    所以說,為什麼我們常念觀世音菩薩名號能夠離淫慾,離貪瞋痴呢?因為觀世音菩薩也是我,也是阿彌陀佛,然後我們稱念觀世音菩薩是我們的願心使然,表示我們願自己離淫慾心,願離貪瞋痴,願成為觀世音菩薩,願成為阿彌陀佛。因為宇宙萬法就是一個人一個念而已,也就是說下自阿鼻地獄的眾生上至諸佛菩薩,通通都是一個人一個念而已,就是我們自己,就是阿彌陀佛。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注音 全文
    願解如來真實義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tan3)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chou3)械枷鎖,檢系(xi4)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ji1)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
  • 心中有怨,嗔恨心重,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念誦普門品
    不過,還好,我們有妙法蓮華經,有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云: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宣化上人告誡我們:觀世音菩薩救七難、解三毒、應二求,所以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人,也可以說是個「妙人」。作為普通人,希望消除嗔恨,可以求助於妙法蓮華經,求助於觀世音菩薩。
  • 常誦《普門品》的意義
    5、離被囚難:「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系其身,稱觀世音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6、度險途難:「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怨賊,有一商主將諸商人,齎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怨賊,當得解脫。」
  • 念誦禮拜觀世音菩薩,謹記3個字,才會有感應有求必應
    觀世音菩薩是我國四大菩薩之一,代表著無盡的大慈大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現在在西方極樂世界和大勢至菩薩共同輔佐阿彌陀佛,接引念佛往生的眾生。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化身,《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國土眾生,應以佛身得度者,觀世音菩薩即現佛身而為說法。應以闢支佛身得度者,即現闢支佛身而為說法。應以聲聞身得度者,即現聲聞身而為說法。
  • 智慧法語:淫慾心熾盛如烈火?常念觀音菩薩可轉輕
    以「聲聞」、「緣覺」二乘為方便權說,「二乘」終究要以成佛為最終目標,祖師贊為「成佛的法華」。 【經典原文】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若有眾生,恭敬禮拜觀世音菩薩,福不唐捐!【淨土宗十一祖省庵大師開示】觀音大士像讚大士法身,非男非女。菩薩是汝,非畫非像。又復應知,自他不二。能如是觀,真不思議。【略解】觀世音菩薩是西方三聖之一,是中國乃是東南亞國家家喻戶曉的大菩薩,在中國古時候更有家家彌陀佛,戶戶觀世音的景象。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好處
    《普門品》即《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是《妙法蓮華經》第二十五品。由於觀音信仰傳入中國日益盛行,所以它從漢文譯本內單獨流通出來,成為便於受持讀誦的單行本。讀大悲咒,讀普門品念菩薩名號三位一體的相結合,普門品原來是法華經中的一品,傳說在一千七百多年,有個國王生病了,全國的御醫都沒有辦法。病了一個月,這時候觀音菩薩救託夢給他。
  • 佛教: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做到兩個字,有求自然得到感應
    即據《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普門品〉所述,若有人稱觀世音菩薩之名號,則大火不能燒,大水不能漂,夜叉羅剎不能惱,對有怖畏者施無畏,令有貪嗔痴者離之,若求男女者隨而令得之;又,受持此菩薩之名號,或對之禮拜供養,其福德與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之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者相等。
  • 念誦禮拜南無觀世音菩薩,要想得到福報,首先要做到兩個字
    倒駕慈航,以菩薩的身份示現渡人。觀世音菩薩代表了大慈大悲,慈能予樂,悲能拔苦。所以有很多人念誦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當然可以從中得到相應的福報。《法華經觀音菩薩普門品》:「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
  • 如何得觀世音菩薩感應?
    1 一心稱名 要獲觀世音菩薩的感應,經中說的「一心稱名」最為重要。 2 勿存功利觀念 眾生常念觀音聖號,固然會在冥冥之中得到觀音保護,卻不應老是求菩薩的物質幫助,應該更進一步地向人格的內心下工夫。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每句經文都搭配解釋,抄寫背誦,可消災解難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解釋】假使黑色的風吹其小船、大船,漂流到羅剎鬼國裡去(羅剎鬼是啖精氣鬼)。如果其中只有一個人發心,稱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一切的人,都能解脫羅剎之難。以這種因緣,這位菩薩的名字叫觀世音菩薩(這段是說黑風難、羅剎難)。
  • 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聖號,功德不可思議
    經常會有人說某處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很靈驗,真的是這樣嗎?作為一名正信的佛弟子,我們應該知道,對於菩薩來說,何處不是道場?何處不可度眾生?千江有水千江月,觀世音菩薩如一月在天,影現眾生,隨處示現,無論你身在何處,只要誠心祈請,不論是哪個地方,菩薩總會如約而至。
  • 明賢法師講《普門品》 詳解觀音菩薩循聲救苦細節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若有百千萬億眾生,為求金、銀、琉璃、硨磲、瑪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 你若能這樣子,觀世音菩薩就給你甘露灌頂、摩頂授記
    你不要以為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是很簡單的。你念一聲,就有一聲的好處。 在〈普門品〉上不是講:「若有眾生多於淫慾,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你看,這種的好處,比什麼都大!
  • 有苦惱,有煩惱,多念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
    現代社會,很多人在生活、工作、子女教育等方面,有不少苦惱、煩惱、不順心。發現苦惱容易,關鍵是怎麼能有效地去除苦惱?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順利,希望沒有苦惱。這裡推薦一個去除苦惱的好方法,請多念妙法蓮華經普門品,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
  • 輕鬆學佛:明白了菩薩不是僕人後,再求就容易得到保佑了
    菩提薩埵,菩提的意思可以解為覺悟;薩埵就是有情。菩提薩埵的意思就是指覺悟的有情眾生。在中國,最為大眾熟知的一般是四大菩薩: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和文殊菩薩。之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四大菩薩是表四種法,這個了解的才能夠更好地去求:
  • 農曆九月十九恭迎「觀世音菩薩出家日」眾生消災免難、福慧圓滿!
    九法界眾生凡有所求,但能一心稱念菩薩聖號,菩薩即以千眼照見,千手護持,令其離苦得樂,稱心如意!值此殊勝日,請大眾持清淨心、發廣大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祈願菩薩慈悲願力加持法界一切苦難眾生,願他們業障消除,六時吉祥,獲無邊福德智慧,得如意自在清涼!祈願疫情早除、幹戈永息、風調雨順、佛法常興、海眾安和。
  • 稱念觀世音菩薩名號的功德
    觀世音菩薩是中國人最熟悉的,觀音信仰不僅貫穿整個中國佛教歷史,更是形成了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觀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難災厄的時候,許多人會第一個想到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甚至不自主的就念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