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平二十二日電】中國人民政協全體會議第二日,董必武代表人民政協籌備會第四小組作了「關於草擬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的經過及其基本內容的報告」。董必武首先報告起草經過說:
本組組長、副組長和組員一共二十五人,參加籌備會的二十三個單位,除了文化界民主人士以外,均有代表參加。六月十八日舉行第一次小組全體會,廣泛的交換了意見,並推舉張志讓等七人準備討論提綱。七月八日本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就根據提綱起草委員會所提「政府組織法中的基本問題」進行討論,基本意見趨於一致,並推定了董必武、張奚若、閻寶航、王崑崙、張志讓等五人負責起草政府組織法的初步草案。起草委員會先後開會三次,並徵詢了錢端升、王之相、鄧初民等專家的意見,寫成了政府組織法的草案初稿,又於八月十七日召開本小組第三次全體會議,修正通過了組織法的初步草案,提交新政協籌備會的常務委員會。八月廿七日第四次常會指定了黃炎培、馬敘倫、張奚若、李立三和本人對初步草案再研究修改一次。九月十三日第五次常務委員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組織法草案」作文字修改後,在九月十七日新政協籌備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中作了原則的通過。
董必武繼對組織法草案的幾個問題加以說明。他說:
一、國家名稱問題:我們採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名稱,因為共和國說明了我們的國體,「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義的中國是指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它有確定的解釋,這已經把人民民主專政的意思表達出來,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複一次了。
二、國家屬性問題:國家是統治階級鎮壓被統治階級的工具,所以必須把今天人民民主專政中階級間的關係講清楚。工人階級領導,以工農聯盟為基礎和四個階級的聯盟,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特質,這是大家所同意了的。
三、政府組織的原則:這個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它具體的表現是人民代表大會制的政府。即人民行使國家政權的機關為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由人民用普選方法產生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選舉各級人民政府。各級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各級人民政府為行使各級政權的機關。國家最高政權機關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中央人民政府為行使國家政權的最高機關。民主集中制的原則,與舊民主主義三權分立的原則相反。舊民主主義的議會制度是資產階級中當權的一部分人容許另一部分的少數人,所謂反對派,在會議講臺上去說空話,而當權者則緊握著行政權柄,幹有利於本身統治的工作。這是剝削階級在廣大人民面前玩弄手腕,分取贓私,幹出來一種騙人的民主制度。司法名義上是獨立,實質上同樣是為當權的階級服務的。我們不要這一套,我們的制度是議行合一的,是一切權力集中於人民代表大會的政府。
四、在普選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前,由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全體會議,即本會議,執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選舉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並付之以行使國家權力的職權。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選出後,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選出的全國委員會即成為國家政權以外各黨派各人民團體的協議機關。
五、政府組織法草案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有十項職權,對外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內領導國家政權。
六、政府組織法草案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組織政務院,為國家政務的最高執行機關;並組織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為國家軍事的最高統轄機關;組織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檢察署。
接著,董必武說明關於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的組織和職權的若干個別問題。董必武說,草案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由人民政協全體會議選舉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員若干人,並由政府委員會互選秘書長一人組成。不設常務委員會,政務院的主管人員稱為總理。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依據政務院的提議,任免或批准任免各大行政區及各省市人民政府的主席、副主席及主要的行政人員。這裡,用「批准任免」的字樣,因為有的行政區和省市的人民政府,其主席、副主席如果是選舉出來的,則中央人民政府只批准其任命。
董必武最後說到政務院的組織問題,按照政府組織法草案,政務院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任命總理一人,副總理若干人,秘書長一人,政務委員若干人組成之。政務委員得兼任各部的部長及各委員會的主任委員。政務院總理主持政務院全院事宜,政務院副總理及秘書長協助總理執行職務。政務院設政治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人民監察委員會及三十個部、會、院、署、行。上述四個委員會分別負責指導與其工作有關的部、會、院、署、行。對此,董必武解釋稱:
一、政務委員得兼任各部部長及各委員會主任,這就是說,部長和主任委員不一定是政務委員。我們政務院下有三十個部、會、院、署、行,如果他們的首長都是政務委員再加不管部的政務委員則政務委員人數太多,政務會議也就不易開好。
二、政法、財經、文教等三個委員會列為一級,以便協助政務院,聯繫和指導有關的各部門工作。各部門的工作受雙重領導,即一方面受政務院的領導,另一方面又受其所屬的指導委員會的領導。
三、人民監察委員會是監察行政人員是否履行其職責的,與檢察署不同,隸屬政務院比直接隸屬於中央人民委員會更能與行政機關接近,熟習實際情況,便於執行職務。
四、政務院下設的專管行政部門共有三十個,這因為我們的人民共和國應轉向建設,不能不多設幾個部門去管財政經濟的工作。我們在草案中規定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對於政務院的各委、部、會、院、署、行、廳於必要時得決議增加減少或合併之的規定,有了這樣有彈性的條文,政府便好辦事了。
(《人民日報》1 9 4 9 0 9 2 3 第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