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運動嗎?你聽說過橄欖球嗎?如果你是一個橄欖球愛好者,那麼這些橄欖球的知識你都知道嗎?
橄欖球聯合式橄欖球,通稱橄欖球或英式橄欖球。橄欖球的中文譯名因其使用的橢圓形(橄欖形)用球而得名。但在英語中,並無類似的稱呼。英式橄欖球和英式足球一樣,都是衍生自歐洲古代傳統足球的一種團隊球類運動。上述「歐洲古代傳統足球」中的「足球」一詞是泛指,並不是指大中華地區認知的「足球」即「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橄欖球和英式足球等其他足球類運動有共同的起源。「Rugby rules」在1845年確立,時間上比現代的英式足球(Association football)的另外兩大起源規則的確立時間更早。橄欖球類運動起源於英國,隨後擴展至歐陸各國及大英國協所屬國家與地區,臺灣、日本、香港亦有相關賽事。重要的國際比賽有歐洲的六國錦標賽、南半球的橄欖球冠軍錦標賽,以及世界盃橄欖球賽。
傳統的聯合會式橄欖球,競賽雙方各派15名球員上場,比賽場地為長方形草地,球場兩端各有一「H」型球門。比賽目的是持球衝到對方球門線後方以球觸地得分(Try,相當於美式足球的「達陣」),觸地得分後可再取得一次罰球射門機會補加分數;另亦可以在比賽中踢球越過球門橫杆上方而得分。當比賽時間結束時,以得分較多者獲勝。比賽過程中,防守一方可擒抱攻方持球員以阻止其進攻,但擒抱方式和位置均有所限制,以避免選手受傷。近年來流行的七人制橄欖球,是橄欖球運動的一種變化,其場地、規則與傳統15人制橄欖球大致相同,但人數少、比賽節奏快、平均得分高,普遍受到歡迎,重要性日增,為世界運動會的正式競技項目。七人制橄欖球成為2016年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七人制橄欖球外,亦有10人制之設計,不過較不普遍。
除此之外,尚有許多運動是由橄欖球和足球衍生發展出來,包括同樣使用橄欖形球的聯盟式橄欖球(Rugby League)、美式足球和加拿大式足球。澳式足球和流行於愛爾蘭的蓋爾式足球,發展相對較獨立。蓋爾式足球雖然使用圓形球,但與英式橄欖球運動有幾分相似,有時會被拿來作比較。
關於橄欖球的誕生,有一種傳說廣為流傳。1823年的某一天,英格蘭沃裡克郡拉格比鎮的拉格比學校正在舉辦校內足球比賽。有一位名為威廉·韋伯·艾利斯的學生,因為一次踢球失誤感到懊惱,一時心血來潮,便抱起球跑向對方球門。此一動作雖然犯規,卻引起在場觀眾的興趣。此後在該校的足球比賽中,抱球跑的情況便頻頻發生,並逐漸傳播開來。後來經由一些熱心人士的研究與改善,便逐漸發展成為一項新的運動。由於是從拉格比學校開始發展的一種足球衍生運動,便稱之為「拉格比足球」(Rugby football)。但是,這種說法幾乎沒有任何根據,並且大多數體育歷史學者都認為這個故事是憑空杜撰的。「用手臂抱住球」(taking the ball in his arms)這個動作經常被誤解為「拿著球向前跑」(picking the ball up),而「用手持球」(handling the ball)被很多人認為是 Webb Ellis 犯規的地方,比如在現代足球規則中就是如此。然而「用手持球」(handling the ball)在當時(注釋:指的是在現代的橄欖球和足球分家之前)是經常被允許的,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是強制性的動作。Webb Ellis在當時的規則下,真正犯規的地方是「帶著球向前跑」(running forward with it),因為當時的規則是只允許運動員「向後撤退」(retreat backwards)或者「向前踢球」(kick forwards)。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的報導,威廉·韋伯·艾利斯不大可能是橄欖球的始祖。倫敦吞克納姆的世界橄欖球博物館館長洛維指出:「韋伯·埃裡斯有點像英國歷史上的亞瑟王。他很重要,但你一旦開始考證,就會發現,傳奇故事的背後沒有什麼證據。」。
場地橄欖球比賽場地橄欖球比賽場地(field-of-play)為100米長、70米寬的長方形草地。球場兩長邊為邊線(touch-line,得分區的邊線則稱為touch-in-goal line),兩短邊為得分線(try line,或稱goal-line)。得分線後方有一深10米縱深的得分區(in-goal area),該區底線為死球線(dead ball line)。得分線中央立有球門,門柱相隔5.6米,在高3米處有一橫杆相連。場地正中央與兩端得分線線平行處畫有一條半場線(half-way line),兩邊距離中線10米處各畫有一條虛線,距離得分線5米處也各畫有一條虛線,距離得分線22米處各畫有一條實線,有時候會標明數字「22」以利識別。兩側距離邊線5米處各畫一條虛線,距離邊線15米處各畫數條短實線。
規則
基本規則· 持球員可以球員抱球向前進,也可以向前踢球。· 踢球者會形成越位線,在踢球者前方之隊友,於踢球者跑過前,不得碰觸球,否則即構成越位。· 持球員只能向側後方傳球,不能向前傳球。· 球所在位置向左右兩邊拉出的虛擬直線叫「越位線」,攻方球員必須留在越位線的後方,不能越位。· 持球員被防守方擒抱倒地時,必須立刻放開手裡的球;而擒抱別人的球員必須立刻放開對方。得分規則· 球被帶入或踢入對方得分區時,攻方球員持球將其觸地,可得5分。· 觸地得分之後,攻方可以由任一位球員在觸地點與得分線的垂直線上任一點再射門一次,若射入球門可再得分。· 比賽中持球員可以用踢落地球(drop kick)射門,射入可得3分。· 對方犯規後的定點罰踢可以直接射門,射入可得3分。
各國橄欖球運動發展紐西蘭「全黑」隊2006年11月對陣法國隊開賽前表演毛利族傳統戰舞2007年世界盃橄欖球賽:愛爾蘭隊與喬治亞隊爭邊線球橄欖球運動有八大主要聯盟雄踞,分別是英格蘭、澳大利亞、愛爾蘭、威爾斯、蘇格蘭、紐西蘭、法國及南非。重要的國家代表隊比賽有歐洲的六國錦標賽、南半球的橄欖球冠軍錦標賽,以及世界盃橄欖球賽。而最重要的俱樂部比賽則為南半球的南非、澳洲、紐西蘭和阿根廷及日本五國之間的職業聯賽超級橄欖球聯賽。橄欖球同時也是紐西蘭、威爾斯,以及太平洋國家東加、斐濟、薩摩亞等國的國家運動。
說了這麼多,老鐵們是不是也喜歡上這個運動了!如果你喜歡小編的話,記得點擊收藏關注加轉發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