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富人」家的孩子,動手能力也可以很棒

2020-09-17 熱心網友123

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說,「看看鄰居家的XXX,這一次又考了第一名。」「看看你同桌XXX,再看看你怎麼XXX」等話語。我們對於窮人家的孩子都有了固定思維,「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了。

現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什麼都會發生,現在小康家甚至是「富人」家的孩子也會成長得很好,不比窮人家的差。

人們常常以為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造就了他們在很小就要擔負起家務,而如今新一代的孩子,已經開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家長也不會再約束孩子,常常鍛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從小就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一項研究記錄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並且婚姻更幸福。

作為新一代家長,大部分已經懂得制止寶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模式。因為他們知道想要讓孩子成為精英,就要從小就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其中讓孩子做家務是最基本的鍛鍊,而傳統家長保姆式的代做,反而會「毀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變成:「媽寶男」或者是「媽寶女」。

在幼兒階段,家長就應該開始讓孩子獨立穿衣吃飯,這樣做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手腳的協調能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在孩子玩耍時,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家長就可以讓寶寶自由發揮,不要有任何的指責或者是評判。

對於剛剛會走路,剛認知這個社會的寶寶,他們對於一切都是新奇的,特別喜歡探索,例如:畫畫,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這時候他們會把這一切畫下來。家長在他們畫畫的時候不用拘束他們畫得好不好看,或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畫,讓他們自由發揮畫下他們自己心裡想像的內容。

面對孩子的提問,如果家長自己也不知道,不要果斷拒絕孩子,這樣會抑制孩子的求知慾。家長可以這樣說:「親愛的寶貝,我也不知道!那我們來共同查查看為什麼是這樣的,好不好?」這樣做不僅可以造就他們生生不息的求知慾,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活潑開朗,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了更多的親子時間,這不是兩全其美嘛!在課堂上孩子也會積極發言,上課時也會很好的理解老師講的一切,不會比同齡人慢一拍。

從小就讓孩子開始學做家務,我們可以把做家務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讓它那麼枯燥。家長可以設置相對應的金額獎勵,或者是其他獎勵,來提前讓孩子知道,今後的社會是等值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索取。這樣做會很好地鍛鍊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孩子以後經歷的時候,也會感到有意義,隨即很高興地完成,這也是很棒的一個小遊戲不是嗎?

雖然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寶,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我們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礎不容忽視。不能等孩子長大後再去鍛鍊這些技能,那個時候已經晚了!就像蓋房子,地基要牢,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子才會堅固。

現在傳統觀念逐漸被新觀念給代替,這是值得讚賞的事,我們不用再用羨慕驚嘆的眼光看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只要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自己的孩子不會差,孩子就是自己的驕傲,即使自己給不了孩子多大的富貴,但家長就是孩子很好的人生老師。

無論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又或者是普通家庭,只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在這個社會很好的生活下去,讓孩子舒心的按照他們的節奏向前走,這些都是給孩子的寶藏,而且會讓孩子感激一生!

相關焦點

  • 弔詭的現實:富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早墜落
    弔詭的現實:富人的孩子早當家,窮人的孩子早墜落。如果按照文章開頭格雅的劃分,當下社會至少可以把孩子分為以下九類:1、富人家的聰明孩子;2、富人家的普通孩子;3、富人家的傻孩子;4、普通人家的聰明孩子;5
  • 《小鞋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困埋沒不了生活的希望!
    導讀:《小鞋子》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貧困埋沒不了生活的希望!阿里是一個九歲的小男孩,這天,因為妹妹的鞋子破了,阿里便來到修鞋匠這裡幫妹妹修鞋,可是在回去的路上,阿里卻弄丟了鞋子,失望的他神情落寞地回到家中,妹妹問他鞋子修好了嗎?
  • 農村人喜歡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個早當家是啥意思?其實不光榮
    農村生活過的人,甚至是城市生活著的人,一定都聽過這句話「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雖然很多人說這句話,但能聽懂的孩子其實並沒有多少。為什麼這麼說呢?一、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早當家是啥意思在以前的農村家庭,必須要有個當家的,什麼是當家呢?就是管理家庭,這裡的管理包括地裡種什麼莊稼、什麼地方栽樹、糧食是賣掉還是存起來。總之,就是處理一切家務事的人,跟過去說的掌柜的類似,另一個更為形象的說法就是一家之主。
  • 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最大的區別是這個
    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時候,事實上很多孩子之間的差距也越來越大。有人說富人家的孩子是因為有錢,所以也才比窮家的孩子有出息,當然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另一方面就是富人家的孩子可能有一個規劃的更好的未來。然而事情也不是絕對的,有時候窮人家的孩子也能夠規劃的非常的好,以後也會有出息。
  • 農村人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你知道什麼是早當家嗎?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窮人家的孩子並不想早當家,只是沒辦法。很多農村孩子從小就目睹父母的辛勞和不容易,於是就早早地幫父母分擔家務,早早地就學會了自立,這一點對於很多農村80後來說,應該都有記憶。
  • 臺灣三姐妹幫單親媽媽扛家計 網友:窮人孩子早當家
    原標題:臺灣三姐妹幫單親媽媽扛家計 網友:窮人孩子早當家  高雄三姐妹,分別才15歲、11歲和8歲,小小年紀就萬般懂事,幫忙單親媽媽一道扛起家計。這則新聞在網絡上已引起強烈關注和討論。   ma101ma101: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希望能幫助你們。   25371146:太感動了!也很心酸!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那是你對「當家」的理解太片面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是一句很常見的俗語。見到那些家境困難但自強不息的孩子,人們會說這句話,老人要批評孩子時,也常會用上這句,順便加一句「別人家孩子」……但是,這句應用場合無限多的俗語,真的有道理嗎?或者說,那些出身貧困家庭又自強懂事的孩子,真的會是大多數嗎?比例能夠支撐「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樣的結論嗎?
  • 哪有什麼「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不過是以犧牲童年當代價
    我們父母那一輩,家裡的經濟條件都不太好,所以經常聽到他們說一句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言下之意是,窮人家的孩子能早早地明白生活的不易,父母的甘苦,幫助父母撐起這個家庭的重擔。這一點也十分符合現代育兒中「窮養」的觀念,因為很簡單,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孩子想「富養」也沒條件。因為在社會普遍的認知裡,經濟條件差對孩子的成長來說也許是件好事,因為這樣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更懂得努力,所以更容易成功。同時「窮人家」的孩子也更會體貼照顧別人,人際關係會比較好。
  • 我聽過最大的笑話,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懂事早
    1人們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確實,窮人家的孩子,從小就要參與家庭的各種雜事, 挑水、做飯、洗碗、推磨、下田、收割、澆水、餵豬, 只要體力上幹得動的,大人幹什麼,自己就跟著幹什麼, 這不是當家是什麼呢?窮人家的孩子,讀書也最刻苦。
  • 窮人家的孩子真的是早當家嗎?真懂事和假懂事,這兩種特點藏不住
    一說起窮人家的小孩,可能很多人潛意識裡就是「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實際上窮人家的孩子不一定就早當家、也不一定就輸在了起跑線上:前段時間,一位幫媽媽打包滷菜的幼兒園小朋友火了,視頻裡的男孩脖子搭著一條毛巾,在炎熱的夏天小短髮都被汗水打溼了,一看到這樣的視頻可能很多人會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實際上早當家的孩子不分「窮、富」之家,在每一份真正懂事肯為父母幹活的勞作付出裡,一定是包含著對家長們的滿滿愛意
  • 李玫瑾:「窮人家的孩子」特徵明顯,根本藏不住
    過去我們常常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事實是真的很少。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話中談到,窮人家的孩子很多都有心理問題,而且特徵非常明顯,根本就藏不住。她主要講了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普遍都很自卑,缺乏自信。這個很好理解,因為家裡窮,多少都有點自卑的。
  • 為啥「窮人家」的孩子一眼就能認出?李玫瑾:這3點特徵藏不住
    雖說,現在很多人崇尚精神富裕,但回歸現實以後,其實「窮人家」的孩子是一眼就可以看出的。為什麼窮人的孩子可以一眼認出?李玫瑾教授研究多年兒童犯罪心理學,她對兒童的心理了解的十分透徹。她也曾在「兒童成長環境致使兒童發生心理變化」的方面做過文章。其講述:「窮人家」的孩子身上的這3點特徵是藏不住的。」
  • 四歲男寶給弟弟餵飯,動作很熟練,網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導讀:四歲男寶給弟弟餵飯,動作很熟練,網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四歲男寶給弟弟餵飯,動作很熟練,網友: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為何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畢竟,研究生的學習還有3年學校生活可以繼續。所以很多大學生選擇跟風考研,或者掛科重考。潛意識裡,躲在象牙塔的舒適感,淹沒了適應社會的恐懼,暫時壓下這個問題,可能心裏面更舒服一些。把理想理想化試想,哪個社會人是每天把民生、把人類發展這些掛在嘴邊上的?而每個人卻不約而同地做著很多這樣的工作,每個人的努力生活,都是在推動社會發展的力量。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和「家庭教育立法、父母持證上崗」一回事嗎
    紅燈記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指的不是教育方式,是生活所迫,無法模仿。所以在這個過程中,窮人家的孩子,耳濡目染,主動學會了節儉。父母忙於生計的家庭,孩子缺少關愛,更沒有在父母面前撒嬌的機會,也得不到過多的照顧。就會變得獨立、懂事,孩子希望通過自己的行動和努力,得到自己希望的東西,得到社會的認可和關注。對孩子來說是及早的學會了忍讓與承受。
  •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引發父母培養孩子的責任和能力的思考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是流傳了很久。透露出來的是窮人的一種無奈的現狀。那我們仔細思考一下,為什麼窮人的孩子的早當家。因為窮,父母要出去工作,但是收入非常微薄,甚至是父母臥病在床,無力工作,家裡只能依靠低保生活。孩子不僅上學讀書,還要承擔照顧家庭的責任。這些責任都是不得不壓在了孩子的身上。讓孩子在小小年紀就明白了家庭所面對的苦難,承擔了家庭的壓力。
  • 「窮人家」和「富人家」的孩子,這3點區別很顯眼,想藏都藏不住
    我國很快就要步入全面小康社會中了,但是社會中存在的貧富差距依然非常懸殊,對有的人來說一場生病只能自己挺過去或者選擇放棄,而有的人可以用14億來續命,這就是貧富差距給我們帶來的差異,那麼對於孩子來說呢,又會是什麼樣的?。很多人會覺得,窮人和富人的孩子差距只是在提供給孩子的物質條件上,只是衣食住行的差別而已。
  • 被耽擱的人生,如果可以重來,再也不要「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可經歷過生活磨礪的姐姐如今也明白了挑水做飯,割草餵牛,拉土糞肥種莊稼,都沒有落下過,因此也是我們幾個孩子中最能懂父母的不易與艱辛了。後來興起到城市打工,還屬於童工的姐姐就跟著大一點的堂哥、堂姐走南闖北起來。先是在家鄉的機械廠做零工,繼而是北京、河北、深圳,珠海。回憶過往,歷歷在目。有收穫滿滿,亦有艱辛異常,但低學歷確實阻礙了更多發展的機會。
  • 那你聽說過「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嗎?
    但這樣的話卻經不起推敲,咱不說什麼生育權是每個人享有的權力,我就提一句我們常說的一句俗語——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貧窮並沒有讓孩子受害,相反,貧窮反而讓孩子更負責,比那些富裕家庭的孩子更優秀。但有的人又會說了,我們還有經常說「寒門難出貴子」呢?
  • 窮人家的孩子什麼時候讓你深感無力?別讓「窮病」的自卑毀了你
    俗話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除了孩子懂事的原因之外,其實更多的是被迫,被迫過早的承擔起養家餬口的責任,被迫更早的在社會中掙扎沉浮。挖空心思的計算這每一餐的花費和房租水電的支出,看看哪裡還能再省點。高檔餐廳、燈紅酒綠的酒吧從來不敢去,仿佛自己與這些徹底絕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