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會聽到家長這樣說,「看看鄰居家的XXX,這一次又考了第一名。」「看看你同桌XXX,再看看你怎麼XXX」等話語。我們對於窮人家的孩子都有了固定思維,「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了。
現如今的社會日新月異,什麼都會發生,現在小康家甚至是「富人」家的孩子也會成長得很好,不比窮人家的差。
人們常常以為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好,造就了他們在很小就要擔負起家務,而如今新一代的孩子,已經開始發生了改變。大多數家長也不會再約束孩子,常常鍛鍊孩子的各方面能力,從小就培養愛勞動的好習慣!
一項研究記錄表明: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並且婚姻更幸福。
作為新一代家長,大部分已經懂得制止寶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模式。因為他們知道想要讓孩子成為精英,就要從小就讓孩子養成好習慣,這對孩子的成長有幫助。其中讓孩子做家務是最基本的鍛鍊,而傳統家長保姆式的代做,反而會「毀了」孩子的一切,讓孩子變成:「媽寶男」或者是「媽寶女」。
在幼兒階段,家長就應該開始讓孩子獨立穿衣吃飯,這樣做不僅可以鍛鍊孩子的手腳的協調能力,還有利於孩子的性格養成。在孩子玩耍時,只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家長就可以讓寶寶自由發揮,不要有任何的指責或者是評判。
對於剛剛會走路,剛認知這個社會的寶寶,他們對於一切都是新奇的,特別喜歡探索,例如:畫畫,他們有自己的獨特想法,這時候他們會把這一切畫下來。家長在他們畫畫的時候不用拘束他們畫得好不好看,或者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想法來畫,讓他們自由發揮畫下他們自己心裡想像的內容。
面對孩子的提問,如果家長自己也不知道,不要果斷拒絕孩子,這樣會抑制孩子的求知慾。家長可以這樣說:「親愛的寶貝,我也不知道!那我們來共同查查看為什麼是這樣的,好不好?」這樣做不僅可以造就他們生生不息的求知慾,孩子的性格也會更加活潑開朗,家長和孩子之間有了更多的親子時間,這不是兩全其美嘛!在課堂上孩子也會積極發言,上課時也會很好的理解老師講的一切,不會比同齡人慢一拍。
從小就讓孩子開始學做家務,我們可以把做家務變成一件有趣的事情,不讓它那麼枯燥。家長可以設置相對應的金額獎勵,或者是其他獎勵,來提前讓孩子知道,今後的社會是等值付出,而不是一味的索取。這樣做會很好地鍛鍊孩子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孩子以後經歷的時候,也會感到有意義,隨即很高興地完成,這也是很棒的一個小遊戲不是嗎?
雖然孩子都是每個家庭的寶,尤其是現在二胎家庭,我們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孩子的基礎不容忽視。不能等孩子長大後再去鍛鍊這些技能,那個時候已經晚了!就像蓋房子,地基要牢,這樣建造出來的房子才會堅固。
現在傳統觀念逐漸被新觀念給代替,這是值得讚賞的事,我們不用再用羨慕驚嘆的眼光看別人家的孩子,因為只要用正確的方式來教育孩子,自己的孩子不會差,孩子就是自己的驕傲,即使自己給不了孩子多大的富貴,但家長就是孩子很好的人生老師。
無論是「窮人」家還是「富人」家又或者是普通家庭,只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怎樣在這個社會很好的生活下去,讓孩子舒心的按照他們的節奏向前走,這些都是給孩子的寶藏,而且會讓孩子感激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