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見南陽之廿八|我們的武術,我們的南陽城

2020-12-22 新浪南陽看點

2019年11月8日,陰,周五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大家晚上好,玉見南陽,玉見不一樣的南陽,玉見更好的自己。每一次做做節目,上午有空閒的時候,思考一些問題,想想說什麼呢。原本想說一點與記者有關的事,因為不感同身受,怕貽笑大方。因為今天是11月8日記者節,昨天還舉辦了記者節系列主題活動,我看杜若在第20個記者節,真心不易,可喜可賀,也祝所有新聞工作者和熱愛新聞的朋友們節日快樂,向你們致敬!在新時代,網絡像一張網一樣,每個人都是一個自己記者,人人都是麥克風,但是我們或者只是一個志願者,而職業記者是這個社會鼓與呼的那些人,他們以新聞為生命,靠新聞實現人生價值,為這個人民美好吶喊。

上一周,周日我們還在王府山下聊宛城風俗菜根譚,下午又在孫家樓舉辦了紀念南陽解放七十一周年座談會。周一我們南陽益博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在在梅溪沙舉辦了中原大講堂《所歷所見所聞——紀念南陽解放七十一周年暨中原我軍佔領南陽七十一周年》的主題活動,以所歷所見所聞看和看見走進講述為主要方式,先後由李保銓老師、郭文學老師、塗月超老師、李萍老師、胡群祥老師、關會明老師、張長江老師、易存安老師等社工機構、黨史專家、黨史學者、社區志願者、文保愛好者、高校教師、媒體記者、民間文藝家等96人次在梅溪沙主會場參加。回望過去,是為了更好啟迪未來,只有通過紀念倡導才能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周四我們益博社工聯合暖陽志願服務夥伴中信銀行南陽玉器支行黨支部、紅色馬山公益團隊一行14人來到南陽市社會福利院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用身邊的細微之處尋找初心的力量。

我們上午還在偶遇街頭探訪在南陽街頭修鞋25年的那些陳修鞋師傅,靠養狗生活的六十歲的趙老師,住在府衙邊只上過兩次府衙的張喜梅老人,還能說出護城河的樣子。他們讓這個城市變得多彩起來。不是所有的吶喊都沒有回音,最讓我感動的是,因為老南陽講老南陽城市記憶關注古宛城生態保護,因為梅花古城改造呼籲保護的那三棵樹保存下來,更多的是那棵市場街的樹也保存下來,這是我始料未及的,也讓我看到這座城市執政者的接納與包容,讓這個城市對每一個生命的尊而顯得溫暖,儘管今天是立冬。

中國傳統武術是中華民族的瑰寶 ,可以強身健體 陶冶情操 延年益壽 防身抗暴。武術像京劇一樣,屬於文化精髓,一招一式,滲透著通古達今,連南接北的精氣神韻。每一個人的童年都有一個武林高手的夢想。我不是老南陽人。因為社會工作,我們在不斷的講述中,了解關於南陽的另一個傳統領域,他就是傳統武術。我們常常說弘揚國藝,劍膽琴心。那是去年十月份,一篇老南陽講老南陽城市記憶文章的最後留言區,一個現在安家在駐馬店的老人說包莊校場哪裡有武術高手,原來練武的人很多。在校場路去了四五次,找到了包莊武館的老師趙淑霞,趙淑霞把我領到葉富安老師那裡。葉富安老師是南陽公司一把手退休,也是武林高手。他告訴我,這裡我用第一人稱來寫——

13歲的時候隔牆有個喊三伯的,外號小牛板,張三伯舞獅子,主攻獅子尾。推薦到包莊武術宗師韋水旺,叫六叔,是老拳師,在包莊習武館。南陽武術拳師有朱雲燕、馬書亭、徐紹德、丁長漢、劉紅軍、顧百泉、高啟明、高啟顯等老師。1930年,南陽國術館成立,蘭師爺受聘為總教習。韋老師又隨任館長的師叔周虎臣(伏波),深造跤術,從而奠定了韋師在解放後成為南陽一代跤術宗師的深厚根基。二、三十年代至日宼入侵前,因政府支持,南陽習練武術之風空前昌盛,各門沠高人竟相出山,授徒傳藝,韋老師也因之結識了一大批武林同志。其中高啟明、馬天立、朱雲雁、孫善林、李成恩等人與韋師既份屬同門,又義氣相投,遂結為金蘭,序以年齒韋師第六,恰好韋師在家族堂兄弟中也是老六,從此不惟同宗子孫,稱師「六叔」「六爺」,後生學子也呼「六叔」「六伯」。

南陽國術館成立後,為方便推廣武術,在市區各地分設了十幾處練武場,包括包莊在內的幾處拳場由蘭雨田師祖親自負責教授。後來韋師藝成出師,便接替師祖傳藝。到抗戰前,包莊數百口人除了老幼病殘,幾乎人人習武,日宼來宛,也曾慕韋師大名,前來拜訪並邀師授拳,被師拒絕。韋師本性良善為人處事淳樸寬厚, 老幼皆知,道德所感,求學者極多!他一生習武歲月八十載,教拳也有七十多年的歷史。其間得師親授拳藝而又有所成就者數以百計,師兄永顯、張勝鐸、李廣、王克明等皆為南陽當代武術名家。

韋老師繼承蘭師爺遺志,畢生以傳播武學為己任。不但從不收學費,還為遠方求學者提供食宿。師待人真誠熱情,教學認真且無保守,德名遠播。老師雖不通文墨,卻深知道德之理,不要求學生錢物供養,卻要求學生:遵紀守法、思想端正、作風正派、謙虛謹慎、勤學苦煉、團結互助、見義勇為、遵師重道、工作進步,品行良好。解放後國家大力支持民間傳統武術活動,教學之餘,韋師多次帶隊代表南陽參加省地市縣各級武術賽事,多次獲得優異成績;七十餘歲時,還創辦武術學校,親自教學,後輩學子多受教益;南陽少林武術館館長趙良珠在未入餘門下前,在武校學習,即得韋師親授黑虎拳、黑虎刀 ;1995年,年已八十三歲的韋師還參加河南省武術觀摩交流大會,奪得第一名!電視臺為此專赴師家中採訪,內容後在全省電視臺播出,其中韋師表演雙手直臂攀握旗杆,使身體平直懸空,令人終生難忘, 使全省都知道南陽仍然是武術之鄉。

北方舞獅源於漢朝,唐時已成宮庭舞蹈。舞獅的意義不外是驅邪獻瑞!舊時南陽幾乎村村皆有舞獅隊伍,每逢節慶,都是披紅掛彩走上街頭,競相獻技,百姓喜聞樂見,可謂是最古老又常新的民族體育活動。舞獅因是模仿獅子的舉動:躍,跳,蹦,竄,滾,翻等,表演者一般都是民間練武者,腰腿功力強健,還要一人領舞,領舞者必須拳功紮實,技術嫻熟。南陽老拳師均精於此藝,李成恩、韋水旺二位老師尤稱高手!李老師且能自制獅頭,韋師八十多歲還親自領舞,堪為典範。

憶起往昔,葉富安感嘆到,那些年師兄們在那裡練,師傅在那裡瞅。師伯們回來後,都傾囊相授,哪裡不到位,指點到哪裡。當時學武術的人,1970年又開始舞刀弄槍,經常在師傅那裡吃住練武。那時候徒弟不多。1980年《少林寺》演了以後,習武風盛,一度達到1000多人。包莊的老拳師們家裡經常帶幾十個,包莊幾百人。有些專門在文化宮辦武館,趙淑霞就是那一批精英,也是正規的拳師。現在,經過長時間的磨練沉澱,很多都淘汰了。傳統武術受罪,夏練三伏,冬練三九。年輕人堅持下來的不多。現在一個是外面的拳,比如跆拳道,再一個傳統武術館也少了。說少也不少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真正練武的還不少。

而因為這那次探訪葉付安老師的機緣又認識了在王府飯店前面和平街住,一輩子痴情武術的曹樹人老師,他的兒子現在是四川大學武協主席,一個九三年的陽光男孩。前天我們一起吃飯,有像一個獨行俠一樣去江西閉關修煉去了。這個只上過七年學的老師,文韜武略兼備,但他在謙虛中還說,自己就是不會做生意。一直靠一個武術夥伴資助。說到傳統武術,曹樹人老師能講出一大串歷史。在他的眼裡,解放前,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的多數拳師都跟國民黨有關係,他告訴我——

因為羅震做地方官的時候,十分重視傳統武術和文化的弘揚,三零年前後還成立了南陽國術館。老師們解放前風光無限,解放後卻難逃劫難!南陽的心意六合拳,四拳八式,雞腿、龍身、熊膀、虎豹頭、鷹捉等,拳法很古老。中國武術象形取意,武術在文明之前就有,它蘊涵著深刻的道法自然的智慧。人是靈長類動物,在動物界人不是最強大的,但人有思想智慧,會學習。在中國人的意識裡,老虎氣勢強大,猿猴身手靈活,最初的拳法即是採取老虎兇猛的態勢、猿類靈動的變化,名稱也多相關如黑虎掏心,猿猴爬杆等等。南陽在漢朝就是武術之鄉。清朝時候南陽鄧州的馬殿甲是個武狀元,也是有清一代河南唯一一個武狀元。武術講脈絡譜系,南陽分兩個大系,一個是心意拳,一個是少林拳,都是有脈絡可查。張志成從學洛陽馬學禮,現在鄧州的武協主席馬雷石是其直系傳人。張志成又傳襄城縣張聚。張聚又傳給魯山買壯圖,買是宗師中的宗師,現在全世界練心意拳的十有八九都是他的後代子孫!三十年代,買壯圖孫子在南陽上中學,買壯圖的兒子買學禮經常到南陽,在河街清真寺教拳,理論上只限於回民。丁長漢、劉紅軍是學的最好的。後來買學禮請師兄丁兆祥來收了丁長漢、丁長川、劉紅軍為徒,這些人我都接觸過。傳統武術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私下教人最多的,是包莊的韋水旺,他是我師叔。

南陽國術館的館長周伏波又名周虎臣,方城周家寨人,屬於師爺一輩,總教練是蘭雨田,名金鬥,也是我少林派的師爺一級。這一派是由乾隆年間王守一傳下來的。王守一傳韓典,韓典傳韓朔,韓朔傳周伏波蘭雨田,蘭雨田又傳徐紹德、李桂五、朱雲雁、李承恩、韋水旺等。馮振宇的師父是徐紹德,他的師父是李承恩,葉富安李廣的師父是韋水旺。原來練武都是秘傳,人傳人,口口相授。道家是黃老學說,但求名逐利不行。道家與道教不是一回事,南陽的玄妙觀曾紅極一時,武當山曾是玄妙觀的下院,張三丰、丘處機都來過南陽。宗教信仰,有行有理,有參悟為主,也有講理為主。

曹樹人老師,再給我講述老南陽的時候感慨到人在極度困窘的環境下,一個閃念就會影響一個人一輩子。那個時候經常受欺負,成天想學功夫好行俠仗義,等你正真會打人了,又不能打人了。十四五歲的時候,有個同學的親戚會兩下,跟著學也沒學成。真正系統學,是跟著後來的師兄王中武開始。王中武有一年帶著幾個表弟表妹在公園練,我跟著學了28天一個暑假,也算有點基礎。

南陽1981年請幾個老師包括李承恩成立南陽群眾武術館,辦公地點在文化宮裡面,那時的看撞球場,有舞臺,中間空地是個標準的藍球場,能容納上千人,市裡有啥活動都在那裡舉辦。當時文化宮很大,跟公園差不多,早晚沒事了人們都過去逛逛。裡面還有兩個果園,種的蘋果樹,佔地差不多有一千多平米,外面圍一圈陳刺疙瘩擋住。

當年,海燈法師很有修養,名氣也大,是禪學大家也是武術家,被國家派到少林寺當主持,修廟的差不多了,又被當地那幾個人給擠兌走了。老和尚是虛雲法師的法子。文化宮群眾武術館在《少林寺》演完以後,學習武術的人多起來了,形成了一股學習武術的熱潮。那個時候教練不夠用,就請王中武來代課。王中武轉業回來在酒精廠,那時候忙,不容易走開。我工作閒一些,王中武就領我來見李承恩老師,說讓我來武術館代課。

中國傳統是講承傳和譜系的。當時沒有條件舉行正規的拜師儀式,中武哥讓我給李老師磕個頭,就算是正式入門了。李成恩老師在師兄弟中排行老五,叫五伯。跟著李成恩老師學了三年,直到1984年出師,老師給我交待三件事,除了一般的規矩外,又特別講了三點:一是不準開武館,二是不準當保鏢,三是四十歲前不準收徒弟。 我理解老師的意思是開武館可以健身,但是從武術傳承的角度來看很難達到目的。不跟人當保鏢,說是武術是高尚的,而保鏢則是沒有人格的工作。四十歲之前不收徒弟、是從中國傳統人倫的角度上考慮;孔子說四十不惑,才能授受,這又是個傳統文化的倫理。現在武術界都亂了,五十歲收六十歲徒弟的都有,我自己的徒孫都收徒弟,也管不了。南陽本身就是南都帝鄉,武術傳統源遠流長,一直在堅持。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應該說是一個高潮,從1981年、1982年也就是幾十個人。1983年開始,一兩千人的規模,這是群眾性比較集中的,具體有多少也沒有詳細的統計。當時的文化宮和人民公園都佔滿了練功的人,形成了傳統武術的新景觀。1986年武館停辦,我到中原技校就是現在的河南工院義務教拳六年到1993年。南陽是個傳統文化意識比較濃的地方。原來的體委武術隊教練丁功和,是回族,教學的內容屬於學院派,群眾武術館關鍵在群眾,1984年初全市有個散打選拔賽,我打贏了,卻被判輸,從此幾十半不參加這類比賽。現在曹老師還出了兩本書《原道》上下冊,蔚為壯觀。

不知不珏:

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境遇。後來又去找了趙恆本,也是一個執著於傳統武術的老師,會拉小提琴,會指揮,會針灸,更會。他告訴我,1980年到1981年常去開封出差,遇見老師意拳。大成拳是王薌齋老師創立,練站樁功和意拳,後來有專門去北京找王選傑練大成拳,南陽大成拳我一個,還有馮紅燦、徐亞偉三個人比較早,王選傑來南陽又收了七八個徒弟。也是針灸,人的精力有限,不能兩頭都佔,面面俱到。站樁半小時,屈腿,雙手空抱胸前自然放開,徑直,胸若抱球。講究練功,南陽俗語說,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那幾年各種功發都出來了,都說人的氣有三千六百法門,風靡一時。強身健體就好,《少林寺》演了以後炒的更熱了,文化宮、公園,甚至田間地頭都有練武功的。當時的武俠小說、評書的也很多,原來南關不是有個說書場,都起到引導和推動作用。我舅爺朱雲雁有一幫子徒弟十幾個,十大拳師,都有徒弟,一支一個圈,韋水旺老師徒弟一個圈,周國山老師徒弟一個圈,馬書亭老師一個圈,等等都有交際,但傳承不一樣,這就是和而不同,美美與共。

今天是立冬,冬天來了。大家注意保暖,祝大家周末愉快,再次祝願記者節快樂!謝謝大家。

(益博社會工作)

相關焦點

  • 流傳千古的和氏璧是南陽獨山玉
    獨山玉通常是由兩種或大於兩種的顏色構成,其鮮豔的顏色,硬度與翡翠有著些許相似,因產地主要集中在我國河南南陽的獨山,又有著 「南陽玉」的稱謂。一般呈現不透明至半透明的分布狀態,無裂無瑕,這才是獨山玉的平衡之美,好的獨山玉以綠色為準,和翡翠非常類似。
  • 君心相照 湖岸比鄰 | 2019南陽君鄰大院結鄰儀式圓滿落幕
    從建業集團深耕南陽17年發展歷程,到南陽建業多次「第一個」面臨的嘗試、勇氣、挑戰和成果,建業以堅定不移的「初心」,將先進的開發、規劃、建造理念及新的生活方式引入南陽。活動現場,原創視頻《24小時讀懂南陽城》首次亮相。看過四季,走過江河,唯獨走不出對城市的深情。或許在南陽呆的越久,就越不願意離開。這裡的文化、歷史、風俗、人情,全部濃縮在這精彩的24小時,是屬於每個南陽人的24小時。
  • 武俠對武術的影響如此之大!以至於我們很難接觸到真的武術!
    「俠」這個詞語應該成形於戰國時期,那個時候,各個門閥之中養士之分盛行,像平原君門下食客有敢死之士三千,孟嘗君門下更是三教九流什麼樣的人都居於門下「雞鳴狗盜」便是出自他的門客。直到漢朝時候,武俠可以作為一種民間力量參與政治。宋朝之後,武俠的形象和人格都已經逐漸變得完美!
  • 南陽這個省級森林公園,李白曾登獨山賦詩!
    獨山森林公園,是距離南陽市區最近的省級森林公園,被譽為南陽的"一塊綠色翡翠"、"天然氧吧"、"城區的後花園"。 李白曾登獨山賦詩"昔在南陽城,唯餐獨山蕨"。酈道元在《水經注》中說:"獨山孤峰峭立,怪石瘦碧"。
  • 大秦建南陽郡城,管轄湖北北部、平頂山部分、信陽西部,面積挺大
    南陽秦佔據宛以後的20年,即周赧王四十三年(前272年),秦昭襄王於此設立南陽郡,郡治宛,其轄區相當於今湖北省襄陽、隨州以北;河南省欒川、魯山以南;信陽以西;湖北省均縣、河南省西峽縣以東地區因其位置在當時中國以南、漢水以北而居陽地,名南陽。秦設南陽郡後,便在這裡修建起規模宏大的南陽城,亦稱宛城。漢代重修。其建築有內外兩重。外城,即郡城,有大城、廓城之稱,《續漢書·郡國志》引《荊州記》說:「城周三十六裡」。內城,即小城,位於大城的西南隅。大城、小城是相連結的,小城的西南兩面都是大城(垣)。
  • 建業君臨會 在南陽是什麼進展情況
    此外活動現場,原創視頻《24小時讀懂南陽城》首次亮相。看過四季,走過江河,唯獨走不出對城市的深情。或許在南陽呆的越久,就越不願意離開。 君鄰大院的築夢歷程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來自上海柏濤設計工作室的總經理袁遠先生從定製私宅、公共空間、君鄰之交三個方面解構南陽君鄰大院「君為鄰·共生活」的生活理想,為大家描繪了智性而美的君鄰大院生活場景
  • 風雨50年,南陽火車站的歷史變遷
    新建南陽站設計採用反映南陽地域文化特色的漢代建築風格,總建築面積20899平方米,一次性最大旅客接待量可達3000人次。南陽火車站從建站之初到目前大規模改造,已經歷經風雨近50年。半個世紀的光影交錯,也折射出了時代之變。老火車站的記憶南陽的鐵路建設起步較晚。
  • 南陽王府山:末代唐王朱聿鍵的命運悲歌 嘆命運多舛
    一個天真的懵懂小兒就此開始認識人世之險惡。這一關就是二十多年,受盡挫磨冷遇的朱聿鍵雖看不到未來,卻在囚禁生涯中日夜苦讀(稍長讀書,即能識大義,雖處患難,而志氣終不挫——《明嘉靖南陽府志校注》)。日子在灰暗中一天天過去,直到朱器墭的異母弟(老唐王愛妾之子)繼位心切,暗下殺手毒死朱器墭。但毒死一個不得寵的世子又如何?老唐王掩飾真相,並準備立愛妾之子為世子。
  • 君心相照 湖岸比鄰|2019南陽君鄰大院結鄰儀式圓滿落幕
    此外活動現場,原創視頻《24小時讀懂南陽城》首次亮相。看過四季,走過江河,唯獨走不出對城市的深情。或許在南陽呆的越久,就越不願意離開。君鄰大院的築夢歷程離不開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來自上海柏濤設計工作室的總經理袁遠先生從定製私宅、公共空間、君鄰之交三個方面解構南陽君鄰大院「君為鄰·共生活」的生活理想,為大家描繪了智性而美的君鄰大院生活場景。
  • 南陽中小學開學在即:4種新變化,家長要提前知曉
    今天我們就當前南陽的教育公告,和實際學生上學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和大家進行一下梳理!,由於自身條件和現實需求的制約,經過了一年的準備階段,所以2020年開始,南陽多數小學和初中,將嚴格執行「每班55人」的標準班教學。
  • 菁英智聯•玉見美好 當主播優品秀碰上七夕,玉見美麗玉見你!
    菁英智聯•玉見美好 當主播優品秀碰上七夕,玉見美麗玉見你! 為助力復工復產,幫助企事業、機關單位解決員工個人需求,增強未婚職工人文關懷、關心和關愛,8月23日下午,由市委人才辦、市婦聯、市總工會、市科協聯合主辦;楚門鎮、市人力資源服務協會協辦的「菁英智聯•玉見美好
  • 南陽這些老照片,00後看完估計沒有任何感覺
    時代在進步,南陽在發展。憶往昔,有一些很知名的建築、道路、商場,在南陽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存在。時移世易,它們因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要麼被重建,要麼消失匿跡。民權街,南陽的一條老街。明代稱郾城王府街,1931年為宣傳三民主義將該街更名為民權街,沿用至今。新華東路,改造前的樣子。
  • 南陽古城,一個讓人心馳神往的地方
    南陽城更美了,五十萬盆鮮花綻放街頭,香透古老的宛城,濱河路楊柳依依,鮮花簇簇紅了南陽人民的笑臉,讓我們的南陽更加美麗、更加輝煌。,西漢時商遍天下,我們身邊多了一個個講文明謙虛禮讓的市民,做文明事,南陽人純樸厚情。
  • 這個男人在南陽專業做「鴨」7年!研究出了「另類」美食?!
    別看店不大,卻是南陽鼎鼎有名的「鴨貨之王」。關於「鴨哥」的傳說,一直在吃貨圈流傳。當年因為執著於做「鴨貨」,憑著一腔熱血辭去月薪上萬元的工作,白手起家,用7年的時間,做出了金字招牌「至尊鴨」。更「彪悍」的是:當年為搏心上人一笑,他孤身離開周口老家,單槍匹馬闖南陽。完美詮釋了:愛上一座城,是因為城裡有自己愛的人。看這明目張胆撒狗糧的架勢,不僅鴨貨做的很成功,還擁有了心愛的人,愛情事業雙豐收~!
  • 今天是農曆臘月廿八,還是陰曆臘月廿八?
    大家好我是小考♐今天是臘月廿八
  • 南陽將迎「開學季」:這幾點新變化,家長一定要提前知道
    今天我們就當前南陽的教育公告,和實際學生上學需要準備的相關材料和大家進行一下梳理!變化二:6年、3年唯一學位從今年南陽教體局的公告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出,從今年開始要嚴格按照「同一個房源」中,6年或三年內只能提供唯一的上學名額(當然同父母除外),這就說明,從今年開始,想買完學區房,馬上就出手的情況,將會得到極大的改變。
  • 二月河和與獨山玉和玉神的一段不解之緣
    二月河老師對南陽玉雕行業非常關注,對獨山玉更是關愛有加。玉神公司在《玉獨神光——獨山玉雕刻藝術》編纂之時,邀請二月河老師作序,序言中對南陽獨山玉和鎮平玉神工藝品有限公司均作了很高的評價,概括南陽獨山玉「獨玉、獨厚、獨步、獨秀」,稱讚玉神公司「一直致力於獨山玉文化的弘揚和傳播」、「將獨山玉和獨山玉雕,打造出一個獨有的世界」。
  • 美玉生底蘊 厚澤大南陽
    □本報記者 楊天驕/文 蔣寧宇/圖   玉,石之精華。國人自古有佩玉之習,常云:「君子無故,玉不去身。」   南陽自古盛產一種美玉,其色豔麗,硬度高,光澤好,可媲美翡翠,這便是有中國「四大名玉」美稱的獨山玉。南陽盆地因玉石資源豐富,質地優良,採雕歷史悠久,被譽為「中國玉雕之鄉」,在中國玉文化發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地位。   6000年前獨玉已被開採雕琢   南陽獨山玉的生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基礎堅實。
  • 南陽雷鋒廚師營2019年工作年會圓滿結束
    ,他們走進社區慰問孤寡老人,他們到校園教學生包粽子,他們慰問看望特殊兒童康復中心的小朋友,他們到社會福利院做好事、送物資,他們到唐河源潭鎮蔡莊村慰問貧困戶,為了解決下崗職工再就業和返鄉農民工能有一技之長的難題,他們利用自身的優勢,開展廚藝培訓,免費教授烹飪知識,免費教授小吃、炸油條等,還免費指導開店創業,這些點滴的公益好事為南陽的精神文明建設,為創建和諧幸福的南陽城增輝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