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勇者,更是一名痴情的女子:被郭沫若拋棄的人-佐藤富子

2020-12-12 城門深巷中

中國近代歷史上,逢人都知日本這個國家是我們頭號仇敵對象。中國與日本似乎都有解不開的深仇大恨,即使已經過了73年的時間了,這些仇恨在國民心中仍無法得到釋懷,成為國民心中最深的一根刺,扎在心上,滴血不止。所以,我們作為中華民族的女兒,要勿忘國恥,時刻警惕自己是個中國人!

對於日本與日本人,我們的確是做不到完完全全的原諒。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日本人都是那麼可恨的,日本之所以能夠挑起戰爭那是因為帝國主義霸權,試想有哪個老百姓不希望國家和平的?所以,我們看待問題的時候,也要公平判斷,切勿冤枉了無辜的人。

在這裡小編跟大家介紹一下一名日本女人,她是一個十分可愛的女人,因為她不像其他日本人那樣,懷著目的性或者是仇視的目光去對待中國。她就是佐藤富子。你們也可以叫她郭安娜。

相信郭安娜大家都有所耳聞。沒錯,她就是世紀大文豪郭沫若的情人。

在郭安娜21歲的時候,她便遇上了第一個令她心動的男人,那個人就是郭沫若。郭沫若一身的才氣還有滿腹的墨水便使得本身對中國那博大精深的文化深有研究的郭安娜著迷了。而郭沫若自然也是對這名漂亮的女子產生了愛慕之情。郭安娜那時是在日本某間醫院當護士的,而自那時一睹郭安娜那美麗姣好的面容的郭沫若便一直念念不忘。不管是裝病還是真的病,他都只傳呼郭安娜。

情竇初開的郭安娜怎能抵擋得住情聖郭沫若,郭安娜很快便給郭沫若那幽默有趣的談吐深深吸引到了,很快他們便成為一對情侶。郭沫若是真的對郭安娜好的,只是愛情真的不能當飯吃。郭安娜的父母得知女兒要不顧一切的也要嫁給郭沫若的時候是極力反對。

但無論父母怎樣的反對依舊沒能阻擋郭安娜鍾愛郭沫若的心,很快,他們便結婚了。還特意的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郭安娜,冠夫姓。郭安娜與郭沫若風風雨雨的走過了20多年,她為郭沫若生了5個孩子。但就在他們盡情地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戰爭爆發,愛國心切的郭沫若,便什麼都不說,拋下郭安娜回國。

郭安娜就這樣的失去郭沫若了,在那個戰爭的年代裡,要撫養5個孩子,可知是有多難,有多辛苦,也足以證明郭安娜是如此的鐘愛自己的丈夫。可惜郭沫若並沒有珍惜。

戰爭勝利了,本以為可以跟郭沫若來個劫後重圓的郭安娜,來到中國,沒想到的是,郭沫若已經結婚了,而那個時候的中國也已經開始實施「一夫一妻制」了,所以郭安娜是郭沫若的妻子的身份並不被任何人認可,更何況她還是個日本人。

面對如此難堪的畫面,郭安娜卻沒有恨郭沫若,她恨的是毀掉自己家庭幸福的日本帝國主義。所以她便做了一個很牛的決定,從此不再回日本,常駐中國。

郭安娜對日本的恨真的是任一個瞎子都能感受得到的,她對中國的友好也是真心實意的。她的事跡也是越來越多人知道,大家紛紛選擇原諒這名來自日本的女子,絲毫不介懷她是日本人的身份了。

在眾多人的幫助下,郭安娜也成為了一名名副其實的中國國籍的中國公民。

郭安娜最後一次回日本,是為了明確的告訴親朋好友,她已經是一名中國人了,自己以後只會永遠的留在中國。1995年,郭安娜因病逝世。在她臨終前,她把自己的所有積蓄全部無償的捐給中國!她是一名偉人,更是一名痴情的女子!

相關焦點

  • 佐藤富子:為郭沫若生5子後被拋棄,培養5個孩子成才,堅持葬中國
    這次到東京來,是為了探望住在東京的朋友,但在病房裡,他遇到了一個漂亮的日本保姆,這讓一直受婚姻折磨的郭沫若看到了新的希望。這個護士名叫佐藤富子,當時22歲,也注意到了這個中國留學生,在住院的日子裡,兩個人經常一起聊天,談論不同國家不同宗教的事情。為了使兩個人的關係持續密切,還會經常談到雙方的家庭。
  • 被郭沫若拋棄的日本妻子安娜在晚年感嘆,這一生都活得像野狗
    佐藤家族信奉基督,佐藤富子也在家族的影響下成為一名基督教徒。佐藤富子就嚮往浪漫的愛情,而在從仙臺女校畢業後,父母就給他安排了一樁親事,酷愛自由的佐藤富子不願意自己的愛情被家族支配,在溝通無果後離家出走,在東京聖路加醫院做了一名護士。也正是在這裡,她與遇見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男人。
  • 郭沫若的日本妻子,生育5個孩子後慘遭拋棄,晚年為中國捐款百萬
    郭沫若被送到東京生路加醫院住院,沒想到他因禍得福,遇到了一個善良漂亮的日本女護士,漂亮的女護士佐藤富子是許多男人想像中的日本美女,郭沫若對她一見鍾情,隨即展開追求。如此堅決地佐藤富子終於和郭沫若走到了一起,兩人同居之後生活過得十分清貧,佐藤富子承擔起了所有的家務,即便是在如此困頓的情況下,她也依然為郭沫若生了4個女兒1個兒子。
  • 大師郭沫若:無恥風流的另一面,連周恩來都說希望這是你最後一次
    郭沫若稍微長大點後,便接觸了民主思想,1912年,郭沫若在父母包辦婚姻下,娶了張瓊華,也就是他的原配夫人,但是在家裡享受幾天婚姻生活後,便一度離開了家庭。此後他的原配夫人一直在老家照顧郭沫若的父母,到死都是守著活寡。郭沫若離開家後,便開始到日本留學,在日本結識了女護士佐藤富子,並開始瘋狂的追求富子,當時家裡寄來的生活費,全部花在這位女子身上。
  • 民國「渣男」郭沫若:拋妻棄子,娶了一對姐妹花,卻都因為他自殺
    現在失戀女孩子喜歡用渣男來形容自己的前男友,反正一般意思就是貶義詞,但是也有一些男人大大方方的就把渣男這個標籤貼在自己的身上,好引起她人注意或者展示自己放蕩不羈的個性,那到底什麼樣的男人才是渣男呢?我估計今天跟大家分享的這個人絕對是渣男的頂端人物了。
  • 她是郭沫若的日本妻子,拋家舍業追隨丈夫,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在郭沫若年輕的時候,爸媽給他選了個親事,娶了沒有一丁點感情的張瓊華。僅僅在家待了五天,郭沫若就拋下新婚妻子隻身一人走了。兩個人卻並沒有離婚,在接下來長達近七十年的時間裡,張瓊華一個人呆在老家,守了整整一輩子的活寡。這遭遇,比古代後宮的女人還要悲慘。總是給人一種難以置信的感覺。
  • 郭沫若妻子安娜,丈夫無奈不辭而別,她備受排擠不改兒子中國國籍
    1939年,一本名為《我的丈夫郭沫若》的書籍在武漢出版,作者的署名為郭安娜,也就是郭沫若在日本的夫人佐藤富子。圖|晚年郭沫若此書一處,引起了社會的關注,也滿足了不少人窺探名人隱私的心理。多年後,這本書也成了諸多關於郭沫若謠言的起點,直至今日依舊被許多人當做抨擊郭老的有力證據。
  • 被郭沫若傷害的女人,為他生11個才子,4個上清北3個進中科院
    愛情的開始往往是轟轟烈烈的海誓山盟,郭沫若在日本留學期間,在醫院裡邂逅了這位溫柔可愛的小護士,當時的郭安娜還沒有被冠以夫姓,叫佐藤富子。 一見鍾情往往會導致覆水難收的愛情,郭沫若很快對富子小姐展開了自己的愛的攻勢。在郭沫若這麼一位浪漫且滿腹才華的文人面前,富子很快就淪陷了。
  • 當年都覺得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八寶山,可他死後,卻葬在山西小山上
    因此他選擇棄醫從文,想用針砭時弊的思想去帶動更多的人,想喚醒更多的人,而郭沫若也是差不多的,他也是在放棄醫學之後轉向文學創作,那個時候恰逢新文化運動時期,對於那個時代而言,文人的作用是舉重若輕的,因為他們能夠針砭時弊,能夠批判封建落後的腐朽,而郭沫若更是其中一名翹楚,他的詩集《女神》,享譽文壇,而且大家也逐漸發現了他文風方面的一些特點特色,他寫下的作品充滿著浪漫主義色彩,並且具有一種狂想式的浪漫
  • 民國四大渣男之一的郭沫若到底有多渣?古代有陳世美,現代有海王
    張瓊華,是四川樂山市人,原為郭沫若的妻子,1912年在父母的安排下,她嫁給了張瓊華,但兩人沒有感情,結婚不久,郭沫若就離家出走,兩人也沒有離婚,但在68年的一次相親中,張瓊華卻一直守在郭沫若的老家,1939年郭沫若回鄉後,曾向張瓊華鞠躬,而張瓊華的後半生,對她也從未有過一絲怨恨,只有短暫的相聚,而張瓊華所用的一切物品、家具、兒時看過的書、用過的文具、學校的畢業證
  • 郭沫若寫4字罵魯迅,魯迅加1字回懟,世人笑稱:這便是老郭的一生
    魯迅看不慣郭沫若的婚姻生活,郭沫若也譏諷魯迅,有回就朱安和許廣平一事寫了四字「衣冠禽獸」罵魯迅。 魯迅看後,陣陣發笑,便加1字,回了5個字:才子加流氓。不可否認,郭沫若的文學造詣是很深的,魯迅也很認可,但郭沫若的感情生活卻是一言難盡。
  • 於立群與郭沫若過了半輩子,在郭去世後,為何選擇自盡?
    她身為郭沫若這一生中的最後一任妻子,隻身陪伴了郭沫若先生近乎40年(1939年~1979年),直到郭沫若去世後(1978年6月)的生活中,於立群再也沒有了往日平常的生活(於立群僅在郭沫若去世8個月後便自縊而死),面對著兩個兒子的先後離世,再緊接著,於立群又在整理丈夫郭沫若遺物之時所無意發現的「隱藏了多年的秘密」,於是於立群便在綜合因素之下,無奈選擇自縊。
  • 郭沫若多情的感情生活,妻子在整理遺物時,才發現他與妹妹的關係
    郭沫若也算是當時的文人,但是他的人品就稍微的有點問題了尤其是在感情生活中。在文學上他的確是一個很有才華的人,但是在感情中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文渣」,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的感情。在那個時候他不僅文章寫得好,在後來革命的時候還是一個革命戰士北伐的時候還參軍過。之後他將自己的工作中心慢慢的轉移到文學作品上,單單看這些成就他真的能被人稱為能文能武的全才,但是回到生活中的他卻像是另外一個人。
  • 郭沫若真的情史不堪?流行說法並非真相
    郭沫若是我國近代最傑出的詩人、政治家和社會活動家,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郭沫若身上的汙水越來越多,其中批評最兇的應該是與於立忱和於立群姐妹倆的戀情。網絡上最流行的一種說法是,郭沫若在家本有結髮妻子張瓊華,然後跑到日本與郭安娜(佐藤富子)結婚,期間與於立忱偷情導致懷孕。
  • 郭沫若早期翻譯的浪漫主義風格
    翻譯詩歌翻譯浪漫郭沫若不僅詩歌創作成就斐然,詩歌翻譯也是其翻譯成就中最突出的部分。翻譯「茵夢」翻譯維特郭沫若早期對《茵夢湖》的改譯也值得一提。翻譯轉向告別浪漫縱觀郭沫若的翻譯生涯, 1924年似乎是一個轉折之年:1924年前他譯介的作品以浪漫主義為主,而1924年後他開始轉向現實主義作品和馬恩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