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自古多情空餘恨,好夢由來最易醒」在她的眼裡,愛情就是從始至終不求回報的付出。即使為他飽經苦痛,她在豆蔻年華孤注一擲,與家族背道而馳,捨去一身的榮華富貴,換來粗茶淡飯的廝守。
年過半百,在兵荒馬亂中,穿過嚴刑拷打,捨棄父母家國,來到他的面前,卻是徒增悲苦,黯然轉身,她應該何去何從?風燭殘年,她又做出了怎樣的決定讓中國人民讚嘆不已?
一、大家閨秀 追求自由
1894年佐藤富子出生在一個名門望族,家境優渥的她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無憂無慮的成長,她漂亮,溫婉大方,卻也酷愛無拘無束的自由。佐藤家族信奉基督,佐藤富子也在家族的影響下成為一名基督教徒。
佐藤富子就嚮往浪漫的愛情,而在從仙臺女校畢業後,父母就給他安排了一樁親事,酷愛自由的佐藤富子不願意自己的愛情被家族支配,在溝通無果後離家出走,在東京聖路加醫院做了一名護士。也正是在這裡,她與遇見了那個改變她一生的男人。
二、墜入愛河 孤注一擲
1916年,年僅22歲的佐藤富子在醫院邂逅了在日本求學的郭沫若,此時的郭沫若就讀於岡山高等學校,郭沫若對這個漂亮溫柔的護士一見鍾情,並在回家後主動給佐藤富子寄信露骨表白,佐藤富子也被郭沫若的大膽與才華吸引,並逐漸淪陷,兩人很快陷入熱戀。
然而,兩人的戀情遭到了佐藤家族的極力反對,當時中日兩國已經交惡,同時家族又信奉基督教,他們不允許佐藤富子與一個中國人同居。
但是熱戀中的佐藤富子不聽勸告,為了愛情毅然決然的斷絕了與父母、家族的關係,辭去了工作,離開東京,來到岡山與郭沫若結婚同居。
郭沫若給她改名郭安娜。她從此捨去一身富貴,開始了21年的清貧生活,並陸續為郭沫若生下了四兒一女。
三.婚姻道路 跌宕起伏
兩人婚後的生活對郭安娜來說並不如意,郭沫若本就一貧如洗,他在1918年升入九洲帝國大學。為了照顧丈夫的學業,從前的千金大小姐郭安娜一人擔負起了家庭的重擔,盡心盡力的做一個好妻子、好媽媽。
在郭沫若畢業後,又帶著孩子跟隨郭沫若回到中國,不斷奔波。郭沫若棄醫從文,卻依舊沒有固定的經濟來源。
不久後,郭沫若被通緝,一家人又不得不回到了日本,從頭開始。郭安娜從來沒有怨言。然而,郭沫若在這段婚姻中,多次與其他女子有染,甚至還因為嫖娼得了性病,並傳染給了郭安娜。
即便如此,郭安娜依舊深愛著郭沫若,堅信他真心愛的只有自己一個。
而在1937年,發生了一件讓郭安娜傷心欲絕的事情,並自此開啟了她人生中最為灰暗的一段時光。盧溝橋事變後,郭沫若身在日本卻一心想要回國抗日,而妻子卻是日本人。
於是,郭沫若便捨棄妻兒,不告而別。郭安娜悲痛不已。然而禍不單行,當時的日本政府得知此事後十分生氣,他們對郭安娜實施了逮捕,並逼迫郭安娜將孩子們的國籍改為日本,郭安娜沒有同意,他們便對郭安娜嚴刑拷打。
據郭安娜所言,她在獄中受到了非人的折磨當時支撐她能夠熬下去的動力便是她對郭沫若的執念。
四、在被拋棄 黯然轉身
在被釋放後,郭安娜始終無法與郭沫若取得聯繫,郭安娜沒有埋怨郭沫若,她期待與丈夫的重逢,出獄後辛苦勞作,努力謀生,含辛茹苦的將五個孩子養大成人。
1945年,中國八年抗戰勝利,郭安娜欣喜若狂,她認為與丈夫的重逢指日可待。
終於,在1946年她收到了來自郭沫若的書信以及幾百美元,書信上的內容對她來說卻是晴天霹靂,郭沫若早已在中國娶妻生子,家庭和睦。她再一次被郭沫若拋棄。
1948年,偶然得知郭沫若在香港的消息,甘心的郭安娜帶著孩子從日本遠赴香港,得償所願見到了郭沫若,身邊確實他的新妻子和幾個孩子。郭安娜悲痛欲絕,卻也沒有騷擾郭沫若的生活,帶著孩子回到了日本。
五、紮根中國 安度晚年
建國後,年過五旬郭安娜帶著都是中國籍的幾個孩子回到中國,投身祖國建設,郭安娜也加入了中國國籍,長居大連。
幾個孩子都很有出息。至此,郭安娜才結束了自己一生的奔波勞累,開始享受安穩的生活,後來她被選為了全國政協委員,在90歲生日時全國政協和中央統戰部曾為她慶生,受到全國人民矚目。
在1977年,經過安排,郭沫若和郭安娜,這兩個曾經有著滾燙的愛戀卻相離幾十載的兩人再次重逢,互道寒暄。這也是兩人的最後一次見面。次年,郭沫若去世。
郭安娜活了101歲,在1995年去世。在臨終前,她決定將自己的全部積蓄,500萬日元,悉數捐獻給中國政府,為中國貢獻出了最後一份力量,令全國人民感動不已。
郭安娜在晚年這樣評價自己:「我這一輩子生活得像是一條野狗。」縱觀郭安娜的一生,本應是一生無憂無慮的富家千金,拋家棄國,卻也一次次遭受拋棄拋棄。
堅強,始終貫穿著她的一生。在被突兀的拋棄,在飽受嚴刑拷打,拖著遍體鱗傷的身體見到獄外的陽光是,她仍舊堅信與丈夫未來可期。
我們很難想像,當她苦熬十一載,拖著沉重蒼老的身體來到他的面前,卻看到光鮮亮麗的他兒女滿堂時的痛苦,那更像是一把尖刀,狠狠地刺進她原本就千瘡百孔的心。
她黯然轉身,認命,卻不絕望,生活還是要繼續。最終紮根中國,並活出了一番風採。
在感情愈發廉價的今天,痴情是一種弱點,傷心是一種常態。當我們面對情傷,可以傷心,但是不要絕望,要擁抱新生活,追求更優秀的自我,堅強振作才是治癒傷口的良方,勇敢向前,我們每個人都能活出自己的風採。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