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被困泰國清萊洞穴的最後4名少年足球隊員及1名教練於10日終於被成功救出。至此,自6月23日來被困了18天的12名少年足球隊員及教練,共13人已全部被救出!!本次救援工作的成功堪稱奇蹟!!
回顧這次洞穴救援,難度真的非常巨大:一個是距離:被困人員在離入口處4公裡外;不確定因素:洞穴內大部分被水淹而且因暴雨水位急漲而且不穩定;地貌複雜:洞穴內交叉口多,而且有幾個通道極為狹窄,最寬處僅0.72米,潛水員來回一趟需要耗費11小時。
一開始即使發現被困足球隊後,救援人員對這個極端情況一籌莫展,只能不斷排水和運送氧氣和食物維持現狀。在這個階段,38歲泰國前海軍海豹突擊隊隊員薩曼因缺氧不幸罹難。
這場讓人揪心的救援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很多名人不斷發來鼓勵和支持,FIFA主席表示希望孩子們儘快被救出並邀請他們來觀看世界盃決賽。作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大使的梅西也錄製了視頻鼓勵孩子們,在視頻中梅西說:「團結,一切皆有可能(Juntos es posible)」。
世界各地名人帶來的精神支持讓人感動溫暖,但除了在世界中心呼喚愛,有一位CEO實實在在地用他強大的科學技術背景和革命性的創意嘗試為救援部隊提供解決方案,他就是特斯拉和Space X的創始人「鋼鐵俠」馬斯克。
得知救援遇到技術難題後,馬斯克立刻在推特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最開始,馬斯克設想出一個充氣的尼龍通道把孩子救出
▲在得到更多有效信息後,馬斯克提出一個基於獵鷹火箭的液氧輸送管的潛艇模型用於搜救
當「鋼鐵俠」馬斯克提出的潛艇這個「想法」,他馬上就號召集團隊研發!並在最短時間內製造出原型,馬斯克出動他的私人飛機把它帶到泰國!整個過程只用了短短一周!
馬斯克團隊能如此迅速地研發出救援潛艇,除了強大的技術積累,他們還有一個秘密——他們嚴格並高效地運用了目前最通用流行的「工程設計流程」,即Engineering Design Processing,簡稱EDP。世界上所有工程師無論是製造一個火箭,還是製造一張椅子,都會按照這個流程推進。
凹凸碼的老師們也按照EDP流程,重新梳理馬斯克潛艇研發製造的歷程:
1定義問題
這個工程任務是要解決目前什麼問題:
把孩子從洞穴救出,而洞穴空間狹小難以通過,還需要長時間維持氧氣供應
2明確任務
盤點手上的資源,這些可用的資源的基礎上
可以發展出什麼解決方案:
世界一流的工程團隊,
最先進的火箭和材料供應鏈
3頭腦風暴
提出不同角度不同的解決方案:
尼龍管道?
迷你潛艇?
4比較篩選
橫向比較,找出最合適的解決方案:
用什麼材料什麼形式來製作潛艇?
特殊橡膠?獵鷹火箭液氧管改裝?
這套充氣潛水滑撬是聚氨酯材料製作的,可以接受捆綁和牽引。充氣潛水滑撬頂部則有四個開口,用於安放呼吸設備並可以調整內部空氣密度以改變浮力特性,兩側則有浮筒,若浮力不足則可以使其上浮。
由獵鷹火箭液氧運輸管改裝而成的潛艇除了具備聚氨酯材料的特性,還有更好地穩定性和浮力操作彈性,是更好地方案。
5原型製造
根據最優的解決方案製作出原型
6測試和提升
通過實驗測試改良原型
7分享交流
將原型和其理念分享給更多人,吸收意見
▲剛剛從第三洞室回來,如果有需要,迷你潛艇已經準備好了。它由火箭部件製成,並以少年們的足球隊命名為」野豬「。我們把它留在這兒了,以防日後有需要。泰國真美。
雖然這次馬斯克的新發明沒有排上用場,但是在遇到極端環境和災難情況,馬斯克幾乎本能採用EDP工程設計提出解決方案的思維是無價的,它可以真真切切地幫助到更多人,也是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工程設計流程」EDP並不是什麼難以掌握的深奧知識,它是一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
在凹凸碼機器人,我們通過機器人及編程教育讓孩子學會使用各種硬體軟體製作設計的同時,也向孩子灌輸EDP思維方式,並設計具體的場景,讓孩子使用在凹凸碼機器人所學到的所有知識技能,根據工業設計流程(EDP)的步驟,思考以原始、創新性的想法去解決一個世界上的實際問題。
在不久前的2018中國國際機器人設計挑戰賽上,由凹凸碼機器人的學員組成的南京市代表隊就獲得了一等獎獎!!!
【凹凸碼機器人教學流程】
面對夏天的高溫,我們可以怎麼辦?
凹凸碼機器人的小學員們接到這個任務後,他們是怎麼一步一步,按照EDP流程來完成挑戰的呢?
第一步 定義問題
凹凸碼機器人的老師會帶著學生們一起討論,在炎熱的夏天,我們可以有方法去降溫呢。
學生們都會紛紛給出自己的方案:空調,電風扇,遊泳,等等。
第二步 明確任務
學生們盤點手上現有的資源,在這些資源基礎上,可以發展出什麼解決方案:製作電風扇。
第三步 頭腦風暴與設計
學生們會和老師一起畫出他們的想法和創意,然後經過討論,得出最後的創意方案
第四步 比較與篩選
學生們要根據搭建電風扇不同關鍵步驟,對比出最優方式。
是大齒輪帶動小齒輪,還是小齒輪帶動大齒輪?
第五步 搭建製作
凹凸碼機器人給學生們準備了充足的材料,每個材料都有獨特的使用特性,讓學生更好地認識它們並且思考如何運用它們。
第六步 測試與提升
做好的設備要進行測試,測試後我們可以進行改造,思考如何讓扇葉轉的更慢。去讓孩子自己解決這個問題。做到學以致用。
第七步 分享
做完了發明之後,學生要站在臺前把自己的發明展現給大家,展示他們的創意想法,思維,學習到的知識和製作過程。
看,凹凸碼機器人教師團隊為科學家在極端條件下設計製造出保護設備的流程和思維跟馬斯克對泰國洞穴救援的潛艇方案如出一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