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 孟旭 王榮榮
有沒有被12月初刷屏的北京初雪驚豔到?記得那天周五初雪之後,第二天,半個北京城的人都拿起長槍短炮趕去故宮拍雪景了,貢獻出無數讓人屏息的絕美照片。昨天,中央氣象臺發布北京暴雪藍色預警之後,#北京下雪#又雙叒叕上了熱搜,但這次,網友們和要寫暴雪時效稿件的我紛紛犯了愁——故宮周一閉館啊!
圖片來源:微博
故宮是進不去了,那北京還有哪裡能拍出好看的雪景照片呢?
還好,我們在下面這三個地方拍出了還不錯的照片,正式報名參加這一次的北京暴雪攝影大賽。
人民日報社,金臺園
身為黨報的文字搬運工,最大的福利之一就是每天都能在美麗的金臺園旁邊工作,如果你來過這裡,你會感嘆在報社一隅還會有這別樣的一番天地。春夏時的映日荷花別樣紅,秋天時的楓葉滿園,到了冬天,這裡每逢下雪都會有「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的景致,穿過紅牆青瓦的門樓,眼前銀裝素裹的青松、海棠、白楊層層疊疊,交織出一幅靜謐素雅的畫面,仿佛穿越回百年前的宮廷別院。穿過庭樓,在飛簷之下仰視白茫茫的天空,飛雪緩緩落入視線,晶瑩剔透,靜靜地看上一會兒,已經恍惚忘記自己身在何處,也已不知時空為何物。只見大雪漫天,飛落金臺,觸處似花開。
景山公園
出了報社直奔景山,我們大概在上午11點40分到達景山公園,此時這裡已經是人滿為患了,爺爺奶奶、大朋友小朋友們紛紛穿上最厚實的棉服,拿著相機來到景山公園賞雪。慚愧的是,小編雖然身為北京人,但卻是第一次來到景山公園,所以有點好奇為什麼大家都會來到這裡拍攝雪景,而老北京人都知道的是,想要看故宮全景,奔景山公園就對了。
從古色古香的東門一進去,眼前瞬間被雪天都遮掩不住的皇家氣派所吸引,比起故宮的寬闊遼遠、清肅端正,這裡似乎更加別致親民。皚皚白雪將這裡的金瓦紅牆映襯得頗為鮮豔,牡丹園裡的牡丹枝條雖無鮮花盛開,但雪壓青枝的景致在飛花漫天的此時更見美好。
景山公園是原來的皇家御苑,從明清兩代起就作為御用後花園供皇室享用,坐落在北京中軸線,西臨北海、南與故宮神武門相望,所以景山公園不僅本身景色美好,更是鳥瞰故宮全貌的最佳拍攝地。走上景山公園最頂端的觀景臺,此時這裡已是人潮湧動、需要排隊擠進欄杆處拍照的程度。
大家的鏡頭統一朝向南面的故宮神武門,一眼望過去,氣宇軒昂、四方齊整、銀裝素裹的故宮呈現在我們面前,大家無一不屏息舉起相機,想為這獨一無二的景致多記錄一刻。經常來景山公園的張爺爺今年已72歲高齡,每年冬天他都會去故宮和景山公園拍「北平的雪」,「北京很久沒下過這麼痛快的一場雪啦,今天可得多拍點兒。」張爺爺的臉被凍得通紅,仍專心致志一刻不停地盯著照相機。
故宮雪景全貌
景山之巔人山人海
遊客們還留下了可愛的小雪人~
什剎海-西海溼地公園
詩人尹麗川曾寫道,「一下雪,北京就成了北平;我們去後海看雪,就回到明清」。當一場大雪灑滿了整個北京城的平房街巷,和故宮巍峨的城樓一起被瑞雪覆蓋, 「白雪鑲紅牆,碎碎墜瓊芳」,那可能是《城南舊事》裡的北平,也可能是《駱駝祥子》裡的北平,喧囂嘈雜的世界馬上變得純潔安寧。北平的雪是什麼樣?現在的我們大概可以從巷道胡同裡找到些許答案。
當我們匆匆趕到什剎海西海溼地公園的時候,此時雪剛停,但河面上仍有綿雪輕拂,蘆葦蕩在冬日的清爽與白雪的皎潔之下顯得有一番詩意,幾雙鴛鴦悠閒地在湖中覓食,時而撥弄白雪,穿過蘆葦蕩,在靜謐的畫面裡平添幾分生動的意趣。附近老民房的青瓦灰磚上積著白雪,鴿子時不時踩過,留下一串小小的腳印,然後划過銀白色的天空,伴著胡同裡飄來烤地瓜、炒慄子、綠豆糕的香味和人力車清脆的喇叭聲響,北平的雪,今日,總算給我留下了幾幀美妙的具象。
那如果你要問北京的下雪天還能幹什麼?
喏——下雪天和火鍋當然最配了,嗝~
今天北京的暴雪你拍照了嗎?
(圖片來源:記者自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