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閉館3年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外界疑慮。(季志翔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衝擊觀光 拿全民資產助選

對此,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羅浮宮、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等全球各大博物館要擴建、整修時,正館都還是照常開放,臺北故宮博物院卻要閉館,認為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是想靠寶物來救選舉。

    前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也表示,這個做法很容易讓人有政治上的聯想。柯志恩則痛批,寶物是全民資產,民進黨滿腦子只有選舉,聲嘶力竭要「去中國化」,但毫不掩飾拿寶物助選,可是臉不紅、氣不喘!真是胡搞瞎搞!

    不過陳其南表示,整修期間文物將遷到南院展出,南院北院都是故宮,對臺北故宮來講,沒有閉館的問題。 對於外界指稱此舉是為了救南部選情,陳其南表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臺北故宮整建,一動工就是好多年,再加上這個計劃也不是我任內提出的,我只是接力執行。」

    陳其南說,院內也考慮過不要閉館,但是由於新故宮計劃整建量體太大,除了圖書文獻大樓、行政大樓跟正館都要整修之外,還要在原有地基上增蓋一個新館,「到時候整個故宮就像是一座大工地,沒有參觀品質。」

    陳其南:沒閉館 是展館變更

    陳其南分析,故宮人潮四分之三都是海外觀光客,「只要事前配套措施做好,觀光客不會在乎故宮在哪裡,一趟高鐵一個多小時也就到了嘉義,這不是大問題。」

    但柯志恩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館藏豐富,每年也有近500萬參觀人次,且多為觀光客,「綠委」鍾佳濱也質詢,如果有這樣封館三年的規劃,一定要先跟外界建立溝通渠道,「就像百貨公司周年慶,也是需要提早兩個月宣傳。」

    陳其南解釋,南院、北院都是臺北故宮,不管是整修3年、5年,對故宮來說,都沒有閉館的問題,只是把展館變更,把A館移到B館逐步展出。陳其南表示,故宮北院每年有400萬至500萬參觀人次,其中有3/4是海外觀光客,南院最主要缺的還是海外觀光客,未來希望把觀光客拉到南院,才能提升南院參觀人次。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回應閉館整修3年傳言: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稱: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據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某一次內部會議記錄指出,北部院區正館擬於2020年閉館整修3年,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該消息昨日被爆料公之於眾並引發公眾熱議。
  • 臺媒:臺北故宮博物院閉館計劃引疑慮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臺媒稱,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館內文物南遷至臺北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據臺灣《中國時報》11月13日報導,此舉是臺北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12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對此,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是想靠館內文物來救選舉。
  •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11-12 13:32 來源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深夜傳火警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位於臺灣嘉義縣的臺北故宮南部院區深夜傳出火警。嘉義縣消防局人員抵達發現是臺北故宮南院3樓空調機房變電箱起火,火勢未擴大波及到展出文物或其他設施。嘉義縣消防局12日凌晨1時49分接獲臺北故宮南院警衛報案,指發生火警,有建築物冒煙情況。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於是民間就有了「臺北故宮的展品三個月換一次,三十年才能看完」這樣一個說法,其實換的都是書畫,毛公鼎散氏盤這些不怕光的東西是一直在展出的。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故宮博物院閉館避免交叉感染 恢復開放時間待定
    故宮博物院閉館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關於閉館的公告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故宮博物院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已經網上購票的觀眾,故宮博物院將儘快通過原付款渠道退還票款,並通過您預留的手機號碼通知退款信息。祝大家新春快樂,健康平安!
  • 故宮博物院閉館!南昌多個景點閉館或取消活動
    據故宮博物院官方微博消息,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故宮博物院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國家博物館閉館國家博物館宣布,自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已辦網上預約自動取消。
  •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展品南移 救雲嘉南中觀光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從2020年起閉館3年,旅行公會質疑,海外的博物館整修也時有所聞,但都是關閉部分區域,閉館整修算鮮少發生;嘉義地方則對北院展品南移帶動觀光充滿期待,嘉義市的觀光旅宿業者甚至評估,這股南遷效應會擴及到雲嘉南,甚至北至臺中,南到高屏都受惠。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
    臺北故宮比起北京故宮,顯得清秀了很多,少了很多王族的霸氣與輝煌。藏品比起陝西博物院,又是兩種味道。臺北故宮裡面多是一些值得珍藏的寶貝,更顯一個「寶」,相比翠玉白菜、東坡肉等鎮館之寶,倒是更喜歡一些其他的玉與瓷,而陝西博物院更會讓人感受到中華民族那些智慧的寶藏。臺北故宮可以預約免費的導覽,每天都有固定時段可以接受預約。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國的藝術瑰寶在20世紀前,多集中於皇宮內府,20世紀初集中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在20世紀中葉,一宮國寶紛飛兩岸,「故宮博物院」也隨之有了兩個:北京故宮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兩個故宮博物院分別庋藏著中華民族的國寶。  國寶遷往海島  故宮,顧名思義,舊王朝的宮殿,指的是坐落在北京的紫禁城。1924年,愛國將領馮玉祥發動北平事變,強令「皇帝」溥儀出宮。
  • 故宮博物院閉館,網友:還會有人趁著閉館時間開大g進故宮撒歡兒麼
    最近不僅僅有高某女士開大g進故宮的事情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而且還有新型肺炎病毒感染情況也是引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我們擁有幾百年歷史的故宮在大g女子開車踏進的那一刻忽然感覺我們的故宮被踐踏了,那可是故宮啊,在那片土地上生存了幾百年。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展出張大千系列作品
    新華社臺北3月29日電(記者李建華劉剛)今年是張大千120周年誕辰。臺北故宮博物院在29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宣布,將於4月1日起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其中多幅作品是首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