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回應閉館整修3年傳言: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2020-12-22 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回應閉館整修3年傳言: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澎湃新聞記者 陳若茜綜合報導

2018-11-13 16:22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天發布消息,就公眾關注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擬閉館整修3年及北展南移等事宜進行回應。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稱: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

據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某一次內部會議記錄指出,北部院區正館擬於2020年閉館整修3年,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該消息昨日被爆料公之於眾並引發公眾熱議。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圖片來源自網絡 下同)

臺北故宮博物院擬閉館整修3年 展品遷嘉義南院展出?

據《聯合報》、《中時電子報》等多家媒體報導,國民黨「立委」柯志恩12日爆料稱,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召開內部會議,每年吸引四五百萬觀光客的北院2020年起將閉館3年進行整修,屆時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證實正評估這樣的必要性,「基本上是朝這個方向」,但計劃還沒落實到細節。

「陳其南解釋,南院、北院都是臺北故宮博物院,不管是整修3年、5年,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來說,都沒有閉館的問題,只是把展館變更,把A館移到B館逐步展出。陳其南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每年有400萬至500萬參觀人次,其中有3/4是觀光客,南院最主要缺的還是觀光客,未來希望把觀光客拉到南院,才能提升南院參觀人次。」該媒體報導稱。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到南院車程3小時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位處250公裡外的嘉義縣,距離臺北3小時車程。南院定位是「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2015年底揭幕,2016年入場人次為147萬,去年為96.1萬。

臺北一高校學者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詢問時稱:「反對聲浪肯定很大,而2年後大選,政黨輪替可能也會改變,真是沒人知道。」

據媒體報導,中國臺灣的博物館界人士稱,全球各大博物館都會有擴建整修計劃,但沒聽過因此全館閉館的。大英博物館每年有600萬人次參觀,進行整修工程時未閉館;羅浮宮建貝聿銘的玻璃金字塔時也未閉館;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擴建一天沒關門。以臺北故宮博物院來說,2002年曾進行動線整建工程,當時並未閉館,周功鑫當院長時提出「大故宮計劃」,也沒有閉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日回應: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針對熱議的「臺北故宮博物院2020年起將閉館3年整修,展品改南院展出」一事,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天在其官網發布消息予以回應。文中稱:

「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故宮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兼顧文物安全及遊客參觀品質,並維持我們對觀光客的誠信。」

受觀眾歡迎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

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稱,北院整(擴)建工程考量來自「新故宮計畫」內容期程。「新故宮計畫」並未提及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整修期間需要閉館此事。至於將北院重要文物部分移南院展出,此一計劃與北院整(擴)建計劃無一定關係。未來南院策展會持續展出北院文物或自國外借展,以期回應地方期待。

宋 蘇軾《 寶月帖》、《吃茶帖》 尺牘 正在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展出

晉 王羲之《平安帖》正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國寶再現—書畫菁華特展」展出

據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介紹,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正館因興建至今50餘年,出現屋頂龜裂破損、空調機電設備老舊,且陳列室空間不足限制展覽可能性,因而有此一整建計劃。

未來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持續審慎研擬北部院區整建工程之配套措施,兼顧文物安全及遊客參觀品質,並調整新臺北故宮博物院計畫期程與內涵,迎向臺北故宮博物院下一個百年文化使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閉館3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外界疑慮。(季志翔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臺媒:臺北故宮博物院閉館計劃引疑慮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臺媒稱,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館內文物南遷至臺北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據臺灣《中國時報》11月13日報導,此舉是臺北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12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對此,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是想靠館內文物來救選舉。
  •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11-12 13:32 來源
  •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展品南移 救雲嘉南中觀光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從2020年起閉館3年,旅行公會質疑,海外的博物館整修也時有所聞,但都是關閉部分區域,閉館整修算鮮少發生;嘉義地方則對北院展品南移帶動觀光充滿期待,嘉義市的觀光旅宿業者甚至評估,這股南遷效應會擴及到雲嘉南,甚至北至臺中,南到高屏都受惠。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臺「行政院」回應了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今天(12月1日)說,臺「行政院」在討論組改案的過程,從沒有討論到任何臺北故宮改名的方案,也就是「故宮沒有要改名」,他還說「請外界勿再以訛傳訛」。臺北故宮博物院(中時資料圖)報導稱,外傳原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未來可能改隸屬於臺「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遭「改名降級」?國臺辦回應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遭「改名降級」?國臺辦回應 2020年12月16日 11: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新華社記者: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降級改為隸屬於文化主管部門。有評論認為此舉背後有政治考量,與意識形態有關。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謝謝。  朱鳳蓮:我們注意到,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名降級」的傳言,已經引起臺灣社會各界普遍質疑和強烈批評。
  • 蔡當局要關臺北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到「失心瘋」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11月13日電眼看民進黨最近「九合一」選情告急,為挽救南部選情,蔡英文當局聲稱要關閉臺北故宮3年,將文物運送至臺灣南部的故宮南院展出。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昨天(12日),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證實,臺北故宮擬在2020年關閉3年整修,屆時展品將移至嘉義的故宮南院展出,希望由此提升南院的參觀人數。目前,該計劃正在評估中。
  • 臺北故宮封館3年?馬英九批蔡英文:不可思議到極點
    針對「臺北故宮南移事件」,馬英九痛斥蔡英文當局「不可思議到極點,把『政策』當兒戲簡直荒謬,全世界哪有這樣的。」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馬英九今日拜票魅力不減,不少婆婆媽媽爭相送上象徵好彩頭的蘿蔔和蒜苗。在被問及「2014年執政時贊成廢『核四』(第四核能發電廠),現在為何反對?」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民進黨自斷中華文化根脈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改名降級?  據臺媒報導,在民進黨當局推動「行政組織改造」的過程中,臺北故宮博物院將不但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而且還將會遭到降級處理,從原先直屬臺灣行政主管部門,降格改為隸屬文化主管部門,由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此舉被視為民進黨當局「去中國化」的又一重大部署。  消息傳出,輿論譁然,臺當局文化主管部門和臺北故宮博物院連忙出來「滅火」,表示沒有定案。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名降級」?國臺辦回應
    中新網12月16日電 國臺辦16日舉行例行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稱,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將「改名降級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始建於1962年,1965年夏落成,為中國宮殿式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   觀念糾正   關於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若論其鎮館之寶,毛公鼎或者可以入選,但是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的價值卻沒有傳言的那麼高。因為臺北故宮的管理原因,以及國人大眾審美的心理,造就了「鎮館三寶」之名。   那臺北故宮常設展出的文物中,真正頂級的是什麼呢?   臺北故宮裡有一項堪稱世界第一的收藏,那就是瓷器。
  • 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 時間:2009-08-28 14:40   來源:中國臺灣網   【名稱】「國立」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外雙溪   【成立時間】1962年   【藏品數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深夜傳火警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位於臺灣嘉義縣的臺北故宮南部院區深夜傳出火警。嘉義縣消防局人員抵達發現是臺北故宮南院3樓空調機房變電箱起火,火勢未擴大波及到展出文物或其他設施。嘉義縣消防局12日凌晨1時49分接獲臺北故宮南院警衛報案,指發生火警,有建築物冒煙情況。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迫於壓力,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昨天緊急出面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爭議緣起:傳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臺媒日前爆料,為配合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組織改造」,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降級為「文化部」的下屬三級機構。消息傳出後,有人認為這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
  • 繼臺北故宮要「去中國化」後,下一個是臺灣歷史博物館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自新任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上任後宣示,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後,日前,臺灣歷史博物館前主任秘書徐天福稱,史博館從今年7月1日起,罕見閉館整修3年,從河南博物院考古出土的文物都要被送到臺北故宮、「中研院」史語所及臺灣美術館。對此,徐天福質疑青銅器、唐三彩等中華文化都是從大陸出土,難道是要「臺灣化」?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展出張大千系列作品
    新華社臺北3月29日電(記者李建華劉剛)今年是張大千120周年誕辰。臺北故宮博物院在29日召開的記者會上宣布,將於4月1日起舉辦「巨匠的剪影——張大千120歲紀念大展」,其中多幅作品是首次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故宮博物院閉館避免交叉感染 恢復開放時間待定
    故宮博物院閉館原標題:故宮博物院關於閉館的公告根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為避免人員聚集引發交叉感染,故宮博物院決定,自2020年1月25日(正月初一)起閉館,恢復開放時間另行通知。已經網上購票的觀眾,故宮博物院將儘快通過原付款渠道退還票款,並通過您預留的手機號碼通知退款信息。祝大家新春快樂,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