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展品南移 救雲嘉南中觀光

2020-12-22 華夏經緯網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從2020年起閉館3年,旅行公會質疑,海外的博物館整修也時有所聞,但都是關閉部分區域,閉館整修算鮮少發生;嘉義地方則對北院展品南移帶動觀光充滿期待,嘉義市的觀光旅宿業者甚至評估,這股南遷效應會擴及到雲嘉南,甚至北至臺中,南到高屏都受惠。

    旅行公會表示,目前島內觀光結構又以自由行漸增、團客漸減,閉館恐會減少總觀光人次,且海外的博物館如大陸故宮、大英博物館、羅浮宮等,也常都會有整修,但都是「穿著西裝改西裝」,只關閉特定區域、逐步整修。

    臺灣入境旅遊協會理事長王全玉表示,海外旅客訪臺必定有其目的,若缺乏指標性景點,旅客來訪意願就會降低,將文物移至嘉義必須提出具體計劃,否則海外旅客可能不知道嘉義在哪裡。

    此外,陳其南表示,南院的參觀人次跟臺南奇美博物館和故宮北院的參觀人次其實差不多;然而旅行公會表示,這僅是指旅行的參觀人次,若加上海外觀光客就差別很多。

    臺「觀光局」去年統計來臺旅客旅遊動向,臺北故宮博物院在主要遊覽景點中排名第4名,100人中有36人會前往遊覽。在旅客最喜歡景點中,故宮也在前10名內,喜歡比例為16.88%。

    斥資80億元新臺幣興建的故宮南院,曾寫下1天不到300人參訪紀錄,連帶影響周邊的旅宿業經營,雖然先天條件不良,故宮仍賣力拉抬南院聲勢,像是策劃南院第一次夜間光雕秀或首次把嘻哈音樂和時尚走秀帶進南院的嘻哈之夜,今年10月因配合光雕秀延後閉館,遊客量就明顯成長到6萬多人。

    耐斯王子大飯店總經理曾慶攢說,故宮北院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如文物真的南遷,只要遊客量維持以往5成,對低迷的嘉義觀光業就是一劑強心針,「有很大的正面意義」,還說就算文物只來3年,也達成養客、觀光流動效果。

    故宮南院所在的太保市長黃榮利認為,珍貴文物南遷此舉有助帶動縣治特區當地觀光人潮,除呼籲故宮在回遷前,應把部分明星文物留在南院,另還向財團喊話,應儘快進駐興建大賣場、購物商場等設施,以應付可觀的觀光量能和商機。樸子市長王如經也說,寶物南遷地方當然是樂觀其成,且希望「來得愈久愈好」。

 

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責任編輯:邱夢穎

相關焦點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回應閉館整修3年傳言: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稱: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據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某一次內部會議記錄指出,北部院區正館擬於2020年閉館整修3年,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該消息昨日被爆料公之於眾並引發公眾熱議。
  •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媒體11月12日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臺北故宮預算審查,藍營「立委」柯志恩在質詢時透露了上述消息。柯志恩詢問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根據臺北故宮內部會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以下簡稱為「北院」)將從2020年開始閉館3年,是否是事實?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閉館3年
    (季志翔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臺北故宮博物院宣布調整票價 臺北故宮博物院票價多少
    臺北故宮博物院27日宣布,從2018年1月1日起,位於臺北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普通參觀券價格由250元(新臺幣,下同)調高至350元,團體票價格由230元調高至320元;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南院)參觀券價格由250元調整為150元。
  • 臺北故宮南院今日開館,馬英九成龍現身呼應院區「龍馬」圖騰
    呼應南院建築龍、馬、象的意象,馬英九和成龍騎單車前往南院參與開館活動。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一周來臺北故宮南院飽受外界批評「院區有如工地」。27日傍晚,在機具施工伴奏下,院區舉行了盛大的主館點燈儀式。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工地之景只是南院登場前的粉墨,敬請期待開館。」12月27日主館點燈暨雲嘉南之夜。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照片為南院3D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以及臺北故宮博物院知名展品「翠玉白菜」特展。
  • 蔡當局要關臺北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到「失心瘋」
    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昨天(12日),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證實,臺北故宮擬在2020年關閉3年整修,屆時展品將移至嘉義的故宮南院展出,希望由此提升南院的參觀人數。目前,該計劃正在評估中。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12月28試營運 上菜見客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將於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昨開放讓媒體進南院拍攝、採訪,圖為夕陽西下時分,南院主建築與率先完工的至美橋相映成趣。(郭吉銓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今年底開館試營運,故宮隆重上「菜」見客。院長馮明珠宣布,南院定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翠玉白菜》也將從當天起於南院「至寶廳」展至明年10月2日。    另一人氣文物《肉形石》與《清乾隆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臺》則自10月4日起接力展出。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臺北故宮北院150件精品首次同時「出宮」赴南院展出
    (圖:臺灣《聯合報》/臺北故宮 提供)中新網6月27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南院6月29日起舉行「泥土的坐標」院藏陶瓷展,300件南北院展品中,150件來自北院,13件汝窯名瓷也首次同時「出宮」。該展策展人、臺北故宮助理研究員翁宇雯形容,臺北故宮南院300坪(1坪約等於3.3平方米)展場等於「一坪一精品」。
  • 臺媒:臺北故宮博物院閉館計劃引疑慮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臺媒稱,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館內文物南遷至臺北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據臺灣《中國時報》11月13日報導,此舉是臺北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12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對此,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是想靠館內文物來救選舉。
  • 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大幅下滑 購票率年年衰退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圖片取自臺媒)中國臺灣網10月16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受到陸客赴臺限制影響,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人數大幅下滑。跟據「立委」蔣乃辛的統計,臺北故宮購票率年年衰退,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近4年下降了約20%,南院近3年降了12%,「今年南院等於10人中僅1人買票進場參觀」。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亞洲文明交融 南北展品互通 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 有人說馬英九、成龍現身開幕式,暗合「龍馬精神」的彩頭,並與故宮南院的文化意象相呼應。
  • 民進黨把文物當"地攤貨" 臺北市議員:選情哪裡要救就運到哪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在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日前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爆出,自2020年起,將要閉館3年,引起多數網友反彈。針對此事,臺北市議員徐弘庭炮轟,民進黨不珍視這些華人歷史文物,把文物視為「地攤貨」和選舉工具,哪些地方需要搶救,就隨意運去那裡。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在南院區建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
    新華社臺北1月6日電(記者李慧穎、李凱)臺北故宮博物院6日表示,將在位於嘉義的南院區興建空間面積超過2.2萬平方米的珍寶文物「修復展示館」。展示館定位為強化文物修復功能與修復人才培育等,希望這一計劃能吸引遊客到南院區參觀,帶動地方經濟、文化發展。
  • 臺北故宮博物院
    】60萬件   位於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建築設計吸收了中國傳統的宮殿建築形式,淡藍色的琉璃瓦屋頂覆蓋著米黃色牆壁,潔白的白石欄杆環繞在青石基臺之上,風格清麗典雅。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在建中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資料照片) 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臺北故宮博物院幾乎是必看景點。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