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吳敦義打趣成龍:拍偷翠玉白菜電影營銷臺北故宮南院
臺北故宮南院28日開館試營運,馬英九、吳敦義與毛治國齊聚一堂,國際功夫影星成龍(左一)也特地趕來前往南院,一同為故宮南院剪彩。圖片來源:臺《聯合報》記者於志旭/攝影華夏經緯網12月2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28日舉行開幕典禮,邀請國際巨星成龍參加,參觀「翠玉白菜」特地詢問保護的安全性,一起參觀的吳敦義認為可利用翠玉白菜拍片營銷南院,成龍就笑而不答。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臺北故宮南院展出的「翠玉白菜」。 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攝 亞洲文明交融 南北展品互通 12月28日,臺灣地區現任領導人馬英九、香港影星成龍等人,浩浩蕩蕩地前往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以下簡稱故宮南院)所在地——臺灣南部的嘉義縣太保市,親臨故宮南院舉辦的盛大開館儀式。 有人說馬英九、成龍現身開幕式,暗合「龍馬精神」的彩頭,並與故宮南院的文化意象相呼應。
-
臺北故宮南院下月嘉義開館
圖:臺灣高鐵與臺北故宮博物院10日舉行高鐵彩繪列車記者會,現場展出「青花龍紋天球瓶」 / 中央社 【大公報訊】據中通社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將於2015年12月28日開館試運營,臺灣高鐵和臺北故宮首度合作,推出「遇見故宮南院」高鐵彩繪列車,並於11月10日在臺北站舉辦首發儀式。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12月28試營運 上菜見客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將於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昨開放讓媒體進南院拍攝、採訪,圖為夕陽西下時分,南院主建築與率先完工的至美橋相映成趣。(郭吉銓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今年底開館試營運,故宮隆重上「菜」見客。院長馮明珠宣布,南院定今年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翠玉白菜》也將從當天起於南院「至寶廳」展至明年10月2日。 另一人氣文物《肉形石》與《清乾隆金甌永固杯、玉燭長調燭臺》則自10月4日起接力展出。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臺北故宮博物館的歷史概括:1931年,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侵佔東北後,國民政府開始計劃將博物院文物南運。1933年2月6日,北平戒嚴,華北情勢告急,第一批南遷文物抵達上海。臺北故宮博物院(英文:National Palace Museum),又稱臺北故宮,中山博物院。是中國大型綜合性博物館、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也是研究古代中國藝術史和漢學重鎮。臺北故宮博物院佔地總面積約16公頃,為仿造中國傳統宮殿式建築,主體建築共4層,白牆綠瓦,正院呈梅花形。院前廣場聳立五間六柱沖天式牌坊,整座建築莊重典雅,富有中華民族特色。
-
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新華網臺北2月2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5日向媒體透露,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新的一年將獻上諸多精彩展覽,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獻禮。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首次免費釋出三寶翠玉白菜等圖像供商業使用
此次開放典藏的文物圖像,包括三寶翠玉白菜、肉形石及毛公鼎等圖像可供下載,還有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懷素的自敘帖、蓮花溫碗等。這是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一大突破性舉措。 即日起臺北故宮Open Data專區「文物查詢下載」及「精選圖像下載」中的圖像,無需申請,不限用途,不需付費,大眾可直接下載使用。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6月中旬赴東京博物館展出,肉形石9月底赴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去臺北故宮參觀了幾次之後,我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普通觀眾對臺北故宮的認識頗有偏差,大家把翠玉白菜和肉形石這種東西當成國寶,排大長隊參觀。卻對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所知甚少,這次去臺灣恰逢2015年是故宮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臺北故宮舉辦了「典範與流傳-範寬及其傳派」特展,並展覽了故宮真正的天字第一號國寶《溪山行旅圖》,同期,北京故宮也舉辦了「石渠寶笈特展」,與《溪山行旅圖》堪稱雙壁的《清明上河圖》以及《伯遠帖》等重量級展品展出,為一時兩岸文化盛事。藉此機會,我覺得應該寫一點東西以正視聽。
-
臺北故宮南院今日開館,馬英九成龍現身呼應院區「龍馬」圖騰
呼應南院建築龍、馬、象的意象,馬英九和成龍騎單車前往南院參與開館活動。據臺灣當地媒體報導,一周來臺北故宮南院飽受外界批評「院區有如工地」。27日傍晚,在機具施工伴奏下,院區舉行了盛大的主館點燈儀式。臺北故宮院長馮明珠表示,「工地之景只是南院登場前的粉墨,敬請期待開館。」12月27日主館點燈暨雲嘉南之夜。
-
臺北故宮新開的南院裡藏了些啥寶貝?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董立林從2001年選址後歷經15年漫長籌建、計劃修正和政治角力,臺北故宮南部院區12月28日正式開館試營運。作為臺北故宮的人氣王,「翠玉白菜」也暫別本院,來到南院「站臺」10個月。那麼,除了這棵「白菜」,新開的臺北故宮南院,還有什麼寶貝值得一看呢?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臺北故宮南院將開館試營運 耗資近80億新臺幣(圖)
原標題:臺北故宮南院將開館試營運 耗資近80億新臺幣(圖) 在建中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資料照片) 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臺北故宮博物院幾乎是必看景點。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在建中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 (資料照片) 大陸遊客赴臺觀光,臺北故宮博物院幾乎是必看景點。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
-
漫步臺北故宮博物院
故宮博物院在危難中保護了國寶,中國人民在危難中維護了國寶的尊嚴。 直到1948年,故宮的國寶仍在祖國大陸,分別藏於北京和南京,仍是一個故宮博物院。1948年年底,由南京遷往臺灣的國寶分三批。新址為紀念孫中山先生百歲誕辰,命名為「中山博物院」。同時,臺灣當局的「行政院」公布了「國立故宮博物院」臨時組織條例規程,其中規定:「將來國家統一後,故宮文物仍交回本院」。1965年11月12日,臺北故宮博物院正式開館。至此,運往臺灣的國寶開始有了良好的保存和展覽環境。也正是由這一天開始,中國有了兩個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比北京故宮博物院晚成立40年。
-
臺北故宮發布新圖冊迎接嘉義南院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發布新圖冊迎接嘉義南院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18日電(記者傅雙琪、李寒芳、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將於28日開館試營運。博物院18日在嘉義發布8本開幕首展圖錄和兩部影片,讓觀眾先睹為快。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將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