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翠玉白菜的傳奇故事
1、翠玉白菜,臺北故宮的三寶之一。傳說是光緒皇帝一後二妃,排名第三的妃子,也是最不受「待見」的妃子、瑾妃娘娘的嫁妝。皇宮中不缺吃穿,但嫁妝卻是給自己的女兒裝點門面的東西,自然是不能少,長敘給自己二女兒準備了豐厚的嫁妝,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嫁妝就是翠玉白菜。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翠玉白菜,到底是誰的陪嫁?
「翠玉白菜」是翡翠中的極品,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這件更是極品中的極品,它不僅是臺北故宮十大國寶之一,更是臺北故宮的「招牌」。這件「翠玉白菜」來自於清朝皇宮,據說出自於一名天才工匠之手,是其嘔心瀝血之作。這位匠人根據玉料自然形成的外形與色澤,發揮超凡的想像力,終於設計出了最合適的形狀,成就了「翠玉白菜」量材就質的美譽。
-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
翠玉白菜,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為什麼能成為無價之寶一說到北京故宮博物院,很多人都去過,並參觀過。在歷史上,北京故宮博物院中珍藏的大批珍貴文物,被運抵到到了臺灣地區,後來在臺北修建了,以展出故宮文物為主的博物院,命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年底開館 翠玉白菜打頭陣(圖)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照片為南院3D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進入博物館前,參觀者須跨過長達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昨在故宮南院宣布,因應臺北故宮南院12月28日日開館試營運,人氣「國寶」翠玉白菜屆時將暫離「老家」臺北故宮北院,到「新家」臺北故宮南院展出10個月。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人氣三寶」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我國三大博物院之一,與北京博物院遙相輝映。建築風格上講,前者飄逸精緻;後者厚重大氣。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的「人氣三寶」:清代翠玉白菜、清代肉形石、西周晚期毛公鼎,受到內地遊客追捧,一直是參觀的首選項。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一道不錯的菜:「東坡肉」炒「翠玉白菜」
一講到臺北,首先大家都會想到那裡的小清新、文藝範,還有就是夜市裡的美食。臺北並不算大,101作為地標有時候不經意抬頭就可能出現前方。每一個城市都有自己獨特的韻味,然而來到臺北,一定要去臺北故宮博物院打卡,看看這些國寶,在中國的四大故宮中,臺北故宮算是最年輕的後起之秀,但是知名度卻毫不遜色,這和他的歷史成因有很大的關係。
-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鎮館之寶翠玉白菜:獨具匠心的珍寶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存放著一件名氣很大的文物——翠玉白菜。我國古代的玉器雕刻藝術一向世界聞名,因此具有巧奪天工技藝水準的這件「翠玉白菜」理所當然成為了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可為什麼這件接地氣的「大白菜」能夠既受當年皇家大內的喜愛,又得到如今芸芸眾生的推崇呢?
-
臺北故宮免費開放七萬多國寶大圖下載,細節清晰如觸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Met)去年將其收藏的37.5萬件藏品的高清圖像資源免費向公眾開放曾引起廣泛影響,而臺北故宮博物院昨天也放出大招:當天起正式免費開放中、低階段圖像約七萬多張供公眾使用。所有這些圖像資料公眾均可以直接上網搜尋、下載、張貼,甚至作為文創設計使用。郭熙《早春圖》對於普通觀眾和書畫愛好者而言,即使到臺北故宮博物院現場也不可能看全的限展展品,卻可以通過網絡一睹芳容。臺北故宮博物院表示,這是首次免費釋出典藏文物的圖像供商業使用,也是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以來的最大創舉。
-
臺北故宮鎮館之寶到底是什麼?可不是「翠玉白菜」和「肉形石」
到臺灣旅行的重頭戲就是臺北故宮,依山傍水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氣勢宏偉、綠瓦黃牆,和北京故宮的宏大相比,它略顯小巧。但臺北故宮博物院最吸引人的地方,不是它的建築,而是藏品,這裡共收藏、展出的稀世珍品超過65萬件之多。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院內收藏有自北京故宮博物院、南京國立中央博物院、瀋陽故宮、熱河行宮、中國青銅器之鄉-寶雞運到臺灣的二十四萬餘件文物,所藏的毛公鼎、散氏盤等商周青銅器,歷代的玉器、陶瓷、古籍文獻、名畫碑帖等皆為稀世之珍,如西周毛公鼎、散氏盤;鎮宮之寶的玉器翠玉白菜、闢邪雕刻、《核舟記》的原型等;王羲之、顏真卿、宋徽宗書法手跡,近代張大千廬山圖卷等;還有北魏以下歷代金銅佛像,清恭王府紫檀家具等。
-
臺北故宮有三寶,你知道是哪三寶嗎?
大陸人去臺灣,一般來講沒有什麼特殊的事情,都會去臺北故宮博物院,而臺北故宮博物館裡有一些文物是需要排隊參觀的,其中就有翠玉白菜、東坡肉石,而排隊的多是大陸去臺灣旅遊團,翠玉白菜、東坡肉石、毛公鼎也被稱為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三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臺北的魅力!
據說故宮博物院的文物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要看完的話要很多很多年,所以展出的都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們去的時候正好碰到唐伯虎書畫展,真跡多多啊! 看完故宮真感覺中華文化之絕妙啊!臺北的魅力,我想有一個很大的因素就是因為有故宮博物院,這個集中華瑰寶的地方,所以建議至少流出半天時間慢慢體會。故宮博物院到藏品真是嘆為觀止,分為書畫,瓷器,擺件等,分為三層樓。
-
臺北故宮翠玉白菜將首度離臺赴日本展出(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環球網綜合報導】臺灣《聯合報》報導,臺北故宮策劃的「臺北故宮博物院神品至寶展」,將於6月24日至9月15日及10月7日至31日,分赴東京博物館、九州島博物館展出。翠玉白菜6月中旬赴東京博物館展出,肉形石9月底赴九州島博物館展出。
-
翠玉白菜稱不上臺北故宮鎮館之寶
1965年,國立故宮博物院的新館舍在臺北外雙溪興建完成,用於展示遷臺文物,這就是今天我們所知的臺北故宮。有一種說法,認為北京故宮的寶物都被運到了臺北,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這是個錯誤的觀念,因為以館藏文物數量而言,北京故宮有一百多萬件,遠多於臺北的近七十萬件。不過以國寶級文物的數量和質量而言,兩岸故宮的水平基本上在伯仲之間。
-
「毛公鼎」傳奇,臺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三寶之一
遊客在臺北故宮博物院,一般會被首先帶到二樓商周秦漢青銅器館展廳,毛公鼎就陳列在展廳的最顯著位置。被譽為晚清「海內三寶」的大盂鼎、大克鼎、毛公鼎,其中大盂鼎收藏於北京,大克鼎收藏於上海,唯獨「海內三寶」中的另外一寶毛公鼎越過海峽,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它與「翠玉白菜」、「肉形石」並稱為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寶鼎到過海峽,相隔半世紀,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民族悠悠5000年燦爛的文明歷史。
-
臺北故宮博物院:中華五千年文化的魅力
從藏品來看,可以覺得當年撤臺的時候這票專家真是識貨,可以說故宮藏品千千萬,但臺北故宮的藏品才是其中最精華的。不建議都湧向翠玉白菜、瘦肉石,其實也就那麼回事。我在青銅器展區用了大半天時間去欣賞,去發現。相信其他人也能找到自己所熱衷的文物部分。儘管從建築上和北京的故宮相差甚遠,但裡面的東西可真是不錯呀,都是老蔣從北京故宮帶過去的,估計館藏的珍品比北京的要多的多。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故宮國寶宴[組圖]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展示採用娃娃菜製作的與清代藏品翠玉白菜極像的菜餚「翠玉白菜」。 圖片說明:7月5日,一位「故宮晶華」餐飲中心的員工在展示採用蘋果苦瓜為原料製作的類似清代藏品白玉錦荔枝的菜餚——「白玉錦荔枝」。
-
範寬的《溪山行旅圖》為什麼是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
眾所周知,臺北故宮有三件文物最負盛名,它們分別是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而你知道臺北故宮博物館的「鎮館三寶」是什麼嗎?它們均是水墨畫,被譽為北宋巨碑式水墨畫,又有北宋山水三巨碑之稱,它們是什麼呢?它們分別為範寬的《溪山行旅圖》、郭熙的《早春圖》、李唐的《萬壑松風圖》。
-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將翠玉白菜借臺中引爭議,臺「監委」指臺北故宮有重大違失 澎湃新聞記者 嶽懷讓 2019-07-11 22:38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