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視覺中國)
海外網11月13日電眼看民進黨最近「九合一」選情告急,為挽救南部選情,蔡英文當局聲稱要關閉臺北故宮3年,將文物運送至臺灣南部的故宮南院展出。對此,島內人士批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去到「失心瘋」。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昨天(12日),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證實,臺北故宮擬在2020年關閉3年整修,屆時展品將移至嘉義的故宮南院展出,希望由此提升南院的參觀人數。目前,該計劃正在評估中。
臺灣不少博物館人士對此提出質疑。他們指出,全球各地的博物館都曾擴建整修,但從來沒聽過「全館閉館」這種事。大英博物館每年有600萬人次參觀,整修時也不閉館,為何臺北故宮就非關閉不可?他們認為,蔡當局此舉就是為了政治利益,想靠文物救選舉。
香港《大公報》刊登評論文章指出,故宮南院位於臺灣南部的嘉義縣。而南臺灣是民進黨的「票倉」,民進黨當局不過是借著臺北故宮整建之名,把一大批珍貴文物轉到南部,企圖拉動當地旅遊業,以此討好南部選民。
然而,將博物館展品南移是否就真的可以拉動當地經濟?對此,臺灣旅遊公會表示,文物移往南院,對旅行團的觀光效益會有一定作用,對於自由行旅客就很難說。但目前來臺觀光的旅行團減少,自由行增多,閉館恐會減少總觀光人次。還有不少網友質疑,就算北院關了觀光客也不一定會去南院,而且當地的配套設施還不夠完善。網友怒嗆道,「不去思考如何增加總人數,而用關閉北院3年這種挖東牆補西牆的駝鳥心態,來欺騙自己說南院人數增加了,這種官員真是...」
臺灣前領導人辦公室副秘書長羅智強也痛批蔡英文:「你怎麼不把自己的辦公室關三年,臺灣人民還會拍手叫好!」他指責蔡英文當局「去中國化」去到「失心瘋」。羅智強表示,臺北故宮一年五百萬的觀光人潮,民進黨卻要從根斬斷,是嫌臺灣觀光業還不夠慘嗎?怎麼會有這麼奇怪的領導人?
《大公報》評論文章指出,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兩岸文化和歷史的重要聯結,多年來被「臺獨」分子視之為「眼中釘、肉中刺」。早在2007年陳水扁搞「去中國化」時,就已把「臺北故宮組織條例」中「寶物來自北平故宮與中央博物院」等文字完全刪除,還聲稱此舉「有利(臺北)故宮的轉型」。由此可見,當年民進黨主張建立故宮南院的目的就是要淡化臺北故宮作為中華文化象徵的意義,而南院選址南臺灣,也是要彰顯所謂「故宮本土化」。然而,故宮南院開張後,參觀人數遠遠不如預期,被嘲笑是「蚊子館」。於是,蔡當局便打起臺北故宮的主意,趁著整建的機會,把文物南移。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海外網 羅伊晴)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登陸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