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文物移南院天經地義? 網友罵:張景森是個什麼東西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閉館整修消息揭露後,引起文化旅遊界強烈反彈,「藍委」更氣憤蔡當局欲去「中國化」而後快,竟想利用文物南移操作選舉。為息眾怒,臺北故宮立刻髮夾彎,表示閉館非唯一選項,但「政務委員」張景森仍表示,重要文物移到南院天經地義,除非國民黨心態,故意要把南院變成蚊子院!

    據報導,臺「行政院」發言人kolas昨日也澄清,臺北故宮要閉館擴建的計劃,「行政院」並不知情,但「行政院」會議紀錄顯示,文物南移之事並非無跡可尋。聯合報報導,今年1月11日「行政院會」,「行政院長」賴清德曾明確指示,「政委」張景森所提挑選臺北故宮正館一定數量的重要典藏品(如50至100件),限定3年內僅在南院展覽,並整合南部文化觀光資源發展,請另一位「政務委員」林萬億督導。

    張景森說,臺北故宮館藏真的很多,但就是放在倉庫裡面,能多移一些到南院展覽,只會擴大臺北故宮展覽服務,不會減損北院。

    他還提到,文物南移的理由很簡單,最好的東西都放在北院,人家還需要去南院嗎?他還說,重要文物移到南院,天經地義,除非你像國民黨一樣的心態,故意要把南院變成蚊子院!

    典藏雜誌社長簡秀枝今(14)日在臉書貼文,張景森說,臺北故宮北院整修期間,必然會持續保留「小而美的展覽」。整修期間,臺北故宮北院的重要文物,會移往南院展出。對喜歡臺北故宮文物的民眾來說,反而可以享受南、北院分工下的更完整展覽。

    張景森的文物南移說法,網友一面倒罵翻,「原來張景森是太上皇,他說了算」、「誰有權利來動臺北故宮文物?張景森是什麼東西?」、「你的天經地義是大家的天方夜譚…」、「一個『行政院政務委員』可以決定價值連城的文物要怎麼處理?」、「這是全世界博物館不敢動念的自毀蠢事,你還在那兒說得像是回事似的⋯」、「把臺當局搬到高雄,是最實質的支持~」、「民進黨一天到晚去『中國化』,但要賺錢的時候,又動起中華文物的腦筋。」

 

責任編輯:侯哲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關門了?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故宮文物南遷又火了,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誰的文物更具價值?
    引發熱議,不少網友指責其「罔顧歷史,美化侵略者」,此文在微博持續發酵,趙立新已經刪除有關微博,此言論還是驚動了@中國反邪教、@紫光閣和@共青團中央等政務微博大號。@紫光閣更是在其有關微博直言:「任何一國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
  • 臺北故宮博物院——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之說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北京形勢嚴峻,國民政府決定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博物館的精神不是只有服務觀光人潮,它還要有文化的高度,如果都是用觀光考慮,其實非常不專業,請不要把故宮當成工具。    前臺北故宮博物院館長馮明珠:這個做法非常不專業,文物搬遷不是想像中容易,包括南院是否有這麼大的庫房?新的庫房文物夠不夠放,庫房設計是否符合文物典藏環境。
  • 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臺北故宮院長:文創讓文物活起來  臺北故宮博物院名列世界五大博物館之一,有69萬件珍貴藏品。  以臺北故宮鎮院之寶翠玉白菜為例,光是它的相關文創商品就多達幾十種,有翠玉白菜造型的晶瑩剔透的U盤、「白菜頭」鉛筆,也有裝滿臺灣蜜餞的白菜罐、白菜手機吊飾等等。翠玉白菜早已不再是冷冰冰的文物,它已經融入到臺北濃濃的風土民情中。
  • 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級文物與北京故宮伯仲之間   臺北故宮「三寶」   觀念糾正   關於臺北故宮的「鎮館三寶」,若論其鎮館之寶,毛公鼎或者可以入選,但是肉形石和翠玉白菜的價值卻沒有傳言的那麼高。因為臺北故宮的管理原因,以及國人大眾審美的心理,造就了「鎮館三寶」之名。   那臺北故宮常設展出的文物中,真正頂級的是什麼呢?   臺北故宮裡有一項堪稱世界第一的收藏,那就是瓷器。
  • 臺北故宮新院長公然叫囂「臺獨」,又稱「文物是我們的」
    海外網7月17日電 新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16日上午上任。上任當天,他就公然揚言自己主張「臺獨」,並叫囂「故宮臺灣化」,故宮要做「臺灣民眾的故宮」。他還聲稱,臺北故宮並不是「把人家的文物搶過來」,而是「這些東西不知道怎麼樣就跑到臺灣」。
  • 臺北故宮閉館激發南北對抗 寶物淪政治工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與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連手下,故宮後年起將閉館3年,寶物改到南院展出,要藉此把觀光客帶到嘉義。「執政黨」無法有效解決南北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不惜炒作「南北對抗」的意識形態,讓寶物淪為政治工具。
  • 瀋陽故宮、北京故宮、臺北故宮三個故宮各有什麼特色?
    故宮指的是皇帝住的地方,也叫皇宮,可臺北皇宮並不是皇帝的居所,它比較特殊,臺北故宮確切地講應該是叫博物館,裡面收藏了大量的稀世珍寶。臺北故宮臺北故宮始建之初,曾給人一種錯覺,好像好東西都被帶到了臺北,放入了臺北故宮,事實並非如此。有這種錯覺是因為北京故宮太低調,許多東西都被收藏著沒有被展出,另外就是故宮太大了,沒法一次性逛完。
  • 港媒刊文「北京故宮藏品勝臺北」 臺北故宮回應
    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出席動土儀式並表示,「我們有一萬個理由,一定要把最好的藏品送來,我們發愁的是好東西太多了,究竟選擇哪一些呢?」 於是,自然就引出了過去外界一直盛傳的臺北故宮藏品優於北京的說法,文章引述單霽翔過去曾透露的故事,其實故宮絕大多數文物並沒有南遷,南遷的文物只有22%去了臺灣,並稱臺北故宮收藏的「翠玉白菜」和「肉形石」,只能算是「三級品」。
  • 拿著大陸的文物,卻對臺北故宮「下手」
    據臺媒報導稱:民進黨當局目前開始籌備將臺北故宮降級,原屬於「行政機構」的臺北故宮可能會在不久後降級成為「文化部」的下屬單位,還可能會改名為「華夏博物館」或者「亞洲博物館」。 臺北故宮具有歷史和文化意義 改名就是割斷與大陸的聯結 臺北故宮之所以叫「故宮」,這一名稱還要從1948年說起,當時臺北故宮裡絕大多數文物都是國民黨從大陸帶走的
  • 揭秘:北京故宮與臺北故宮相比較,哪個故宮收藏的文物更有價值?
    新任故宮院長給我們做過報告,說故宮新任領導一上任,第一件事情就是清點文物,花了一年時間,清點出186萬件。他任內做了幾件大事:一是改造椅子、廁所等基建設施方便遊客;二是大量庫存文物重見天日,並擴大開放面積;三是禁止機動車進故宮城牆內,外國領導人也不例外;四是用VR技術打造數字故宮,向遊客展示未開放區域。
  • 臺北故宮要把《祭侄文稿》借日本展覽 兩岸網友不幹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送去日本展覽,兩岸網友不幹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惹爭議了,日前有大陸網友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展覽。
  • 來臺北必遊景點,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
    臺北故宮博物院收藏各類文物珍寶約65萬件,素有「北京故宮看建築,臺北故宮看文物」的說法。文物來源於抗日戰爭時期,當時將北京故宮博物院、古物陳列所、頤和園和國子監的重要文物南遷與此。來到故宮博物院,映入眼帘的「天下為公」很有氣勢。
  • 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不可能!
    今天達說文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故宮文物的那些事兒。當然我們現在主要談論的是關於故宮文物南遷的事情。文物南遷的事情一發生後坊間一直有傳言說故宮大部分東西被南遷,臺北故宮的東西比北京故宮值錢等等諸如此類,小編可以很肯定的告訴大家不可能!
  • 臺北故宮服務視覺障礙者:文物可以「摸摸看」
    摸完了如果再聽語音講解,可能對這件文物的了解就更深刻了。」在臺北故宮講解員的解說及觸摸式介紹後,視覺障礙參觀者點了頭,露出了滿意的微笑。觸摸文物說起臺北故宮,大家都會對這裡的人性化服務和對弱勢群體的關懷讚不絕口。比如輪椅族可乘坐輪椅看文物,聽障人士有手語翻譯導覽。而從今年6月開始,視障者也可以享受特殊服務,一「探」展示櫃裡的文物,究竟是何模樣。
  • 最年輕的故宮——臺北故宮
    周兵:幾十年來,大家都有個誤解,總覺得北京故宮沒什麼好東西,通過我對這兩個故宮的接觸,發現兩岸故宮各具特色。像北京故宮有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乾隆時期的「三希堂」有兩個在北京故宮,一個在臺北故宮。臺北故宮在一些領域是獨一無二的,比如汝窯收藏。但不是說所有的寶貝都在臺北。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中曠世奇珍數不勝數
    館藏文物中曠世奇珍數不勝數。最為遊客爭睹的,要數國寶西周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了。臺北故宮,珍品多到讓人震驚!裡面不能拍照,但是我知道裡面有好多曾經出現過在歷史書上的古董!「北京故宮一百五十萬件藏品,不乏珍品;臺北故宮五十萬件藏品,件件珍品。」朱老師如是說。
  • 北京故宮和臺北故宮有什麼不同?
    北京故宮於公元1406年興建,耗時十四年的時間才得以建成,距今已經六百年了。它是明成祖命人以南京故宮為藍本建造的,東西寬753米,南北長961米,呈長方形,四周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還有護城河,總佔地面積達到了72萬平方米,其中建築面積為15萬平當米。故宮有七十餘座大小宮殿,九千餘間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