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2020-12-22 澎湃新聞

臺媒:臺北故宮正評估北院後年起閉館3年,或將移往南院展覽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11-12 13:32 來源:澎湃新聞

臺北故宮

臺灣媒體近日爆出重磅消息稱,臺北故宮內部正準備評估於2020年起閉館3年的必要性。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媒體11月12日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臺北故宮預算審查,藍營「立委」柯志恩在質詢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柯志恩詢問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根據臺北故宮內部會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以下簡稱為「北院」)將從2020年開始閉館3年,是否是事實?陳其南回應稱,「現在準備在評估這樣(閉館)的必要性,基本上是朝向這樣的方向」。陳其南還表示,已有討論要不要閉館,但計劃還沒落實到細節。

柯志恩追問道,歷年來,北院從未封閉這麼久,文物要怎麼處理,是否要全部搬到位於嘉義縣的南部院區(以下簡稱為「南院」)?為何新故宮計劃中沒有提到北院閉館的相關內容?

陳其南強調,南院是臺北故宮的另一個展場,如果北院確定要封館,北院和南院都會詳細規畫各種配套措施,等討論完成後,會正式對外界公布。

陳其南說,2020年後北院要進行大規模整建,很多活動和文物會移到南院展出,這是一段過渡期,北院的專業人員也會協助南院完成策展。陳其南表示,北院參觀人次每年有四五百萬人,但3/4為非本地遊客,這也是南院最缺的部分,把文物移到南院就是希望把這部分遊客拉到南院。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披露,南院觀光退燒,今年參觀人潮不如預期,影響嘉義縣觀光產業。11月6日,民進黨籍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曾拜會臺灣行政機構行政委員張景森以及陳其南,討論南院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案。

陳其南於今年7月就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曾因拋出「故宮臺灣化」言論受到質疑。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陳其南上任後於7月16日舉行首次媒體見面會,宣稱任內重要任務是「故宮臺灣化」,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生連結,故宮成為「臺灣人的故宮」。他稱,遊客來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是來了解臺灣,而是來了解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不被認為是「臺灣的故宮」,而是「北京的故宮」;臺北故宮博物院不管怎麼經營,都會成為北京故宮的「飛地」。

另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介紹,陳其南主要施政重點包括改善和強化北院空間設施、南院空間景觀與交通先期改善計劃、南院園區未來典藏展覽主題與空間配置計劃、院內及國際合作重要展覽活動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北故宮,北院,南院,陳其南

相關推薦

評論(15)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回應閉館整修3年傳言:正在評估,尚未定案
    臺北故宮博物院方面稱:北部院區正館即將全面進行整建工程及北展南移事宜,院長回答目前正在評估、尚未定案。「正館休館本來就不是唯一的選項。目前臺北故宮博物院正規劃展場調整,讓正館可以同時整建,而北院同時對外開放」。據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日前某一次內部會議記錄指出,北部院區正館擬於2020年閉館整修3年,展品將改到南院展出。該消息昨日被爆料公之於眾並引發公眾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閉館3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外界疑慮。(季志翔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臺媒:臺北故宮博物院閉館計劃引疑慮
    參考消息網11月14日報導臺媒稱,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2020年起閉館三年,並將部分館內文物南遷至臺北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據臺灣《中國時報》11月13日報導,此舉是臺北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12日臺當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對此,博物館界人士指出,臺北故宮此舉有政治目的,是想靠館內文物來救選舉。
  • 民進黨魔爪伸向了臺北故宮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牽動數百萬觀光人潮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在2020年起閉館3年,並將部分寶物南遷至故宮南院置放並展覽,此舉是故宮開館以來首見,也引發了外界疑慮,昨(12)日臺「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進行臺北故宮博物院業務報告,「藍委」柯志恩質詢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是否真有此事,陳其南表示內部朝此一方向規劃
  • 「兩個故宮」的建築延伸:北京故宮北院與臺北故宮南院
    最大的不同是北京故宮是明代成祖下詔令建成的紫禁城建築群,其中的文物是前朝的積累,建國後又大規模的整理,修復;而臺北故宮則是為了保存、展覽遷臺文物而修建的傳統宮廷建築形式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為緩解博物院的接待壓力,提升博物院的文化遺產保護、展示傳播和服務觀眾的能力,有效解決大型珍貴文物展示等問題,臺北故宮博物院於2015年在中國臺灣西南部的嘉義市建成了「
  • 臺北故宮閉館激發南北對抗 寶物淪政治工具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在臺北故宮博物院長陳其南與民進黨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連手下,故宮後年起將閉館3年,寶物改到南院展出,要藉此把觀光客帶到嘉義。「執政黨」無法有效解決南北區域發展不均的問題,不惜炒作「南北對抗」的意識形態,讓寶物淪為政治工具。
  •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展品南移 救雲嘉南中觀光
    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預計從2020年起閉館3年,旅行公會質疑,海外的博物館整修也時有所聞,但都是關閉部分區域,閉館整修算鮮少發生;嘉義地方則對北院展品南移帶動觀光充滿期待,嘉義市的觀光旅宿業者甚至評估,這股南遷效應會擴及到雲嘉南,甚至北至臺中,南到高屏都受惠。
  • 第二座「臺北故宮」故宮南院 揭開神秘面紗
    據院長馮明珠透露,作為今年90周年院慶最大獻禮,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12月28日開館試營運。試營運為期半年,前3個月免費對外開放。臺行政當局6月16日召開觀光發展推動委員會會議,為臺北故宮南院開張預做「搶客」部署。馮明珠預估,第一年將吸引逾100萬參觀人次。 作為南臺灣觀光教育文創重鎮,佔地68公頃、耗資近80億元(新臺幣,下同)的臺北故宮南院讓很多人充滿期待。
  • 臺北故宮南院恐「人財兩空」(看臺灣)
    「觀光火車頭」拉不動了民進黨當局對臺北故宮南院的開業抱很大期望,將它視為臺灣西南沿海地區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嘉義市的「觀光火車頭」。嘉義縣政府兩年前曾說,臺北故宮南院開館後將與阿里山連成黃金旅遊路線,遊客在當地住宿可為地方帶來觀光財。如今迎客不滿兩年,「觀光火車頭」就有點拉不動了。
  • 臺北故宮關門了?故宮文物南遷了?臺灣選情膠著 故宮國寶也成了一張...
    12日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在當局立法機構表示,正在評估從2020年起封館整修3年,期間臺北故宮重要展品送至嘉義縣的故宮南院展出。  這番言論引發軒然大波。13日上午,陳其南召開記者會,改口稱在臺北故宮整修期間,將朝「不閉館擴建方向」設計,但未談及文物是否繼續南遷。
  • 臺北故宮文物移南院天經地義? 網友罵:張景森是個什麼東西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閉館整修消息揭露後,引起文化旅遊界強烈反彈,「藍委」更氣憤蔡當局欲去「中國化」而後快,竟想利用文物南移操作選舉。為息眾怒,臺北故宮立刻髮夾彎,表示閉館非唯一選項,但「政務委員」張景森仍表示,重要文物移到南院天經地義,除非國民黨心態,故意要把南院變成蚊子院!
  • 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今年展覽精彩紛呈 南院區年底開館  新華網臺北2月25日電(記者曹典、李寒芳)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馮明珠25日向媒體透露,位於嘉義的臺北故宮南院區將於今年年底對外開放,新的一年將獻上諸多精彩展覽,為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獻禮。
  • 臺北故宮南院開館迎客
    此前呼聲甚高的臺北故宮人氣王「翠玉白菜」,不負眾望地暫別本院,為南院連續「站臺」10個月。考慮到參觀人數眾多,近130平方米的展廳只展出「翠玉白菜」及其數碼影像。 在「翠玉白菜」完成使命回北院後,包括「肉形石」、「金甌永固杯」在內的珍寶將「接棒」饗客。在南北兩大院區分別設置的「至寶廳」,兩館的鎮館寶物將交替展出,成為點亮文化之旅的「南北雙星」。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深夜傳火警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8月12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位於臺灣嘉義縣的臺北故宮南部院區深夜傳出火警。嘉義縣消防局人員抵達發現是臺北故宮南院3樓空調機房變電箱起火,火勢未擴大波及到展出文物或其他設施。嘉義縣消防局12日凌晨1時49分接獲臺北故宮南院警衛報案,指發生火警,有建築物冒煙情況。
  • 臺北故宮南院《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展廳 展櫃可防彈
    華夏經緯網6月1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在南院打造專屬書畫展廳,即日起盛大推出《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呂妍庭攝)隨疫情逐步解封,臺北故宮南院推出《翰墨空間─故宮書畫賞析》特展,院長吳密察10日下午親自到南院主持開展記者會,表示「臺灣需要各種各樣不同的翻轉,南北院也一樣要翻轉」。他認為北院有的,南院一定會有,南院有的,北院不一定有,所以之前因為保存關係,書畫文物不太敢南下展出,他認為不行,所以去年底就規劃在南院設書畫展廳。
  • 臺北故宮南院試營點亮南臺灣(圖)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記者劉學聖/攝影     華夏經緯網12月28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南院昨晚舉辦點燈儀式,雷射光線由至美橋亮起再打亮博物館外牆及星空,讓現場來賓及民眾驚豔不已,現場驚呼聲不斷,成功為試營運打響第一炮。
  • 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原標題:臺北故宮博物院南院於嘉義開館  新華網臺北12月28日電(記者傅雙琪、姜克紅)臺北故宮博物院位於嘉義的南部院區28日開館試營運,該館耗資109.34億新臺幣,歷時11年完工。   臺北故宮南院首展由5個常設展、3個特展和2個國際借展組成,凸顯亞洲文化多元與交流,分別為「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錦繡繽紛——院藏亞洲織品展」、「芳茗遠播——亞洲茶文化展」、「越過崑崙山的珍寶——院藏伊斯蘭玉器特展」、「藍白輝映——院藏明代青花瓷展」、「尚青——高麗青瓷特展」、「揚帆萬裡——日本伊萬裡瓷器特展」、「奔流不息——嘉義發展史和「認識亞洲——新媒體藝術展」
  • 民進黨把文物當"地攤貨" 臺北市議員:選情哪裡要救就運到哪
    華夏經緯網11月14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位在臺北市士林區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正館日前被國民黨「立委」柯志恩爆出,自2020年起,將要閉館3年,引起多數網友反彈。針對此事,臺北市議員徐弘庭炮轟,民進黨不珍視這些華人歷史文物,把文物視為「地攤貨」和選舉工具,哪些地方需要搶救,就隨意運去那裡。
  • 蔡當局要關臺北故宮?被批「去中國化」到「失心瘋」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視覺中國)海外網11月13日電眼看民進黨最近「九合一」選情告急,為挽救南部選情,蔡英文當局聲稱要關閉臺北故宮3年,將文物運送至臺灣南部的故宮南院展出。還有港媒指出,臺北故宮兩岸歷史文化的聯結,是「臺獨」的「眼中釘」,但中華文化早已在島內生根發芽,就算蔡英文當局永遠關閉臺北故宮,也無法切割兩岸歷史文化聯結。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昨天(12日),臺北故宮院長陳其南證實,臺北故宮擬在2020年關閉3年整修,屆時展品將移至嘉義的故宮南院展出,希望由此提升南院的參觀人數。目前,該計劃正在評估中。
  • 綠營批臺北故宮南院展「統戰獸首」 暴其「逢中必反」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魏允平 環球時報記者 吳薇】剛開幕的臺北故宮南院,因展出香港藝人成龍捐贈的「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藝術品,被綠營批評為展出大陸的「統戰工具」。上海臺灣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倪永傑29日對《環球時報》稱,綠營的質疑暴露了他們一貫的「逢中必反」的政治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