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11-12 13:32 來源:澎湃新聞
臺灣媒體近日爆出重磅消息稱,臺北故宮內部正準備評估於2020年起閉館3年的必要性。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中時電子報等媒體11月12日報導,臺灣地區立法機構教育文化委員會今天進行臺北故宮預算審查,藍營「立委」柯志恩在質詢時透露了上述消息。
柯志恩詢問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陳其南,根據臺北故宮內部會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以下簡稱為「北院」)將從2020年開始閉館3年,是否是事實?陳其南回應稱,「現在準備在評估這樣(閉館)的必要性,基本上是朝向這樣的方向」。陳其南還表示,已有討論要不要閉館,但計劃還沒落實到細節。柯志恩追問道,歷年來,北院從未封閉這麼久,文物要怎麼處理,是否要全部搬到位於嘉義縣的南部院區(以下簡稱為「南院」)?為何新故宮計劃中沒有提到北院閉館的相關內容?
陳其南強調,南院是臺北故宮的另一個展場,如果北院確定要封館,北院和南院都會詳細規畫各種配套措施,等討論完成後,會正式對外界公布。
陳其南說,2020年後北院要進行大規模整建,很多活動和文物會移到南院展出,這是一段過渡期,北院的專業人員也會協助南院完成策展。陳其南表示,北院參觀人次每年有四五百萬人,但3/4為非本地遊客,這也是南院最缺的部分,把文物移到南院就是希望把這部分遊客拉到南院。
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披露,南院觀光退燒,今年參觀人潮不如預期,影響嘉義縣觀光產業。11月6日,民進黨籍嘉義縣長候選人翁章梁等人曾拜會臺灣行政機構行政委員張景森以及陳其南,討論南院未來發展的可能方案。
陳其南於今年7月就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曾因拋出「故宮臺灣化」言論受到質疑。
據新華社此前報導,陳其南上任後於7月16日舉行首次媒體見面會,宣稱任內重要任務是「故宮臺灣化」,讓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典藏文物和臺灣文化產生連結,故宮成為「臺灣人的故宮」。他稱,遊客來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不是來了解臺灣,而是來了解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不被認為是「臺灣的故宮」,而是「北京的故宮」;臺北故宮博物院不管怎麼經營,都會成為北京故宮的「飛地」。
另據臺北故宮博物院官網介紹,陳其南主要施政重點包括改善和強化北院空間設施、南院空間景觀與交通先期改善計劃、南院園區未來典藏展覽主題與空間配置計劃、院內及國際合作重要展覽活動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臺北故宮,北院,南院,陳其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