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又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露小寶LL」奔馳大G的拍照風波。
我把我拍的故宮照發了朋友圈,呼籲大家文明拍照,有人質問我:「你老實交代,你是不是也是周一閉館時進去拍的?」
「為什麼我去的故宮是人山人海,你去的就空無一人?」
還有人說:
「真的感覺像周一去的,不然怎麼都沒有人啊!」
我堅決地回答:
我拍的「空無一人」的照片,不是周一閉館時拍的。
保護文明古蹟,文明拍照,周一閉館不進宮。
諸位網友的質疑可以理解,畢竟去故宮的人實在是太多了。2020年第一天,故宮博物院發布最新觀眾客流分析:2019年故宮年接待量首次突破1900萬人次大關,2019年故宮實行每日8萬人次限流措施的總天數111天。2018年為76天,2017年為52天,2016年為47天,2015年為32天。
大家感到不可思議的是:
你拍故宮照片「空無一人」,怎麼可能?
如果不是周一閉館進宮的,你是怎麼做到的?
為什麼我拍照的時候人少?
我用什麼辦法,讓遊客在鏡頭裡消失呢?
我不會打響指做不了「滅霸」,更不是「女神」,之所以能拍到【一個人的包場】,靠的是▼
我的【三拼戰術】和吃苦耐勞的精神
1、拼時間——早出晚歸2、拼眼光——獨闢蹊徑3、拼耐心——等待機會
作為一位專業自拍攝影師,我用這3個方法,在很多人流量巨大的景點拍出包場照。
一、拼時間——早出晚歸選人少的時間
想拍人少第一招,就是和其他遊客【拼時間】。出發之前,先要了解景區的開放和關閉時間表。
【故宮開放時間表】4月1日-10月31日(旺季) 周二至周日 08:30-17:00,周一 不開放;11月1日-次年3月31日(淡季) 周二至周日 08:30-16:30,周一不開放;法定節假日周一不閉館。
【早出、晚歸】享有私人故宮。
故宮早上8:30開門,如果你在早上6:00就站宮外排隊,做第一批進宮的遊客。你,就可以拍到人少的故宮了。
比別人先到一步,晚走一步,錯開【遊客時間】。
什麼是【遊客時間】?大多數遊客都是吃完早飯9:30左右到景區,下午5:00左右回酒店吃晚飯。遊客照的時間就是上午9:30—下午5:00。想拍出專場的攝影愛好者,要早出晚歸,錯峰出行,這就是【拼時間差】。
比如我去同樣熱鬧的北京天壇拍照,提前看好了時間,天壇公園早上6:00開園我就進去,在祈年殿門口排隊等8:00開門進壇。
等待祈年殿開門的時候,我自拍了幾張照片,除了一個小男孩和我搶鏡外,都是我鏡頭的地盤。
祈年殿8:00準時開園,我是第一批進入的遊客,於是,就拍到了這樣空無一人的天壇。
這時,你拍照速度要快,搶佔先機。
因為這樣「空無一人」的盛況,最多只能持續10分鐘。然後,遊客和旅行團們就來啦,開始人流如織·····
那位穿紅裙子的美女就是我,我在用三腳架和單眼相機自拍。
相比於下圖的人山人海,早一點進場拍照,拍出專場的概率要大很多哈!
早出晚歸,雖然有點累,但卻是拍出專場的好辦法。
當然,作為故宮這樣火爆的景點,是不可能沒有人呀。怎麼辦?看下一招▼
2、【拼眼光】——獨闢蹊徑
360環繞景區,找人少的區域和角落。
大家仔細看看,遊客是不是大部分集中在正中間的太和門區域,左右兩側貞度門和昭德門是不是沒有人?趕快去拍呀!我這張照片,就是在貞度門前拍的。
遊客喜歡聚集在中央區域,中間人滿為患時,兩側的偏殿倒是地廣人稀了。
比如我拍的這張全景圖,正中間的太和門人多,而左側的頤和門幾乎沒有人。
我和小夥伴就跑到頤和門口自拍,人就很少。
人少,你可以隨意自拍,如果運氣好,還會拍出「空無一人」的故宮殿堂。
大家拿著故宮的平面圖,從午門進宮,沿中軸線的中間的太和門、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門、乾清宮再到神武門,基本上任何時候都是人山人海。但左右兩側的各個偏殿,並不是每時每刻都有很多人,大家來獨闢蹊徑,找人少的地方去拍。
如果偏殿人也很多,還有一個辦法就是:
拍局部,找一扇門或一面牆去拍。
把鏡頭的取景框,對準一扇門,或一面牆拍,相對就會比通道的人少。
故宮那麼大,那麼多紅牆,那麼多門,慢慢走慢慢逛,邊看歷史,邊找那個人少的牆和門。
很多有經驗的遊客,都是這樣在故宮拍單身照的。比如我自拍時,其他遊客也在拍同這一面紅牆。這面紅牆太大了,我們都可以拍到單身照。我當時還給身邊幾個遊客拍了故宮紅牆親子照呢。
3、【拼耐心】——等待機會
如果遇到人實在是多,最後一條,那就是拼耐心!我等,等,等,等!
人再多,你有耐心的話,總能在故宮,找到一扇相對人少的門。等10-20分鐘左右,拍到一張故宮大紅門的單身照,完全沒有問題。
等一面紅牆,比等一扇門要慢一些。因為人們會不斷地從你鏡頭前飄過,一群一群,又一群·····這張照片,我大概等了20分鐘左右吧。
等,北京·圓明園·西洋樓遺址的專場,那,就更加考驗耐心啦。這西洋樓遺址,遊客從來沒少過,裡三層外三層,給你讓位?根本不可能!
拍照,我有的是耐心!
我的方法就是,自己只管取景構圖,放好三腳架的位置,站到拍照位,開始等!等!等!這張照片,我等了將近2個小時才拍好。我的天,要不是為了記錄祖國的歷史,我也差點等崩潰了!
我發現一個神奇的現象,就是只有旅遊團才聚堆,一般遊客都是三三兩兩分散行動的。一個大旅遊團,就能把整個西洋樓觀景的欄杆圍得密不透風。而另外一個大旅行團為了秩序,會在一邊排隊等待。當這個巨大旅行團的導遊說:「走,去下一個地方。」,另外一個旅行團導遊說:「來,我們走近看一看」。兩個旅行團一走一來交替之際,欄杆前的最佳取景位,竟然會出現5秒″——10秒″空無一人的時間差。我給這個黃金時間點起名叫「時光空隙」。這就是我的單身照機會!
我必須趁這個時候,速戰速決,拍下專場照。如果失敗了,就再等。等下一個人海交錯的「時光空隙」,再突擊一次。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故事哈!我在西洋樓趁團隊交錯搶空隙,按下快門搶拍時,下一個老年旅行團本來要一哄而上,看到我正在用三腳架自拍時,機智的帥哥導遊說:「看,這美女多會自拍,看看,這也是西洋景呀!」哈哈哈哈……大家笑了5秒鐘,我的照片拍好啦!我趕緊向等待了這5秒的巨大旅行團員們鞠了一躬。感謝感謝!!
照片背後的故事,比照片本身還精彩。
當然,千等萬等,還是會有遊客入鏡的,怎麼辦?
我還有最後一個殺手鐧——P掉他們。
哈哈!別笑,無後期不攝影啊!
P掉多餘雜物或人,本來就是後期修片中第一件要做的事情。
比如我在天壇·祈年殿這張照片,身後兩位朝我張望的遊客,臺階上N位小身影。
我要做的,用手機軟體【美圖秀秀】的消除筆,把他們P掉,變成我一個人。
最後,再來總結一下哈:拍出專場【三拼戰術】
1、拼時間——早出晚歸2、拼眼光——獨闢蹊徑3、拼耐心——等待機會
會了【三拼戰術】,加上一點吃苦耐勞的精神,你的一個人專場大片,必定出手不凡!不信,你看我在北京長城上,拍的專場照。
用心做功課,不怕累早起晚歸,找到人少的角落,有充足的耐心,你就可以,在人山人海中,一人亭亭玉立。
名勝古蹟拍照留念,必須遵守規定愛護文物。這一磚一瓦能保留到今天,被我們看見,它們經歷了多少的風風雨雨,那些說不完的故事啊,承載了多少人的夢和希望……
它們,需要的不單單是尊重,而是尊敬和敬畏,是愛和傾聽,而不是道具和話題。作為一名歷史的遊客,我們像一陣風,請你輕輕地來,輕輕地走,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我是@影像詩人董藝 ,一位專業自拍攝影師。雖然,在歷史長河裡,我只是滄海一粟不值一提,但我依然覺得,保護中華民族文明瑰寶的每一塊磚,你和我每一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影像詩人董藝,專業自拍攝影師、國際高級化妝師。
背著三腳架,我跋山涉水,4年拍了10萬+的自拍照片,被大家送江湖綽號「自拍女神」。我把自己多年的自拍技巧、修片經驗、美學研究成果,總結出系列教程送給你!歡迎關注【影像詩人董藝】,讓我們一起玩自拍,把照片拍成詩,一起遇見更美的自己,更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