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上墳磕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你可知道?別到時不知所措

2020-12-20 文史夢古今

清明節上墳磕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你可知道?別到時不知所措

清明節上墳,這是我國千百年來留下的規矩,但凡是上墳必然是一種隆重的儀式。在小編的家鄉,每年上墳,都得不遠千裡的回來進行這一隆重的儀式。對於中國人而言,清明節是為了祭祀先祖,對先祖有一種敬畏之心。既然是祭祀祖宗,那麼就避免不了磕頭。磕頭在我國是非常崇高的禮儀,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磕頭法。清明節上墳磕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你可知道?

磕頭源於原始社會一種行為方式,可能是用來表示「屈服」。後來,磕頭上升為一種文化需要,更是一種重要的禮儀。在封建社會,磕頭可以上升到國君的尊重和認同。倘若在封建王朝,見君不拜,那是「欺君之罪」,可能是要砍頭的。在廟堂磕頭重要,在民間也是一樣的重要。在中外交流歷史中,因磕頭而引發的外交爭議,莫過於最出名的乾隆接見馬噶爾尼。可見,我國對於這個磕頭的禮儀還是非常重視的。

到了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禮儀不需要用磕頭來表達。然而,在民間一些重要的場合,依舊要採用磕頭的方式來表達對先祖的尊重。尤其是在清明節上墳這樣的儀式中,磕頭則顯得非常重要。但是在清明節上墳中的磕頭,不同於其他場合,不是江湖拜把子,隨便一磕頭玩事了。那樣是對先祖的不尊重,也是對傳統文化的不尊重。究竟清明節上墳怎麼一個磕頭法?老祖宗還是留下了不少規矩。

一般來說,這種場合下,老祖宗定下了3種規矩。第一種是重複3個「一跪一叩」,就是合掌而跪,然後後退半步,依次重複三次,稱之為「三拜三叩」。第二種規矩,就是「三跪九叩」。這一種與「三拜三叩」一樣,只不過一拜是三叩而已。第三種規矩比較繁瑣,就是重複三次「三跪三叩」,中間不用起立。清明節上墳,是一種儀式,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現在清明節上墳都是比較的簡單。人們對於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進行簡化,使用「一拜三叩」,也就是跪一次磕三次頭。其實,現在清明節上墳,大多都是這種模式,心意盡到了就行,並沒有像以前那麼繁瑣。現在有不少地方,用鞠躬來代替磕頭,看著西化了,卻少了點傳統文化的味道。所以,清明節上墳還是要按照傳統文化的要求,恭恭敬敬的向先祖三跪九叩。這些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還是希望年輕人能夠知道。要不然真到了清明節上墳的時候,不能茫然不知所措。

清明節上墳磕頭,老祖宗留下的規矩,你可知道?小編在上文中,已經有了詳細的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從中有所收穫,可以感受一下清明節中的一些傳統文化。磕頭雖然簡單,可也是有一定的規矩,這些真到了清明節上墳的時候,最好別到時不知所措。那樣在長輩面前,就會顯得沒有修養。正所謂「入鄉隨俗」,不僅僅要求遵循習俗,還要尊重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祭祀要磕頭?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
    清明節祭祀要磕頭?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大家好!歡迎來到「獵奇大本營」,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關注小編的每天動態!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清明節祭祀要磕頭?老祖宗留下來的規矩,別讓親戚說你無知!清明節馬上就要到了。而上墳是清明節需要做的非常重要的事情,也是五千年傳統文明。但凡需要上墳的,一定都是非常隆重的儀式。清明節上墳,是對逝者的一種祭拜。祭祀祖先,也是我們的文明傳統,那麼說道上墳,就一定需要磕頭。磕頭,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表達敬意的做法。那麼清明節上墳,需要磕頭。
  • 清明節上墳,孕婦為何不能參加?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還是值得一看
    清明節上墳,孕婦為何不能參加?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還是值得一看清明節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可以說每年這時候除了為期3天的小長假,還有一項十分重要的家族活動:掃墓。說的文雅點叫祭奠先祖,說的俗氣一點就叫做上墳。
  • 清明節上墳磕幾個頭合適?
    清明節傳統習俗是要磕頭的,祭祖給老人鞠躬或磕頭應該是三個。掃墓時給祖先跪拜磕頭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必須要遵守。一般和信仰沒有關係,如果不跪拜磕頭就是不尊重祖先,是為不孝。清明節掃墓磕頭,民間通俗的要求是:直系親屬長輩(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9個(也有的地方是3個)。直系旁親(伯父之類的):3個(或1個)。其他:行禮就好了。
  • 農村清明節上墳,有哪些禁忌和要求?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馬上就要來臨了,清明節俗稱鬼節,是人們祭奠已故親人的日子,因此國家還規定這個時間段給人們放假。在我的老家,上墳的時候一般都會上午去,下午去的人很少,因為上午是陽氣比較旺盛的時段,到了下午,陽氣逐漸減弱,因此最好不要在陽氣弱的時間段去上墳,你們老家那邊有什麼要求嗎?
  • 清明節祭祖有講究?老祖宗留下3條「禁忌」,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清明節祭祖有講究?老祖宗留下3條「禁忌」,清明快到了不妨看看 說起清明,我們肯定都聽過這樣的一句詩「清明時節雨紛紛」。在我的印象中,每一年的清明總會下幾場雨,不知道今年的清明會不會例外。老祖宗就傳下來了三條重要的「禁忌」,需要我們來遵守。 第一個禁忌,祭祀之時,要莊嚴肅穆,不能嬉笑打鬧我們都知道,到墓地去祭祀我們的先祖,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每一個人都應該保持著內心的一份恭敬和沉重,千萬不能進行嬉笑打鬧。這一點的禁忌一般在孩子的身上發生的比較多。
  • 清明節上墳有說法,你知道幾個?
    4月已到,清明節將至,在我國這是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距今也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它是祭奠先祖,緬懷故人的時刻。每到這個時候,天氣也跟上墳者的心情一樣,亦陰、亦雨,有的地方還會飄起雪花。在農村,隨著地域的不同,上墳的習俗也略有不同,可是萬變不離其中,還是有著相同的禁忌,那麼,農民朋友們,這些上墳的禁忌,你們知道多少呢?1、上墳時間有說法。上午是陽氣最足的時候,所以上墳時間最好是在上午,最晚也儘量別超過下午3點。2、上墳人群有說法。嬰兒、孕婦、經期女性、病老者不適合上墳。墓地陰氣重,不太適合這幾類人。
  • 夢見上墳磕頭是什麼意思 夢見上墳磕頭
    夢見上墳磕頭是什麼意思男人夢見上墳磕頭,相信有許多朋友借著這幾天的運勢已經脫離單身了,那麼就要好好的把握兩人的假期時光囉,戀愛中的人做什麼事情都很順利呢,至於依舊單身的朋友,也沒關係,這兩天也是很適合跟好朋友相聚,發洩一下最近的不快,讓壞心情一掃而空。
  • 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
    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時間:2018-04-05 12:5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上墳步驟要了解 清明掃墓想必大家都再熟悉不過,自古流傳下來的傳統祭祀方式如燒紙、燒香、放鞭炮、點蠟燭等來緬懷對逝去親人的思念,那麼掃墓當日幾點出發最好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你知道多少
    清明節即將來臨。清明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節日之一,是為了祭拜祖先,悼念祖先,而在農村清明節是人們比較重視看重的節日,在農村很少有人過聖誕節,而城市人比較重視聖誕節,所以說每個國家,每個城市都有自己的節日。
  •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
    在農村,清明節去上墳時都有哪些說法和禁忌?今天是4月1日了,離著清明節越來越近了。這不在農村已經有人陸陸續續前去祖先的墳上去上墳添土了,有些年輕人不解,不是都是在清明節當日祭掃嘛,為何有一些人都提前去呢?
  • 清明節上墳:有些事應該做,有些事做不得
    現在是3月底了,離4月初的清明節,差不了多少時日。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清明上墳應該做哪些事?以及不能做哪些事?很多年青人並不一定知道,我們今天就來說說這個話題。一、清明節的來由春秋時期,晉文公重耳流亡,途中又累又餓,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為重耳煮湯,重耳得知後感激涕零。
  • 清明節上墳用什麼貢品 在臨沂上墳有些東西不能擺
    清明節假期就要來臨,很多網友都是要回鄉上墳的,在我們臨沂上墳也是一件大事,不僅要燒紙叩拜,還有貢品,很多網友不知道貢品該怎麼選擇,小編來給大家講講。   上墳拜祭祖先,必然少不了供品,雖說供品的選擇沒那麼多的講究,且每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所帶的供品也會有所不同,就好像有些地方會帶青團,而有些地方會帶飯糰,這個需要依據自家習俗來決定。
  • 農村清明節上墳的習俗,我們需要注意什麼
    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節日,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這些國家的清明節與中國的傳統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
  • 清明節快到了,祭祖上墳都有哪些禁忌?不妨看一看!
    清明節【農曆三月初八即2017年4月4日】,是追思先人最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天除了祭拜祖先、打掃墓園表達慎終追遠之意,亦可參加全國各地的放生共修,將放生功德回向先人,並可為親友消災祈福、增益功德,但是清明節祭祖上墳有哪些禁忌?各位不妨了解一下。
  •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時間:2020-04-03 23: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明節可以提前上墳幾天?清明節上墳 時間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的節日,每年清明節都有很多人趕回老家拜祭先人,這個時候就會遇上出行小高峰。那麼清明節可以提前幾天掃墓呢?
  • 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
    導語:農村清明上墳添土,會有哪些規矩和講究?還要注意嗎?清明節上墳祭祖,是表示對祖宗的尊敬和懷念之情的一種必不可少的形式。對於農村長大的人來說,都經歷過。那麼,需要注意些什麼?有哪些講究呢?下面,小編就分享一下當地的規矩和講究:參加人清明節是三大「鬼」節之一。所謂「強旺者希克,為旺而有制主功名利祿;衰弱者忌克,為衰而受克主病災破敗」,因此,老人、幼兒、病人、孕婦等體質弱者不宜參加。
  •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 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
    清明節到了,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節日。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要去一些已經離世的親人墳墓前進行拜祭。那麼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有哪些?小編總結了6點注意事項,這6點針對的範圍比較廣泛。具體上墳有什麼忌諱,還是要看各地風俗的。
  • 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
    清明節到了,這是一個非常悲傷的節日。清明節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要去一些已經離世的親人墳墓前進行拜祭。那麼清明節上墳有什麼講究?清明節上墳注意事項有哪些?小編總結了6點注意事項,這6點針對的範圍比較廣泛。具體上墳有什麼忌諱,還是要看各地風俗的。
  •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
    清明節修墳掃墓時,先祭祖還是先燒紙錢?老祖宗的講究滿是智慧我們國家有著全世界最為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這幾乎是所有人都認可的。正好馬上就是傳統節日清明節了,那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清明節的一些講究和習俗。每到清明節人們都會去祭祖,這是幾千年來都不曾改變過的傳統。這個習俗一直以來也很受人們重視,因為在人們看來,清明節祭祖是緬懷祖先、懷念逝去的人一個很好的時機,而且一家人一起掃墓祭祖有助於增強家族凝聚力,使家族成員之間更加團結。
  • 清明將至,清明節上墳是上午,還是全天都行?看完心裡有數了!
    俗話說得好,十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習慣,尤其是在一些比較重要的節日,比如今天要說到的清明節,清明節是人們上墳祭拜先人的重要日子。在農村有「早清明,晚十一」的說法,意思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便可以開始掃墓祭祖,而農曆初十的寒衣節上墳時,就不能提前,而是只能在農曆十月初一上墳,或者是推後上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