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帶7歲兒子進公共浴室引爭議:父母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2020-09-22 熊媽碎碎念



前些天,看到一位媽媽發貼求救,說她每次上廁所,五歲的兒子總要跟著,搞得她鬱悶不已,不知道作為母親到底要不要避著點?

很多媽媽表示很訝異!孩子都五歲了,並且是個男孩,作為母親當然得避著點,難不成洗澡還一起洗嗎?

這位母親很明顯沒有對孩子進行「性別啟蒙教育」,才導致孩子沒有性別意識,認為跟媽媽一起上廁所沒有不妥之處。

孩子已經五歲了,理解能力已經基本成熟,這個時候對他進行性別教育還不晚,這位媽媽真不要錯過了。

一、什麼是性別啟蒙?

孩子在三個月時就出現了性別差異,到三歲左右,即開始出現性別意識,大部分孩子已經知道自己與他人的性別。

比如,「女生」或「男生」這樣的概念。父母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期對孩子進行更進一步的解釋,告訴他們男女之間的差別。

大寶在兩歲左右,我就不在他面前換衣服了,也沒再跟他一起洗過澡。現在五歲了,洗澡儘量讓他爸爸來完成,最近也開始訓練他自己洗。

去年,爸爸陪他洗澡時,他會說:「媽媽,你也過來跟我們一起洗吧!」我說,男生跟女生是不可以一起洗澡的。

他說:「為什麼?」

我說:「因為男女有別呀!」

他說:「媽媽,女生有雞雞嗎?」這個問題讓老母親很是尷尬,但覺得還是應該給孩子做個解釋。

我說:「是的,女生是沒有雞雞的。」

他說:「為什麼?」

我說:因為男生跟女生不一樣呀,除了這個,還有很多地方是不同的。

  • 身體結構不同。男生一般長得比較強壯,並且還有鬍子,就像爸爸一樣。媽媽就比較瘦了,也沒鬍子呀。所以,男生有雞雞,女生是沒有的。(這期間,我很怕他又會問:「那女生有什麼?」我真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幸好他沒有,只是安靜地聽著)。
  • 衣著上的不同。男生與女生在衣著上也是不同的,你看媽媽可以穿漂亮的裙子,男生就很少了對嗎?你看過爸爸穿裙子嗎?他聽完哈哈大笑起來說:「爸爸穿裙子肯定很好笑。」
  • 喜愛不同。男生與女生喜歡的東西也不同,你跟弟弟喜歡汽車、奧特曼還有槍,樓下的小妹妹就喜歡娃娃,還有一些毛絨絨的玩具。
  • 稱呼不同。小的時候,男生是哥哥弟弟,女生是姐姐妹妹;長大了,男生是叔叔,女生是阿姨;男生以後會當爸爸,女生以後當媽媽;老了男生是爺爺,女生是奶奶。
  • 男生與女生長大後還會結婚,然後生小寶寶,就像我們現在一家人一樣。

你現在明白男生與女生的區別了嗎?

大寶靜靜聽完說:「我明白了,男生還要保護女生,以後我跟弟弟還有爸爸都要保護你。」

嗯,說的很對,這句暖心話說的老母親心花怒放的!

二、為什麼孩子會性別意識模糊?

孩子性別意識模糊與父母的教育有著分不開的關係。像我一個親戚的孩子,十來歲了還會當大夥面尿尿,這樣的行為,在他看來沒有任何不妥,因為父母對他在這方面的教育是缺失的,導致他不知道什麼是羞恥感。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認為這不算個事?這裡有以下幾個原因:

1、 父母「以身作則」

很多父母在孩子面前沒有任何忌諱,在孩子已經長大的情況下,還經常當著孩子的面換衣服、一起洗澡,或者換衣服、上廁所都不關門等。

這會讓孩子有了「這根本就不是個事」的錯誤概念,一旦他們認為自己的身體無須遮掩,可以對其他人「公開」時,那麼,在公眾之下,他們也會認為這樣的做法合乎情理。

記得有次去泡溫泉,在浴室裡,有個媽媽帶了個7、8歲的男孩進來,這行為引起了眾人的不滿,紛紛讓媽媽把孩子帶出去。沒想到這位媽媽怒氣衝衝地說:「他還是個孩子,有什麼大不了的?」

這就是父母教育的差距,當父母自己都認為這沒什麼不妥,孩子自然而然也不當回事。

2、 好奇心驅使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他們的探索欲望會變得強烈,會對每個人的身體感到好奇並試圖去知道真相,如果這時候父母認為這沒什麼好教的或含糊不清一筆帶過,不僅無法滿足孩子的求知慾望,反而會讓他們更為好奇,通過偷窺或經常粘在父母身邊來尋找答案。

其實當孩子開始對人的身體感興趣時,父母就要正面引導,而非遮遮掩掩的。

很多父母在孩子問「自己是怎麼來的」這個問題時,總是編很多故事去敷衍他們。

比如,垃圾桶撿的,天上掉下來的,別人送的等等。這不僅讓孩子產生錯誤的認識,還剝奪了孩子知道真相的權利。

所以,當孩子開始問關於性別或身體部位等問題時,父母一定要認真回答。

3、 邊界意識模糊

很多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什麼都不懂,沒有必要在這件事下功夫,即使孩子做錯了,也是一笑而過,沒有正面地對他們進行教育。

當父母沒有給孩子設立正確邊界時,孩子自然就沒有清晰的意識,

比如,孩子在外隨地大小便,在外人面前隨意換衣服褲子,上廁所不關門,別人換衣服直接闖入等。

父母會認為孩子還小,不算個事,沒能為孩子及時糾正,導致孩子把這些習慣當成家常便飯。

三、父母應該如何引導?


那麼如何給孩子立邊界?如何讓孩子知道男女有別?父母不妨這樣做。

1、 改變自身習慣

父母首先得改變自己的習慣,給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只有父母起到了好的帶頭作用,孩子才會在潛移默化中做到真正的改變。

比如,孩子大了,不要再跟孩子一起洗澡,換衣服、上廁所記得關門,教會孩子學會敲門,同時自己也要尊重孩子,尊重他們的隱私,把孩子當成人來對待,

2、 結合繪本方式

好的習慣一定要從小抓起,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可以用繪本方式來進行引導,用故事形式來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會更容易接受,也記得比較牢。

所以父母平時可以多給孩子讀些如何保護自己身體的一些繪本,讓孩子知道,自己的身體以及隱私部位是很不能隨意「裸露」的。

3、 及時糾正

很多父母總認為孩子還小,不要太較真,其實這是錯誤的。當孩子做出不合適的舉動時,父母一定要及時糾正,讓他知道什麼是該做,什麼是不該做的。

因為孩子的行為能力未發育完善,這時就需要父母的引導,如果父母不做出正確的指導,那麼孩子也就不會知道邊界在哪。

四、結語

總之,一定要讓孩子懂得男女有別,適當進行性啟蒙。

特別是當今社會,兒童性侵害案頻發,父母一定要讓孩子學會保護好自己的身體,只有孩子有了這種意識,才能判斷自己是否已被侵害,從而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與意識。

最後,希望每個父母都能夠重視孩子的身體啟蒙教育,在此為大家推薦一本大寶最喜歡的繪本:《我們的身體》,裡面用3D形式詳細地解答了人體知識,是孩子啟蒙教育的必讀之書。因為立體設計,很受孩子們喜歡,現在「4.23知識節」優惠活動,原價155,現價只要79,性價比很高,我覺得父母都應該入手一本,對孩子非常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媽媽帶10歲男孩進女浴室,遭旁人指責,媽媽:他還只是個孩子
    隨著現代發展迅速,生活質量都一直在上升,但有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方面還有所欠缺,現在的小朋友身處在資訊時代相對比以前要成熟的早,這也是不少父母所疏忽的。不久前一網友爆料,一位寶媽經常帶10歲左右的小男孩出入女浴室,小男孩長得很高,又進入女浴室,其中還有不少女學生,這等做法讓不少女性都深感不適。據了解這位寶媽姓楊,早年丈夫因為事故身亡,只得自己獨自撫養兒子,多年來母子倆相依為命,寶媽更是把兒子捧在手掌心生怕受一點傷害。兒子到現在都還是跟媽媽睡在同一張床上,母子倆不分你我。
  • 寶媽帶8歲兒子進女澡堂:孩子的「性別界限感」,要趁早培養
    曾經看到一則這樣的故事,說在北方一寶媽把已經八歲的兒子帶進公共女浴室,招到一年輕女孩的不滿,後來年輕女孩和這位寶媽大打出手,還招來警察評理。原來剛開始時這位媽媽把兒子帶進浴室,女孩提醒這位媽媽說:「孩子那麼大了就不要再帶進女浴室了,很尷尬。」
  • 媽媽帶5歲兒子進女更衣室,換你你能接受嗎?
    2歲開始,性意識覺醒一般認為,在2歲左右,寶寶通過對父母性別角色差別的認知,形成了最早的性意識。隨後又通過父母的行為和語言,在3歲前形成性別認同,意識到自己男孩/女孩的性身份。這時父母就不應該光憑自己喜好把孩子男扮女裝、女扮男裝了,長期的異裝打扮會使孩子產生性別混淆,影響孩子的心理髮育,可能會令他養成一些不正常的嗜好。
  • 「他還是個孩子」:10歲男孩進女浴室,眾人不滿,媽媽淡定自若
    這不,上個周末,李小姐準備去一家公共浴室洗澡,洗了沒一會,迎面走過來一10來歲的小男孩,他光著身子跟著媽媽進來洗澡。李小姐看到這情景,很不好意思,趕緊撇過頭去,當時浴室裡很多人,有不少結過婚的。這時就有人跟男孩媽媽搭訕,說這孩子這麼大了,還進女浴室不太合適。
  • 年輕女孩反對寶媽帶兒子進浴室,反被訓斥,自己不要臉還說孩子
    導讀:年輕女孩反對寶媽帶兒子進浴室,反被訓斥,自己不要臉還說孩子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年輕女孩反對寶媽帶兒子進浴室,反被訓斥,自己不要臉還說孩子!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10歲男孩還進女浴室,眾人不滿,媽媽淡定回應:他還是個孩子
    這不,上個周末,李小姐準備去一家公共浴室洗澡,洗了沒一會,迎面走過來一10來歲的小男孩,他光著身子跟著媽媽進來洗澡。李小姐看到這情景,很不好意思,趕緊撇過頭去,當時浴室裡很多人,有不少結過婚的。這時就有人跟男孩媽媽搭訕,說這孩子這麼大了,還進女浴室不太合適。
  • 「和7歲兒子親吻,拍婚紗照!」性別教育,比性教育還重要
    「媽媽和7歲兒子拍婚紗照,母子接吻」。單親媽媽董潔日前在社交平臺曬出一組照片,迅速引發網友的爭議。不僅如此,在接受採訪時還說:「等頂頂以後有女朋友了,就拿出來比比誰更漂亮。」眼神裡,透著濃濃的「母愛」,我卻感到極度的不適。
  • 媽媽不能在兒子跟前穿吊帶衫?家長群炸了:「界限教育」要早知道
    「兒子在家,媽媽就不能穿吊帶嗎?你們都來給我評評理!」一位義憤填膺的媽媽,將一腔不平往家長群裡一丟,沒想到:炸鍋了!話題一出,竟然牽引出無數家長心頭的「悶」與「惑」:父母在家,在異性兒女面前,到底該遵循怎樣的穿衣標準?
  • 13歲兒子幫媽媽搓背引熱議,孩子的性教育,從建立界限開始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呢,就要對孩子進行「性」這方面的知識普及,一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的成長,二是讓他懂得保護自己,也懂得不要去傷害別人。然而性教育在一些家長的教育觀念裡,是一件比較難以啟齒的事情。所以性教育到底該怎麼去建立,到底該怎麼跟孩子進行溝通?性教育要從建立界限開始。之前網上就有一則讓人大跌眼鏡的消息:單親母親一個人撫養孩子長大,母子倆相依為命,本身關係比較親近一些也正常。但是孩子已經13歲了,母親竟然還要求孩子在洗澡的時候給她搓背。
  • 「你怎麼把兒子帶進女澡堂?」媽媽說他只是個孩子,網友卻炸鍋了
    你覺著應該帶兒子進女澡堂嗎?閨蜜李優,特別愛去澡堂洗澡,還經常帶著自己的兒子一起去,兒子都5歲了,每次去澡堂,都有顧客說:「那麼大的孩子了,還跟著來女澡堂,不好吧?」而且她兒子還經常盯著別的小女生和大人看,這讓別的女孩子和家長都感到十分尷尬。@夢的天使認為:帶男孩子進女浴室,真是不像話,這點錢也省,無知的媽媽。
  • 「你兒子都10歲了,還來女澡堂?」媽媽回答讓人唏噓:性教育缺失
    媽媽帶10歲兒子進女更衣室,強硬表態:他還是個孩子,不會自己洗澡劉豔(化名)的兒子已經10歲了,她從小到大一直都照顧著孩子的吃喝拉撒,而且現在孩子還不會自己洗澡,刷牙也需要媽媽給他刷,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同齡的孩子都已經開始自己洗衣服了,他還什麼都依賴著媽媽。
  • 請別再帶你兒子去女浴室了
    今天C媽想嚴肅的和大家討論這個有點敏感的話題——【媽媽帶兒子去女浴室的行為,對嗎?】ok好吧,在已經買了課的情況下,我只能選擇帶cici去女浴室換衣服,後面就時常發生,有媽媽帶著三四歲、五六歲、甚至七八歲的男孩子進女浴室更衣,每個男孩子對進出女浴室這件事情都習以為常,多可怕?!
  • 寶媽帶6歲兒子進女更衣室,90後女孩當場發飆:你不識字嗎?
    隨著社會的進步,大部分父母的思想也在進步。大都認同從小就注意讓孩子明白性別差異是必要的做法,越早對孩子進行教育越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但是,還是會有一部分家長不以為然,覺得小孩子還小,他們不懂也不需要什麼"性別差異"。於是,在公共場合,這些父母帶領著他們的孩子可能會做出一些讓人無法接受的事情。
  • 3歲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性別?性別教育第一課,負責的父母這樣做
    3歲前是孩子的性別認識期,如果父母孩子無法區分性別,不要著急,隨著年齡和認知的發展,他們很快都會理解和區分的。3-6歲是對性別認識的固定期,這個年齡段也是性別教育的關鍵期。父母在這個時期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的性別教育。為什麼要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 胡軍與14歲女兒嘴對嘴親吻曾發引爭議:父母表達愛要有尺度和分寸
    在女浴室裡面一個7歲左右的男童,跟著媽媽一起洗澡,孩子小點我還是可以理解。可是,這個孩子已經7歲左右了,讓人真的有點不能接受。關鍵孩子還喜歡東張西望,盯著你看。這時候聽到一位女士說:「這麼大的孩子,不應該還帶到女浴室吧,這樣多不方便。」
  • 3歲孩子分不清自己的性別?性別教育第一課,負責的父母這樣做
    3-6歲是對性別認識的固定期,這個年齡段也是性別教育的關鍵期。父母在這個時期要對孩子進行正確的的性別教育。父母對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避免孩子對性別角色認知的扭曲,防止性格發展成過度女性化或者過度男性化。進行性別教育,有助於讓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幫助孩子更好的處理人際關係。心理諮詢的實踐中發現,有同性戀傾向的人,一般都跟幼兒時期的經歷有關。
  • 單親媽媽洗澡,13歲兒子主動幫忙搓背,引網友熱議:當媽的心真大
    單親媽媽洗澡,13歲兒子主動幫忙搓背,引網友熱議:當媽的心真大導語因為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很多家長在性知識上面,並不會很大方地教給孩子,相反,會在他們問起的時候,迴避這類型的問題,從而讓孩子在性教育的問題認識上非常少
  • 13歲兒子幫媽媽搓背引爭論「越界」親情的背後,是性教育的缺失
    一位單親媽媽獨自撫養兒子長大。親子關係十分緊密,加上母子相依為命,在家裡也不避嫌。甚至媽媽和兒子一起洗澡,而且媽媽還主動要求孩子幫忙搓背。兩者就這樣赤裸著身體共處一室。網友看完甚至覺得不可思議,有的網友說這簡直是變態的行為。
  • 單親媽媽洗澡,讓13歲兒子來搓背,網友:你這是在毀孩子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單親媽媽把自己的日常分享到網上,這位單親媽媽在洗澡時,毫不避諱的讓自己13歲的兒子幫忙搓背同樣,在錄製知名親子綜藝節目《爸爸去哪兒》時,吳尊也曾發聲,自己給五歲女兒洗澡的事情。從這些情況,很明顯的可以發現,明星也好,路人也罷,在關於孩子性別的教育上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父母家長更應反思,孩子的性別教育是否該儘早提上日程。
  • 媽媽不帶孩子進女浴室,公婆憤怒指責,寶媽:男女有別
    梅子難得放假,趁著這個機會,她和老公帶著五歲的兒子和公婆,一家人一起出去逛街。逛了一陣子,兩位老人家想要聽戲,兩夫妻趕忙陪著老人前去。不過,小孩子哪裡有聽戲的定力,剛聽了沒幾分鐘就開始鬧著要出去玩。沒有辦法,梅子只能帶孩子出去轉悠。天氣太熱,梅子逛了一小會就已經汗流浹背了。正好前面有一家澡堂,於是梅子決定去洗個澡。不過在這之前,她必須要將兒子安排好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