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24 14:11:20 來源:合肥論壇
號稱百店連鎖的傣妹對外宣傳的口號是:「顧客的口味,我們的追求。」但某媒體日前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從傣妹麻辣涮店辭職不久的員工驚人報料:傣妹麻...
傣妹連鎖麻辣涮店(以下簡稱傣妹)以「價廉物美」得到了許多市民的青睞,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工薪階層市民和青少年學生。
號稱百店連鎖的傣妹對外宣傳的口號是:「顧客的口味,我們的追求。」但某媒體日前接到了一個自稱是從傣妹麻辣涮店辭職不久的員工驚人報料:傣妹麻辣涮店一直在回收並重複使用客人吃過的火鍋湯料油,衛生狀況實在讓人噁心!
為了弄清事實,記者進入傣妹臥底暗訪調查近一周,暗訪結果讓人大吃一驚:3家傣妹連鎖店確實存在提煉泔水油重新回鍋的非法事實!每天都有千餘斤被稱為「老油」的泔水油經過秘密的「煉油中心」加工提煉後重新運回上述3家傣妹店作為鍋底用油,這已成為傣妹內部的公開秘密。
傣妹員工相互戲言:傣妹所有原料都要買,只有油不用買!
媒體記者應聘潛入傣妹
月中,穿上從地攤買來的一身廉價衣褲,記者走進傣妹應聘傳菜員,一位20多歲的耿姓男主管在仔細打量了記者一番後同意留下記者,「先試用7天再說,每天上班時間是早上8點到晚上9點半以後,中午打掃完衛生後可以休息一個小時,表現好就留下你,月薪550元。」大約10分鐘後,記者在地下室倉庫領到了工作服(上裝)和工號牌,工號牌上印著「中國傣妹麻辣涮連鎖餐廳NO.3×××」字樣,旁邊還印著傣妹的標誌頭像———一個作微笑狀,分不清國籍的禿頂、大鼻梁男子。
「面試」中耿沒有向記者索要健康證,也沒要求記者填寫任何表格,事後記者了解到,其他傳菜員也幾乎都沒有健康證,進入傣妹工作的途徑主要是應聘和老鄉介紹。
該傣妹火鍋店共分4個就餐區,200多個座位。據領班介紹,雙休日是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從9點就開始爆滿,一直到凌晨2點還有不少人來就餐。記者看到,來傣妹就餐的客人基本都是以年輕人為主,其中還有不少學生、軍人。2元錢一份的全辣鍋底和3元錢一份的鴛鴦鍋底通常是他們的首選。
記者工作的第一天正好是星期天,「新來的,送一份全辣鍋底到1區32號去。」領班招呼記者,在傳菜的間隙記者注意到,已經配好的鍋底中浮著厚厚的一層紅油,油麵上漂浮著不少花椒、辣子,鍋底顏色非常鮮豔。
緊靠鍋底房的一側整齊地擺放著12個45公斤裝的塑料油桶,其中有4隻油桶的拎手上都用舊塑膠袋系了個結,記者注意到,這些油桶內的液體呈現兩種顏色:上層是黑色的油料,下層底部大約有5釐米厚的灰白色液體。「紮上塑膠袋桶裡裝的都是老油。」鍋底房的一位師傅說這句話時臉上露出了奇怪的笑容。
「老油」黑幕漸漸浮出水面
「什麼是老油?」記者故作不解。
「你是新來的不知道,老油就是從泔水中撇出來的油,等著送去熬的。桶底發白的都是水,回頭一燒就沒有了。」
「怎麼熬呢?」
「往老油裡摻進一些新菜籽油,再加入花椒、辣子這些料子後重新熬。」
在送菜的間隙,記者跟其他老傳菜員閒聊。「客人都說我們的鍋底很香啊!」記者故意說。「香什麼啊?髒死了,我進傣妹快3個月了,從來不吃這裡的火鍋。」這位同事說,「你不知道,這些桶裡裝的都是上午從煉油中心送來的,裡面都是拿昨天的老油煉的,你不信可以到洗刷間看看。」
在與鍋底房只有一牆之隔的洗刷間的外牆上貼著醒目大字:「顧客止步閒人免進」。記者走進洗刷間看到,一個沒有門的隔間內並排放著4隻髒兮兮的汽油桶,兩隻45公斤油桶緊挨著泔水桶放著,旁邊還擺放著兩隻藍色的塑料大桶,其中一隻大桶上擱著一隻大漏勺,漏勺裡盛滿了火鍋泔水,顏色鮮紅的湯汁正不斷流進桶裡。記者湊近一瞧,只見已經聚了一半油水的桶內漂浮著各種雜物:豆芽、紅棗、被咬了半塊的豆腐皮、菸頭、牙籤……臉盆粗的桶內已經聚積了大半桶油水。
就在記者剛要離開洗刷間時,一位身穿紅色工作服的服務員吃力地推著一輛雙層手推車進入洗刷間,只見他非常熟練地先將漏勺抖了抖,把泔水倒進一旁的汽油桶後重新擱在藍色塑料桶上,然後再把手推車上裝滿火鍋泔水的紅色垃圾桶提起來倒在漏勺裡。
「很噁心吧,誰值日都要幹這個,又髒又苦,再過幾天就要輪到你了。」該服務員說。記者當即端起一桶泔水準備直接倒進泔水桶,但被該服務員迅速攔下。記者問道:「這裡的油水還有用啊?」「怎麼沒用?店裡規定,客人吃剩下來的火鍋不能隨便倒,必須要倒到這個漏勺裡回收,等老油聚滿了再撇到油桶裡,送到外面重新煉。」但煉油點在哪裡,沒有一個服務員知道。
傣妹員工怕吃自家火鍋
記者經過幾天觀察發現:鍋底房的操作員每天上午11點半前後都會「消失」,大約半個小時後,這位操作員又氣喘籲籲地從後場的出口處拎進數量不等的裝滿油的45公斤裝的油桶。
在取得這位操作員的信任後,記者跟他聊起了天:「你每天很辛苦啊,除了配鍋底還要去拎油,這些小事讓服務員去做不就行了?」「你們傳菜員是不能碰油的,每天都是我去悄悄地拎。除了拎新油還要把老油送下去,讓司機帶到煉油中心加工。」操作員說:「我們店裡每天用的油都要回收再重新熬,我以前也熬過老油。以前都是在店裡熬,但是熬油會產生很大的油煙和辣味,附近居民一直有意見,所以我們三個店的老油都集中送到煉油中心煉了。上午送油的同時把老油帶回去,煉油中心有三個人,他們比我們輕鬆多了,每天下午開始熬油,一般只要搞兩個小時就行了。」
關於油的秘密,幾乎所有傳菜員都心知肚明。記者曾參加一次「有獎猜謎」:一老傳菜員提問說「傣妹什麼都要買,只有一樣東西不要買,你們猜是什麼?」答案很快被其他同事猜出:「油!」,另一位來自山東農村的傳菜員馬上補充說:「老油!」
【網友直言評論】
暮風飲月:靠!!以後誰要和我作對我就帶他去吃傣妹
小妖專屬:雖然價格便宜,可是寧願吃的放心~
胖墩:已經沒有語言能表達出我心中的憤怒了!
娜子:噁心死了,也沒人查,以後估計只能自己在家吃飯是比較安全的了
網友評述來自合肥論壇
責任編輯:祁夢寶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