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是我國長篇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的經典人物形象,也是本書中少見的帥哥之一,綽號「浪子」,原是盧俊義的心腹親隨,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又射一手好箭,有百步穿楊之功。後隨盧俊義上梁山,在梁山大聚義時,一百零八將之中,排第三十六位,上應「天巧星」,擔任步軍頭領。曾在東京李師師處面見宋徽宗,促成梁山招安。平方臘後,燕青感於政治紛爭複雜難測,便獨自隱退。在《水滸傳》眾多梁山好漢中,會唱歌、會樂器有個性還武藝高強的燕青有著不同於其他「糙漢」的細膩,大家對燕小乙喜愛程度完全不亞於當下年輕女孩們對「小鮮肉」的追捧。
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周東申先生用刻刀詮釋的這位智勇雙全的浪子。
《燕青智撲擎天柱》 10cm×11cm 2012年
擎天柱身長一丈,貌若金剛,有千百斤力氣,在泰安擺擂臺兩年未遇對手,結果被燕青「頭在下、腳在上,摔下臺來」。表現出了燕青的威風、智慧與勇氣。——周東申
本作品取自《水滸傳》 第七十四回 「燕青智撲擎天柱 李逵壽張喬坐衙」,周老的作品截取了燕青趁任原不備,使出一招鵓鴿旋,將任原拿下的場景。故事原文這樣描寫當時的場景:
三月二十八日是東嶽泰山天齊聖帝降誕之辰,香客如潮湧,比武者不少。連著兩年,相撲獻聖,均被任原奪了頭籌。任原,太原府人,身長一丈,自號擎天柱,口出大言:「相撲世間無對手,爭交天下我為魁」。這就激怒了自幼學得一身相撲,江湖上不曾逢對手的「浪子」燕青。他向宋江稟求,自去獻臺,為梁山泊增些光彩。宋江答應到期派人去接應他。燕青扮做山東貨郎前去,半路上卻撞見私自下山的李逵,央求一起上東嶽廟會。他倆到了廟上,只見粉牌上寫:「太原相撲擎天柱任原。」兩邊兩行小字:「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蒼龍。」燕青看了,將牌打得粉碎。卻有好事者飛報任原。燕青賃一所客店歇下,教李逵睡下。次日,燕青讓李逵自拴房門高睡,自己卻隨眾人到岱嶽廟裡遊玩,又觀察了任原儀容。第三日是天齊聖帝誕辰,四更,燕青做好準備,便與李逵上東嶽廟。這時廟裡屋上已擁滿了人。一個年老的部署拿著竹託,上獻臺,參神罷,便請今年相撲的對手出馬交手。任原坐轎來了,前後擁著二三十對好漢。任原上了獻臺,道:「四百座軍州,七千餘縣治,好事香宮,恭敬聖帝,都將利物拿來,任原兩年自受了。今年誰敢出來和我爭利物?」燕青喊一聲「有」,從人背上直飛上獻臺。部署問有無保人,燕說自己就是,便脫下草鞋,蹲在獻臺一邊,解了腿繃護膝,跳將起來,把布衫脫將下來,吐個架子,則見廟裡的看官如攪海翻江相似,迭頭價喝採,眾人都呆了。任原看了他這花繡急健身材,心裡倒有五分怯他。本州太守見了燕這身花繡,恰似玉亭柱上鋪著軟翠,勸燕說,不要相撲,願將利物分給一半,並留燕青在他身邊。燕青謝絕了。獻臺上,部署叫聲:「看撲」。
局部一
這個相撲,一來一往,最要說得分明。說明遲,那是疾,正如空中星移電掣相似,些兒遲慢不得。當時燕青做一塊兒蹲在右邊,任原先在左邊立個門戶。燕青只不動彈。初時獻臺上各佔一半,中間心裡合交。任原見燕青不動彈,看看逼過右邊來,燕青只瞅他下三面。任原暗忖道:「這人必來算我下三面。你看我不消動手,只一腳踢這廝下獻臺去。」任原看看逼將入來,虛將左腳賣個破綻。燕青叫一聲:「不要來!」任原卻待奔他,被燕青去任原左脅下穿將過去。任原性起,急轉身又來拿燕青,被燕青虛躍一躍,又在右脅下鑽過去。大漢轉身終是不便,三換換得腳步亂了。燕青卻搶將入去,用右手扭住任原,探左手插入任原交襠,用肩胛頂住他胸脯,把任原直託將起來,頭重腳輕,借力便旋四五旋,旋到獻臺邊,叫一聲:「下去!」把任原頭在下,腳在上,直攛下獻臺來。這一撲,名喚做鵓鴿旋。數萬的香官看了,齊聲喝採。
就這樣,「機巧心靈」的浪子燕青打敗了看似強大的擎天柱任原,進一步的擴大了梁山的威名。
與原著就著一起賞讀周老的作品,讓人深感這場打鬥別有一番風味。整體刻畫動態人物形象細膩生動,細密的線條詮釋出精壯的肌肉輪廓,而畫面右下方空出的大塊空白不知是否是作者故意為之,給擎天柱的敗退和狼狽預留出了空間,仿佛下一秒就已被慘虐狠狠摔在地上。
在周老的這幅作品中,燕青已將身高力大的任原舉了起來,一隻腳踏地一隻抬起,輕巧而又穩健。燕青聰明的是沒有使用蠻力,而是借力旋轉著就勢將任原旋到獻臺邊扔了下去,飛揚的腰帶展現出所有動作一氣呵成。視線上移,燕青左手插入任原的交襠,右手擰住任原的右腳踝,雙臂較力把任原舉過頭頂,而膀大腰圓的擎天柱卻毫無還手之力,只能圓睜雙眼,帶著一種驚恐口中嗬嗬叫著,好像在威脅著燕青,周老對燕青和任原刻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燕青與任原,正反兩個人物,無論是雙方的體態,還是雙方的神情,都生動傳神地展現出來。一個英俊,劍眉高揚;一個醜陋,膘肥體重;由此形成鮮明對比,分別了人物的善惡正邪,張揚了燕青的智勇雙全。就這樣一位八面威風的少年英雄展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如同身臨其境。
局部二
燕青在《水滸傳》中可謂姍姍來遲,他的忠義、風流、驚豔、聰慧在書中處處盡顯,特別是在梁山招安中,燕青的外交作用無可替代。燕青最聰慧的地方在徵方臘後,勸阻盧俊義不成便悄然獨自隱退,顯示了他的大智慧。這樣才貌雙絕天巧星,難怪後人都對燕青別樣的喜愛。在此,引用網友的一首詩歌做結尾... ...
浪卷身後名,子夜孤影行。
燕歸山林去,青天自有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