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6 20: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敦煌研究院孫志軍攝
2011年8月19日,北京——今天,在「2011敦煌論壇:文化遺產與數位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上,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向敦煌研究院捐贈了專門為敦煌莫高窟量身定製的「飛天號」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飛天號」由硬體和軟體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可以捕捉物體的超高解析度圖像,突破性地解決了敦煌壁畫和佛龕數位化拍攝過程中的眾多難題,開啟了微軟亞洲研究院與敦煌研究院文化遺產數位化合作的新篇章。
享譽全球的敦煌莫高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但歷經千年的歲月洗禮,敦煌莫高窟遭遇了風雨侵蝕和人為破壞,文物保護和數位化工作迫在眉睫。其中,佛龕信息的採集和圖像拼接是敦煌研究院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作為莫高窟保存最為完好的唐代洞窟之一,第45窟無論從佛龕還是壁畫角度無疑都是這一時期的巔峰之作。敦煌研究院和微軟亞洲研究院在第45窟進行的實驗性拍攝表明,「飛天號」能夠一次性完整拍攝具有一定景深的佛龕,甚至連陰影處的幾何細節也相當豐富。同時,數字相機系統縮短了佛龕、壁畫的拍攝與拼接時間,大幅提高了洞窟數位化工作的效率。
「如何用創造性的方法來保護敦煌莫高窟這座佛教藝術聖殿一直是我們的工作重點,同時也讓我們面臨諸多挑戰。」在捐贈儀式上,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說道:「微軟亞洲研究院研發的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對敦煌莫高窟壁畫的數位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希望能加強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研究合作,藉助微軟的技術優勢,在文化遺產數位化的採集和展示等方面取得更多成果,以此來解決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放難題。」
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博士表示:「微軟亞洲研究院一直關注並致力於運用創新的計算技術幫助解決重大的社會難題,而學術研究合作是我們的長期承諾。我們相信,前沿的科技研究成果能夠與古老的文化完美融合,並能使人類藝術在千百年後依舊栩栩如生成為可能。我們期待未來能與敦煌研究院開展更為深入及廣泛的長期合作,對社會做出有益的貢獻。」
「飛天號」以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基礎研究項目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為原型,能夠生成解析度高達13億像素的高質量圖像,對比度高於1:3,000,000,可用於文物的高精度數位化採集。軟硬體結合的配置,使數字相機系統能通過自身軟體來加強硬體優勢,提高了敦煌石窟數位化的工作效率。軟體的自動拼接功能可以將拍攝好的圖片智能高效地自動拼接完成,而焦點合成技術可以高精度地捕捉幾何立體細節,這是其他同類相機無法做到的。此外,「飛天號」的所有拍攝工作都可以在傳統燈光條件下進行,它的俯仰功能還滿足了對洞窟進行全方位拍攝的靈活性要求。
敦煌研究院與微軟亞洲研究院的合作開始於2009年6月在敦煌召開的「數字遺產研討會」。會上,敦煌研究院的研究員對微軟亞洲研究院展示的十億級像素相機系統Gigapixel Camera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10年4月,雙方在莫高窟第46窟和第420窟合作進行實驗性拍攝,成果喜人。同年8月至2011年4月,雙方研究員共同組建研發團隊,完成相機軟硬體的組裝和測試,並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5月,研發團隊在莫高窟第45窟進行實驗性拍攝,為今後開展正式的拍攝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未來,雙方還計劃將合作延伸到文化遺產的數位化展示等方面。
微軟亞洲研究院與敦煌研究院的合作是微軟亞洲研究院文化遺產數位化研究項目(eHeritage)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項目於2008年7月啟動,迄今為止,微軟亞洲研究院已經與亞太地區多個文化遺產保護與教育的專業機構,在文化遺產監測、數位化保護與教育等多方面開展了諸多有益的嘗試、交流與合作。該研究計劃目前已資助了來自亞太地區高校及研究機構的18個文化遺產數位化項目。(來源:微軟大中華區)
「敦煌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公眾號每周一、三、五定時更新,敬請關注!
原標題:《【世界唯一】十億級像素數字相機系統成功應用於敦煌莫高窟》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