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兩位百歲醫生仍出診 兩人均表示不想退休

2020-12-24 半島網官網

  

  

  美國風溼病專家伊弗雷姆·恩格爾曼已是百歲高齡,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6日播出的《夜間新聞》電視節目介紹了恩格爾曼的從醫生涯和長壽之道。恩格爾曼的情況實屬罕見,但並非獨有。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市婦產科醫生沃爾特·沃斯頓現年101歲。他從業60多年來接生近2萬名嬰兒,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長的執業醫生。   

恩格爾曼100歲,二戰期間就從醫

  恩格爾曼1911年3月17日出生於聖何塞。學醫前,他是天才小提琴手,在聖何塞的福克斯加利福尼亞劇院指揮樂隊演出,就讀史丹福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風溼熱中心服兵役,軍銜少校。那段經歷幫助他定下人生目標。

  1947年,他成為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臨床醫生,1948年擔任風溼病診所首任負責人,1979年籌備設立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在那裡工作至今。

  眼下,他每周在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3次。當記者問起他打算何時退休,恩格爾曼說,他沒想過退休,「除非迫不得已」。

  「我願意待在辦公室裡,為什麼不?」他說 ,「我認為退休是一個錯誤。」

  他的長子已經退休,談起這件事,恩格爾曼說:「不聽我的建議退休,他犯了可怕的錯誤。」

  從他95歲起,就有記者詢問長壽秘訣。恩格爾曼的回答是:「我認為鍛鍊的作用多數時候被高估,忘掉補充維生素,我也不建議總去看醫生。」

  恩格爾曼在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的助手瑪麗·迪庫索為他整理出「長壽十條」,包括有一對好父母,選個好配偶,享受工作,常做字謎遊戲,儘量不摔跤,少做容易導致摔跤的動作等。其中不乏搞笑成分,比如保持呼吸。

  他在接受採訪時還建議人們「愛上某人然後結婚」,「應該要小孩」。恩格爾曼與妻子珍妮結婚70年。恩格爾曼與妻子有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或許是受他影響,兩個兒子均是內科醫生。   

沃斯頓101歲,世界上最年長執業醫生

  恩格爾曼的情況實屬罕見,但並非獨有。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市婦產科醫生沃爾特·沃斯頓現年101歲,1939年進入喬治亞醫學院學習,1947年成為喬治亞醫學院大學醫院婦產科醫生,工作至今。

  他從業60多年來接生近2萬名嬰兒,是目前世界上最年長的執業醫生。為感謝沃斯頓的貢獻,奧古斯塔市把他的生日2月25日定為「沃斯頓日」。用奧古斯塔市市長德凱·科彭哈弗的話說,沃斯頓對市內半數選民具有影響力。

  莎布拉·艾倫現年77歲,退休前是一名醫院管理員。她59年前成為沃斯頓的病人,家中17名成員由沃斯頓接生。

  在奧古斯塔市喬治亞醫學院大學醫院裡,有一座沃斯頓抱著新生兒的雕像。沃斯頓的妻子奧德麗說,當地幾乎所有人都認識自己的丈夫。

  在沃斯頓2月25日百歲生日時,市民來到大學醫院為他慶祝。其中一些人身上貼著標籤表明身份,有人是「沃斯頓寶寶」,有人則是「沃斯頓寶寶的媽媽」,還有人貼著上述兩個標籤。

  沃斯頓身體狀況整體良好,只患有輕微關節炎,但由於視力原因,已不再為人接生。和恩格爾曼一樣,他也沒有退休打算,目前工作是護理病人,準備手術室。他說,「我每天6時45分起床,吃完早餐,8時30分到醫院,我喜歡醫學,而且喜歡跟人接觸。」

  在沃斯頓之前,世界上年齡最大的執業醫生是喬治亞州的莉拉·登馬克。她2002年102歲時退休。據新華社 (來源:半島網-半島都市報) [編輯: 張珍珍]  

相關焦點

  • 美國百歲醫生仍堅持出診 認為退休是個錯誤選擇
    美國風溼病專家恩格爾曼已是百歲高齡,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6日播出的《夜間新聞》電視節目介紹了恩格爾曼的從醫生涯和長壽之道。  認為「退休是個錯誤」  恩格爾曼1911年3月17日出生於聖何塞。學醫前,他是天才小提琴手,在聖何塞的福克斯加利福尼亞劇院指揮樂隊演出,就讀史丹福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在風溼熱中心服兵役,軍銜少校。那段經歷幫助他定下人生目標。
  • 百歲醫生仍堅持出診,願「兒無痛,母不悲」
    「小兒外科之父」張金哲院士今天百歲壽誕。 他的稱謂有很多:院士、名醫…… 但在小朋友眼裡他是慈祥的爺爺 退休多年 他仍堅持每周到醫院出診查房 每次給小孩檢查身體時 他會提前把聽診器焐熱
  • 滿百歲的國醫朱南孫,目前仍出診,長壽秘訣:不吃兩物,做兩事
    朱醫生對婦科疾病的治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經常能看到她邊詢問病情,邊把脈診治,思維清晰,說話中氣十足,視力和記憶力並未因為高齡而退化太多,只見她一邊敘述病情,她的學生和助手們邊做記錄,不知真相的人怎能猜到她已近百歲高齡?
  • 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工作可長壽
    來源:北京兒童醫院 項春梅9月25日,張金哲院士(右二)百歲生日,張金哲院士在「張金哲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年會」開幕式上,展示他出診時安撫患兒的小魔術。張院士倡導醫生和患者是交命的朋友,要「先交朋友再做手術」。在今年的六一兒童節,他還上直播為腫瘤患兒表演魔術。慶生現場,他也高興地為前來祝壽的小朋友表演了拿手的魔術。聽著張院士幽默風趣的語言,看著他靈巧的雙手,在座的同仁們更加讀懂了百歲院士堅守臨床一線的傳奇。100歲的張院士能工作,愛書畫,會生活。
  • 北京兒童醫院的張金哲醫生,明迎百歲生日!這些出診細節讓人感動
    9月2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兒童醫院醫生張金哲將迎來百歲生日>從醫70年來他一直堅持在臨床一線已近百歲的他依然堅持每周到醫院上班給小孩檢查身體時他會提前把聽診器焐熱他還很注重保護患兒隱私年近百歲他依舊堅持每周上班從醫70年來,張金哲一直堅持在臨床一線,從醫生叔叔到醫生爺爺,他對待小患者一直關愛有加。每次出診,他都會溫和地起身迎送患兒,查體時,他一定會先把聽診器焐熱。他非常注重保護患兒隱私,每次查體他都會遮擋孩子的隱私部位。
  • 小兒外科創始人張金哲百歲生日 仍堅持出診
    小兒外科創始人張金哲百歲生日 仍堅持出診 2019-09-26 14:24:15 來源:北京晚報  |  作者:賈曉宏 |醫生爺爺特別開心,在現場表演起自己拿手的小魔術,這也是他哄孩子的「法寶」。張金哲從衣服的口袋裡拿出一個閃亮的金屬小帽子,戴在右手食指上。左手握住右手食指,攥了又攥,食指從左手溜出來;然後他輕輕拍了拍左手,再將左手的手指依次打開,金屬小帽子不見了!兩隻手翻來覆去展示給大家看看,小帽子還是找不到。再拍拍,小帽子又神奇地戴在右手食指上。
  • 兒童醫院退休老專家「抗流感」出診 最多一天接診了307個患兒
    為了應對門診高峰,讓更多的患兒迅速得到治療,在這裡不僅在職醫生格外忙碌,一批退休的老專家也主動增加了出診次數,延長了接診時間。他們謙虛地說,「我們也就只會看看病。」但就是這簡單的「看看病」,安撫了不少患兒家長的心。宋淑媛:73歲老專家自覺打擊「號販子」
  • 百歲醫生張金哲:一生行醫,一世仁心
    【人物】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故事】前不久,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張金哲認為,做醫生最大的醫德,就是盡心盡力把病人的病治好,既要從治療方面為患者著想,也要從預後、經濟承受能力等方面為患兒和家長考慮,用最簡單的方法、最便宜的藥治好患者的病。張金哲曾在小兒外科設過一個「小基金」,那是他和其他醫生用稿費和科研獎金聚積而成的,用來救助家境貧困的小患者。他還堅持20多年到天津的一家兒童醫院義務出診、查房、手術、講課,沒拿過一分錢。
  • 兩位百歲壽星簡介
    原標題:兩位百歲壽星簡介電梯門剛打開,就看見一個老人笑容可掬地對著我們作揖,表示歡迎,一問,才知道他就是我們採訪的對象——今年106歲的陳老先生。陳老先生穿著整潔,一眼看去,仿佛只有八九十歲一般。老人身體很好,除了有點耳背,沒有高血壓之類的老年性疾病。
  • 百歲兒科醫生,六一前夕給孩子們送上了這份禮物
    六一前夕,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北京兒童醫院腫瘤外科在京保兩地共同開展關愛惡性實體腫瘤患兒公益活動,百歲兒科醫生、北京兒童醫院張金哲院士揮毫寫下的這十二個字,連同兒童腫瘤科普《育兒寶鑑,家庭自查方案》一文的兒歌版權,作為兒童節禮物,一併贈予了身患實體腫瘤的患兒、家庭和致力於關愛實體腫瘤患兒的機構。腫瘤患兒還將集體創作的「彩虹白大褂」回贈給了張院士。
  • 記解放軍總醫院百歲軍醫、口腔醫學專家周繼林
    深冬時節,記者來到北京西郊,走進解放軍總醫院金溝河幹休所,走近這位為無數人找回自信笑容的百歲軍醫。1949年初,有人動員周繼林去臺灣國防醫學院,並許諾種種好處,夫婦倆明確表示「要留在大陸」。此時此刻,他們更加確信選擇是正確的,對黨的鐵心追隨也從這次從未有過的衝擊開始,延續了一生、一個世紀。  周繼林的學生、總醫院口腔醫學中心主任劉洪臣說,老師時常表達對黨的深情:「我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在舊社會毫無建樹;新社會在黨的領導下,迎來了科學的春天。
  • 兩位甲級一等醫生
    原標題:兩位甲級一等醫生 圖片作者:賀友直兩位甲級一等醫生  賀友直 圖/文  1952年進出版社工作,只享受勞保,沒有醫保。就診指定醫院,醫藥費實報實銷。當時指定的是靜安寺聯合診所,地點約摸是在當今久光所處的位置,裡面的醫生全部是過去開業的私人診所的掛牌醫師。其中有的醫生在出診時還用汽車代步,診所僱有護士配備各種醫療器具(小型),還提供常用藥品。當然,費用不低並且標準不一,因為這是個人行醫無法劃一。我就在這檔私人診所裡經歷過一次高等級醫療的體驗,那是在1952年~1953年之間的事。
  • ...24小時問診電話 半天問不出啥 承諾到社區出診 實際沒醫生去
    承諾 24小時問診電話為患者答疑事實 不提供出診專家信息為方便患者在就診前及時了解專家信息、就醫流程等情況,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通過「看病不求人」宣傳展板公布了兩部問診電話,並承諾問診諮詢電話有專人接聽,及時解答患者就醫須知、專家信息
  • 百歲院士張金哲:數十年為上萬患兒操刀 行醫七十餘年仍未「退休」
    退休多年,他仍堅持每周到醫院出診查房,每次給孩子檢查身體時,他會提前把聽診器捂熱,每次看完病,他會起身送患者離開。直到90歲以後出診,老先生還會這麼做。他認為醫生首先要尊重患者,這是最重要的,成人世界是這樣,兒童的世界也是這樣。即使在他擔任副院長、社會職務最多的時期,也是要求自己再忙也不能耽擱出門診。實在不能出診,必提前向已經約好的病人說明情況,更改日期。
  •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劉玲玲醫生出診時間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劉玲玲隔周周六上午在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出診。北京華醫皮膚病醫院提醒廣大患者,為了避免掛不到號的情況,有意者可提前預約掛號,北京華醫將為患者全程服務,避免忘記就診時間、號源變動等問題,就診更安心。
  • 百歲醫生的五個健康秘訣
    如今,人活百歲已不再是夢,百歲老人們一個世紀的人生智慧和豐富閱歷,可以為我們上堂生動的歲月之課。日野原重明就是這樣一位風趣幽默、笑容純真的百歲老人。他把體檢引入日本,並經過20年努力,將糖尿病、高血壓等「成人病」一詞,改為「生活習慣病」,喚起了百姓防未病的健康意識,還開設了日本第一家安寧醫院,普及安寧療法。
  • 三明兒科名醫劉彥琛醫生百歲壽誕側記
    他就是劉彥琛,我市著名的兒科老醫生,今年百歲,這天劉氏家族親友從福州、深圳、上海等地趕來,並帶著香港、德國和澳大利亞等地親友的囑託,為老人祝賀百歲大壽。劉彥琛醫生行醫80年,在三明整整60年,救治了無數幼兒,守護了三明許多家庭三代人的健康,被傳為佳話。前段時間,市民革、市中西醫結合醫院、長汀縣智力支鄉協會三明分會相繼舉辦慶典、茶話會為這位三明名醫祝壽。
  • 國際妹 | 美醫生「自帶設備」出診成主流?
    跟著國際妹一起來看看吧:【頭條】當地時間9月26日,美國參院多數黨領袖表示,將不會針對格拉厄姆-凱西迪醫保法案( Graham-Cassidy bill)進行表決。這是川普政府進行廢除歐巴馬醫保嘗試的又一次挫敗。參院共和黨人廢除歐巴馬醫保的嘗試雖然經歷多次失敗,但多數共和黨人表示不會輕易放棄。
  • 中國醫生的煩惱:醫生的收入究竟是高、還是低?
    一家醫藥學網站在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長沙、南京、西安、成都8個城市19家醫院進行的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2183名醫生中,75%的人表示,其年薪低於4萬(即月薪少於3300元);82%的醫生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
  •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周醫生出診時間,怎麼掛號
    2021年01月13日 10:14:45      來源:衡陽房地產信息網    編輯:news_finance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周醫生出診時間,怎麼掛號?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陳周醫生1月17日在北京華醫中西醫結合皮膚病醫院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