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百歲的國醫朱南孫,目前仍出診,長壽秘訣:不吃兩物,做兩事

2020-12-20 騰訊網

隨著壽命的普遍提升,我們身邊真的不乏百歲老人,但這些老壽星大多需要家人的照顧,當然也有特例,比如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位長壽老人不但壽命長久,身體狀況較好,而且還能上班,她就是被外界美譽為「送子觀音」的國醫大師朱南孫老人!

老人家生於上個世紀20年代初,是全國首批名老中醫,也是朱氏婦科的第三代傳人,目前仍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每周有兩天活躍在她所在醫院的特診部。

朱醫生對婦科疾病的治療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經常能看到她邊詢問病情,邊把脈診治,思維清晰,說話中氣十足,視力和記憶力並未因為高齡而退化太多,只見她一邊敘述病情,她的學生和助手們邊做記錄,不知真相的人怎能猜到她已近百歲高齡?

看著朱老的精神頭,和精準的施治技術,讓無數人驚奇並唏噓不已,她早已聲名遠播,甚至吸引到國外的病人慕名而來,尋求婦科方面的幫助。

說了這麼多,大家是不是對朱老如何保養感到好奇呢?她是醫學出身,可能有什麼獨家保養秘籍?這是很多人的猜測!

每次面對大家這樣的提問,朱老都會笑盈盈的說:我哪有什麼「靈丹妙藥」可吃?如果有,也早就拿出來分享給大家了,如果真要說吃什麼,我從來不吃保健品、補品,也不吃那些油炸的、鮮香辣的,這算保養秘籍嗎?

雖然朱老沒有把個人這些飲食習慣當成長壽秘籍,但在與朱老溝通中,卻可以總結出她如此健康長壽的秘密,大家也不妨學學!

近百歲國醫仍能上班?讓人唏噓!長壽秘訣:不吃兩物,堅持做兩事

朱老的生活習慣真的挺簡單,有毅力的話,您也能做到!

生活中「不吃兩物」:

不吃特香的:油炸的、高脂的、香辣的

現代人的生活條件好了,人們的口味也變得更加挑剔了!高油、高鹽、高糖、辛辣的飲食,滿足了人們的口欲,卻威脅了人們的健康,這些特別香的食物無不是以油、鹽、糖、調料的添加為前提,而這種烹飪手法,卻增加了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可能。

很多人患上三高,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重口味的飲食容易增加肥胖,身體代謝不暢,血糖會高,血壓也不正常,血脂也往往會超出正常值,整個身體系統處於惡性循環狀態,身體也越來越糟糕。

生活中像朱老這樣保持清淡的人有很多,她們也的確大多身體健碩,這種飲食習慣值得推崇,但不是說一口不碰,只要不成為經常性的習慣,對身體就會加分。

不吃各種所謂的「補品」

作為醫生的朱南孫老人雖精通醫術,但不會刻意的給自己吃各種補品,她相信是藥三分毒,如果不是身體特殊所需,沒有必要吃補品或保健品,食物的營養更安全、更放心。

朱老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爆料自己的兒子從國外帶回的西洋參自己會保持食用,主要因為她認為西洋參滋陰補氣,適合四季食用,屬於藥食同源的天然食材。

很多人家庭條件好,會去選擇各種宣傳有神奇功效的營養品、補品、保健品,讓一些不明真相的人食用之後,不但耗費了金錢,也不明白這些高價買來的東西是否適合自己的體質,吃了不但不能達到健體強身的功效,反而有時可能導致增加肝腎代謝負擔,對健康不利。

朱老坦言:至今未有一個保養品、保健品能夠在醫學上證明可以對抗癌症,所以不要隨意傾聽廣告之詞,隨意食用以此健體強身。所以,想獲得健康,營養從飲食中獲取是最靠譜的。

生活中堅持做兩事:

常運動

人是活物,越動越有活力,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的身體才健康!

那些長壽的老人大多腿腳靈活,能夠活動自如,在運動、活動中會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心肺功能,促進新陳代謝,對身體有百益。

朱老一直熱衷運動,年輕的時候喜歡玩棒球、打籃球,現在年事已高,但她仍然相信動起來就能產生生命活力。這大概就是其近百歲高齡仍然出診工作的原因吧!

朱老除了喜歡體育運動以外,還是個文體方面的活躍分子,喜歡吹口琴、演奏揚琴、跳舞、唱戲,愛好廣泛,這些能讓身體動起來的方式讓朱老看起來總是比她的實際年齡年輕很多。

然而,我們周圍的很多人,不但體力勞動較少,而且沒有主動運動的意識和習慣,不是久坐就是久坐,長此以往,肥胖、脂肪肝來了,心肺功能得不到鍛鍊,肌肉越來越不發達,身體就會處於惡性循環狀態,這樣怎能長壽?

保持開心

有錢要開心,沒錢也要開心,因為不開心患病的機會就會大!

朱老教授就女性疾病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為何當今患乳腺增生的女性那麼多?和當代女性負面情緒太多、壓力太大,整日不開心有關,女性的保養不在於吃多少保養品,而在於個人的心情,心情好了,身體就不易生病!

朱老認為,哪怕到了一定年齡,也不要與社會脫軌,應接觸不同領域的人,了解他們的思想、價值觀、興趣等,對自己或許有所啟發和感悟,讓自己無論境遇如何,放鬆下來,保持好心情,這就是自我保養的秘訣。

的確如此,朱老說到也做到了,哪怕她年事已高,也經常參加單位活動,和年輕人談笑風生,甚至和年輕人探討手機遊戲,這種心態難道不是讓她保持長壽的秘訣嗎?

好了,朱南孫國醫的長壽經驗和大家分享到這,您周圍也有長壽老人嗎?她們是如何保養的?您了解的話,歡迎在下方評論區和大家分享哦!

感謝您的閱讀,希望您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做到上面的兩不吃,兩堅持,成為一個健康長壽的人!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百歲女國醫,被稱為「婦科聖手」,公布長壽秘訣,值得參考下
    朱南孫教授是我國著名中醫婦科學家,1921年出生,現已百歲高齡,但是她頭髮濃密,思維敏捷,精神矍鑠,看起來就像70歲的人,一生致力於婦科疑難雜症,雖然年事已高,但是依然堅持每周出診,十分令人敬佩。很多人都想知道她的保養秘訣是什麼,朱教授分享了好幾條,其中有比較值得關注的是,她說自己從不吃2樣食物,值得參考下。
  • 美兩位百歲醫生仍出診 兩人均表示不想退休
            美國風溼病專家伊弗雷姆·恩格爾曼已是百歲高齡,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6日播出的《夜間新聞》電視節目介紹了恩格爾曼的從醫生涯和長壽之道。恩格爾曼的情況實屬罕見,但並非獨有。美國喬治亞州奧古斯塔市婦產科醫生沃爾特·沃斯頓現年101歲。
  • 百歲國醫大師怎麼吃薑?方法簡單,效果長壽
    俗話說「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勞醫生開藥方」。夏天已經到了,姜到底應該怎麼用好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幾招~醋泡姜路志正是中國首屆國醫大師。今年已經一百歲的路老,現在還堅持每周出診,半天的時間要看十個左右的病人。那麼這位傳奇的老人到底是用了什麼方法,來保持得如此健康和長壽呢?照顧路老日常起居的楊師傅告訴我們,路老幾乎頓頓飯離不開姜,就連煮麵的時候也要放點薑末。除此之外,路老每天都必須要吃三片醋泡姜。醋泡姜,就是把姜放在陳醋中,浸泡一周以後食用。
  • 97歲從不碰保健品,長壽秘訣有5點,值得大家借鑑
    朱南孫出生於1921年,其家庭是醫學世家,自幼便天資聰穎,性格堅毅,1942年畢業於上海新中國醫學院。大學畢業前,朱南孫就開始隨父襄診,將大學所學的知識與實踐相互結合。朱南孫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醫學事業,在相關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於1991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名老中醫,到2017年時,被有關部門授予「國醫大師」的稱號。
  • 至今依然周周出診!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迎來期頤眉壽
    路志正教授 山中常有千年樹,世上難逢百歲人。在廣安門醫院,每周都有會一位百歲老人坐在診室裡,診脈開方。這就是從醫80周年的首屆國醫大師路志正教授。在今天上午舉行的國醫大師路志正從醫80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上,這位百歲老人穿著紅彤彤的盛裝說,「百歲老翁向大家表示感謝。」
  • 美國百歲醫生仍堅持出診 認為退休是個錯誤選擇
    美國風溼病專家恩格爾曼已是百歲高齡,仍在加利福尼亞大學舊金山分校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美國全國廣播公司26日播出的《夜間新聞》電視節目介紹了恩格爾曼的從醫生涯和長壽之道。  眼下,他每周在風溼病醫療研究中心出診3次。當記者問起他打算何時退休,恩格爾曼說,他沒想過退休,「除非迫不得已」。  「我願意待在辦公室裡,為什麼不?」他說,「我認為退休是一個錯誤。」  還想和妻子再過70年  從他95歲起,就有記者詢問長壽秘訣。
  • 嶽陽醫院國醫大師朱南孫教授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
    我院國醫大師、上海中醫藥大學終身教授朱南孫當選首批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委員,是中國中醫科學院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首批學部委員共93人,包括46名院士和47名國醫大師,他們是對中醫藥事業發展做出傑出貢獻,聲譽卓著,為國家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提供戰略意見的高級專家。
  • 100歲還能縫衣紉針、搓麻下棋,北京百歲老人們長壽秘訣不簡單!
    老人不僅自己的衣服自己縫補,洗起衣服也不在話下,「我洗自己的,洗不動的讓兒孫洗」,老人認為,歲數大了,但人不能閒著,幹些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對頭腦、對肢體的一種鍛鍊。於是,不知不覺自己就長壽了。說到老人的長壽秘訣,老人的兒子笑笑說:「也沒啥特別的!村子就在山腳下,空氣好,老爸也愛到院子裡活動活動」。晨起喝杯牛奶,午飯吃點清淡的,晚上再來2兩麵條。老人胃口好、吃得香,全家看著都高興。
  • 百歲兒科醫生張金哲:工作可長壽
    來源:北京兒童醫院 項春梅9月25日,張金哲院士(右二)百歲生日,張金哲院士在「張金哲院士學術思想研討會暨中華醫學會小兒外科學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小兒外科學術年會」開幕式上,展示他出診時安撫患兒的小魔術。新華社記者 張玉薇/攝2020年9月25日,我國小兒外科創始人之一、「寶藏爺爺」、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任醫師張金哲院士迎來百歲生日。他曾在多個場合談起自己的長壽秘訣:「工作可致長壽。其實就是要求自己,今天能做到的,明天儘量也要做到。」
  • 七旬老人自駕帶100歲父親旅遊,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就是這三個字
    趁著年輕多去走走轉轉免得年老之後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這種說法北京一位100歲高齡的老爺子擺擺手「 世界那麼大,100歲了我也能旅遊去看看 」繼《100歲還能縫衣紉針、搓麻下棋,這些北京百歲老人的長壽秘訣不簡單
  • 海口百歲老人譚妚厭的長壽秘訣:看戲猜謎心態好
    ,目前海南省有百歲及百歲以上長壽老人1371人。換而言之,海南省平均每10萬人就有百歲老人13.22人,是全國百歲老人密度最大的省份,也是名副其實的「長壽島」。老人們的長壽秘訣一直是眾多人關注的熱點,10月5日是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今天,南海網記者走進海口市秀英區蒼西村,了解102歲高齡老人譚妚厭的長壽生活。  走進蒼西村,經過幾條羊腸小道終於來到了譚妚厭老人的家。眼前這位頭髮花白,有些駝背,目光炯炯有神的老人就是譚妚厭。
  • 為何有人活到百歲,有人活到半百就撐不下去了?醫生揭秘長壽秘訣
    對於人的壽命,人們認為百歲是一個美好的象徵,現在也有很多人在關注長壽的秘訣,但是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存在的健康問題就非常多,因此對於長壽的渴望就非常的強烈。現代人的壽命相比以前是增長了不少,但距離百歲這個目標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但有一些人確實能活到百歲,有些人活到半百就撐不下去了,有如此差距與平時的生活方式的關係比較大。長壽秘訣有哪些?喜歡吃魚。魚在我們生活中經常被吃到,目前的經濟水平,經常吃到魚是沒問題的。魚肉的口感鮮美,肉質很嫩,不少都非常愛吃。
  • 百歲老壽星喜獲10萬元紅包 她的長壽秘訣是這樣的
    楊鳳林老人在侄子蔣國棟的陪伴下喜迎壽誕一大早,楊鳳林老人就穿上了大紅襖,頭髮也梳得格外妥帖。楊鳳林老人雖已屆期頤之年,但耳朵不聾,說話較清晰。鄉親們都說,老太太真有福。其實,老人命運坎坷,一雙穿著紅鞋的裹腳,表明這是一位從舊時代走過來的世紀老人。楊鳳林老人年輕時逃過荒,要過飯,中年時又不幸喪夫,嘗遍了人間疾苦。1979年,侄子蔣國棟把她接到家中贍養,日子才一天天好了起來。蔣國棟說,老人曾得過半身不遂,病癒後身體一直比較健康。
  • 不吃晚飯會更長壽嗎?百歲老人說出了長壽秘訣,別再被謠言騙了
    相信很多人都聽過一個說法,那就是不吃晚飯會更長壽,許多老年人對此深信不疑,認為只要不吃晚飯就能活得更久。這究竟可信嗎?晚飯是我們一天中比較重要的一頓,很多家庭白天要兼顧上學和上班,沒時間做飯,而晚飯就會做得相對豐盛一點。
  • 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不是飲食,也不是運動,他們有1個共同點
    健康與長壽是人們最為關心的話題,有的人認為健康的飲食能長壽,有的人認為經常運動能長壽,有的人認為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長壽,這些說法都正確但又不足夠正確,這些因素能夠影響健康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素。百歲老人有何長壽秘訣?
  • 高港老中醫迎來百歲生日,長壽秘訣是這個……
    前兩天,高港區大泗鎮前進村老中醫於連章迎來百歲生日。
  • 日本公布長壽秘訣,睡前多做這3件事,遠離1種菜,再喜歡也要少吃
    隨著醫療和科技水平的發展,現階段百歲老人也越來越多,日本有調查研究發現百歲老人的秘訣除了有先天的因素外,後天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上也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那麼日本公布長壽秘訣都有什麼呢,總結之後發現,睡前多做這3件事,遠離1種菜,再喜歡也要少吃,不僅適合養生,還能提高生活質量,愉悅身心,先天的因素和後天好習慣的養成,有長壽的潛質
  • 愛吃番薯愛鬥嘴 揭秘百位百歲老人長壽秘訣
    此前,她一直獨居,並堅持每天自己做飯洗衣,個人衛生也做得非常好。近幾年,她的眼睛和腿出現了一些狀況,兒女當中又只剩下了小兒子。兒子每天走過一條街,為母親送去一日三餐,照顧她起居。等母親休息了,再返回家中。原來口味就比較清淡、喜歡吃素的李麗菊,現在以喝粥為主。「今年春節原本打算我們五世同堂拍個全家福,現在提倡不聚集,可能要延遲了。我們能多陪她就多陪她。」
  • 七位「千年醫派」國醫大師的健康秘笈!讓你更加認識《老中醫》!
    顏德馨為首屆國醫大師,海派中醫顏氏內科第二代傳人,其父顏亦魯師從孟河醫派大家馬培之弟子賀季衡。他覺得重要的就是要「養好氣血」。在顏老看來,「氣為百病之長」、「血為百病之胎」。長壽與衰老均與氣血息息相關。氣血流暢,循環周身,則臟腑和調,健康長壽。
  • 決定長壽的兩個字,吃與運動都不是關鍵,來自百歲老人調查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與醫學水平的增加,人類的平均壽命處於逐年增加的狀況,身體也越來越硬朗,對此,成都市老齡委也對本市的720名百歲老人進行過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生活習慣幾乎沒有完全一致的,也沒有什麼獨特的秘訣。